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容器规格、基质配比、缓释肥施肥量和复合肥施肥量等因素对浙江楠容器大苗苗高、地径、分枝数、干物质积累及根系形态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对浙江楠生长和生物量影响有显著差异。容器规格对浙江楠生长和生物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复合肥施肥量对地下部干质量影响极显著,对地径和分枝数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基质和缓释肥施肥量对浙江楠生长和生物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所涉及的4个因素中,容器规格对浙江楠高生长影响最大,其次为基质配比,第三位为复合肥施肥量,最后为缓释肥施肥量。浙江楠3年生优质容器大苗培育最佳处理为容器规格(30 cm×30 cm×30 cm)、基质成分和配比(V(泥炭)∶V(黄心土)∶V(草木灰)=6∶3∶1)、缓释肥施肥量(每立方米基质施1.0 kg复合肥)和复合肥施肥量(每立方米基质施3.0 kg复合肥),其苗高和地径分别是对照的1.80倍、1.87倍。不同栽培处理对浙江楠根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等性状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系性状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表明,浙江楠粗根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等指标与其苗高和地径等生长指标间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徐文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54-13455,13459
[目的]研究浙江楠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技术。[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开展了珍贵用材树种浙江楠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研究了容器高度、缓释肥施入量、基质配比等因子对浙江楠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容器规格、不同基肥施入量、不同基质配比对浙江楠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影响显著。[结论]以10 cm长的容器、基质配比为泥炭∶珍珠岩∶砻糠=6∶2∶2、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APEX18-6-12缓释肥3 kg组合,生产成本低、苗木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基质及多菌灵对水分胁迫下芳樟扦插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芳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基质、多菌灵、水分胁迫与芳樟根系活力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基质、多菌灵对水分胁迫下芳樟根系活力以及矿质元素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对芳樟根系矿质含量、根系活力存在极显著影响。水分胁迫对芳樟根系活力产生抑制作用,干旱胁迫影响高于水淹胁迫。多菌灵与泥炭土基质均能提高芳樟根系活力,而且多菌灵在不同基质配比中表现出的效果不同,两者存在互作效应。基质中泥炭土体积分数超过80%时,增加单位体积基质中多菌灵的使用量会降低根系活力,而在纯黄心土中表现相反。当基质中泥炭土体积分数为50%左右时,则影响不大。因此,不同基质中施以适量多菌灵有助于提高芳樟苗根系活力,抵抗水分胁迫对其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容器规格和养分加载量是影响容器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以红豆树、浙江楠、浙江樟和赤皮青冈的2a生容器苗为对象,设置容器规格和缓释肥加载量2因素4水平的析因试验,分析不同容器规格、缓释肥加载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各珍贵树种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容器规格及缓释肥加载量。结果表明,随容器规格和缓释肥加载量增大,各树种容器苗生长势愈好,容器规格为C3(18cm×20cm)时,各树种容器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最大,容器规格增大到C4(20cm×20cm),仅赤皮青冈苗高有显著提高;而容器苗生长量较大时对应的加载量则因树种而不同,红豆树和赤皮青冈为F2(2kg·m^-3),而浙江楠和浙江樟则为F3(3kg·m^-3)。根系生长量亦随容器规格变大而增加,红豆树、浙江楠、浙江樟和赤皮青冈根系分别在容器规格C3、C2(16cm×18cm)、C4和C4时发育较好;红豆树根系随加载量增加变细变长,其根系体积在加载量F2时最大,浙江楠和浙江樟分别在加载量F3和F1时根系各项指标值较大,加载量增加反而抑制浙江樟根系生长,赤皮青冈根系则受加载量的影响不明显。各树种根冠比随容器规格增加变化不大,但随着加载量的增加,均表现出减小的趋势,最小加载量F1(1kg·m^-3)时,根冠比最大。除红豆树外,容器规格和加载量2因素对各树种的交互效应明显,经初步评价,红豆树、浙江楠、浙江樟和赤皮青冈优质容器苗培育的组合分别为C3F2、C3F3、C3F3和C4F2,相对其他3树种,赤皮青冈更适宜于较大规格的容器;浙江楠和浙江樟较红豆树和赤皮青冈要求更多的基质养分。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柿树育苗技术,筛选其适宜的育苗栽培基质,以黄心土、菌渣、农糠、泥炭、蛭石等为试验材料,配制成10种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进行育苗试验,就不同基质配方对柿砧木实生容器苗生长、根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对苗木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等指标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基质中添加农糠、菌渣、蛭石等成分有利于提高柿子容器苗的各项生长指标。蛭石:珍珠岩:农糠:有机肥:黄心土体积比1:1:4:4:5的配方效果最佳,可以显著促进柿子砧木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1年生多穗柯容器苗最优培育组合,采用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三因素析因试验设计,测定各处理多穗柯全部苗木株高、地径、高径比,计算苗木根、茎、叶和整株生物量,检测苗木氮、磷质量分数和苗木根系生长指标,依据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多穗柯幼苗生长、根系发育、各器官氮、磷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对多穗柯容器苗生长影响最大,三者除对苗木根冠比无显著影响,对其它所有生长指标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次之;基质配比、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多穗柯容器苗生长影响最小.基质配比是影响多穗柯容器苗根系发育的最主要因素,对全部根系指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次之;三者交互作用对全部根系指标的影响最小.基质配比是影响苗木组织N、P质量分数的最主要因素,其对苗木根、茎、叶中N质量分数和整株全N、P质量分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次之;各主因素交互作用最弱.基质配比A2(V(泥炭):V(稻壳、木屑):V(黄心土)=3:6:1)、缓释肥用量B3(4.0 kg·m-3)、容器规格C3(15.0 cm×20.0 cm)组合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763,是育苗效果最佳组合,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出山牡荆(Vitex quinata)容器壮苗,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山牡荆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和基质对山牡荆育苗的影响显著,容器规格对山牡荆育苗苗木的高径比、根系直径和根生物量影响差异显著;对苗高、地径、主根长度、根系体积、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和质量指数影响差异极显著;对茎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基质配比对山牡荆育苗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度、根系体积、茎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和质量指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对高径比、根系直径、叶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容器规格和基质的交互作用对苗高、主根长度、根系体积和叶生物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直径16 cm×高16 cm的育苗容器+V黄心土∶V泥炭∶V珍珠岩=4∶4∶2 的基质的处理组合,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达到了0.97,最适宜山牡荆容器育苗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容器苗及其移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2005-2006年,在浙江省淳安县,设计4种轻型、半轻型的配比基质,进行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容器苗生长、根系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以及对基质容器苗与大田裸根苗出圃质量和栽植当年生长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大田裸根苗比较,容器苗出圃质量显著提高,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大,分枝数多,各器官和总干物质积累量高,根系发达,须根大量增生,根茎比大幅增高。在4种配比基质处理中,以泥炭为主的配比基质(占配比基质的39%~49%)容器苗生长量大,出圃质量高。容器苗不仅出圃质量较大田裸根苗高,而且移栽当年的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大,分枝数多,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的高产栽培。表6参10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杉木-浙江楠混栽状态下根系生长特征及其对日益严重的氮沉降的响应,通过控制模拟氮沉降(0、45 kg·hm-2·a-1)和不同种植方式(杉木和浙江楠纯栽、杉木-浙江楠1:1行状混栽)两个条件,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和氮沉降模式对杉木、浙江楠根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栽抑制杉木根系生长,促使杉木根冠比降低;纯栽条件下,施氮导致杉木根系生长受磷限制,与浙江楠混栽能够解决施氮造成的磷限制问题;氮沉降提高了浙江楠土壤氮有效性,导致其倾向将更大比例生物量分配至地上部分竞争光资源,从而抑制了自身根系生长;浙江楠一旦建立地上竞争优势,将反馈地下部分从而造成其根生物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4,3}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以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系为主要分析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参考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分析泥炭、蛭石、珍珠岩和红壤4种基质对牛角瓜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基质配比对容器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基质对牛角瓜容器苗苗高、地径、总干质量和根表面积的影响规律不同,影响力大小顺序为泥炭蛭石红壤珍珠岩;采用V(泥炭)∶V(蛭石)=0.2∶0.8育苗基质配比培育的容器苗,总体水平优于其他基质配比,是较为理想的配比组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质配比及养分状况是容器苗培育的关键因子,不同家系容器苗对基质环境条件的响应亦不同。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家系苗为对象,开展基质泥炭和谷壳配比及控释肥加载量的析因试验,分析不同基质条件下马尾松家系容器苗生长及氮、磷吸收利用,探明其优质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和控释肥加载量。结果表明:单因素层面,基质配比对3个家系(32,35和36号)容器苗无显著影响,而控释肥加载量对各家系容器苗影响显著;双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家系容器苗对基质配比和控释肥加载量的交互作用响应不同,32号家系的双因素交互效应显著,以泥炭与谷壳体积比为5:5,控释肥加载量为3.5 kg·m-3组合处理的容器苗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均较好;而35和36号家系的双因素互作效应均不显著,仅对控释肥加载量表现出明显响应,分别以2.5和3.5 kg·m-3效果较优。经家系与控释肥双因素及容器苗各指标相关分析可知,苗期控释肥效应较家系明显。因此,容器苗培育不仅要注重苗高等表型指标达到出圃要求,还应严格掌控基质养分水平以确保苗木养分吸收利用;不同来源的容器苗育苗应结合其生长需求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将农林废弃物(枯枝落叶、药渣、锯末、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壳、玉米Zea mays秸秆)分别与珍珠岩以及蛭石按比例混合成10种混配基质,以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常用容器苗基质(泥炭、蛭石、珍珠岩的比例为3 ∶ 1 ∶ 1)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从中初步确定了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和处理7为较优混配基质,探讨了筛选出的5种混配基质及对照对浙江楠3年生大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的农林废弃物混配基质(枯枝落叶、玉米秸秆、蛭石、珍珠岩的比例为3 ∶ 3 ∶ 2 ∶ 2)栽培的3年生浙江楠的苗高、地径、分枝数、地上鲜干质量、地下鲜干质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及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高径比、根冠比、根系活力及叶绿素质量分数虽略小于对照但与对照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处理3的农林废弃物混配基质可以替代以泥炭为主的对照基质栽培浙江楠,处理3的基质价格为89.00元m-3,明显低于对照为236元m-3的基质价格,对实现浙江楠容器苗工厂化生产意义重大。表7参12  相似文献   

13.
南方红豆杉扦插成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晓明  王小民  许康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51-14452
[目的] 筛选适应南方红豆杉扦插的最佳基质。[方法] 选用南方红豆杉优良母树50%以下的部位,剪取1年生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8~10 cm长的插穗。设清水沙、黄心土、紫石与清水沙混合(1∶1)、珍珠岩粉与清水沙混合(1∶1)4种基质,进行不同基质扦插繁育对比试验。[结果]4种基质中,从生根成活来看,以清水沙为基质的扦插成活率最高,达82.33%,其次是紫石与清水沙混合和珍珠岩粉与清水沙混合,扦插成活率分别为59.33%和42.67%,黄心土的扦插成活率最低(36.67%);从成本核算来看,以黄心土的扦插成本最低,其次是清水沙,而另2种混合基质的成本是清水沙的2倍。[结论]清水沙有利于南方红豆杉插穗的生根。综合考虑认为,南方红豆杉的扦插以清水沙为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开展吊皮锥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吊皮锥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无显著差异;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与基质中火烧土的含量、容器规格成正比,基质配比为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6 cm×袋高15 cm时吊皮锥生长表现最好。综合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分析,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优选育苗方案为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4 cm×袋高15 cm。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开展吊皮锥容器育苗试验,分析了不同基质配比、不同容器规格对吊皮锥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容器规格对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2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无显著差异。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与基质中火烧土的含量、容器规格成正比,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6cm×袋高15cm时生长表现最好。综合容器育苗和造林成本分析,二年生吊皮锥容器苗优选育苗方案为:基质配比30%火烧土+70%黄心土、容器规格为口径14cm×袋高15cm无纺布网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最适宜培育1年生培忠杉容器苗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提高培忠杉苗木的培育技术水平,以培忠杉扦插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按容器的口径和高度选择3种不同规格(C1(9.5 cm×15.0 cm)、C2(10.8 cm×15.0 cm)、C3(12 cm×15 cm))的无纺布容器;以草炭、杨树皮、腐熟鸡肥、珍珠岩为基质材料,按照体积比设置4种不同的基质配比(M1、M2、M3、M4),分析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培忠杉容器苗生长指标(苗高、地径、根系及生物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培忠杉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的绝大部分指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和基质中草炭添加比例的增大,培忠杉容器苗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等指标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C3(12 cm×15 cm)规格容器中培育的培忠杉苗木,除高径比和一级不定根侧根数量指标之外,其余测定指标均为最大值。4种配比的育苗基质,除总孔隙度指标无显著差异外,基质密度、pH、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氮沉降是显著影响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研究南方红豆杉对氮添加环境的适应为营造林更新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以一年生南方红豆杉幼苗作为试验材料,设计盆栽实验,以NH4NO3作为外加氮源,设置4个土壤氮添加梯度(CK 0 kg/hm2,低氮40 kg/hm2,中氮80 kg/hm2,高氮160 kg/hm2)模拟氮沉降后的土壤环境,一年后测定南方红豆杉叶功能性状。【结果】(1)低氮添加对南方红豆杉各叶结构性状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中高氮添加下比叶面积的回升辅以较小的叶厚度增强了叶片光合作用,在恢复部分叶片生物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抗逆性,但整体指标仍不及CK处理。(2)受氮添加影响,南方红豆杉叶片磷显著提高而钾钙无显著变化,说明磷制约了叶片磷钾比与磷钙比,而钾与钙共同限制叶片钾钙比。(3)氮添加后叶厚度与比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各化学性状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氮添加环境下南方红豆杉更...  相似文献   

18.
南方红豆杉扦插基质配方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应用单形重心试验设计对南方红豆杉的扦插生根效果进行了试验, 共选用了4 种主要基质成份即黄心土、砂子、壤土和珍珠岩按设计要求安排了15 种不同的基质配比. 试验分为穗长8cm 和穗长5cm 两大组分别进行. 观察了不同组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各基质配比的扦插生根反应, 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应用现代的模型优化方法得出了最优的配方, 并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导出了以穗长8cm 与采用基质成分为黄心土54% 、珍珠岩46% 搭配为最优的组合, 其扦插生根率可达50.12% . 研究结果为南方红豆杉扦插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流苏1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以泥炭、珍珠岩、蛭石、园土为基质原料,采用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方法,共设计15种基质配方,研究各基质配比的理化性质,各处理容器苗的形态、生物量、生理指标等,以期找出最佳基质配比。结果表明:15种不同基质配方的密度,总孔隙度,pH值,全氮、全磷质量分数等理化性质差异显著;不同基质配方对美国流苏容器苗的形态、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等有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V(泥炭)∶V(珍珠岩)∶V(蛭石)=0.46∶0.27∶0.27为美国流苏容器苗最佳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20.
木荷是我国的重要建材树种,幼苗需求量逐年递增,为探索不同基质配比对木荷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并筛选出利于木荷容器苗的生长的最佳基质成分配比,以泥炭土、珍珠岩及浙江当地的稻壳、锯末为基质成分,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15种基质(A~O),选择可降解无纺布[40 mm(φ)×100 mm]为育苗容器,进行木荷容器育苗试验。通过测定分析木荷容器苗的移苗存活率、苗高、地径、生物量、光合参数、根系活力及N、P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基质成分配比的理化性质以及对木荷容器苗移苗存苗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质成分配比显著地影响木荷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A基质的总鲜重与质量指数显著地优于其他基质,而L基质的生物量、质量指数则显著地低于其他基质;O基质的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显著地高于其他基质,C基质的P_n,G_s、水分利用率(WUE)显著低于其他基质,其较低的光合参数导致了该基质的木荷苗质量指数较低,生长缓慢。不同的基质成分配比对木荷容器苗的存苗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A、O基质为比较优良的轻型基质,对木荷容器苗的生长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