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成熟度和堆沤方式处理下香榧种子在堆沤后熟过程中品质的差异,探讨香榧种子堆沤后熟品质对采收成熟度和堆沤方式的响应。【方法】以香榧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采收成熟度(青果,裂果)和堆沤方式(一次堆沤,二次堆沤)处理下香榧种子后熟过程中的含油率、脂肪酸组成、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种仁与种衣间距等指标。【结果】与青果比较,香榧裂果时采摘,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蛋白和含油率则显著升高,尤其是含油率增加了5.6%。油酸和金松酸变化不显著,亚油酸含量、不饱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和种仁与种衣的间距均呈现明显增加(P0.05)。不同堆沤方式对香榧后熟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影响显著,在香榧的后熟进程中,2种堆沤方式处理下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含油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不断上升,一次堆沤(14天)和二次堆沤(21天)结束时,种仁淀粉含量分别为8.87和9.03 mg·g-1;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23.05和22.79 mg·g-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8.25和17.85 mg·g-1;含油率分别为55.16%和54.90%,均无显著差异(P0.05)。香榧种子在堆沤后熟过程中,饱和脂肪酸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随着后熟时间的延长,油酸含量出现下降,亚油酸则呈现明显上升,2种堆沤方式对后熟结束时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无显著影响(P0.05);种仁与种衣间距均呈现不断增大趋势,一次堆沤处理下种仁与种衣间距增大速率更快,在14天间距达到峰值477μm,完成了香榧后熟脱涩,比二次堆沤提前了7天。【结论】香榧在假种皮开裂(裂果)时采摘可明显提高种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含油率,增加香榧种子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有助于香榧炒制过程中的脱衣,从而提高香榧产品品质。对裂果采摘的种子进行一次堆沤,来替代传统二次堆沤,既能在时间上加快香榧后熟进程,又能达到传统二次堆沤一样的效果,保证香榧产品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脱水条件对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干燥脱水后萌发的影响,并探索在不同条件下脱水过程中种子内部的生理变化,为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的再干燥贮藏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设计,比较种子在7种温度(5,10,15,20,25,30,35℃)条件下干燥脱水后的萌发能力,再设计双因素试验,分析脱水温度(常温20℃和低温5℃)、脱水速率(快速和慢速)及其交互作用对干燥脱水后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不同脱水条件下种子中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以确定种子细胞膜透性、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贮藏物质代谢对不同脱水处理的响应。【结果】经不同温度脱水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现随脱水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种子发芽时间则呈现出随脱水温度上升而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常温(20℃)脱水种子的发芽能力最强,高温(35℃)或者低温(5℃)脱水种子发芽能力较弱。与常温脱水相比,低温脱水种子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胚中POD和CAT酶活性显著降低,种子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与慢速脱水相比,快速脱水种子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胚中SOD和POD酶活性显著降低,种子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结论】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最适的干燥脱水温度是20℃,高温(35℃)或者低温(5℃)脱水会导致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发芽时间延长。低温(5℃)或快速脱水后种子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种子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胚中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从而引起种子萌发能力下降。胚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对低温和快速脱水反应不同,POD和CAT对低温脱水更敏感,而SOD则对快速脱水更敏感,SOD、POD和CAT 3种酶必须协同作用才能够维持活性氧自由基处于对细胞无害的较低水平。种子低温或快速脱水过程中脱水保护功能下降主要与蛋白质的变化有关,与可溶性糖和淀粉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将薄壳山核桃的完整种子与去壳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并测定了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菜豆素(淀粉酶抑制剂)对完整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初期中,淀粉、可溶性糖、粗脂肪、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种子在30、35℃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分别为84%、82%,显著高于15、25和40℃3个温度下的情况,且所需的萌发时间较15、25℃条件下更短;因此薄壳山核桃种子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35℃的高温条件,而超过该温度区间容易对种子造成伤害。同时,生理研究的结果显示,15~30℃时,温度越高,薄壳山核桃种子淀粉酶活力也越高,而淀粉酶活性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薄壳山核桃种子在30℃中的萌发率,这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可改变淀粉酶活性,从而调控薄壳山核桃种子萌发;同时,其它生理指标测定表明,糖类的代谢与蛋白质的代谢在种仁响应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濒危药用植物降香黄檀DNA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了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新鲜叶片和硅胶干燥后放置3个月的叶片基因组DNA,并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新鲜的降香黄檀叶可以得到质量较高的DNA,硅胶保存后部分叶片所提的DNA有降解。优化后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模板的DNA 20ng,Taq DNA Polymerase 2.5U,Mg2 5mmol.L-1,dNTP 0.3 mmol.L-1,引物(S37)0.4μmol.L-1。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4℃30s,36℃1min,72℃2min,40个循环;72℃延伸10min。  相似文献   

5.
三聚氰胺浸渍橡木薄单板贴面实木复合地板是参考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生产工艺生产出的表面凹凸实木复合地板。使用三聚氰胺胶黏剂、固化剂、渗透剂、脱膜剂(配比为500:1:1:1)混合液浸渍橡木薄单板,然后在真空度为0.08 MPa时保压浸渍5 min,在大气条件下放置30 min,取出后再放入9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10 min。浸渍完成的橡木薄单板与基材经热压成型为表面凹凸的实木复合地板。考虑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对其凹凸表面成型的影响,每个因素取4个水平,制定因素水平表,选择正交表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浸渍剥离及表面纹理深度的测量分析,得到最优的热压工艺条件为温度150℃、压力1.2 MPa、时间70 s。三聚氰胺浸渍的橡木贴面复合地板表面纹理、色泽、手感都更加接近自然。  相似文献   

6.
木材浸渍改性商业应用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是二次干燥速度慢、易开裂、易变形。本文以杨木和杉木为研究对象,使用浓度为30%和50%的糠醇水溶液对其进行浸渍改性,再以百度干燥法分析糠醇浸渍材的干燥特性,辅以干缩试验和剖面密度(VDP)试验探究干燥缺陷成因。结果表明:50%浓度浸渍材的干燥缺陷等级均大于30%浓度浸渍材,杨木浸渍材的等级均高于杉木浸渍材;杉木30%和50%浓度浸渍材百度干燥平均时间分别为24 h和29 h,而杨木30%和50%浓度浸渍材分别为20 h和30 h。浸渍材不同位置的干缩系数存在显著差异,浸渍后密度分布更加不均匀。杉木和杨木糠醇浸渍材二次干燥困难的主要原因为固化的糠醇堵塞了水分内部迁移通道,从而使干燥速度降低;糠醇分布不均匀导致干缩系数差异进一步加大,处理材易开裂、易变形。  相似文献   

7.
对温地松种子进行对比射线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其最佳x射线摄影衬比过程为:将种子在25℃下浸种24h,擦干种子表面水分后,置入40%KI溶液中处理5h,在流水中冲洗5~6min,置于70℃下干燥24h。使用SOⅡ胶片和HY—35型射线机时,拍摄条件为:电压20kV,电流4mA,曝光时间100s,焦片距25cm。由此认为,未被浸渗而胚和胚乳发育良好的种子具生活力,可用来估算种子的发芽能力。用上述衬比方法测定35份湿地松种子,其发芽能力与实际发芽率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8.
葡萄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葡萄新鲜幼嫩叶片为材料,研究了SSR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Taq酶、Mg2 、dNTP、引物、模板DNA浓度、退火温度等,建立了适合葡萄SSR反应的PCR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Taq酶1.0 U、Mg2 浓度为1.5 mmol/L,dNTP 0.2 mmol/L,引物0.5μmol/L,模板DNA20~30 ng。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4 min;95℃变性50 s、50~60℃退火1 min7、2℃延伸1 min 30 s,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  相似文献   

9.
为给鲜花椒微波烘干效果的研究和花椒微波烘干机的研制奠定基础,分别利用小型平板层式微波炉及自制大型微波炉对鲜花椒进行了间断式和连续式烘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采用旋转式微波炉还是平板层式微波炉,烘干时间均随鲜花椒投料量的增加而延长,干燥后花椒香味降低;填料约700 g,以小型旋转式微波炉和平板层式微波炉烘干所用时间分别约为44、62 min,前者的烘干效率比后者提高20.48%;鲜花椒在旋转式微波炉中水分蒸散过程表现为抛物线型,在烘干过程中花椒种子集中脱出,烘干效率高,但其在平板层式微波炉中水分蒸散过程呈缓慢降低的斜线型,种子在烘干过程的最后阶段才脱出,烘干效率低;以自制大型微波炉烘干,填料3.45 kg,最佳加热上限温度和运行温度分别为55℃和41~50℃,加热—除湿循环中加热8 min、除湿90 s,烘干时间为45 min,较以小型平板层式微波炉烘干所用时间缩短29%。研究结果还表明:以微波炉烘干鲜花椒,可极大地缩短鲜花椒的干燥时间;以自制大型微波炉烘干鲜花椒,最大填料量约8 kg,可以满足农户对小批量鲜花椒的烘干要求。  相似文献   

10.
毛逸群  徐伟  詹先旭 《林产工业》2020,57(5):7-10,20
研究微波预处理过程中辐射功率、时间和处理方式对杨木单板渗透性的影响规律,以获得后续杨木改性处理理想的微波预处理工艺。在本试验条件下,微波预处理可以使经过质量浓度20%的聚乙二醇2000(PEG-2000)浸渍后的杨木单板烘干后的增重率从26.8%提升至38.2%;随着微波预处理辐射时间的增加,杨木单板浸渍增重率的平均值先上升后下降,并在辐射时间为50 s时达到顶峰;随着微波源输出功率的增加,对杨木单板的渗透性提升效果逐渐上升。微波预处理含水率为10%~13%的杨木单板的优化组合工艺条件为:微波源输出功率100%、微波辐射时间50 s,可使杨木单板在短时间内达到平均温度135.5℃。在微波预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谐振腔与试件接触部位的温度控制,以减小同组试件升温速率差异对微波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七叶树新鲜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七叶树RAPD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Taq酶、Mg2+、dNTP、引物、模板DNA浓度、变性时间、循环次数等,建立了适合七叶树RAPD反应的PCR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dNTP 0.25 mmol/L,Mg2+2.5 mmol/L,Taq酶1.0U,引物0.8μmol/L,DNA模板50ng。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40个循环(94℃变性30 s,33℃退火40 s,72℃延伸60 s),最后72℃延伸10min,4℃保存。  相似文献   

12.
槟榔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槟榔为主料,以金银花、甘草为辅料,经提取、过滤,制得槟榔固体饮料提取物,再以蔗糖作为甜味剂,以可溶性淀粉为增稠剂,经熬制、干燥、粉碎得槟榔固体饮料.采用正交试验,寻找槟榔固体饮料的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槟榔固体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槟榔11 g,甘草1.0 g,金银花0.6 g;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95 C,时间45 min,料液比1:25;加糖量为15 g,熬制时间15 min,可溶性淀粉2.5 g.产品溶解性、色泽、口味良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不同药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磷化铝熏杀柠条豆象的试验,结果认为磷化铝熏杀柠条豆象,以1 m3种子用12 g~16 g磷化铝片,温度20℃,熏蒸12 d~16 d,杀虫率可达85.6%;处理方法,以室外黑塑料袋密封法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无患子种仁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无患子种仁油的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无患子种仁油的主要成分,并分析其种仁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和粒径为0.3~0.4mm,在此条件下无患子种仁的油脂得率为45.23%;各因素对种仁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时间温度料液比粒径。分析表明无患子种仁油主要由C_(16)~C_(20)的脂肪酸组成,其主成分为油酸、顺-11-二十碳烯酸、花生酸、亚油酸。无患子种仁油的皂化值为190.24mg/g、酸值为6.75mg/g、碘值为107.70g/100g、DPPH清除率为69.29%,其理化性质优良。该工艺提取效果好,且油脂理化性质优良,适用于无患子种仁油提取。  相似文献   

15.
以PKM1辣木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5、10、15℃和25℃)及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25℃常温条件下辣木种子发芽率为74%,出苗率达73%,15℃、10℃和5℃低温条件下发芽率仅分别为3%、2%、0,5~15℃出苗率为0;在低温胁迫不同时间条件下,5℃4 d、8 d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35%、20%,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出苗率、苗高、胚根长、胚根鲜重和总鲜重越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野生种和栽培种榧籽后熟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探讨不同品种榧树营养物质转化及其后熟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为提高榧籽后熟品质和香榧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4种榧籽(栽培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野生种:木榧)为试验材料,观察不同堆沤温度[(20±2)℃,记为T 20;(30±2)℃,记为T 30 ]处理下4种榧籽的种衣颜色并测定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含油率及各脂肪酸组分等指标。【结果】1) 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2)堆沤前,木榧和丁香榧的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其余2种榧籽。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和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的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余3种榧籽的淀粉含量均显著下降。3)堆沤前,朱岩榧和东榧3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丁香榧和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除木榧外,其第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除朱岩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4)堆沤前,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次序均为丁香榧>东榧3号>朱岩榧>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丁香榧和东榧3号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朱岩榧次之,木榧最低。【结论】堆沤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3种栽培种榧籽的品质明显优于野生种木榧。堆沤后熟处理后,4种榧籽的营养物质均存在淀粉下降和油脂增加,其中栽培种东榧3号的含油率增加最为显著,其次是丁香榧,野生种木榧最差。可见,尽管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不同品种榧树后熟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但后熟温度上升可明显加快榧籽的后熟进程,主要表现在淀粉分解加快,蛋白质和油脂的合成加快。  相似文献   

17.
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濒危植物连香树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探讨不同光照条件(12 h,1 500 lux和黑暗)、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 mg.L-1、1 mg.L-1、2 mg.L-1、4 mg.L-1)浸泡连香树种子不同时间(2 h、4 h6、h、8 h)、50℃温水预处理15 min以及不同储藏条件对连香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是连香树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在光照条件下连香树种子的发芽势高,光照可以促进连香树种子发芽迅速、整齐;经过赤霉素处理的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比没经过其处理的干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提高;湿藏有助于连香树种子萌发;50℃温水预处理15 min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辽东丁香种子萌发特性,在赤霉素(GA3)浓度分别为0、10、50、100、500、1 000μmol/L,温度依次为10、15、20、25、30、35℃,光照强度为0、24.9、35.5、67.3μmol/(m2·s)的条件下,研究了GA3、温度及光照等因素对辽东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最适处理浓度范围为10~50μmol/L,其中50μmol/L时的各项结果均明显提高;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低于15℃或超过35℃发芽均受到抑制,且最适萌发温度为20℃;光照对辽东丁香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薄皮木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探索促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在GA3的浓度分别为0、100、500、1 000μmol/L,温度依次为10、15、20、25、30℃,光照强度分别为0.0、24.9、35.5、67.3μmol/(m2·s)的条件下,就不同浓度的GA3和不同温度与光照条件对薄皮木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00μmol/L的GA3进行预处理,在温度为20℃的培养条件下,薄皮木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值;而光照强度对薄皮木种子的萌发并无显著影响,说明薄皮木为喜低温型种子。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圆锥绣球‘石灰灯’(Hydrangea paniculata‘Limelight’)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测定了种子大小、含水量、吸水率,并研究了贮藏温度与消毒方法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灯’种子不存在形态及物理休眠。种子成熟时胚发育完全,种皮透水性良好。初始含水量为4.3%,96 h时吸水达饱和状态,吸水率为37.7%;随着贮藏温度下降,种子发芽率呈上升趋势,超低温(-70℃)处理下发芽率最高(12.7%),且污染率最低(41.3%);不同消毒方式下,75%C2H5OH处理组中,种子污染率随消毒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以消毒90 s效果最好,种子污染率和发芽率分别为16.0%和17.3%;15%NaClO处理组中,虽然种子污染率与发芽率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差异不显著,但处理3 min的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和污染率分别为22.7%和1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