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携Pigm基因的粳稻材料MP3为抗稻瘟病基因供体,通过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快速改良晚粳稻不育系浙04A的稻瘟病抗性,育成了BT型抗稻瘟病晚粳稻不育系浙07A及其保持系浙07B,2012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浙育鉴2012006)。该不育系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其中染败率8373%。经人工接种鉴定,为高抗稻瘟病。所配组合与原不育系浙04A相比较,分蘖数多、穗型大、粒重高,表现产量优势明显、稻瘟病抗性增强等特性。  相似文献   

2.
春江47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滇I型粳稻不育系春江12A为母本,用抗稻瘟病、矮秆粳稻材料春江47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逐代育性鉴定转育而成的滇I型早熟晚粳不育系,2008年9月通过浙江省鉴定。春江47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花时较早,异交结实率高,株高矮,熟期早,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穗型较大,配合力好。利用春江47A所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出杂种优势强、矮秆抗倒、抗稻瘟病、产量潜力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早花时中粳稻不育系春江18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江18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早花时感温型中粳稻不育系,2010年9月通过浙江省鉴定。春江18A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8%,花时早,具有一定的柱头外露率,株高矮,穗形较大,熟期早,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配合力好。利用春江18A所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出杂种优势强、熟期早、稻瘟病抗性好、产量潜力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科技》2005,(4):13-13
中国农科院水稻所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杂交稻野败型三系不育系‘中1A’”和“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2A’选育及利用”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不育系“中1A”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100%,其中典败率达98.11%,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  相似文献   

5.
浙粳1A属中熟晚粳稻不育系。作单季稻栽培株高90cm、连作晚稻栽培株高85cm左右,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着粒较密,叶片较窄,叶色较深,剑叶挺.后期转色好,粒长5.2mm,长宽比1.7,千粒重27g左右。不育株率达100%;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995%;自交结实率为0,异交结实率为43.73%。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用该不育系组配的组合浙粳1A/浙粳恢04.5和浙粳l刖浙粳恢04.7,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浙丰10A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早籼稻丰B为母本,与保持系浙农8010B杂交,从其F4代选育出4株优良单株,再与野败型籼稻不育系浙91A多次回交转育而成的多蘖早籼稻三系新不育系。2010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鉴定。该不育系败育稳定,花粉不育度和群体不育株率均为100%,熟期适中,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剑叶挺直,穗大粒多,抗稻瘟病,配合力强。该不育系选配出的新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浙农3A是籼型优质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好,不育株率100%,自交结实率低,花粉败育彻底,不育花粉以典败为主;米质优,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中等,配合力较好等特性。该不育系于2010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不育系审定。本文对浙农3A配组特性以及繁种和制种技术开展了多年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浙农3A高效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将106份粳稻滇1型不育系在温度明显不同的3个地点种植,研究其花粉败育的特点。结果表明:滇1型不育系的花粉以染败类型为主,而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染败率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典败率和园败率却因温度的不同而不同。生长在海拔400 m的高温条件下,不育系的园败花粉率增高,典败花粉率降低;相反,生长在海拔1 960 m温度较低的昆明,典败花粉率增加而园败花粉率降低。本研究还发现虽然滇1型大多数不育系的花粉以染败为主(多于50%),但还是发现个别不育系的花粉染败率低于10%。  相似文献   

9.
针对生产上综合性状优良的粳稻不育系较少的问题,以不育系花A为BT型细胞质供体,优质常规粳稻申21为轮回父本进行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育成中熟晚粳不育系申21A。申21A表现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率均为100%,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株叶形态好,稻米品质优良,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具有较强抗性,于2018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利用申21A配制出多个优质、抗病、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其中‘申优28’和‘申优42’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申21A综合性状好,配合力强,在优质、抗病、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培育抗稻瘟病优质水稻不育系并组配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为广西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品种更新换代保障.[方法]以抗稻瘟病优质水稻材料桂2为亲本,与汕B×博B后代杂交并复交,制保后再与博A回交选育成籼型水稻不育系青A,并与恢复系配组选育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品种.[结果]青A稻瘟病抗性1~3级,整精米率58.5%,粒长5.4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4%,垩白度0.5%,透明度2级,碱消值6.3,胶稠度68 mm,直链淀粉25.1%,花粉不育度100.000%.采用青A组配的杂交稻组合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性好等特点.[结论]青A为稻瘟病抗性强、稻米品质优、花粉败育彻底、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农艺性状优良和配合力好的不育系,与不同熟期恢复系配组的杂种呈感温性,其杂交组合在应用推广中表现适应性广、高产性强、米质优和田间稻瘟病抗性强.  相似文献   

11.
不育系03A是用野败型不育系丰A与优质早稻品种赣早籼49号进行回交转育的一个早熟籼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花粉镜检和套袋自交结实的调查结果表明:典败99.2%,圆败0.78%,染败0.02%,无正常染色花粉粒,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03A株高约54cm,播始历期43-66d,叶片9-11叶,感温性强,千粒重约23g;配合力较强,可配制早、中、晚稻组合;开花习性好,柱头粗大,外露率高(80.4%-91.0%),且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活力强,异交结实率达80%以上;品质好,7项指标达部颁一级米品质,垩白少;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好,经人工接种和自然鉴定中抗稻瘟病;后期落色,种子呈长粒形、饱满,裂颖少,且壳色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条件下粳稻滇1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6份粳稻滇1型不育系在温度明显不同的3个地点种植,研究其花粉败育的特点。结果表明:滇1型不育系的花粉以染败类型为主,而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染败率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典败率和园败率却因温度的不同而不同。生长在海拔400m的高温条件下,不育系的园败花粉率增高,典败花粉率降低;相反,生长在海拔1960m温度较低的昆明,典败花粉率增加而园败花粉率降低。本研究还发现虽然滇1型大多数不育系的花粉以染败为主(多于50%),但还是发现个别不育系的花粉染败率低于10%。  相似文献   

13.
151A是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用常规粳稻品种98101和BT型粳稻不育系8204A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的晚粳稻三系不育系.表现植株较矮,叶片狭挺,剑叶短小,穗型直立;不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8%;开花习性好,制繁种产量较高;利用该不育系已选配出嘉乐优2号、151A/DH902等优质高产组合.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北方最新转育的BT型不育系松粘5022A和T176A,在开花期通过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特点和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低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类型与对照(26℃)基本相同,但是在35℃高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都表现出染败率大幅度降低,圆败和典败率增加。2个不育系经17℃低温处理后套袋自交结实率与对照非常接近;2个不育系在35℃高温处理时,自交结实率显著降低,花粉败育更彻底。柱头活力不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具有较好开花习性、品质优良和综合抗性好的BT型优质粳稻不育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性状改良和培育,选育出综合品质优、抗性好和开花习性好的不育系南粳01 A,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继863A、95122A之后又一突破性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是用迟熟中粳品系C9023与软米A杂交并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花粉败育类型属圆败型,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达100%;可恢复性好,配合力较强;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强.2020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光敏核不育系皖2306S的选育过程、育性表现、抗病性和农艺性状.[方法]以自育的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为母本,与从江苏引进的扬稻9538粳稻品系杂交,经5年8代选择育成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06S.[结果]20加12年7月27日至8月31日,皖2306S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69% ~ 100%,套袋自交结实率0~0.34%,稳定不育期为36 d;9月3~21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86.04% ~99.35%,套袋自交结实率为6.14%~58.54%.2013年7月29日至9月4日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50%~ 1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0.27%,稳定不育期38 d.9月6~22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52.74%~98.24%,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25%~70.83%.接种鉴定,2306S对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4.33(MR1),白叶枯病病情指数为54.44(S1).田间种植表现抗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结论]该不育系的稳定不育期在30d以上,适宜选配中粳组合.  相似文献   

17.
春江77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滇型粳稻不育系宁67A为母本,用高柱头外露率粳稻材料春江77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逐代育性鉴定转育而成的高柱头外露率滇型晚粳不育系,2006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春江77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柱头外露率高达49.89%,花时较早,异交结实率高,穗型较大,千粒重高,配合力好。利用春江77A所配制的杂交粳稻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表现出杂种优势强、千粒重高、产量潜力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晚粳型糯稻不育系甬糯2号A,于2004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技术鉴定,为滇·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感光性强,抽穗期稳定,为早熟晚糯;花粉败育属染败型,败育株率100%,败育度99.99%,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8%;开颖角度大,花期集中,可恢性及配合力好;根系发达,株型紧凑,抗倒性强.介绍了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庆丰A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滇I型粳稻不育系宁67A为母本,中熟晚粳常规品系庆丰B为父本杂交,经多次回交转育而成的滇I型优质、高异交率晚粳稻不育系。2006年9月庆丰A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庆丰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良,中抗稻瘟病,配合力强。利用庆丰A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株型紧凑,米质优,穗大粒重,结实率好等特点。庆丰A对培育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春江26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宁67A为母本,用春江26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回交和逐代育性鉴定转育而成的大穗型早花时滇型晚粳稻不育系,2006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鉴定。春江26A育性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花时早,异交结实率高,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型大,米质优,配合力好。利用春江26A配制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大穗、抗倒、杂种优势强、产量潜力大、米质较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