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园林绿地在夏季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作用,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探明不同尺度城市园林绿地温湿效应的影响机制,实现温湿效应的最大化,分析了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类型、冠层结构特征、乔木覆盖率、绿地面积和周围下垫面组成等因素对城市园林绿地温湿效应的影响。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研究温湿效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多个因素共同影响温湿效应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在综合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将实地观测、数值模型模拟和卫星遥感技术等多种研究手段充分结合,探究影响绿地温湿效应主要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揭示绿地发挥温湿效应的尺度效应等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城市园林绿地在夏季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体舒适度。开展关于城市园林绿地温湿效应的多方面研究,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定性研究温湿效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绿地温湿效应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使得现有结论难以直接指导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地温湿效应的形成原因,基于当前城市园林绿地温湿效应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城市园林绿地温湿效应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以期为城市绿地温湿效应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也为进一步评价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同植物配置与住宅绿地类型的降温增湿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杭州城市住宅小区不同绿地类型和植物配置对温湿度变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乔灌草结合的绿地类型,绿量高,林下光照强度低,夏季降温增湿效益非常显著;多种乔木,营造湿地水景,将是住宅区夏季降温效益明显的环境绿化绿地类型;城市各种住宅绿地在夏季均有明显的增湿、蔽阴效果。  相似文献   

4.
选择北京北五环清河两侧不同结构类型(内部构成、郁闭度)的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技术方法,分析城市河流廊道绿地不同内部构成、不同郁闭度与温湿效应的关系,为河流廊道绿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温湿影响效应大小为乔-灌-草型>乔-草型>灌-草型>草坪.当绿地内部构成为草坪时,降温增湿效应不明显;当绿地内部构成为灌-草型时,其降温增湿效应较明显;当绿地内部构成为乔-草型和乔-灌-草型时,其降温增湿效果明显.2)绿地的降温增湿效果,随着郁闭度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强.当绿地郁闭度为0.20~0.40时,绿地具有一定的降温增湿效应,但效应不明显;当绿地郁闭度大于0.40时,绿地降温效应明显;当绿地郁闭度超过0.60时,绿地增湿效应极其明显且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城市园林绿地消减大气PM2.5浓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绿地能有效消减城市空气中的PM2.5浓度,缓解大气污染状况。文中结合现有研究,综合阐述园林绿地消减PM2.5浓度的作用机理,探讨园林绿地消减PM2.5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分析园林绿地中植物种类、绿地结构、绿地面积和宽度对大气PM2.5浓度的消减作用,总结温度、相对湿度、风速、车流量等环境因子以及不同污染条件对PM2.5浓度分布和扩散的影响,提出了园林绿地消减PM2.5浓度的研究趋势,指出应进一步探讨PM2.5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消减PM2.5浓度的尺度效应、城市绿色空间滞尘功能评估以及PM2.5的消减量与健康效益的关联性等。  相似文献   

6.
以综合性居住区帝湖花园为样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1个样点,实测风温湿度等微气候数据。选取建筑高度、天空视域因子SVF、三维绿量、绿地垂直结构类型四个影响参数与风温湿值进行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综合研究不同建筑和绿化布局对居住区微气候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建筑高度、SVF、三维绿量、绿地垂直结构等因素是影响居住区温湿度变化的重要因子;温度与SVF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楼高、三维绿量呈负相关性;相对湿度与楼高、SVF呈显著负相关性,与三维绿量呈正相关;SVF每增加10%,气温上升1.01℃,相对湿度降低1.8%;乔灌草和纯乔木的绿地类型具有更好的降温增湿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评价的参考,并为城市居住区绿地的设计、改造和管理提供部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具有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环境保护、城市防灾、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美化环境等作用.通过绿地生物量、碳汇量、释氧量、降噪效益、滞尘效益、调节温度效益、涵养水源效益、保土量效益计量对黄冈市城区绿地综合效益及价值进行评价,为森林价值补偿提供依据.研究表明:①黄州城区最优乔木、小乔木、灌木、草本的种植比例为55:15:2...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地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从城市园林绿化的相关概念、生态恢复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以及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园林绿地中低碳概念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综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些城市园林绿地促进低碳城市发展的理念,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9.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生态维护、环境美化、减灾避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防护绿地与公园绿地不同,防护绿地是指为满足城市对卫生、隔离、安全的要求而设置的绿化用地,其功能是对自然灾害和城市公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或减弱作用。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实习基地为案例,分析了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南京滨江公园为例,在2016年1月、3月和5月对绿地微气候环境的气象数据进行定量监测,探讨绿地在冬春季的温湿度调节能力。结果表明:绿地的温湿度调节能力具有较显著的季节性差异,1月份的降温增湿强度最为明显,5月份次之,3月份表现则较一般;不同景观类型的微气候环境温湿度调节情况也有差异,水边的样地降温增湿效益最大,其次为绿地和有透水铺装的样地;但是1月份的温湿指数要明显低于3月份和5月份,人的体感为冷、不舒适。该研究对于绿地在改善南京冬春季节的微气候舒适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人类已经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地对于城市人民的生活,具有很重要的,而且是多方面的作用。园林绿地除了具有供市民游憩使用、美化城市景观、提供旅游场地等作用之外,还对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方面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城市中宝贵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首先必须对园林绿地进行周密的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文献分析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与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相关的431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将绿地碳汇研究划分为绿地碳汇能力探索阶段、绿地碳汇发展实践阶段、绿地碳汇效能优化阶段3个研究阶段,从理论方法、影响因素、效益评价3个方面综述各阶段的研究进展,提出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三点建议:构建多学科视角下系统综合的理论方法框架、以绿地碳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明确影响因素的价值、建立持续动态监测的差异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森林的概念以及内涵表明了城市特色森林建设是当前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质量重要途径,本着城市园林绿地的各种效益平衡点出发,依据城市5大类园林绿地的不同功能侧重作为8大类城市特色森林模式建立的切入点,明确了不同类城市特色森林建设的内容、适用范围以及主要措施,最后通过案例的阐释进一步表明了特色森林模式运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当下,城市新区道路绿地建设出现了诸如城绿空间分离、路景功能分离、人绿空间分离等问题。文章针对新区道路绿地规划方法,跳开过去单一绿化种植或游憩空间的单一研究方式,站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高度进行思考,从生态格局和景观风貌2方面构建新城道路绿地规划体系,以期为城市新区的道路绿地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取野生栎树群落和城市人工绿地,分别进行了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栎树群落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城市人工绿地,只有有效磷含量低于城市人工绿地。野生栎树群落对土壤养分的作用规律总体表现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向土壤上层富集,而城市人工绿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与之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城市中心区绿地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并以案例方式概括了应对途径;阐述了城市中心区绿地研究的意义,并对此研究进行了展望,从宏观角度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城市中心区绿地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园绿地夏季降温增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化分析公园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有助于优化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文章以苏州金鸡湖中央商务区的8个公园绿地为例,在对其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进行实地观测的基础上,研究公园面积及形状、乔木覆盖率和水体面积占比等因素对公园绿地降温增湿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各公园绿地在测量时段(6∶00—18∶00)内的降温增湿效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波动情况,其中方洲公园表现出最大的降温增湿效应平均值,南施公园表现出最小的降温增湿效应平均值。2)公园绿地面积与降温效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水体面积占比与公园绿地的增湿效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在保持绿地面积规模的同时适当增加水体面积占比对公园绿地夏季温湿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的科学评价和评估是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城市绿地指标评价仍以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3大指标为主要评价途径,其方法过于陈旧,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城市绿化建设要求。文章在基于生态园林城市的新要求和当前城市绿地指标评价约束剖析基础上,提出了响应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的城市绿地评价指标优化。从城市绿地生态内涵型分析指标完善、关注民生的绿色质量评估指标建立、绿地发展动态评价指标和应对城市问题的绿地效益评价指标等多方面提出了城市绿地评价指标内容和体系的优化建议。该研究对当前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也对科学开展我国城市绿色发展中的绿地建设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森林净化大气颗粒物污染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尘颗粒物污染,尤其是PM2.5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城市森林和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城市森林和绿地治理大气颗粒物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概述我国粉尘颗粒物污染状况,并总结了植物净化大气污染研究概况,从4个角度总结目前城市森林与PM2.5的关系研究,包括森林对颗粒物吸附机制、PM2.5对植物的危害影响、不同尺度下植被移除PM2.5的效果比较以及影响吸附过程的其他因素,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包括扩大研究树种的范围、针对研究不同树种特异性吸附偏好及加强各尺度研究的结合等,以更有效地应用城市森林进行大气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框架,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化的廊道,利用园林树木的不同配置形式以线状或网状结构辐射全城,把城市各类园林绿地串联起来,组成完整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从而获得显著的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道路绿地不仅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温度、湿度,降低风速,改善城市小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还可以起到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方便交通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