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以竹园、青岛园、四盒园、快乐田园、天地之间和心灵的花园为对象,以王向荣教授的展园作品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5种"小中见大"造园手法(遮挡地面、框景、框景错位、俯视和仰视)在其中的应用。分析表明这些展园的设计手法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小中见大造园手法对构建中国园林的独特空间属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竹园、青岛园、四盒园、快乐田园、天地之间和心灵的花园为对象,以王向荣教授的展园作品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5种"小中见大"造园手法(遮挡地面、框景、框景错位、俯视和仰视)在其中的应用。分析表明这些展园的设计手法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小中见大造园手法对构建中国园林的独特空间属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分析现状入手,依据建筑规划所形成的空间提出了新合院的景观设计理念,并通过对道路系统、出入口、水系、植物、老年儿童活动空间等景观空间的精心组织,形成小区一心、二街、三轴、四院的景观骨架,再结合对景、框景等造园手法来打造一个简洁朴实又不失特色的小区景观。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园林建筑素以典雅自然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传统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苏州园林的成就是与它独特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对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的简介和考察,得出了江南园林在借景抑景、造山理水、植物配置以及意境等方面的造园艺术和古典园林造园的原理。  相似文献   

5.
韩雪  袁丽伟  刘海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13-19015
从框景的概念入手,探讨了框景的特殊作用以及框景位置的选择方法,回顾了框景手法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阐述了其在现代园林中的新用,结合古今对比的视角分析了框号手法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园林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索江南地区现代庭院造园新的技术与手法,本文结合杭州状元府庭园建设工程项目,以传统园林造景手法为基础,通过合理布局、突显特色景观,展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炫丽"的自然风貌,并采用江南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环境因素相结合的手法,及造园材料的特殊处理,创造出"精、新、美"的园林风格.此种造园风格在保持江...  相似文献   

7.
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如画"赏园与"如画"造园的影响,辨析景与画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揭示中国传统园林尤其是江南园林所追求和达到的高度不仅仅是眼前有景,更是眼前有画。理解其中的差别,对传承中国传统园林如画赏园的观法和如画造园的现实操作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主要有借景、对景、障景、框景、夹景、漏景、点景.我国的园林造景,通过观赏点和景物的关系,运用以上这些手法来隔断视线,引导视线,来丰富景观,提高景色质量,甚至可以达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现代园林,不论是公园、小游园、屋顶花园、甚至是室内园,都传承着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表现手法和主要特点,并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立意、造园手法、园林尺度与现代园林设计进行比较,得出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对现代园林设计的有益借鉴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朱云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24-14825,14829
潜庐为清末官员杨艺芳于清朝末期所建的别墅园林,该时期私家园林较少,而潜庐布局紧凑,设计巧妙,其体现出的造园思想和文化内涵对了解近代江南园林的风格特征、研究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分析了潜庐蕴涵的隐逸文化及风水观,解析了潜庐造园理水的空间布局,认为潜庐的园林被分割为东西两大区域,东部为厅堂、西部为住宅,东部按中轴线对称布局,西部则为自由布局。点出了潜庐运用了隔景、借景、障景等造园手法,叠石成山的传统造园技艺,利用植物的"比德"属性营造出的文化意境。潜庐造景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附加于园林装饰物上,笔者重点解析了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仙鹤装饰和特色万字符拼石地面,反映了解读装饰物对挖掘潜庐文化内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国人对精神层次的更高追求,使得新中式景观设计逐渐成为主流。本文通过对比新中式景观设计与传统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在时代人文背景、景观处理手法上的差异,剖析其深层次的思想目的,借此引发如何继承古典园林在造园理景思想和手法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齐廉允  夏季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16-8618,8621
分析了济南传统园林的地域特色,认为济南传统园林呈现出"北人南相"、"北园南风"的建筑风格,凸显了其以整座城为园林的宏阔造园格局,解析了其巧借天然并稍加人工修饰的造园手法,与此同时,介绍了园林受城市布局和水环境变迁的影响,以及园林所蕴涵的浓郁人文气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济南传统园林对现代城市发展的价值与启示,认为对传统园林资源的深入调查有助于历史文化载体的保护和传统园林精髓的继承与发展;传统园林启迪着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手法,有助于打造城市名片,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园林在造园思想、造园手法等方面沉淀了几千年的园林文化,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厚的借鉴材料。本文管中窥豹,通过研究汉代园林文化,以西安大兴郡景观设计为案例,从平面布局、造园思想、造园手法、建筑形式等方面探讨传统园林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的表达,为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汪洋周旭  杨晓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648-8650,8652
试图从文化角度来分析并溯源汉至唐法天象地、因藉自然的造园手法的发端以及形成。通过收集大量资料,运用分析、归纳、对比、概括、总结等研究手法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中国造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汉代园林及其背后一直沿袭至今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它的源头即是古老悠久的楚文化。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观,经由汉代园林的借壳存身一直承袭至隋唐以至明清,几乎贯穿了我国传统造园史,这种造景思想对于今日陕西省的园林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杭州西湖建设背景基础上,分析了北山北坡传统园林的文化内涵与造园手法。通过分析阐明北山北坡传统园林的价值,并以其为例,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6.
自滥觞时期开始,植物和园林就密不可分,植物即可以营构优美的环境,又可以寄寓丰富的文化信息。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景题是普遍使用的点景手法,其中,匾额、楹联则是造园设计赖以传神的点睛之笔,除了能升华植物景观之外,还可寓情寄意,托物言志,将人们的园林美学和人生哲学与植物景观融为一体,深化人们对植物景观艺术境界的想象。通过对传统园林植物景观与匾额楹联之间关系的探讨,会给我们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与景题设计带来不一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苏州古典园林叠石艺术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雯睿  魏胜林  仲笑林  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11-13814
山石理景是我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造园要素,其理景艺术手法也是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之精髓。笔者以苏州例证古典园林山石理景为实例,笔者以《园冶》等造园艺术理论为依据,浅析苏州古典园林的叠石艺术,旨在为园林专业学生培养园林文才和画意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传统造园理论为基础 ,对圆明三园之长春园的造园艺术进行了分析。长春园是继承圆明园造园的优点 ,总结其弊端而兴建的一座以水成景、以水串景的山水园。全园以山围空间、水为纽带 ,形成大小景区 1 5处。最常用的造景手法为 :小中见大、欲扬先抑 ,借景、障景等随处可见。其堆山理水手法纯熟 :空间划分时宽时窄、时明时暗 ,或清幽淡雅、或宽敞豁达 ,形成多种不同性格、不同氛围的空间。其造园艺术手法为平地造园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以苏州古典园林留园冠云峰庭院为研究对象,以造园要素的量化特征及其意境为研究目标,重点研究了我国古典庭院的造园艺术与手法特点。着重研究了冠云峰庭院建筑、峰石、水体的平立面布局在尺度上的量化数据及其特征;花木的总体布局特征;冠云峰庭院追园要素营造的实景与空间意境的联系;人与冠云峰庭院空间景境营造的关系。试图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深入剖析我国传统庭院空间造园要素的营造手法及其量化特征;也提示观赏者在观赏具体庭院空间时,应从“切入点一路径一出口”的思考角度,来理解古代造园家营造具体空间的真正目的。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借鉴园林遗产精髓,并将其融入我国现代园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之中,逐渐形成真正蕴涵传统园林血脉的现代园林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古典园林中意境与诗词绘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古典园林大多是自然山水园,造园讲究其意境,依据造园法则将置景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追求其“景外之景、物外之象”,其中诗词绘画在古代造园中的广泛应用对意境的创设和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