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高分1号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林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分1号和多期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红星林业局林地动态变化进行目视解译与提取识别,检测林木采伐、占地、开垦和森林灾害等因素造成林地和林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林地动态变化解译正判率达95%以上,其可视化分析方法和技术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为全国林地和林木采伐管理探讨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石林县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资源信息在位置、多维结构和时序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时空动态性 ,使GIS在林业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 .该文以云南省石林县森林资源时空数据为研究源数据 ,借助GIS技术 ,结合遥感技术、数据驱动技术等 ,探讨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并在实践基础上深入分析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信息档案管理、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专题分析以及宏观决策等方面的应用 .应用表明 ,基于地理特征数据的显示平台有利于森林资源信息的可视化和档案管理 ,高分辨率卫星数据与林分消长预测模型的有机结合为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实时准确的更新数据 ,多样化、全方位的资源信息和空间分析技术可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类经营管理、预警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 .  相似文献   

3.
高分一号卫星影像监测水稻种植面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高分一号卫星应用于农情遥感监测的优势和水稻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的原理,着重对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与水稻面积提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高分一号卫星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反映作物的光谱特征明显,适合选用为农情遥感监测的数据源;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技术比较成熟;基于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知识、人工目视解译等分类提取方法应用前景广阔,但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林业管理的技术水平,从3S技术的定义、基本组成出发,总结和论述当前3S技术在林业上(包括森林资源监测、灾害管理与防治等)的应用.提出3S技术在林业上应用要进行深层次的结合发展:①发展中国的对地观测小卫星技术和机栽遥感集成平台技术;②提高遥感分类精度,进行多维信息复合分析,加快3S的集成和综合运用;③加强林业遥感图像处理,图像分类技术的研究;④克服GPS技术的局限性,提高数据准确性;⑤研究与3S技术紧密衔接的软件推动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李华玉    陈永富  陈巧  王娟    张超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6):220-229
基于遥感手段的森林类型/树种(组)的精准识别是森林参数提取和计算的前提,是林业遥感领域的研究前沿,可为宏观尺度快速获取森林资源信息提供重要途径。对多源遥感数据在森林树种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当前基于遥感数据的树种识别已成为林业遥感的研究热点。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近地低空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分类方法进行树种识别已相对成熟。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以其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林业中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领域不断发展成熟背景下,低空遥感数据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森林树种的精确识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使用主题与关键词为“遥感”、“高分”、“林业”、“森林”对森林遥感研究文献进行了文献学分析,在对当前的主要森林遥感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对未来森林遥感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了将现有二类清查数据与历史遥感影像进行定量化反演研究,从而建立智能化判读模型,进一步优化判读算法,提高判读精度,逐步实现定量遥感逐步与林业遥感交叉融合,建立森林遥感大数据库,并开放遥感图片资源,开展无人机遥感监测研究,应用ENVI和林地一张图建立开放的全国动态遥感信息数据库,并将之应用于森林资源监测、林业工程项目监理、森林灾害监测预警与损失评估。  相似文献   

7.
在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发生了变化,原本的周期性调查模式在GIS、RS、GPS等技术支持下,可实现日常的实时动态监测。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建立信息化体系,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化管理,并突出森林资源监测信息数据的应用,以优化森林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8.
机载激光雷达森林资源调查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载激光雷达对森林空间结构和地形具备较强的探测能力,已成为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目前针对该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方面的系统建设研究相对较少。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今森林资源精准监测及管理的需求,从应用角度出发,以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为基础,结合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林业资源调查管理技术,搭建了适用于林业的专业森林资源调查系统。该系统以C++为编程语言,结合QT图形界面库、VTK三维引擎库及GDAL影像处理库开发而成,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实现高效的森林区域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单木及林分相关参数提取等功能,实现森林资源数据库的更新,缩短了传统森林资源调查的时间周期,最终实现森林资源调查的自动化及系统化应用。以甘肃省张掖市大野口关滩森林站超级样地为试验区,基于样地调查数据对系统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系统提取的区域高程最大偏差为1.102m,平均偏差为0.737 m,单木树高、冠幅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3.66%、14.18%,株树密度、林分平均高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83%、9.86%。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地加强。森林资源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资源,无论是人民还是国家都应该保护。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在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的过程中,要能够进行全面的监测,掌握好林业发展的动态,这样才能了解林业资源。为保护林业,开发林业,提供方便。随着科技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逐渐得到提高,逐渐应用于各个方面。在林业保护开发管理的过程中,开始使用无人机遥感,以便于进一步了解森林资源状况。不仅可以快速的监控森林资源,还节省了人力物理财力,使得数据更加的准确。本文根据森林资源调查中无人机遥感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于进一步推广这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县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县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结合不同卫星遥感数据的监测精度、可获取性、经济可行性以及3S技术综合集成的特点,在总结国内外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比例尺县级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应选取的遥感数据及更新的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GF-2影像桉树林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2号(GF-2)是中国研制的空间分辨率最高的民用遥感卫星。为探讨GF-2遥感数据对林业资源信息的监测能力,以广西横县平朗乡桉树Eucalyptus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面向对象的图像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像多种特征的分析与提取,建立桉树林信息提取的知识规则,实现桉树林空间分布的准确提取,最终桉树林提取的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分别达81.4%和86.4%。结果表明:利用GF-2数据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桉树林提取精度能够满足林业部门对于快速准确提取林业资源信息的生产需求。GF-2卫星因其高时空分辨率的特性可作为林业资源覆盖变化多尺度高精度检测的重要数据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文献进行文献学分析,总结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开放遥感图片资源,开展无人机遥感监测研究,应用ENVI和林地一张图建立开放的全国动态遥感信息数据库,并将之应用于森林资源监测、林业工程项目监理、森林灾害监测预警与损失评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我国自行研发的高分一号遥感卫星数据(GF1-PMS),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对玛纳斯县及周边的耕地数量进行调查,以期为土地变更调查和遥感监测工作建立计算机解译的工作流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探讨基于GF1-PMS卫星研究耕地数量调查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卫星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作为获取林业地面信息的应用方法,配合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工作,对该区森林资源分布、蓄积量、林地生产力、资源管理等都能在遥感图片上有所体现,获取内容极为丰富,提高了清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清查工作介绍判读任务及精度要求,具体判读步骤及判读结果与综合分析,并分析了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判读森林资源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GF-1卫星数据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湖南省衡阳县为研究区域,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遥感监测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针对新型遥感卫星GF-1的全色、多光谱数据,围绕原始数据的质量和新增建设用地提取等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评价试验,在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与同级别的国外卫星数据作对比分析,测试GF-1卫星数据在遥感监测业务应用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GF-1卫星数据光谱信息丰富、地物解译标志清晰,能较好地反映地物信息,地物判读性较好,能够满足土地变更调查与监测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县级天保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GIS系统的研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川西理塘县为例,以县级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其他实测资料,提出了建立县级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GIS系统的方法,技术体系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7.
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通过林地落界建立全国森林监测图系统,为国家提供落实到山头地块森林资源数据,使森林资源管理由管理"数据"变成管理"林地",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更新、查询浏览、成果产出快速便捷。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试验林场为研究区域,以森林资源野外调查数据、ETM+遥感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研究资料,通过对林场内森林资源数据的提取、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和搭建系统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建立起基于 B/S 结构的 WebGIS 林场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的管理、查询、编辑、分析、统计等功能,达到森林资源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试验林场为研究区域,以森林资源野外调查数据、ETM+遥感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研究资料,通过对林场内森林资源数据的提取、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和搭建系统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建立起基于B/S结构的Web GIS林场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的管理、查询、编辑、分析、统计等功能,达到森林资源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游先祥,男,1936年生,湖北省黄陂县人,北京林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国家政府津贴享受者;他还是中国地理学会遥感分会理事、遥感学报编委.游先生1956~1960年在西北农学院林学系学习,1960年毕业后在北京林学院工作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森林经理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1981年考取出国留学人员德语培训班进修德语,1982~1984年赴德国Freiburg大学林学院进修“航测及遥感在林业中的应用”.   游先祥教授从事林业科学和科研工作40年,“理论——实践——创新”是他一贯奉行的准则.他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一边劳动,一边学习,造就了他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勤奋学习的品质,学生时代一直是品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曾参加河北省林勘院的生产实践.中科院西藏资源综合考察.1973年参加我国南北方森林资源清查抽样实验,随后参加了全国森林经理人员培训工作.林业资源调查的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使他感觉到林业科技进步必须转移到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遥感将会成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70年代他参加了我国最早的应用航天遥感的学习和培训.从此,他把自己毕生的教学和科研定位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方面.从我国林业系统早期的应用遥感技术“辽宁省林业基地调查规划试验”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遥感培训班,他都是积极的参加者.两年的留德生活使他能够参加先进的林业航测与遥感科研,如通过利用8年的彩红外航空像片监测鲁尔工业区炼油厂的污染,并分析太阳黑子活动与污染的综合作用对森林生长的影响、数字图象处理、正射影响图制作过程.   1984年游教授学成回国,1985年主持“六五”期间应用遥感电算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的研究,此成果获1987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七五”期间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攻关项目,其中有“陕甘宁实验区遥感综合调查”、“三北防护林公共实验区遥感综合调查”此两项研究获得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八五”期间参加了“西南林火快速监测”国家攻关项目, 联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贺兰山景观结构变动对环境的影响”、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森林生态功能区划及合理布局”、“北京绿色廊道网络体系建设的研究”等,这些项目应用遥感、GIS对景观生态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完成了“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的研究”,并获得了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他最早进行了应用遥感技术作为山西关帝山、青海省玉树、祁连山、甘肃省迭部地区、白龙江地区、北京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黑龙江省林业厅直辖地区等200万hm2以上的大面积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的调查方法,并进行遥感制图.他还应用遥感、GIS进行首都绿化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的研制.参加了应用地面光谱、GPS等技术的中国资源一号卫星对荒漠化地区监测的实验等工作.这些研究首先从遥感进而扩展到遥感与GIS、GPS的结合,逐渐将3S技术应用于资源与环境的调查与监测中,近年来,又应用3S技术进行景观生态、森林生态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   游教授不但注重联系生产实践的科研课题和科技攻关,同时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近年来他对RS特征信息的提取、波段信息量、波段优化组合和森林蓄积量估测、应用辅助信息及信息融合技术的森林植被信息提取、基于三维及空间分析技术的资源环境信息管理、应用3S技术的生态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游教授著述丰富,近年来,先后主编和参加编写出版专著《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再生资源遥感应用研究》、《再生资源遥感应用研究文集》、《再生资源遥感理论及其技术应用》、《森林火灾遥感监测评价》.近期,即将出版专著《北京森林与生态环境的研究》、《贺兰山景观变动及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发表论文数十篇,参加亚洲遥感学会及在芬兰召开的国际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会议,在北京召开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等国际会议并宣读了研究论文.   游教授已指导硕士生20余人,博士生10人,合作指导博士后1人,研究生中多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单位的骨干,培养出教授1人,副教授7人,对于研究生,他在学术上指导,研究上严格把关,生活上格外关心,方向上注重创新.他注重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保持先进水平,并经常保持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   游教授就是这样兢兢业业,经常最后一个离开林业楼,节假日也去办公室,至今还像年轻人一样出外业到青藏高原,为发展我国林业“3S”教学和科研事业做出不断的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