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采收成熟度对清香型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探索清香型烤烟采收质量标准。[方法]以云烟85为材料,进行了烟叶的不同采收成熟度的烘烤试验。[结果]烟叶产量随着采收成熟度的增加而呈显著的直线下降趋势,但产值、均价以及中上等烟比例则是成熟采收最高。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上部烟叶的还原糖、总糖和总氮逐渐增加,烟碱先下降后略微增加;中部烟叶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总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下部烟叶烟碱、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总氮先增加后下降。[结论]建议云烟85采收标准为:下部叶提早采收,外观特征以叶色开始褪绿,初显黄色,叶形呈现弯曲;中上部叶成熟采收,外观特征为叶片呈现明显黄色,主脉变白1/2以上,茎叶角度接近直角,叶片弯曲呈弓型。研究可为贵州清香型烟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英格尔"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相关因子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对蟠桃果实的品质调控和适时采收提供相关依据.以蟠桃品种英格尔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单果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新疆英格尔蟠桃果实发育期为盛花后100~110天;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的变化与单果鲜重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前期逐渐升高,至70天后开始平稳下降;此外,抗坏血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增长迅速,盛花后50天时开始下降至90天后略有回升直至采收,而可滴定酸含量则在整个发育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认为,英格尔蟠桃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能较好地保持品种特性,果实适宜的采收时期为盛花后100天左右,口感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3.
以靖安椪柑果实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发育阶段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柑橘果实糖分以蔗糖为主,其次为果糖和葡萄糖。果实总糖和蔗糖含量均随发育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并在盛花后200 d(即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伴随着果实成熟呈现迅速上升转变为缓慢上升的态势,且在后期略有下降。靖安椪柑果实有机酸含量以柠檬酸为主,奎尼酸次之,苹果酸含量最低。总有机酸和柠檬酸含量均在发育阶段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盛花后第120天达到最大值,且与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奎宁酸和酒石酸含量随发育时间变化呈递减的趋势,而苹果酸含量在整个发育阶段含量均低于0.052 mg/g,变化不明显。此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靖安椪柑果实发育阶段的糖酸含量变化规律,为靖安椪柑糖酸代谢机制和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番茄果实不同采收时间矿质元素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分析番茄果实不同采收时间矿质元素的变化,以粉太郎和181两个番茄品种为材料,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番茄果实中钾(K)、磷(P)、镁(Mg)、钙(Ca)、铜(Cu)、铁(Fe)、锰(Mn)、锌(Zn)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研究不同采收时间番茄果实矿质元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不同采收时间有显著差异,2个参试品种的K、Ca、Mg、Cu元素含量在整个采收期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Cu元素下降趋势显著;2种果实的Fe元素含量在整个采收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又上升的趋势,粉太郎果实在4月7日含量最高,181果实于4月28日达最高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矿质元素间存在正相关性,粉太郎果实中Mg元素与K、Cu、Zn元素分别呈显著正相关,181果实中Mg元素与Ca、Cu元素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高品质番茄栽培和采收时间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采收时间对醉金香葡萄果实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醉金香葡萄为材料,开展不同采收时间对果实中常规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醉金香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不断升高,至8月13日,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分别为18.0%、16.5%和0.062 2 mg·g-1;可滴定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至8月13日,降低至3.62 g·kg-1。醉金香果实中芳香化合物主要为酯类、醛类和醇类,随着采收期延迟,果实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醛类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上升。C6化合物是葡萄中重要的芳香物质,其变化可以作为葡萄成熟的依据,随着采收时间推迟,果实中的主要C6化合物正己醇、E-2-己烯-1-醇、E-2-己烯醛相对含量逐渐提高,在8月13日相对含量达最高,分别为16.31%、4.89%和28.3%;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酸类和烷烃含量则呈下降趋势,至8月13日降至检出限以下。综上得出,杭州地区醉金香葡萄的最佳采收期应在8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对火龙果的科学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呈现非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早采收的果实呼吸强度大;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而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外观艳丽,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失重率逐渐上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d采收的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较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总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低,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7.
果皮变黑和果肉软化是造成翠冠梨采后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以翠冠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翠冠梨常温货架期果实色泽和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常温货架期的延长,翠冠梨果实逐渐衰老,果实L*、H*、叶绿素含量以及果实硬度、脆度和咀嚼度均逐渐降低,a*、b*和类胡萝卜素值逐渐上升,C*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较早采收能提高翠冠梨果实货架期总叶绿素含量、减少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积累,提高果实色泽和质地;而过晚采收,果实成熟度较高,叶绿素含量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高,货架期间果实色泽和质地品质较差。综合比较3个采收期翠冠梨常温货架期果实色泽和质地指标,盛花后105~110 d采收的翠冠梨果实常温货架期色泽和质地品质较好,为翠冠梨适宜的采收期;盛花后115 d采收的翠冠梨果实成熟度过高,不适合作为翠冠梨常温货架期贮藏果实的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大棚设施栽培对柑橘香气成分的影响,以椪柑为研究对象,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共分离鉴定香气物质。结果表明:椪柑果皮香气成分中共分离鉴定出64种香气物质,单萜烃类含量最高,其中以柠檬烯的含量最高;随着采收期的延后,椪柑香气成分总含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大棚栽培下的椪柑总香气含量增长速率较露天栽培更快,大棚和露天栽培椪柑香气成分中的单萜烃类、含氧单萜类、醛类和酯类香气成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露天栽培的含氧单萜类香气成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苹果中多酚含量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田士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12-5212,5236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对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酚、绿原酸、黄烷醇、原花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酚物质总量在果实发育早期有一个上升过程,然后逐渐减少,后期变缓,同时果肉中绿原酸含量的比例逐渐下降;而黄烷醇和原花色素所占比例则呈上升趋势。在成熟果实的不同部位,多酚含量分布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认识早酥梨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为生产中调控和改善果实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以早酥梨发育期果实为材料,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品质指标动态变化及呼吸乙烯释放规律.【结果】早酥梨果实从发育到采收,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质量生长动态曲线为"S"型,呈"快-慢-快"的趋势,果实硬度则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而逐渐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性糖的含量不断增加;可滴定酸呈现出"降-升-降"的变化动态,至采收期达到最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VC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呈现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呈现出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趋势.【结论】呼吸强度在幼果期较高,随着果实生长逐渐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在果实发育前期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发育后期释放量微弱.  相似文献   

11.
采收期对安农无核蜜香柚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怀化不同时间采收的安农无核蜜香柚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主要营养成分和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不同采收成熟度的安农无核蜜香柚果实的固形物、总糖、总酸、维生素C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在11月15日采收的果实,除总酸含量稍低外,其固形物含量、总糖、维生素C含量和果实的SOD活性均高于同期测定的其他采收成熟度的。因此,为保证果实贮藏品质,怀化的安农无核蜜香柚以11月15~20日采收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田间成熟度采收对烟叶衰老指标、产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结果]随着采收时期的延迟,各部位丙二醛含量增加;上、中部叶烤后原烟成熟度增加,色度增强,身份趋于变薄,油分增多,结构变疏松;下部叶则外观质量先变好再变差,其中按成熟标准采收时最好,再延迟采收时,色度减弱、身份薄、油分少,其外观质量下降。各部位的单叶重及烟叶的总产量皆有下降的趋势,但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则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皆在现行成熟采收标准采收时达最大值。中、上部叶烟碱含量呈增加趋势,中部叶的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上部叶总糖和中、上部叶还原糖皆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中、上部叶的化学成分趋于欠协调;中、上部叶原烟感官质量最高得分出现的时间分别较现行成熟标准提前6、7 d。[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合适的彰显浓香型风格特色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傅献忠  王军  顾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9911-9912,9929
[目的]探讨不同田间成熟度采收对烟叶衰老指标、产质量及风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结果]随着采收时期的延迟,各部位丙二醛含量增加;上、中部叶烤后原烟成熟度增加,色度增强,身份趋于变薄,油分增多,结构变疏松;下部叶则外观质量先变好再变差,其中按成熟标准采收时最好,再延迟采收时,色度减弱、身份薄、油分少,其外观质量下降.各部位的单叶重及烟叶的总产量皆有下降的趋势,但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则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皆在现行成熟采收标准采收时达最大值.中、上部叶烟碱含量呈增加趋势,中部叶的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上部叶总糖和中、上部叶还原糖皆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中、上部叶的化学成分趋于欠协调;中、上部叶原烟感官质量最高得分出现的时间分别较现行成熟标准提前6、7d.[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合适的彰显浓香型风格特色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果梨果实糖、酸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增进对南果梨果实发育中糖、酸含量变化的了解,对其糖、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总酸含量呈"下降-上升"趋势;幼果期果实中的糖以山梨醇为主,酸以奎宁酸为主;成熟果实中的糖以果糖为主,酸以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成熟时果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50.9%,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75.2%,并且柠檬酸含量超过苹果酸;果实发育前期及中期不含蔗糖,仅在成熟前期出现蔗糖,并且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采收时达到最高峰;淀粉含量呈"上升-平缓-下降"的趋势;果实采收前,总糖、总酸、果糖、柠檬酸及苹果酸含量有一快速上升过程;南果梨糖积累类型属于中间型。  相似文献   

15.
为增进对南果梨果实发育中糖分含量变化的了解,对其进行了糖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7月15日之前,果实中的糖以山梨醇为主,7月15日之后果实中的糖以果糖为主,采收时果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50.9%,果实发育前期及中期不含蔗糖,仅在成熟前期出现蔗糖,且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采收时达到最高峰;淀粉含量呈上升-平缓-下降-平缓的趋势;8月15-25日,果实的总糖、果糖、葡萄糖及山梨醇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梨枣叶片内矿质元素年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梨枣营养环境,提高果品品质,增加产量,为营养诊断和科学合理的施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梨枣为试材,研究了叶片中5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周期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梨枣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其矿质元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梨枣展叶开花期叶片氮、磷元素含量较高,自果实生长发育期开始呈下降趋势,到果实膨大期结束开始上升,采收后又下降;梨枣展叶开花期叶片钾、钙、镁元素含量较低,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含量增加,到果实成熟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果实采收后又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17.
新疆早露蟠桃果实的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蟠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品种早露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单果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还原糖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疆早露蟠桃果实发育期为盛花后60~70 d;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的变化与单果鲜重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糖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即前期逐渐升高,至60 d后下降;此外,还原糖及抗坏血酸含量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可滴定酸含量则在整个发育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认为,早露蟠桃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能较好地保持品种特性,果实适宜的采收时期为盛花后60 d左右,口感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18.
设施栽培条件下椪柑延后采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在12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果实口感酸甜适口,化渣性好,果皮鲜亮,此时贮藏椪柑果实较酸,不适宜食用。椪柑留树贮藏1月后,果实各项品质指标达到优质标准,留树贮藏至80 d,已有部分浮皮果出现且可食率果汁率下降,期间若遇霜冻危害则浮皮或腐果加重,因此,留树贮藏椪柑的采收适期应在留树后30~60 d。  相似文献   

19.
以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Sieb.et Zucc)Planch.ex Miq.]桓优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鲜重、果实干物质含量及各种营养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果实鲜重和干物质含量同步逐渐增加,前期增加迅速,后期增加缓慢。全氮含量前期快速增加,后期逐渐下降。全磷、全钾、全钙的积累主要在果实发育的前期,后期总体呈下降趋势;全镁的含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总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pH先下降后上升。总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维生素C含量初期较高,以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采收期对金秋梨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秋梨为试材,分4个不同的采收期,在0~3℃的贮藏条件下,对其生理和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采收期的金秋梨果实在贮藏过程中都出现呼吸高峰,呈现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晚采收的果实最先到达呼吸高峰,早采收的果实则采收期越早呼吸高峰出现的越早,且峰值越高;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增加,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TA)下降,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和TA逐渐下降.TSS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八、九成熟采收的果实在冷藏期间呼吸高峰出现时间晚,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硬度和TSS含量,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