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玫瑰花(Rosa rugosa)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分析了pH值、温度、热稳定性、底物结合能力、底物浓度、抑制剂以及金属离子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O最适pH值为7.0,最佳反应温度为40℃,PPO在80℃及以上加热12min后酶活性基本完全丧失。玫瑰PPO与焦性没食子酸亲和力最强,底物最佳浓度为0.04mol/L,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相应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分别为0.351mol/L和76.335U/min。L-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L-半胧氨酸和柠檬酸4种抑制剂均能抑制PPO活性,抑制剂在相同浓度下的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为:L-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L-半胧氨酸柠檬酸,L-抗坏血酸的抑制作用较明显。Mg~(2+)、Fe~(2+)、K~+对玫瑰花PPO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2+)、Cu~(2+)对PPO活性具有双向作用,Ca~(2+)、Zn~(2+)、Ba~(2+)对玫瑰花PPO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福平  屈佳慧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5):134-136,146
对豌豆果实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可迅速催化焦性没食子酸的酶促反应,而对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则催化活性较低豌豆果实中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40℃,底物浓度与酶活性成正相关;抗坏血酸、柠檬酸、四硼酸钠和EDTA-2Na对豌豆果实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抗坏血酸、柠檬酸对酶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菊苣根多酚氧化酶(PPO)酶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为菊苣根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菊苣新鲜根为材料,从供试的3种三元酚、5种二元酚和4种单元酚底物中选出最佳反应底物,分析所选择底物的浓度、PPO提取液添加量、pH、温度及抑制剂对菊苣根PPO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PPO的酶促动力学特征。【结果】菊苣根PPO的最适底物为焦性没食子酸,其最佳浓度为40mmol/L,菊苣根PPO的最适粗酶液添加量为0.4mL,最适pH和反应温度分别为7.0和35℃。PPO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米氏常数为0.39m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217.39U/min。控制pH在4.8以下,采用0.4mmol/L柠檬酸和0.8mmol/L L-抗坏血酸复配,90℃处理10min或者100℃处理6min,均可基本抑制菊苣根PPO的活性。【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pH和温度,同时结合化学抑制剂调控菊苣根PPO活性,可以减少菊苣根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从而提高加工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控制马铃薯在贮藏和加工过程发生的酶促褐变,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特性。采用缓冲液提取、低温离心得到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粗酶液,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 G-25分子凝胶柱层析脱盐处理、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75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得到马铃薯PPO,进一步对其部分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纯化后的马铃薯PPO其比活力为283.0 U·mg-1,回收率为16.8%,纯化倍数为18.6倍;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反应pH为6.5;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最适底物浓度为50 mmol·L-1。该酶对焦性没食子酸、间苯二酚的底物亲和性较强,对4-甲基儿茶酚、咖啡酸、没食子酸、对苯二酚、邻苯二酚、绿原酸的底物亲和性较低,对N-BOC-酪胺、愈创木酚亲和性很低。  相似文献   

5.
黄冠梨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黄冠梨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黄冠梨的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在不同反应pH值、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底物和抑制剂条件下的PPO活性。[结果]该酶的最适温度为25℃,50℃以上PPO活力明显受抑制;最适pH值为6.0;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Km=0.031 7 mol/L;以绿原酸作为底物时,Km=0.018 9 mol/L;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0.2~1.0 mmol/L),所用抑制剂的抑制能力从强至弱排列为L-Cys>Vc>Na2S2O3>NaHSO3>EDTA-Na2。较高浓度的CaCl2、NaCl也可对黄冠梨果皮PPO产生抑制作用。Cu2+能提高黄冠梨果皮PPO活性。[结论]绿原酸在黄冠梨果皮酶促褐变中的作用值得重视;采取调节pH值、热烫、添加安全抑制剂可以明显控制该PPO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龙井43号[Camellia sinensis(L.)O.Ktze.cv.Longjing 43]鲜叶为材料,经分离纯化获得多酚氧化酶-同工酶(PPOⅡ),对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OⅡ最适反应pH为6.0;抑制剂抗坏血酸、亚硫酸钠和L-半胱氨酸对PPOⅡ的抑制作用随抑制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Cu~(2+)浓度在0.25×10-7mol/L时,PPOⅡ活性最高;PPOⅡ的Km为13.05 mmol/L,v_(max)为0.019 OD_(460)/min。  相似文献   

7.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等步骤,使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neata(Butler)多酚氧化酶纯化,纯化倍数为6.28倍.该酶对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二酚和L-多巴的Km值分别为9.64 mmol/L、6.82 mmol/L和4.30 mmol/L.这种多酚氧化酶在pH=7.0,37℃时活性最高.利用多种氧化酶抑制剂对该酶活性的抑制结果表明,所用抑制剂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该酶对EDTA和金属离子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8.
大久保桃果实多酚氧化酶某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分析了大久保桃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最适作用温度、酶促动力学参数Km值及其抑制剂。结果表明,大久保桃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作用温度34℃,Km=9.7×10-2mmol/L;偏亚硫酸钠、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巯基乙醇对大久保桃PPO的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无核白葡萄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无核白葡萄干加工过程中褐变问题的解决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cIlvaine缓冲液从无核白葡萄中提取PPO,研究了反应温度、pH、底物浓度、酶液用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该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了其催化邻苯二酚的催化动力学方程及其参数。【结果】以10 mmol/L的邻苯二酚McIlvaine溶液为底物时,无核白葡萄PPO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 ℃,最适反应pH为6.0。在最适作用条件下,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45 mmol/L和500 U/min。该酶在温度低于25 ℃时,能在60 min内保持较稳定的活性,30~60 ℃的高温处理只能破坏其部分活性,在70 ℃条件下保温处理10 min可使其活性全部丧失。【结论】高温短时处理能够破坏无核白葡萄的PPO活性,因此高温处理可在葡萄干加工的前处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的天山雪莲果为材料,研究了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最适温度,拟合了米氏方程并求得了Km、Vmax,并探讨了不同抑制剂对PPO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6.5,最适温度为45℃;以邻苯二酚为底物,km=0.061mol/L,Vmax=776.4U/min·g;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剂对PPO的抑制作用大小为:NaHSO3﹥L-cys﹥Vc﹥柠檬酸。  相似文献   

11.
桑尺蠖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及其部分生物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等步骤,使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neata (Butler)多酚氧化酶纯化,纯化倍数为6.28倍.该酶对焦性没食子酸、邻苯二酚和L-多巴的Km值分别为9.64mmol/L、6.82mmol/L和4.30mmol/L.这种多酚氧化酶在pH=7.0,37℃时活性最高.利用多种氧化酶抑制剂对该酶活性的抑制结果表明,所用抑制剂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该酶对EDTA和金属离子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2.
多酚氧化酶(PPO)是酶促褐变的关键酶,以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果实PPO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余甘子果实PPO作用的最适底物,同时探究反应体系pH、反应温度、底物浓度、抑制剂对余甘子果实中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PPO作用的最佳底物为焦性没食子酸,最适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10℃,底物最佳浓度为0.14 mol/L,抗坏血酸(VC)、柠檬酸、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4种抑制剂对余甘子果实PPO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抗坏血酸对余甘子果实PPO活性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经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从藜麦麸中纯化得到了电泳纯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其纯化倍数、比活力和回收率分别为23.78,22 753.09 U/mg和19.36%。经SDS-PAGE鉴定,该酶相对分子质量为57.1 ku。在催化愈创木酚与过氧化氢的反应中,酶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6.0,在40~60℃及pH值4~8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H_2O_2为底物,测得该酶的Km值为5.61 mmol/L。尿素、Mg~(2+)和Fe~(3+)对酶有激活作用,当其浓度为50 mmol/L时,酶活力被分别激活至119%,117%,161%;K~+,Ca~(2+)对藜麦麸POD无显著影响;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KSCN,SDS,Zn~(2+),Cu~(2+),Mn~(2+)对酶有抑制作用,其中,正丁醇和SDS对酶的抑制作用很强,当正丁醇体积分数为20%,SDS浓度为10 mmol/L时,酶的活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4.
以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芹菜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芹菜PPO的最适温度为36℃,最适pH为5.0;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柠檬酸和氯化钙等抑制剂对PPO有明显抑制,其中L-半胱氨酸抑制效果最佳,10 mmol/L可完全抑制芹菜PPO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马铃薯、苹果和甘薯为研究对象,研究L-半胱氨酸和金属离子对上述3种作物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对马铃薯、苹果和甘薯PPO活性抑制作用明显,随着L-半胱氨酸浓度增大,酶活性降低幅度越大,作用于马铃薯、苹果的IC_(50)(导致酶活性下降50%的抑制剂浓度)为0.05 mmol/L,甘薯为0.10 mmol/L。0.20 mmol/L L-半胱氨酸,使马铃薯、苹果和甘薯中PPO活性抑制率在90%以上,随着时间的延长,最大抑制率变化不大。无论是马铃薯、苹果还是甘薯,Mn~(2+)和Fe_(3+)对它们的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Ca~(2+)、Na~+和Cu~(2+)对PPO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最强的是Cu~(2+),3.0 mmo L/L Cu~(2+)对马铃薯PPO活性抑制率为49.1%,对苹果PPO活性抑制率为60.8%,对甘薯PPO活性抑制率为69.7%。  相似文献   

16.
孔庆新  祝冬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7-12028,12033
[目的]研究蒲菜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性质。[方法]研究蒲菜PPO的吸收光谱和动力学性质,并对温度、pH、底物浓度、抑制剂等因素对蒲菜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探索。[结果]蒲菜PPO催化邻苯二酚的产物在41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动力学方程为:V=0.982[S]/(4.97+[S]),其中,V为反应速度;[S]为底物浓度。蒲菜PPO最适温度为30℃,在95℃、2 min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抑制蒲菜PPO活性;蒲菜PPO最适pH为6.8,当pH(5.4或pH(7.2时可以有效降低蒲菜PPO活性;柠檬酸、亚硫酸钠、抗坏血酸、EDTA-2Na等抑制剂对PPO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蒲菜PPO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可为蒲菜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荣保华  王清章  李洁  严守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67-10269
[目的]研究藕带中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性质。[方法]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H值、温度和抑制剂对藕带PPO活性的影响,并建立酶促褐变动力学方程。[结果]藕带PPO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30℃;Km为0.0344mol/L,Vmax为172.41U/ml,70℃热保温60minPPO的活性基本丧失;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氯化亚锡均能抑制藕带PPO的活性,其中,L-半胱氨酸和氯化亚锡为最佳抑制剂,其次是柠檬酸和抗坏血酸,0.20g/LL-半胱氨酸和氯化亚锡均能有效抑制PPO的活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利用藕带资源和科学控制其深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木薯叶为原料,研究木薯叶多酚氧化酶PPO的最佳提取条件与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木薯叶PPO 的 最佳提取条件为磷酸缓冲液PBS的pH 值6.8料液比4 mL/g提取时间6 h;木薯叶PPO 酶促反应产物在399 nm 处有最大吸收峰,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酶促反应的米氏常数Km=0.8 mol/L动力学方程为V=2000[S]/0.8+[S]该酶最 适温度为37益,最适pH 值为7.0。  相似文献   

19.
石榴果皮中多酚氧化酶测定最佳试验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陕西天红蛋石榴品种为试材,对石榴果皮中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的最佳试验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其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后产物的最高吸光度值,并分别研究了底物浓度、pH值、温度、反应后放置时间以及酶抑制剂浓度等条件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底物浓度宜大于20mmol/L,其最适波长为420nm,最适pH值为6.8,最适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不宜超过20min,反应完成后在20min后测定PPO的活性最为稳定。抑制剂NaHSO4的有效抑制浓度为0.8mmol/L。  相似文献   

20.
火龙果果肉的酶促褐变及其抑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品种为红皮白肉的火龙果果肉为材料,对火龙果果肉中的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其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后产物的吸光度值的测量,分别研究了pH值、温度、反应时间以及肉桂酸、L-半胱氨酸、柠檬酸和抗坏血酸4种抑制剂等条件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2 mol·L-1的邻苯二酚为底物时,其最适波长为410 nm,最适pH值为6.8,最适温度为30℃,温度超过50℃时该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反应时间不宜超过15 min.在较短时间内几种添加剂对火龙果PPO的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以L-半胱氨酸的效果最为理想,而且2种添加剂协同作用时以L-半胱氨酸 抗坏血酸的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