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概述荸荠种杨梅最初是由实生树变异而成的。因其果实成熟时呈紫黑色且有光泽、酷似老熟荸荠而得名。清代雍正年间出版的《浙江通志》中载有 :“慈溪产之荸荠种 ,果形大 ,刺尖密 ,色赤 ,核微扁 ,味极甜美 ,为我国赤色之优良品种。”由于始果早、产量高、品质好 ,鲜食与加工均宜 ,2 0多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栽培面积已占全国杨梅总面积 40 %左右。该品种不但是优良的经济林树种 ,而且是绿色荒山、涵养水源、护林防火 ,生态公益的“先锋树种”。2 主要特点荸荠种杨梅树势中庸 ,树姿开张 ,树冠圆头形或半圆形。据作者测定 ,38年生树高 4 5m ,…  相似文献   

2.
李峰 《蔬菜》2008,(10)
荸荠学名Eleocharis tuberosa(Roxb.)Roem. et schult,又称马蹄、地栗、乌芋等,属莎草科荸荠属.原产中国南部和印度,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有2 000多年,据史料记载湖北省荸荠著名产区团风已有400多年历史.目前,除团风和孝感等传统荸荠产区外,近些年沙洋和武汉等郊县荸荠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的应用,使其产量、品质和效益大幅提高.现就荸荠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梁森苗 《西南园艺》2000,28(1):13-14
杨梅为我国南方的重要果树 ,因其风味佳 ,栽培容易 ,适应性广 ,收益高而深受消费者欢迎。1 科学规划杨梅生长最适宜的年平均气温在 15℃以上 ,极端最低气温≥ 9℃ ,年降雨量 10 0 0mm以上 ,相对湿度80 %以上 ,海拔高度 50 0m以内 (最适宜在 30 0m以内 )。土壤为生长有蕨类、芒箕、杜鹃花等的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 ,pH值 5.5~ 6 .0 ;要求自然生长在山坡地 ,处于半野生栽培状态。种植杨梅应选择上述最佳的生产基地进行合理规划 ,在坡度小于 30度的山地直接开大穴(宽×深为 80cm× 6 0cm)种植 ,以后逐年扩大种植穴 ,有利于提高成活…  相似文献   

4.
5.
杨梅稳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贵岙乡是青田县杨梅的三个重要产地之一,现有栽培面积293.33m2,其中已投产133.33hm2,杨梅已成为全乡农业的主导产业。但由于杨梅栽培品种与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杨梅大小年结果现象十分明显,采前落果严重,品质较差,严重影响了梅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地处中原,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特点,经过多年栽培技术集成研究,总结出设施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从播种、育苗、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供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梅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允许有条件限量使用化肥,根据杨梅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情况和肥料效应,进行平衡施肥,最大程度地保持园地土壤养分平衡和肥力的提高,减少肥料成分的过分流失对杨梅和环境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合理修剪是杨梅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除6月份挂果期外,全年其它时候都可进行修剪。修剪方法有疏枝、短截、除萌、摘心、拉枝和撑枝等。修剪时需坚持“通风透光,去直留斜,立体结果”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东魁杨梅产量和果实品质,从1994年至1997年,我们进行了东魁杨梅配套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已获成功。试验园设在黄岩江口镇白龙岙村山地。该园系东坡山地,海拔50m左右,黄壤土,pH值为4.7,土壤含速效氮为0.0064%,速效磷为3.38mg·kg-1,速效钾为86.92m...  相似文献   

10.
荸荠种杨梅长途运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笔者近几年来对杨梅贮藏运输环节的一系列试验研究 ,摸清了冰和冰皇的冷却速度、降温幅度和冷却强度等致冷性能 (见《中国南方果树》2 0 0 3年第 3期 ) ,杨梅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阐明了冰块、降压和充氮气等技术对杨梅的保鲜效果 ,以及不同冰块数量对杨梅的保鲜效应 (见《中国南方果树》2 0 0 2年第 6期和 2 0 0 3年第 2期 )。为了将这些成果应用于生产 ,我们 1999— 2 0 0 0年在浙江省瑞安市高楼乡进行了荸荠种杨梅长途运输试验 ,对公路、铁路不同运输方式分别进行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保鲜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11.
荸荠新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丽娟  蔡炳华  江文 《长江蔬菜》2011,(16):117-119
荸荠(Helocharis tuberose Schulut)别名马蹄、地栗、乌芋、通天草等,属莎草科荸荠属,是多年生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球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氨基酸,可鲜食、熟食和加工,为果蔬两用作物,在医学上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降压、防癌抗癌等功效。其提取物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是较好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2.
<正>杨梅是我省的第二大水果和第一大山地水果,果实外观漂亮,内在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天然的绿色保健食品,也是我国入世后在世界上极具竞争优势的特色果品。荸荠种杨梅耐贮运好,加工性能特佳,为目前最佳鲜食兼罐藏品种,现将其  相似文献   

13.
巨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瓯市是福建省葡萄重要产区之一,现有葡萄栽培面积2000hm^2,小于福安市而大于建阳市,产量5.03万t,产值2.47亿元;品种以‘巨峰’为主,约占葡萄总面积的90%。长期以来,果农片面追求高产不讲质量,单产普遍偏高(2000-2500kg),造成树势衰退,尤其是翌年单性无核果过多,  相似文献   

14.
1 高标准建园,网架栽培修剪选择远离污染、土壤中六六六和 DDT 含量低,且无重金属超标的地块建园。主栽品种黄金梨占70 %,其它品种有大果水晶、新高、早黄等,兼作授粉树。采用 2 m×3 m 株行距,667 m2(亩)栽110株。定植后第1年的基本管理措施是足肥频水促幼树旺长,从树苗定植后就认真落实定干、选芽、刻芽、涂抽枝宝、树下铺膜、树干上套膜等系列技术措施,以确保幼树的生长量。定植第2年的首要任务是枝条全部上架,利用腋花芽结果。设计采用了单臂立架、双臂立架、V形架、人字架、单臂横担双丝架等 5 种基本架式。使2 年生幼树全部上了…  相似文献   

15.
秦王桃属中晚熟品种 ,其果个大 ,耐贮运 ,树体生长势强 ,耐干旱 ,极适宜于中西部黄土高原地区栽培 ,目前栽培面积占陕西省桃树面积的 1 / 6。但由于栽培管理不当 ,不少秦王桃栽培区出现了果实大小不一、口感差、风味淡的问题。为此 ,将其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  相似文献   

16.
<正>设施桃生产是1991年由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发展的,目前北方各省均在发展,但以辽宁、山东、河北栽培面积大。辽宁省普兰店市城子坦镇、瓦房店市复州城镇、盖州市九寨镇、凌海市双羊镇等地发展规模较大,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但地区间品种、生产目标各有侧重。如盖州市九寨镇主栽‘早红2号’,以大果、高产为目标,4月下旬—5月下旬果实成熟,售价10.00~14.00元/kg;普兰店市城子坦镇主栽‘中农金辉’,以极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不断深化发展的杨梅生产和科研服务需要,通过浙江省慈溪市农业气象试验站观测实践,提出荸荠种杨梅观测的物候期、物候期标准及物候观测方法,制订荸荠种杨梅花序脱落率、着果率和等级果等观测分析方法,形成了观测便利、操作性强、较为系统的荸荠种杨梅物候观测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荸荠种杨梅果实深紫色 ,可食率高 ,品质优异 ,采果前落果少 ,深受广大消费者和果农的喜爱 ,成为当地发展杨梅生产的首选品种。本文探讨在温州气候条件下 ,荸荠种杨梅的生长结果习性 ,为完善适宜于荸荠种杨梅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于 1998~ 1999年在温州所辖瑞安市湖岭镇盘龙山村果农陈国栋杨梅园内进行。土壤为黄壤 ,缓坡地 ,pH值 5 7,栽培管理水平中等。供试品种为 10年生荸荠种杨梅嫁接树。 1998年 11月上旬选择 33株生长正常的树进行记载 ,以 3株树为小区 ,共 11个小区 ;在每株树的东、西、南、北 4个…  相似文献   

19.
杨梅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果树,果实成熟于初夏水果淡季,色香味俱全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泉州市杨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05年,全市杨梅栽培达3700hm^2,年产量1.13万t。2001年以来,笔者针对当前我市杨梅生产上普遍存在的单产低、质量次、效益差的问题,以我市当家品种“大乌杨梅”和近年引进推广良种“东魁杨梅”为试材,开展生产调研、技术引进与综合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以八项技术为核心内容的杨梅高产优质栽培综合技术。2004年-2005年,该综合技术在南安霞美镇埔当村和澳柄村中试、示范,平均667m^2产量达943.7kg,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东魁杨梅速生优质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魁杨梅是浙江省的四大杨梅良种之一,果大质优,市场效益显著,在我国长江以南诸省(区)以及西部的部分山区迅速发展。但是,东魁杨梅栽植成活率较低,投产期迟,前期产量低,始果期果小且品质差。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于1999年在浙江省青田县孙前村栽植4.7hm^2(共1420株)东魁杨梅作为示范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