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有效控制霍尔多巴吉鹅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的发生,将内蒙古通辽地区分离鉴定的巴氏杆菌作为菌种,采用液体增菌培养后灭活,加入佐剂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经无菌和安全检验合格后免疫20日龄雏鹅(0.5 mL/只)。结果表明,该疫苗免疫效果良好,1次免疫后保护率达73.3%,2次免疫后保护率达96.7%。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氏杆菌油乳剂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是雏鸭一种常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预防控制该病的方法是药物防治和菌苗接种,我们以本地分离株制备种子液,再将种子液接种鸭胚增殖培养,收获菌液经甲醛灭活后制备成油乳剂灭活菌苗,进行免疫攻毒试验,保护率为75.0%。在部分鸭场使用该菌苗,结果证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鸡胚共同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方法制备的抗原中含巴氏杆菌数≥4×1010CFU/mL、H9亚型禽流感病毒含量≥109.38EID50/mL,经灭活后制备3批二联灭活疫苗并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3批二联疫苗的物理性状、无菌检验以及安全检验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用3批疫苗分别免疫试验鸡和试验鸭,21 d后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保护率均为90%以上,对H9亚型禽流感免疫保护率均为85%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蜂胶为佐剂,将已灭活的竹鼠多杀性巴氏杆菌菌株与蜂胶乙醇浸液等体积混合,制备蜂胶佐剂灭活苗,并对其物理性状、安全性和免疫保护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灭活苗物理性状稳定,上层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下层为灰白色沉淀,振摇后呈均匀的乳黄色悬浊液体.建立动物模型,小白鼠接种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灭活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灭活苗的保护率达78.6%,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用从河北某肉鸭场分离的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菌株,经人工感染雏鸭后分离提纯,通过增菌培养、甲醛灭活后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经无菌检验、安全检验、效力检验合格后,在该肉鸭场及周围几个鸭场进行田间试验。皮下免疫7日龄雏鸭0 5ml/只,试验表明,该疫苗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效果良好,保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鸡霍乱组织灭活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强毒株(血清1型)接种鸡胚,收集死胚组织,分别以油乳剂、蜂胶和铝胶为佐剂,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含1.5×1010个/ml巴氏杆菌的灭活苗。经试验证明,该疫苗安全、有效,其中油乳剂灭活苗的保护期和蜂胶灭活苗的保护期相当,但蜂胶灭活苗的抗体水平上升速度比油乳剂苗快且保护率高;铝胶苗的效果不及蜂胶苗和油苗。  相似文献   

7.
以GZ0409-31株乙脑强毒株作为抗原与白油佐剂、蜂胶佐剂、603纳米佐剂制备灭活疫苗,并对疫苗做了无菌检验和安全检验,灭活疫苗接种小鼠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将制备的乙脑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并且与市售乙脑弱毒活苗作对比.结果显示,白油佐剂灭活苗组和603纳米佐剂灭活苗组在第90d抗体效价还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同...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免疫原性良好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Pm90株以及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82株作为菌种,选择蜂胶乙醇提取液的水溶物作为佐剂,研制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灭活苗,并进行了该疫苗的安全、效力试验。实验室生产的4批疫苗对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的攻毒保护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鸭疫巴氏杆菌防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江西部分地区的鸭群中分离到12株鸭疫巴氏杆菌,经生化及血清学试验,确定其中11株属鸭疫巴氏杆菌血清1型,另1株为血清2型。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对氟苯尼考、利福平等药物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成的灭活菌苗免疫当地小鸭,免疫保护率可达98.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联合防制禽霍乱和新城疫提供条件。[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1502强毒株与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弱毒株混合,制备成5批合格的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鸡、鸭和鹅的田间安全性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田间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鸡、鸭和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鸡的田间免疫效力试验表明,7~14日龄雏鸡和60~90日龄青年鸡免疫3周后新城疫血凝抑制(ND-HI)抗体效价均比对照组高2~3 log2,可持续4个月以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保护率均达到75.0%以上,免疫效力可持续6个月;鸭和鹅的田间免疫效力试验表明,接种3周后免疫组ND-HI抗体效价均≥4.2 log2,对照组均≤2 log2;鸭、鹅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攻毒保护率分别在75.0%和62.5%以上。[结论]该二联苗免疫禽类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有效控制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分离自泰州某规模化养鸭场的大肠杆菌菌株TZY1作为菌种,制备鸭大肠杆菌铝胶灭活苗,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结果]通过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和动物保护力试验发现自制疫苗无外源性微生物污染,对雏鸭安全性好.对雏鸭的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100%,该疫苗的免疫剂量为0.5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保护率达95.1%.[结论]成功制备了鸭大肠杆菌铝胶灭活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禽霍乱、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鸭和鹅等水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的菌液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株La Sota接种易感鸡胚收获的感染鸡胚液混合,用甲醛溶液灭活后制备成5批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用于鸭和鹅的安全性及免疫效力试验。[结果]5批二联苗对鸭和鹅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免疫鸭和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免疫效力试验表明,免疫后3周,鸭和鹅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均≥4 log2,新城疫攻毒保护率均为100%,禽霍乱攻毒保护率为66.7%~83.3%。[结论]该二联苗用于免疫鸭和鹅安全可靠,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神经症状和呼吸困难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经镜检,细菌培养,荧光抗体检验确诊;以作好鸭舍清洁卫生,保温,接种鸭疫巴氏杆菌为主要预防措施;治疗以抗菌素,沙星类药物为主,配合中药,保护率达40-60%。  相似文献   

14.
为防控小熊猫色杆菌病,按细菌灭活疫苗制备程序将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2008年、2020年分离的2株色杆菌CV08毒株和CV20毒株经条件优化后灭活,分别制备成灭活菌液与铝胶佐剂联用制备成灭活疫苗。以BALB/c小鼠为试验动物,建立色杆菌感染模型,用2种方式接种CV20毒株灭活疫苗,比较2种接种途径效果。进一步设计2株色杆菌半数致死量(LD50)梯度对二免后小鼠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同时进行交叉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CV20毒株灭活疫苗肌肉注射效果优于皮下注射。CV08毒株和CV20毒株对每只小鼠的LD50分别为3.2×108、5×107CFU。色杆菌CV08毒株灭活疫苗对不同LD50攻毒小鼠的保护率为83%、 70%、60%;色杆菌CV20毒株灭活疫苗对不同LD50攻毒小鼠的保护率为75%、70%、10%。试验制备的CV08、CV20毒株疫苗含菌量均为4×109 CFU·mL-1,安全检验合格,能对自身菌...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鸭源禽流感灭活抗原与佐剂配合饮水免疫雏鸭的效果,应用鸭源禽流感灭活抗原与复合黏膜免疫佐剂(CpG和/或葡萄糖)饮水免疫雏鸭,检测消化道(主要是咽和小肠)抗体分泌细胞的变化。首先分别从鸭的胆汁和血清中粗提免疫球蛋白A(IgA)和IgG,经纯化后制备了兔抗鸭IgA和IgG,然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显示鸭消化道IgA和IgG分泌细胞。试验结果表明:用禽流感灭活抗原配合CpG和/或葡萄糖饮水免疫后3、5和7周,消化道黏膜局部IgA分泌细胞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IgG分泌细胞(除首免后第3和7周小肠外)极显著升高(P<0.01)。而单独用禽流感灭活抗原和用葡萄糖配合禽流感灭活抗原饮水免疫对消化道局部免疫水平影响不大。结论:鸭源禽流感灭活抗原配合免疫佐剂饮水免疫能够提高雏鸭消化道局部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浆膜炎,又名巴氏杆菌病.本病的病原体为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侵害瘤头鸭引起发病,尚未见有报道.抚顺某场于2001年6月28日瘤头鸭突然发病,当日死亡130余只,经辽宁省动物防疫站检验,确认为瘤头鸭传染性浆膜炎,并积极采取了防治措施,直到7月3日疫情才得以控制.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研制高效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NDRV)灭活疫苗,分别采用病毒尿囊液和浓缩后病毒尿囊液为抗原,经甲醛灭活处理后与常规油佐剂制成灭活疫苗,并进行种鸭免疫后血清学检测、雏鸭免疫保护及安全试验。结果表明,浓缩疫苗安全性好,能明显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高峰期抗体效价的免疫持续期比常规疫苗长;浓缩疫苗免疫雏鸭后的免疫保护性达100%。以上研究表明,NDRV浓缩疫苗安全、高效,在雏鸭上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鸭巴氏杆菌又称鸭霍乱或鸭出败,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般情况下,本病多发于幼鸭。1998年我乡程厚堂养鸭专业户的幼鸭不断发生死亡,经诊断为鸭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将EDS76的127株腺病毒接种到鸭胚尿囊腔内,制备抗原液,经福尔马林灭活与油相佐剂乳化制备成EDS76油乳剂灭活苗。通过对不同日龄鸡群的安全性、免疫性及保存期测定,灭活苗以双倍以上使用剂量肌肉或皮下注射1~60日龄雏鸡,安全性良好;甩1、1/2和1/4个使用剂量分别免疫2月龄雏鸡,免疫后21~28天,血清中血凝抑制(HI)抗体平均滴度达到高峰,均可达到27以上,其免疫原性均达到效力检验的标准要求;灭活苗在室温20~25℃保存2个月,4~8℃保存7个月时,HI抗体平均滴度仍保持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鸭巴氏杆菌又称鸭霍乱、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常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4月,在本镇泗洲村一朱姓家饲养的建湖杂交麻鸭发生急性死亡,通过综合分析,诊断为鸭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