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华南地区猪输血传播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华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采用PCR方法对2005-2007年间来自广东、江西、湖南、福建和广西五省44个规模化猪场193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TTV1型阳性率为41.5%,TTV2型阳性率为21.8%,TTV1型和TTV2型共同感染阳性率为13.0%.TTV1型阳性猪场占72.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猪细小病毒在湖北省的流行情况.[方法]2018—2019年,从湖北省荆州、随州、黄冈、恩施、咸宁5个地区的规模化猪场收集出现繁殖障碍症状和有繁殖障碍史猪群的病料共1407份,采用巢式PCR法和PCR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分析PPV阳性率与不同地区、年龄段及季节之间的感染差异,最后对PPV阳性样品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3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检测.[结果]1407份样品中,巢式PCR法检出率为16.70%(235/1407),PCR检测试剂盒的检出率为16.35%(230/1407),2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87%(230/235).湖北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恩施地区的阳性率最高,为30.48%(57/187);其次为咸宁、黄冈、荆州地区,阳性率分别为20.60%(62/301)、17.41%(47/270)、14.04%(33/235);随州地区阳性率最低,为8.70%(36/414).对不同年龄段猪群的检测结果表明,育肥猪的阳性率最高,为30.95%(65/210);其次为后备猪和初产母猪,阳性率分别为17.97%(78/434)、15.71%(55/350);经产母猪、0~30日龄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9.05%(21/232)、8.84%(16/181).PPV一年四季均流行,但春季(23.14%,121/523)和秋季(17.39%,68/391)是PPV感染的高峰期,而夏季(11.04%,33/299)和冬季(6.70%,13/194)感染率较低.PPV与其他繁殖障碍性疾病二重感染(42.13%,99/235)和三重感染(11.49%,27/235)较为常见,其中与PRRSV二重感染(21.70%,51/235)最为严重,三重感染以PPV+PRRSV+PCV2(5.53%,13/235)较多,四重感染在此次采集的样品中未检测到.[结论]该研究对湖北省PPV的流行情况及特点进行了调查,为PPV的防控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县的部分猪场和一些个体养猪户,发生断奶仔猪以腹泻、消瘦、皮肤发黄、腹股沟淋巴节肿大及腹部有出血斑,育成猪皮炎,皮肤形成红色丘疹症状。经诊断为猪圆环病毒病。是由PCV-Ⅱ引起断奶后多系统衰竭,以及皮炎肾病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进行综合防制,控制继发感染,减少养猪业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草鱼呼肠孤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四大家鱼之一,尤其在我国气候温暖的南方如长江、珠江水域养殖量极大.然而草鱼在幼苗阶段极易发病,其中威胁最大是草鱼出血病(grasscarp hemorrhage),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是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病原,由于其高度传染性与致死性,对我国草鱼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年来,关于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研究逐步增多,并且出现了新基因型报道,引起了多方关注.对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原性、检测和综合防治等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对该病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流行、变异及进化情况,从该地区的不同猪场采集2 159份样品,利用RT-PCR方法检测PEDV,扩增了部分PEDV阳性样品中的S、M和ORF3基因并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EDV在猪场中的检出率为100%,在所有样品中的平均检出率为53.0%,在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和母猪样品中,PEDV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7.6%、42.8%、12.8%和47.2%.根据S、ORF3和M基因建立的进化树,PEDV可分为2个基因群,其中当前样品株为一群,韩国、美国和中国的参考毒株为一群.结果表明,PEDV在华南地区猪场普遍存在,其基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江苏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从江苏省9个不同地区采集的174份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来自不同地区9株病毒的部分M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江苏省PEDV的个体阳性率为17.92%,猪场阳性率为61.54%;与经典病毒株CV777相比,9株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都有突变.同源性分析表明,江苏省内PEDV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8% ~ 100.0%,但与欧洲毒株的同源性较低;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江苏省PEDV流行株和参考株可分为Ⅰ、Ⅱ、Ⅲ3个群,7株江苏省毒株和一些其他国内毒株、泰国毒株、韩国毒株以及美国毒株属于Ⅰ群,而另外2株江苏株与2株泰国株构成了Ⅲ群,而现用疫苗株CV777则属于Ⅱ群.[结论]江苏省内PEDV有一定程度的进化和变异,并且需要选择更有效的疫苗株来控制PEDV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873株扩增病毒的外壳蛋白(GCRV-VP5)基因,并将GCRV-VP5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后,用IPTG诱导培养,获得带有重组质粒菌体的总蛋白.用GCRV-873毒株免疫山羊得到的抗血清作为一抗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到在相对分子质量为77 000处有特异性免疫条带,与预测的GCRV-873 VP5蛋白一致,提示大肠杆菌融合表达草鱼出血病病毒的VP5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经柱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0%.本试验中获得的融合蛋白可为后期免疫动物提供了抗原,也为建立GCRV免疫学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873株扩增病毒的外壳蛋白(GCRV-VP5)基因,并将GCRV-VP5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后,用IPTG诱导培养,获得带有重组质粒菌体的总蛋白。用GCRV-873毒株免疫山羊得到的抗血清作为一抗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到在相对分子质量为77 000处有特异性免疫条带,与预测的GCRV-873 VP5蛋白一致,提示大肠杆菌融合表达草鱼出血病病毒的VP5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经柱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0%。本试验中获得的融合蛋白可为后期免疫动物提供了抗原,也为建立GCRV免疫学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番鸭肝“白点病”患鸭的肝脾匀浆中分离到 7个病毒分离株 .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 ,无囊膜 ,有可见的双层衣壳结构 ,外壳直径 75nm,内核直径 50 nm;病毒核酸型为 RNA;不凝集鸡、鸭、兔、豚鼠红细胞 ,与禽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 ;对番鸭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可致感染细胞圆缩、融合 ,出现多核细胞和巨细胞 ,胞浆内有近核包涵体 ;试验感染 1日龄敏感雏番鸭死亡率达 10 0 % ,临床及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发病的番鸭基本一致 ,并可回收到该病毒 .结果表明 ,目前国内流行的番鸭肝“白点病”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0.
猪呼肠孤病毒广泛存在猪群中,可使猪只感染患病,本文主要分析猪呼肠孤病毒的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发现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新病原,为其病害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吉林省某养殖场采集异育银鲫出血病疑似病样,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及寄生虫观察、鲤疱疹病毒Ⅱ型的PCR检测和人工感染试验,然后用感染滤液接种鲤上皮瘤细胞(EPC),并对其进行电镜观察。对病毒基因组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RT-PCR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发病异育银鲫无细菌及寄生虫感染,鲤疱疹病毒Ⅱ型的PCR检测无特异性条带,将过滤后的患病鱼组织滤液感染健康异育银鲫,7 d内死亡率高达86.7%。盲传4代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负染后电镜下可观察到病毒粒子,直径约70 nm,病毒颗粒近球形,无囊膜结构,初步判断为呼肠孤病毒(暂命名JL-4)。SDS-PAGE结果揭示,JL-4基因组由11条dsRNA组成,呈现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典型特征。将RT-PCR扩增产物的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JL-4与呼肠孤病毒HZ08株S6序列相似性高达99%,证明该分离株为呼肠孤病毒。【结论】从患病异育银鲫中分离到1株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2.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从番鸭肝“白点病”患鸭的肝脾匀浆中分离到7个病毒分离株。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有可见的双层衣壳结构,外壳直径75nm,内核直径50nm;病毒核酸型为RNA;不凝集鸡、鸭、兔、豚鼠红细胞,与禽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对番鸭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可致感染细胞圆缩、融合,出现多核细胞和巨细胞,胞浆内有近核包涵体;试验感染1日龄敏感雏番鸭死亡率达100%,临床及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发病的番鸭基本一致,并可回收到该病毒。结果表明,目前国内流行的番鸭肝“白点病”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3.
番鸭呼肠孤病毒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呼肠病毒病是近几年流行的一种侵害番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脏器出现白色坏死为主要临床症状,给养殖业的预防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为了减少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从阐述该病的致病机理入手,为进一步明确和研究该病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南阳市猪流行病的发病原因和传播条件,掌握南阳市主要猪病流行、发生规律,科学评估动物疫病的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为动物疫病预报预警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开展了南阳市猪病流行病学调查,并提出猪群疫病综合防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大荔县把畜牧业作为发展现代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确立了“百万生猪十万牛”的奋斗目标,养猪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生产。但是,随着饲养量增加,猪病的传播流行也日趋增多。尤其是一些新的传染病导人,给养猪业带来沉重打击。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对近几年本县猪疫病的流行状况、致病因素、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作粗浅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于2017—2020年间从上海不同区6个猪场采集1 078份仔猪腹泻样品,利用多重RT-PCR方法进行检测与分析,研究了上海地区猪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感染现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猪群BVDV的总体检出率为7.14%(77∕1 078),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BVDV与其他腹泻病原的混合感染率较高,其中二重感染率最高(65%,26∕40),以BVDV∕PAstV为主(61.54%,16∕26)。在此基础上,三重感染率为25%(10∕40),以BVDV∕PAstV∕PKoV(40%,4∕10)感染模式为主;四重感染率为10%(4∕40),以BVDV∕PAst V∕PEDV∕PSV(50%,2∕4)感染模式为主。猪群中BVDV流行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春季(10.36%)和秋季(13.59%)的流行率高于夏季(6.8%)和冬季(2.66%)。不同猪场BVDV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为0—24.07%。鉴于近年来监测发现猪场2中以PEDV为主的腹泻病原检出率一直较高,因此本研究进一步监测该猪场中BVDV的感染情况,发现该猪场在201...  相似文献   

17.
从病原的分离、结构、理化特性、抗原性、发病机理、流行病学以及免疫和疫苗接种等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对禽呼肠孤病毒进行了描述。许多国家已经报道了从患有不同疫病,例如腱鞘炎、呼吸道病、肠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心包积水和肝炎以及发育不全综合病症等不同日龄的病鸡中分离到了禽呼肠孤病毒,并用分离出的病毒成功地复制出了疾病,除对  相似文献   

18.
<正>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陈少莺研究员等科研人员研制并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的"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己转让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生产,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唯一用于预防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生物制品,也是世界上首个用于预防该病的疫苗。番鸭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等长江以南地区,年饲养量约2亿多羽,福建省是全国番鸭饲养量最大的省份,年出栏量达到5000多万只,每年至少有1亿只番鸭苗从福建销往全国各地,并在浙江等地建立了  相似文献   

19.
选取1998~2009年福建省不同地区番鸭中分离到番鸭呼肠孤病毒分离株中具有代表性的10株,用RT-PCR技术扩增其S1和S4基因的功能区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S1基因的目的片段为819bp,S4基因目的片段为992 bp.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部分毒株S1和S4基因序列,构建番鸭呼肠孤病毒的遗传进化树,分析遗传进化关系.国内各分离株S1基因同源性为92.2%~96.7%,与国外89026株同源性为88.5%~92.8%,与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同源性为76%~78%.国内各分离株S4基因同源性为95.2%~99.3%,与国外89026株同源性为92.3%~94.5%,与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同源性为21.2%~21.5%.通过遗传进化树可以看到MDRV与同属的ARV序列形成了2个大分支,而MDRV序列分为2个小分支:一支为10株分离株和国内分离株,说明国内分离株没有明显差异;一支为国外分离株89026株,这说明国内分离株与国外毒株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这些年,随着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宿主的不断扩大,此病毒感染已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在相关报道中发现,此病感染鸭的品种同样有增多趋势,国外学者Clork等提出病毒致病性的3大类型。I型,造成禽类暂时性消化系统紊乱,诱发吸收障碍。II型,以病毒性关节炎综合征为典型。Ⅲ型,可诱发前两者。笔者认为这样的划分较为权威。文章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鸭呼肠孤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就国内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做系统概述。同时,进一步分享此病的防治经验,并对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症状呈多样性的思考;对鸭呼肠孤病毒感染防治难度大等相关问题分析与展望,总结要点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