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然而,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林地流失状况严重,林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通过对浙江省采伐限额试点县市的实地调研,分析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约束下农户采伐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找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及建议,为政府推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我国《森林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森林采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对森林采伐数量的控制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本文在尽可能地总结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巴马县近10年的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对比展开分析,了解到法律、政策及技术作为影响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未来编制和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及其他采伐类型限额管理的认识,应实行采伐限额制度,控制森林采伐,提高森林资源效益,适当的通过开放分项限额,进一步明确森林权属及采伐类型,使得森林数量及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自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以来,甘肃省每个时期的年森林采伐限额总量、采伐类型、消耗结构、人工林采伐量、天然林采伐量等因子,分析了甘肃省森林采伐管理中存在编限数据陈旧、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不合理、设置消耗结构分项控制指标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开展全省二类调查、取消木材生产计划、取消消耗结构分项控制指标等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我国《森林法》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森林采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对森林采伐数量的控制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我国实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实践显示,虽然该项制度本身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项制度与林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成为了新时期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尽可能地总结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森林采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对森林采伐数量的控制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项制度与林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则成为了新时期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尽可能地总结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该项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采伐森林进行了明确规定:“严格控制公益林采伐,依法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合理控制采伐方式和强度”。我国现行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种,即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和林木采伐更新制度。本文主要针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婷 《农技服务》2014,(11):123+125-123
立足于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凭证运输三项制度,围绕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与实施、林木采伐许可证和木材运输证的核发管理等内容,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辩析相关概念和制度的内涵,实施范围、相互关系、对相关制度设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将森林资源产权配置到农村家庭户,农户成为新的森林经营主体,林地流转在各地进一步展开,但由于限额管理制度的约束,他们并没有完整的处置权和收益权。林地产权的残缺会降低使用者的预期收益,进而影响林地流转行为。因此,根据变化了的森林经营主体特征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与林地流转行为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森林素有“地球之肺”的美誉,不仅具备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功能,同时还具备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功能。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滥砍滥伐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林业生产普遍面临的现象问题。为规范林业生产管理行为,国家相关部门主张实行林木采伐限额规定,控制日常采伐行为,达到优化林业木材生产管理的本质目的。针对于此,本文将重点对林业采伐限额问题对林业木材生产管理的影响情况进行重点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每个林业工作者均有所认识。近年来,虽然对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执行力度逐步加强,超限采伐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超限采伐现象并未从根本上杜绝。采伐限额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采伐限额编制依据的准确性值得研究。依据规定,森林采伐限额的编制程序是: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有林业局、林场、农场、厂矿为单位;  相似文献   

12.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实施是我国《森林法》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有效控制森林资源大量采伐消耗的关键措施,对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大量采伐的原因及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已达到合理有效保护国家森林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法》确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核心.措施。本文旨在分析了采伐限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革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原则与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农户兼业分化经营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方法,调查问卷针对流域756个农户,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二值probit模型,分析流域农户兼业分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农户兼业分化程度的综合因素。【结果】 在排序模型中,性别在1%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负向影响,年龄在10%及5%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正向影响,婚姻状况在1%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在1%显著性水平上正向促进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农技培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职分化程度具有负向影响;图书室在10%或1%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正向作用,文化广场在1%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负向作用,粮食补贴在10%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负向作用,邻里关系在10%或5%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负向作用;农户家庭生活满意度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正向影响,农户环境满意度在10%显著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负向影响。【结论】 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图书室、家庭生活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显著正向作用;性别、婚姻、农技培训、文化广场、粮食补贴、邻里关系、环境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显著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镇江市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现:籍贯和年龄对农户专业化防治意愿无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农户选择"代防代治"和"全程承包"在10%水平上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务农人数对农户选择"代防代治"和"全程承包"分别在1%和5%水平上有显著负向影响;种植面积对农户选择"代防代治"和"全程承包"均在1%水平上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镇江市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发现:籍贯和年龄对农户专业化防治意愿无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农户选择"代防代治"和"全程承包"在10%水平上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务农人数对农户选择"代防代治"和"全程承包"分别在1%和5%水平上有显著负向影响;种植面积对农户选择"代防代治"和"全程承包"均在1%水平上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林业产业现场观摩会近日在西峡县召开,会议提出要放宽林木采伐政策。凡个人、企事业单位(含国有林场)在一个县(市、区)内连片营造人工商品林1000亩以上,且依法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的,可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单独编制采伐限额。采伐已经达到数量成熟或工艺成熟指标的人工商品林,其采伐限额不足的,可逐级上报,从省预留的采伐限额中解决。取消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探索分析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完善现行采伐限额制度的九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林业发展中,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功绩的法律制度.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在扭转我国森林资源“赤字”和持续保持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双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森林采伐限额作为森林资源消耗的“高压线”是林地和森林红线的保障线,是最基本的生态红线,对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自觉地落实到林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限额采伐等基本制度,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森林资源的利用监管,警惕和防止以各种名义为借口,弱化或变相弱化森林资源利用监管.  相似文献   

20.
林木采伐管理是实现合理采伐、限额采伐的有效方式,科学的林木采伐管理模式不仅能优化森林的发展结构,还能保护森林的生态净化功能。在我国林木采伐管理上,我们要严格遵循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落实采伐管理的各项制度,控制好采伐调查、采伐设计、采伐验收等各个环节,不断地提高采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