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考古》2021,(3):263-271
传统村落作为具有多重价值内涵的活态文化遗产,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建筑、生产技艺、精神观念、民俗礼仪等文化信息,是乡村社会悠久历史的见证。价值的认知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起点,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已成为保护的当务之急。本文以钓源村为例,详细分析了钓源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规划的思想和框架,在分级保护规划、高度控制规划、景观风貌规划等层面,对传统村落保护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其保护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保护规划需要在保护和开发中寻求平衡。以三门峡市历史文化名村赵沟村的保护规划为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进行探究,提出切合实际的保护规划策略,以期对以后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是人类历史的根基,是农耕文明的结晶,是乡土情怀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积极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保护规划千篇一律,只求数量、速度的现象凸显。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灵魂,忽略其内在文化内涵、价值特色,导致规划缺乏科学性、全面性,无法真正在实践中落实。该文以江西省鹤舍村为例,通过提炼其价值特色,根据科学的规划原则,提出传统村落以价值特色为导向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抚州市传统村落的深入走访以及游客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对抚州市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的满意程度。结果表明:受访游客总体上对抚州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较为满意,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统文化表演、景区收费、住宿条件及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鉴于此,提出了要重视文化发展、慎重规划发展、线上线下宣传齐发力以及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研究价值等发展构思,以期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已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促进区域传统村落协同发展、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由个体化、散点化向区域化、网络化转变,对于避免传统村落发展动力不足与同质化旅游开发等现实问题、实现区域传统村落资源整合意义重大。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及最小阻力模型,对绩溪县传统村落网络化发展格局、驱动机制及引导策略进行探索。研究表明:(1)绩溪县传统村落整体联系薄弱,集群效应明显,尚未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且村落个体网络中心度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两极化特征显著;(2)传统村落网络化发展受村落资源环境、经济发展、道路交通及政策规划等多维要素共同作用;(3)为实现绩溪县传统村落网络化协同发展,提出培育县域传统村落重要节点、构建传统村落网络化保护廊道、完善区域传统村落协同发展设施支撑体系及健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管理机制的发展引导策略。构建区域传统村落网络化保护发展格局可为实现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提供思路借鉴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历史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分析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认为我国学术界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为从有形建筑向无形文化方向发展,从物质遗产保护向文化传承转变,从旅游开发向可持续发展保护理念转变。探讨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发展方向,强调要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对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拓展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重要历史遗产,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瑰宝,对传统村落的分类研究有助于传统资源的活态传承,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本文以川南传统村落为样本,整理川南地区各传统村落历史发展特点及现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解读和分析,将传统村落划分为4类,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乡村"建设背景下,以历史文化名村广西钦州市大芦村为研究对象。从该村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分析与价值评估入手,划定村落红线和生态建设红线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应用生态学理论,进行生态乡村建设保护性发展规划探索。提出既能满足村落保护需要又能促进村落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分区与村落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方案和相应的生态乡村建设对策,以实现大芦村的生态乡村建设与发展,为其他村落的生态乡村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其的研究与保护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思想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村落的现状研究与保护发展刻不容缓,同时传统村落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研究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东省泰安市二奇楼传统村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因其特殊风貌具有独特的研究意义。探讨其在公共空间、环境、建筑等方面的特征,提出具体的保护、利用、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有助于解决二奇楼传统村落保护中所遇到的普遍矛盾,满足村民在传统村落居住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的对村落更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252-2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郴州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遭到破坏,文化遗产逐渐丢失,人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这些传统村落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传统村落保护的整体性、保护与发展地域特色等方面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文化力量的支撑,而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乡村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传统村落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忽视的资源与文化力量,保护传统村落更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该文以广西恭城为切入点,对恭城5个传统村落进行走访调研,着重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从合理规划、提高民众保护意识、产业融合等角度提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作为人类聚落的基本形式广泛分布和存在于土地之上,在漫长历史中保留了大量人类世代传承下来的居住形式、空间脉络以及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研究价值。云南滇中峨山地区作为历史上滇中至滇南茶马古道上重要节点,因茶商贸易而繁荣,出现了众多古村落,至今保留完好。本文以峨山地区为例应用GIS技术从区域层面分析该地区传统村落总体分布情况再到具体村庄环境及内部分析,构建区域—村落环境—村庄主体三级模型,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的传统村落完整格局,并梳理当地文化特色及节庆风俗,提出物质—非物质共同传承的保护理念,探寻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方向及创新发展的动力,为保护规划及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绵阳市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资料,探讨了绵阳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绵阳市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因素、交通因素和历史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对绵阳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传统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理持续利用北京周边传统村落,做好保护与发展,是在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北京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和保护中有不同的层次和做法,总体来看,存在开发和保护缺乏整体规划,个别村落出现过度开发、毁坏性开发,开发与文化保护出现不协调,原有宅基地等住房用地的闲置,房屋破落毁坏严重,基础建设和安全设施匮乏等问题.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需要把握全面性规划,协调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制定全市全面的村落开发与保护规划,协调开发与商业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192-193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等保护与研究价值。四川省北川县马槽乡黑水村于2013年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羌族居住的典型聚落,建成历史一千四百多年,目前仍有大量羌族居民长期生活在此,保存羌族特色的传统木构造民居院落31处。通过对黑水羌寨的整体空间格局、建筑等物质遗产以及羌年等非物质遗产进行调查,分析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在黑水羌寨保护规划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村落遗产保护提出相应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该研究基于共生理论,对福州市林浦、阳歧、螺洲3个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4个角度提出了适合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路径,使城市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之间能够耦合联动,形成共存、共赢、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徽州传统村落身负历史盛名,文化遗存丰富。当前徽州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其文化资源的内容开发、传播路径、技术水平、保护模式等均较传统和粗放;徽州传统村落是文化资源数据宝库,对比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徽州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有大数据意识,应注重传统村落大数据的内容构建,以大数据思维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探讨和推动传统村落大数据的社会服务与互动,以大数据技术推进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产品的转型与创新,推动大数据时代传统村落文化新业态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7,(9)
<正>从2013年开始,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按照"三融合"的理念,即"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文化与生活相融合、保护与发展相融合",对4批次、17个历史文化村落(4个重点村落、13个一般村落)进行了保护开发,打造了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村落。1.做法与成效(1)互动式规划模式日趋成熟黄岩区专门成立规划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同时组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专家智库,对接同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德国包豪斯大学等高校,设立合作平台。专家们每半个月来黄岩实地  相似文献   

19.
常青村是我国第二批入选的传统村落,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如随意拆毁和改造传统建筑、摒弃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失去了传统村落本来的韵味。本文以常青村传统村落为研究案例,提出了针对性强、综合度高、科学专业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具体包括历史建筑、鸠坑古茶、传统文化的保护策略,以及茶产业、旅游产业的利用策略,最终获得符合常青村保护与利用的发展策略。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达到传承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保存传统资源与人文记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农业科学》2017,(11):32-35
传统村落作为人类聚落的基本形式广泛分布和存在于土地之上,在漫长历史中保留了大量人类世代传承下来的居住形式、空间脉络以及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研究价值。云南滇中峨山地区作为历史上滇中至滇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因茶商贸易而繁荣,出现了众多古村落,至今保留完好。本文以峨山地区为例,应用GIS技术从区域层面分析该地区传统村落总体分布情况,再到具体村庄环境及内部分析,构建区域—村落环境—村庄主体的三级模型,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的传统村落完整格局,并梳理当地文化特色及节庆风俗,提出物质—非物质共同传承的保护理念,探寻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方向及创新发展的动力,为保护规划及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