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毒死蜱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目前对毒死蜱农药在环境介质中的消解研究状况。指出该农药在土壤环境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不易水解,在生物体内有慢性的富积作用,但同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速率也较快。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评价雷公藤生物碱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为推动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采用土壤吸附和土柱淋溶试验,研究雷公藤生物碱在3种土壤(东北黑土、河南二合土和关中土娄土)中的吸附性能;采用土壤降解试验,以灭菌和未灭菌的桃园、小麦田、甘蓝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检测了雷公藤生物碱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性能。【结果】雷公藤生物碱在东北黑土、河南二合土及关中土娄土上的吸附性能可以用Freundlich平衡方程进行拟合,其在以上3种土壤中的吸附常数Kd分别为15.21,8.62和11.05,均属较难吸附,也难淋溶。在未灭菌的桃园土壤、小麦田土壤及甘蓝田土壤中,雷公藤生物碱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0.06,9.92和8.88d,均属易降解;而在灭菌的上述3种土壤中,雷公藤生物碱降解较慢,处理32d后的降解率分别为49.71%,30.82%和33.33%。【结论】雷公藤生物碱在土壤中难移动、降解快,对土壤环境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6.
7.
毒死蜱的应用现状及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毒死蜱作为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品种之一,是目前我国农药畅销品种,但大量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残留问题,它在环境中的降解不容忽视。综述了毒死蜱的应用残留及其降解情况,分析了该农药的残留毒性、光解水解动态、土壤吸附降解动态及微生物对该农药的降解作用,以期使毒死蜱更合理有效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微生物降解作为毒死蜱降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针对毒死蜱微生物降解的研究已拓展到分子领域。基因工程及酶工程的发展应用使毒死蜱的微生物降解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湿地植被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作为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内部环境已发生变化,尤其是土壤中营养元素等环境因子;而植被作为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部分,其分布变化通过促进或抑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循环,进而影响整个盐沼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通过对植被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的综述,以期为湿地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秸秆还田技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物理性质、生物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有机质等有机养分,也含有氮、磷、钾等无机养分,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机肥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它既是农业自身物质与能量的再循环,又是维持和提高土地作物生产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净化人类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应用平衡法研究了毒死蜱和氰戊菊酯在取样于宁波地区的3种典型土壤(淡涂泥土、黄斑青紫泥土和山地黄泥砂土)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淡涂泥土、黄斑青紫泥土和山地黄泥砂土对毒死蜱的吸附常数分别为121.4088、477.7604、3537.0809;对氰戊菊酯的吸附常数分别为15.7476、100.8772、102.3091,表明无论是山地黄泥砂土、黄斑青紫泥土,还是淡涂泥土,对毒死蜱的吸附性均远高于氰戊菊酯。通过吸附常数Kd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pH值以及阳离子代换量等理化性质进行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毒死蜱和氰戊菊酯的土壤吸附率(Y)除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外,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性也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毒死蜱在花生田环境中的残留消解情况。[方法]样品采用有机溶剂振荡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GC-ECD测定。[结果]毒死蜱在花生植株、花生仁、花生壳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83%~96.09%,标准偏差2.68%~6.07%,变异系数3.05%~6.90%;毒死蜱的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在花生植株、花生仁、花生壳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6、0.006、0.006和0.003mg/kg。在安徽、广东的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花生植株、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64~4.63、6.59~7.15d;15%毒死蜱颗粒剂以5400aig/hm2(1.5倍推荐高剂量)、3600aig/hm2(推荐高剂量)施药剂量,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为15、21、28d,花生仁、壳、植株中毒死蜱的最终残留量最高分别为0.02、0.82、0.43mg/kg。[结论]15%毒死蜱颗粒剂用于防治花生地下害虫,施药剂量不超过3600aig/hm2(推荐高剂量),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为28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