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方东 《广西林业》2014,(10):47-48
浙江乌岩岭是黄腹角雉最主要的栖息地,建有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类,在八十年代以前一度被认为野外已灭绝。1981年,杭州大学诸葛阳教授在乌岩岭首次发现了黄腹角雉。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自动相机拍摄技术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在65个样区运用130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照片资料44 688张。其中,野生动物照片8 838张,共鉴定出29种动物,拍摄率高的野生动物有猪獾、狍、野猪、猕猴等;保护区濒危等级最高的金钱豹实体照片66张,首次发现红腹锦鸡在山西省境内分布。最后讨论了红外自动相机技术在保护区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千岛湖消落带植被重建区为研究区域,利用红外相机对消落带植被区内的主要野生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8台红外相机累计738个总有效监测日共拍摄个体独立照片83张,全部为省级一般保护动物其中野猪(Sus scrofa)照片81张,鼬獾(Melogale moschata)2张。千岛湖库区消落带植被重建后为地栖兽类活动增加了栖息空间,与自然针阔混交林相比没有差异,而在无植被的库区消落带则没有拍摄到野生动物,消落带植被重建效果初显。  相似文献   

4.
2014年5月~2015年4月,利用红外相机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在30个位点布设了红外相机,通过3 153个工作日获取有效照片2832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525张,其中,鸟类161张,兽类356张,旅游活动及牲畜干扰照片8张;利用照片鉴定出物种29个,包括鸟类2目6科13种,兽类3目9科16种,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1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为毛冠鹿、鬣羚、斑羚、隐纹花鼠和扭角羚;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依次为灰头鸫、蓝马鸡、橙翅噪鹛、绿背山雀和血雉。黄腹鼬是本次调查保护区一个新记录种;调查发现斑羚、鬣羚罹患皮肤病。文中分析并讨论了红外相机在保护区监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装在林区的红外相机拍到了我国稀有野生动物——毛冠鹿,这是我国北方首次发现该物种。红外相机摄于2017年8月25日下午五点半,地点位于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拍摄显示,一只成年毛冠鹿带着已经长大的幼崽在林区里安闲地吃草。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同样的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补充完善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资源概况,摸清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和种群动态,2018年9月—2020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分布现状及主要受胁因素。结果表明,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8067张,其中兽类4736张,鸟类976张;共鉴定出兽类7目12科13种、鸟类7目19科35种,分别占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历史记录总种数的26.5%和24.6%。其中,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分别为梅花鹿Cervusnippon、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1种,分别为猕猴Macaca mulatta、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蛇雕Spilornis cheela、红隼Falco tinnunculus、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画眉Garru...  相似文献   

7.
2015年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个伞形科Apiaceae(Umbelliferae)浙江地理分布新记录属、种——山芎属Conioselinum Fisch.ex Hoffm.,山芎Conioselinum chinense(Linn.)Britton。  相似文献   

8.
2017年11月—2021年3月,在江西信丰金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布设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监测到黄腹鼬、斑林狸、豹猫、倭花鼠和白眉山鹧鸪5种保护区鸟兽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2019年7月,使用网格法布设了11台红外相机首次对广东曲江沙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累计102天,累计回收1 123个相机工作日的数据,共拍摄到兽类独立有效照片数103张,鉴定出兽类3目6科9种,分别为黄腹鼬Mustela kathiah、鼬獾Melogale moschata、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野猪Sus scrofa、小麂Muntiacus reeves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倭花鼠Tamiops maritimus和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其中,斑林狸和红腿长吻松鼠为沙溪自然保护区新纪录种;发现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兽类是野猪,为29.39,分布最广泛的地栖兽类是鼬獾;建立兽类累积曲线发现前31天兽类种数上升较快,后71天趋于平缓;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外相机技术可以作为保护区兽类补充调查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保护区兽类物种编目、相对多度指数、分布现状与凭证标本等收集上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资源情况,布设62台红外相机进行野生动物资源监测。调查发现,1 433张独立有效照片共记录兽类7目、12科、19种,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前5位的是小麂、中华斑羚、野猪、猪獾和花面狸;记录到鸟类5目、14科、33种,物种相对丰富度前3位的是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和松鸦。节律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与春季、秋季差异不明显,野生动物在夏季活动频繁,冬季动物活动频率较低;小麂、中华斑羚和野猪在早晨和黄昏活动频繁,属昼行晨昏型动物,白冠长尾雉和红腹锦鸡活动集中于早晨和黄昏。3种偶蹄目兽类的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3个优势物种间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中等程度的重叠,相互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以期掌握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和节律信息,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全面的活动节律研究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有重要意义。豹猫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关于其活动节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于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开展了为期两年的野外红外相机调查,在92个网格共布设109个红外相机,并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共有34个网格拍摄到豹猫,占所有网格的36.9%,拍摄位置主要为海拔1 000~2 400 m范围内较平缓沟谷林地中;(2)豹猫属于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早晨6∶00前后和晚上的20∶00前后存在两个活动高峰期;(3)豹猫在夏季活动强度最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活动强度最低,其四个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差异不显著,重叠系数在春季和夏季最高,夏季和冬季最低。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余脉的洞宫山脉中部,这里林地广袤、古木参天,分布着大量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其中以黄腹角雉最为著名。"越山有鸟翔寥廓,嗉中天绶光若若。越人偶见而奇之,因名吐绶江南知。"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吐绶鸟"——黄腹角雉的形象描绘。在唐代,古人就已在"越山"(现在的浙江省)发现这种美丽而又神奇的鸟了。  相似文献   

13.
广东低山林下土壤理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肇庆市德庆三叉顶市级自然保护区低海拔(400~500 m)区域的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土壤(分上层0~25 cm和下层25~50 cm)的自然含水量、土壤质量密度、pH、有机质(SOM)、有机碳(SOC)、全氮(TN)、速效氮(AvN)、速效磷(AvP)、速效钾(AvK)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南岭自然保护区、长潭自然保护区和三叉顶自然保护区之间的自然含水量、土壤质量密度、pH、SOM、SOC、TN、AvN、AvP、AvK差异极显著(P0.01);0~25 cm土层和25~50 cm土层的自然含水量、土壤质量密度、SOM、SOC、TN、AvN、AvK差异极显著(P0.01);(2)3个保护区中,只有南岭自然保护区0~25 cm土层的TN与AvN相关性显著(P0.05),其余保护区各土层的相关性都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回归分析表明,0~25 cm土层与25~50 cm土层的pH在3个保护区中差异显著(P0.05),另外,南岭自然保护区的土壤质量密度、长潭自然保护区的土壤速效氮、三叉顶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全氮和土壤速效钾在0~25 cm土层和25~50 cm土层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对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区的浙江雪胆(Hemsleya zhejiangensis)种群调查发现,浙江雪胆雌雄异株,花小,雄蕊不发达,不利于虫媒或风媒传粉;浙江雪胆原发现地在毛竹林中,郁蔽度高,土壤腐殖质少,且竹子根茎将土壤严重网格化,限制了浙江雪胆的生长发育;浙江雪胆分布在溪涧边,易受溪水冲刷,这三方面共同作用导致浙江雪胆种群萎缩。  相似文献   

15.
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卓营保护站管理人员在野外收集红外感应相机监测资料图片时,发现几张记录有疑似大熊猫局部的图片和三段视频录像。日前,经四川省野生动物保护站专家鉴定,确认为国家珍稀濒危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的图片和录像。该数据是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建立35年以来,首次成功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实体活动照片,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金保护站在回收红外相机时,意外发现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蜂猴晚上觅食活动的照片,这是弄岗保护区首次通过红外线相机在保护区内记录到该珍稀物种。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只全身圆滚滚、毛绒绒的动物在树杆上探头探脑慢悠悠爬行,两只大眼晴在闪光灯的映射下闪亮如炬,像两支高  相似文献   

17.
红外触发相机广泛用于自然保护区野外监测,但有效拍摄率和照片可辨识度有待提高。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触发相机安装使用情况和拍摄得到的有效照片为对象,对比分析、归纳、整理,总结提出15项相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包括机型选择、相机参数设置、障碍物清除、逆向曝光、相机与地面位置关系、相机高度、相机固定、有效距离、相机间距、相机误启动、相机保养、相机伪装、诱饵使用、位点信息和相机内存卡,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掌握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本底资源现状,能为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提供基础数据。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水源地使用红外相机开展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调查。红外相机野外调查累计11 443相机工作日,共收集到18 773张野生动物照片,其中有效独立照片3 303张,准确鉴定出4目9科17种野生兽类,7目12科32种野生鸟类。调查结果显示:1)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0,18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等级以上物种有24种。2)兽类和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2.67和3.03,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65和0.62。3)相对多度指数(IRA)前5种野生动物依次为鹅喉羚(Gazella yarkandensis)(IRA=99.54)、野骆驼(Camelus ferus)(IRA=53.57)、雪豹(Panthera uncia)(IRA=35.22)、秃鹫(Aegypius monachu...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安西板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秋,我陪同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摄制组进驻位于秦岭深处的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张照片就是在那次采访过程中拍摄的。当天我们刚从山上露营归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我们急急从山上往下赶。途径这片秦岭冷杉原始森林的时候,雨突然停了。由于林中光线幽暗,又来不及支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