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奶牛静脉血、胎盘组织、脐静脉血和犊牛静脉血中脂联素之间及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选取规模化养殖场正常分娩奶牛54头,按犊牛初生重将奶牛分为3组:A组,≤40kg,9头;B组,40~45kg,25头;C组,≥45kg,20头。分别采集分娩奶牛颈静脉血、胎盘组织、脐静脉血及犊牛颈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液及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样品之间及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29.15±4.02)mg/L)高于脐静脉血((13.79±1.14)mg/L)与犊牛静脉血((13.46±0.94)mg/L)脂联素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脐静脉血脂联素水平高于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与胎盘组织、脐静脉血、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以及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与脐静脉血、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脐静脉血脂联素水平与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极显著正相关(P0.01);犊牛初生重与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脐静脉血、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奶牛静脉血、胎盘组织、脐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及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在公、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脐静脉血、胎盘组织脂联素水平对犊牛初生重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对犊牛初生重具有一定影响,而奶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对犊牛初生重的影响不显著;奶牛静脉血、脐静脉血、胎盘组织及犊牛静脉血脂联素水平在公、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IGF-1之间及其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规模化养殖场正常分娩奶牛54头,按犊牛初生重划分为A组(≤40kg,9头)、B组(40~45kg,25头)和C组(≥45kg,20头),分别采集分娩奶牛、犊牛及脐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IGF-1含量,分析其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结果】奶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中均有内脂素、IGF-1表达。随犊牛初生重增加,A组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犊牛、脐静脉血IGF-1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C组(P005),各组其余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中内脂素与IGF-1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犊牛初生重与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1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与犊牛静脉血内脂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犊牛和脐静脉血IGF-1以及脐静脉血内脂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1与脐静脉血和犊牛静脉血内脂素、IGF-1相关性均分别不显著(P005),而犊牛静脉血内脂素、IGF-1与脐静脉血内脂素、IGF-1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奶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内脂素、IGF-1在公、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中均有内脂素、IGF-1表达;影响犊牛初生重的是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IGF-1而非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1;内脂素、IGF-1含量在公犊和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IGF-Ⅰ之间及其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规模化养殖场正常分娩奶牛54头,按犊牛初生重划分为A组(≤40 kg,9头)、B组(40~45 kg,25头)和C组(≥45 kg,20头),分别采集分娩奶牛、犊牛及脐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IGF-Ⅰ含量,分析其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结果】奶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中均有内脂素、IGF-Ⅰ表达。随犊牛初生重增加,A组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犊牛、脐静脉血IGF-Ⅰ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C组(P0.05),各组其余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中内脂素与IGF-Ⅰ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犊牛初生重与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Ⅰ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与犊牛静脉血内脂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犊牛和脐静脉血IGF-Ⅰ以及脐静脉血内脂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Ⅰ与脐静脉血和犊牛静脉血内脂素、IGF-Ⅰ相关性均分别不显著(P0.05),而犊牛静脉血内脂素、IGF-Ⅰ与脐静脉血内脂素、IGF-Ⅰ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奶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内脂素、IGF-Ⅰ在公、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奶牛、犊牛和脐静脉血中均有内脂素、IGF-Ⅰ表达;影响犊牛初生重的是犊牛和脐静脉血内脂素、IGF-Ⅰ而非奶牛静脉血内脂素、IGF-Ⅰ;内脂素、IGF-Ⅰ含量在公犊和母犊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选取规模化养殖场正常分娩母牛54头,按犊牛初生重分为A(≤40kg,9头)、B(40~45kg,25头)和C(≥45kg,20头)3个组,分别采集分娩母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ELISA检测血清中抵抗素和胰岛素含量,分析2个指标之间及其与犊牛初生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娩母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中均有抵抗素和胰岛素的表达。随母牛静脉血抵抗素含量的升高,犊牛静脉血及脐静脉血中抵抗素和胰岛素含量逐渐升高,犊牛初生重增加;母牛静脉血抵抗素、胰岛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犊牛静脉血和脐静脉血,母牛静脉血抵抗素含量与犊牛静脉血和脐静脉血抵抗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母牛静脉血胰岛素含量与犊牛静脉血和脐静脉血胰岛素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犊牛静脉血抵抗素含量也极显著高于脐静脉血,且相关性显著,而犊牛静脉血胰岛素含量与脐静脉血差异不显著,但呈极显著正相关;母牛静脉血抵抗素含量及犊牛静脉血、脐静脉血中抵抗素和胰岛素含量与犊牛初生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母牛静脉血胰岛素含量及脐静脉血、犊牛静脉血中抵抗素和胰岛素含量在公、母犊牛间差异均不显著。母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和脐静脉血中均含有抵抗素和胰岛素,母牛静脉血、犊牛静脉血和脐静脉血抵抗素及犊牛静脉血和脐静脉血胰岛素对犊牛初生重影响显著,均可反映犊牛宫内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泌乳初期奶牛血清脂肪因子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选取四川某规模化奶牛场1~4胎围产期奶牛64头,分别于产后第7、14天早饲前尾静脉采血,检测产后第14天奶牛血清谷草转氨酶、血糖、游离脂肪酸水平,根据脂肪肝判定公式判定是否发生脂肪肝,检测并分析血清脂肪因子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和能量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脂肪肝奶牛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5),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5),IL-6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瘦素水平与血糖、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游离脂肪酸、β-羟基丁酸、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奶牛能量负平衡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原因。脂联素水平与游离脂肪酸、β-羟基丁酸、谷草转氨酶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总蛋白、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脂肪肝奶牛存在着明显的肝功能损伤与脂质代谢紊乱。TNF-α水平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糖、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IL-6水平与谷丙转氨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总蛋白、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脂肪肝奶牛存在着明显的炎性反应。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NF-α呈显著负相关(P<0.05);TNF-α与脂联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IL-6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脂肪肝奶牛存在着糖脂代谢调控紊乱。综上所述,泌乳初期奶牛能量负平衡导致体脂动员,使得奶牛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下降,造成大量脂质合成于肝脏,肝脏功能受损,诱发炎性反应,TNF-α与IL-6水平随之上升,进而导致奶牛脂肪肝的发生,脂联素、瘦素和TNF-α可作为预测产后奶牛脂肪肝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马齿苋口服液对高血脂大鼠瘦素(Leptin,LEP)、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总胆固醇(Total triglyceride,TC)、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的影响。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5只)和正常对照组及马齿苋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饲喂基础饲料,模型对照组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其余组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并进行药物干扰,喂养12周后,测定大鼠血清瘦素、脂联素、TC、TG的含量。结果表明,1瘦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组显著升高,模型组、马齿苋水煎剂低、中剂量组瘦素极显著升高,高剂量组升高不显著;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余组均极显著降低;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显著降低,正常组、高剂量组均极显著降低;马齿苋水煎剂高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组血清瘦素差异不显著。2脂联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余组脂联素含量极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其余组脂联素含量均极显著升高;马齿苋水煎剂低剂量与中剂量组差异不显著,低剂量组显著低于高剂量组,马齿苋水煎剂高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组差异不显著。3TC、TG含量表现一致,均为马齿苋口服液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极显著高于其余组;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中剂量组;正常对照组、高剂量组、罗格列酮组间差异不显著。马齿苋口服液可能是通过提高大鼠血清中脂联素,降低瘦素、TC、TG含量来预防大鼠高血脂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重组脂联素(rAdp)对小鼠骨骼肌生长及肌纤维类型的影响.选择21日龄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雌雄各半.试验组以10 μg/(kg·d)腹腔注射rAdp,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PBS.测定小鼠生长和血糖、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腓肠肌脂联素(Adp)、脂联素受体1(AdpR1)、脂联素受体2(AdpR2)和肌球蛋白重链(MyHC)4种亚型MyHC1、MyHC2a、MyHC2x、MyHC2b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1)rAdp对小鼠体重、腓肠肌重无显著影响;(2) rAdp显著降低小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但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无显著影响;(3)rAdp极显著提高Adp和AdpR2基因表达(P<0.01),而对AdpR1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4)rAdp显著抑制MyHC2x、MyHC2b的基因表达(P<0.05),面对MyHC1、MyHC2a的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rAdp能影响小鼠血脂水平、骨骼肌中Adp、AspR和MyHC mRNA表达.Adp可能是通过其与受体结合,影响骨骼肌脂肪酸代谢,从而改变肌纤维组成,影响其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复方天然植物制剂对奶牛回乳效果及回乳期奶牛血清胰岛素(INS)、氢化可的松(HC)、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16年1—6月进行,选择四川省某规模化奶牛场半封闭统一舍饲,体重(582±41)kg、第2—4胎中国荷斯坦奶牛150头。从中选取体况良好,健康,乳房、乳汁均正常,即将进入回乳期,产奶量为(15.42±0.71)kg的妊娠后期即将干乳的健康奶牛80头。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头,均采用逐渐干奶法回乳,回乳开始当天记为第0天,A组为对照组,不饲喂复方天然植物制剂。B、C、D组均从回乳开始第1天,每日上午8:00分别饲喂复方天然植物制剂400、500、600g,回乳完成后停止饲喂复方天然植物制剂。复方天然植物制剂由麦芽,朴硝,升麻,柴胡,香附,薏仁,蚕蜕,白术,黄芩,知母,苏梗,芡实,五味子,蒲公英,甘草等按一定比例组成。分别采集奶牛回乳期第0、1、3、5、7、9和11天尾静脉血,置于未加抗凝剂的离心管中,室温下静置1h,置离心机352×g离心10min,转移上层血清于EP管中,-20℃冻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法检测血清INS、HC、GH和IGF-1含量,并记录回乳期奶牛单日产奶量。【结果】A、B、C、D 4组奶牛回乳时间分别为11、7、5、5天。各组回乳期奶牛血清IGF-1和H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对照组下降趋势较各复方天然植物制剂组慢,复方天然植物制剂组血清IGF-1、HC和GH含量在回乳期后回升,对照组血清INS含量上升趋势较各复方天然植物制剂组慢,第0至1天,各组奶牛血清HC、IGF-1和GH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3—7天,A组奶牛血清HC、GH和IGF-1含量极显著高于B、C、D组(P0.01),而血清INS含量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第9天,A、D组奶牛血清HC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奶牛血清GH和IGF-1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D组(P0.01),A组奶牛血清INS含量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第11天,A组奶牛血清HC、GH和IGF-1含量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A组奶牛血清INS显著低于D组(P0.05),但极显著低于B、C组(P0.01);C、D组奶牛血清IGF-1、GH、HC和INS含量在整个回乳期均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奶牛回乳期,产奶量、HC、GH和IGF-1两两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INS与产奶量、HC、GH和IGF-1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复方天然植物制剂能显著促进回乳期奶牛回乳,饲喂500g/日复方天然植物制剂,奶牛回乳时间为5d,回乳效果即可达到最佳。回乳期奶牛血清INS、HC、IGF-1含量和产奶量变化两两间均呈极显著相关,IGF-1、GH和HC对奶牛回乳起负向调控功能,而INS对奶牛回乳起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回乳期奶牛血清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氢化可的松(H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试验选择规模化奶牛场日产奶量为(15.43±2.10)kg,即将干乳的妊娠后期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干乳开始当天记为第0天,分别采集第0、1、3、5、7、9和11天奶牛尾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GH、INS、HC、TGF-β1和IGF-1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在奶牛回乳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回乳期奶牛血清GH、INS、HC和TGF-β1含量在第0至1天变化不显著(P0.05);血清GH和HC含量第3至11天依次降低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中血清HC含量第3天极显著高于其余各天(P0.01);血清INS含量第3至11天依次升高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血清TGF-β1含量第3至11天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血清IGF-1含量依次呈阶梯式下降趋势,第0天和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第7天和第9天、第9天和第11天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0至1天、第3至5天、第7至11天3阶段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回乳期奶牛血清GH、INS、TGF-β1和IGF-1含量变化两两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HC含量变化与GH、INS和IGF-1含量变化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TGF-β1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时期皖南花猪下丘脑脂联素受体及生殖相关激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0,30,45,90,180日龄皖南花猪公、母猪各5头,采集其血清和下丘脑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各日龄猪血清中脂联素(Adp)质量浓度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的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下丘脑中Adp、脂联素受体1(AdpR1)、2(AdpR2)及GnRH、GnIH mRNA表达量的发育性变化和性别差异。【结果】不同日龄皖南花猪血清Adp与GnRH、GnIH水平均有极显著的发育性变化,其中30日龄猪的脂联素极显著低于其他日龄(P<0.01),而GnRH和GnIH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下丘脑Adp mRNA表达量很低,AdpR1mRNA、AdpR2mRNA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相对较为稳定(P>0.05),AdpR1mRNA表达量在各个日龄均显著高于AdpR2mRNA。下丘脑GnRH、GnIH mRNA的发育性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刚出生母猪的下丘脑GnRH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5)。不同性别比较发现,公猪AdpR1mRNA在0日龄、AdpR2和GnRH mRNA在30日龄显著高于母猪(P<0.05)。血清Adp与GnRH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母猪Adp与GnRH呈显著负相关(P<0.05),母猪下丘脑组织中AdpR1、AdpR2表达量与GnRH mRNA呈负相关。公、母猪的GnRH与GnIH含量均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在皖南花猪发育过程中,脂联素对下丘脑的调节可能主要通过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并由AdpR1介导抑制GnRH的分泌,且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母猪中。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类型日粮对奶牛血清激素、乳腺激素受体及其下游相关基因影响.试验选用10头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不同类型粗饲料日粮,根据粗饲料来源不同,分为单一秸秆型(CS组)与苜蓿、青贮型(MF组).试验预饲期2周,正饲期4周.于正饲期最后1d清晨采集乳静脉血液以及乳腺组织样本.正饲期最后3d记录产奶量,并按早晚4:6比例采集奶样,使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蛋白.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和放射性免疫法(RIA)测定血清胰岛素、瘦素、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催乳素和雌二醇等激素含量,采用qRT-PCR方法测定乳腺相关激素受体及胰岛素下游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丰度.结果表明,MF组奶牛血清中胰岛素和脂联素含量显著高于CS组(P<o.05),其他激素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MF组奶牛乳腺组织中INSR、PRLR、CSF2RB受体,IRS1、IRS4、S6K、JAK2基因mRNA表达量较CS组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饲喂苜蓿青贮粗饲料型日粮能提高血清中胰岛素和脂联素浓度,并能激活奶牛乳腺胰岛素信号通路与JAK2-STAT通路中部分重要基因表达,从而提高奶牛对饲料利用、促进脂代谢与蛋白质合成,对提高奶牛乳蛋白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索斯普拉-道来(SD)大鼠高脂饲粮(HF)中添加西番莲果皮粉(PEPF)对大鼠下丘脑m RNA表达、胰岛素敏感性和其他代谢参数的影响。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脂肪含量正常的饲粮;HF组饲喂高脂饲粮(脂肪含量35%);HFPF组饲喂添加PEPF的高脂饲粮(脂肪含量35%)。HFPF组和HF组大鼠在试验开始前进行为期4周的高脂饲喂,诱导肥胖引起代谢异常之后,HFPF组开始饲喂添加PEPF的高脂饲粮,为期6周。对照组和HF组分别保持正常的饲粮和高脂饲粮直至试验结束。试验结束后,通过糖耐量测试(GTT)和胰岛素耐量测试(ITT)评估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免疫测定法检测胃肠激素和脂肪因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评估下丘脑神经肽的表达。ITT测试中,PEPF可显著增加大鼠下丘脑可卡因和安非他明调节转录肽(CART)的表达(P0.05),极显著降低体增重(P0.01),显著减轻肥胖症状(P0.05)和血清瘦素水平(P0.05);极显著增加脂联素含量(P0.0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P0.01);随着葡萄糖利用率极显著增加(P0.01),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极显著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P0.01)。其他胃肠激素(酪酪肽、胰多肽和胰淀素)和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均无显著变化。试验结果为探究PEPF在改善血糖稳态、增强饱腹感的作用和机制方面提供了进一步的试验依据。-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类型日粮对奶牛血清激素、乳腺激素受体及其下游相关基因影响。试验选用10头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不同类型粗饲料日粮,根据粗饲料来源不同,分为单一秸秆型(CS组)与苜蓿、青贮型(MF组)。试验预饲期2周,正饲期4周。于正饲期最后1 d清晨采集乳静脉血液以及乳腺组织样本。正饲期最后3 d记录产奶量,并按早晚4 6比例采集奶样,使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蛋白。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和放射性免疫法(RIA)测定血清胰岛素、瘦素、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催乳素和雌二醇等激素含量,采用qRT-PCR方法测定乳腺相关激素受体及胰岛素下游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丰度。结果表明,MF组奶牛血清中胰岛素和脂联素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其他激素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MF组奶牛乳腺组织中INSR、PRLR、CSF2RB受体,IRS1、IRS4、S6K、JAK2基因mRNA表达量较CS组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饲喂苜蓿青贮粗饲料型日粮能提高血清中胰岛素和脂联素浓度,并能激活奶牛乳腺胰岛素信号通路与JAK2-STAT通路中部分重要基因表达,从而提高奶牛对饲料利用、促进脂代谢与蛋白质合成,对提高奶牛乳蛋白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对高脂饮食导致肥胖小鼠肝脏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30只ICR雌性肥胖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D)、高脂组(HFD)和高脂染料木素组(HFD-G),每组各10只。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高脂组饲以高脂饲料,高脂染料木素组饲以高脂-染料木素预混料。干预14周后测量小鼠肝脏重量、葡萄糖耐受情况,通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和脂滴沉积情况;qRT-PCR检测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脂联素(adiponectin,ADPN)、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 1,AdipoR1)以及脂联素受体-2(adiponectin receptor 2,AdipoR2)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饲喂14周后,高脂组体重、肝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的TG、T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DPN、AdipoR1及AdipoR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ELISA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脂组较对照组肝脏的脂质沉积情况显著加重(P0.05);高脂染料木素组体重、肝重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血清中的TG、TC含量极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ADPN、AdipoR1及AdipoR2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脂组(P0.05),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脂染料木素组较高脂组肝脏的脂质沉积情况显著减轻(P0.05)。【结论】染料木素能够显著缓解由高脂饮食引起的肝脏病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脂联素表达水平同时抑制肝脏中的炎性因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复方中药对奶牛回乳效果及回乳期奶牛血清泌乳相关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规模化奶牛场妊娠后期、即将干乳、产奶量为(15.42±0.71)kg的的健康奶牛80头。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头,采用逐渐干奶法回乳,回乳开始当天记为第0天,A组为对照组,不饲喂复方中药,B、C、D组均从回乳第1天开始,每日上午8:00分别饲喂复方中药400、500、600 g,回乳完成后停止饲喂复方中药。分别采集回乳期奶牛第0、1、3、5、7、9和11天尾静脉血,并记录奶牛单日产奶量,ELISA法检测回乳期奶牛血清IGF-1、STAT5和TGF-β1含量。【结果】回乳期各组奶牛产奶量均随时间推移降低,A、B、C、D组回乳时间分别为11、7、5、5 d。在奶牛回乳期,各组奶牛血清IGF-1和STAT5含量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并在回乳期后回升,而各组奶牛血清TGF-β1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并在回乳期后下降;回乳期奶牛产奶量与IGF-1和STAT5含量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GF-β1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IGF-1与STAT5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TGF-β1与IGF-1、STAT5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复方中药能明显促进回乳期奶牛回乳,饲喂500 g/日即可达到最佳回乳效果。在奶牛回乳期,IGF-1和STAT5是奶牛回乳的负调控因子,而TGF-β1是奶牛回乳的正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6.
探讨羽毛球运动对肥胖大学生骨骼密度及血浆内脂素、脂联素的影响。选取某校2014届肥胖大学生13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各68名。所有受试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运动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羽毛球运动训练指导。3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骨骼密度、血浆内酯素、脂联素水平变化情况。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体脂率、肥胖程度和WHR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运动组干预后均有改善趋势,且右侧前臂骨密度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血浆内酯素和脂联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内酯素水平显著降低,而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运动组和对照组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羽毛球运动可以改善肥胖大学生的肥胖程度和WHR,对骨密度和血浆内酯素、脂联素也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通过在犊牛日粮精料补充料中添加蛋氨酸羟基异丙酯(HMBi),研究其对犊牛生长、血清生化指标以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选择3.5月龄、体质量相近的雪龙黑牛与徐州黄牛杂交肉犊牛12头,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头,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对照组在精料补充料中不添加HMBi,试验组每头犊牛分别在精料补充料中添加4 g/d的HMBi。试验期间,记录犊牛每天的采食量和粪便形态。试验期1 d、28 d、49 d早晨空腹称量每头牛的体质量,测量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等体尺指标。试验期开始和结束前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液指标和激素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的体质量变化不显著(P0.05);在第1~7 d时的粗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泻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28 d的胸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生化指标方面,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P0.05);血清尿素氮(BUN)在试验后较试验前显著降低(P0.05)。血液激素方面,试验组犊牛血清胰岛素(INS)、瘦素(LEP)以及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日粮精料补充料中添加4 g/d的HMBi能降低犊牛腹泻率,促进胸深发育,促进机体脂肪和蛋白沉积,但对血液激素水平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钙信号对小鼠脂肪组织中GPR120基因转录及脂肪生成的影响。【方法】用外源性葡萄糖酸钙和二氢吡啶钙离子通道的阻滞剂Nifedipine处理小鼠30 d,记录小鼠体质量的变化,测定小鼠皮下脂肪、附睾脂肪和肾周脂肪的沉积量,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同时利用Real-ti me PCR法分析GPR120基因及与脂肪生成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PPARγ、C/EBPα和脂解基因HSL、生脂基因FASmRNA的表达情况,用SPSS软件分析小鼠附睾脂肪中GPR120与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葡萄糖酸钙可延缓小鼠体质量的增加,减少体脂含量(P0.01),并使小鼠血清中的TG、TC和LDL-C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HDL-C浓度显著升高(P0.05),可导致GPR120、PPARγ、C/EBPα和FAS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分别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并可使HSL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Nifedipine处理能使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促进体脂沉积(P0.01),并使小鼠血清中的TG和TC浓度显著升高(分别为P0.05和P0.01),GPR120、PPARγ、C/EBPα和FAS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但却使HSLmRN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GPR120 mRNA的表达水平与PPARγ、FAS和C/EBPα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钙信号在GPR120调节小鼠脂肪生成的过程中可能起到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鸭种胚胎期和初生早期胸肌和腿肌中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基因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和胚质量(或体质量)的影响,选用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鸭种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时胸肌和腿肌中TR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鸭胚胎期和初生早期,两鸭种肌肉TRαmRNA的表达趋势较为一致,即在胸肌中呈"W"形,在腿肌中呈前高后低的表达规律。在13、17和21胚龄时两鸭种胸肌TRαmRNA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腿肌(P0.01),而在25、27胚龄和7日龄时则均高于腿肌。相关性分析表明:两鸭种胸肌中TRαmRNA的表达量与其胸肌质量、胚质量(或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腿肌中TRαmRNA的表达量与其腿肌质量、胚质量(或体质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提示:肌肉中TRα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和组织特异性,但不存在品种差异;TRα可能对鸭肌肉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鸭种胚胎期和初生早期胸肌和腿肌中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基因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和胚质量(或体质量)的影响,选用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鸭种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时胸肌和腿肌中TR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鸭胚胎期和初生早期,两鸭种肌肉TRαmRNA的表达趋势较为一致,即在胸肌中呈"W"形,在腿肌中呈前高后低的表达规律。在13、17和21胚龄时两鸭种胸肌TRαmRNA的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腿肌(P0.01),而在25、27胚龄和7日龄时则均高于腿肌。相关性分析表明:两鸭种胸肌中TRαmRNA的表达量与其胸肌质量、胚质量(或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腿肌中TRαmRNA的表达量与其腿肌质量、胚质量(或体质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提示:肌肉中TRα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和组织特异性,但不存在品种差异;TRα可能对鸭肌肉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