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剂量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高剂量地诺孕素治疗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流式细胞仪、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治疗前、治疗2d后机体细胞凋亡及NF-κB、Bcl-2、Bcl-XL、p16INK4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痛经、盆腔疼痛、性交痛、非经期下腹痛发生率分别为33.7%、20.0%、21.2%、16.3%,与治疗前的67.5%、38.7%、40.0%、3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治疗2d后细胞凋亡率及NF-κB、Bcl-2、Bcl-XL、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剂量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可能是通过降低NF-κB、Bcl-2等蛋白表达以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及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的表达。结果表明:NF-κB、MIF主要表达于3组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在异位内膜的间质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亦有表达。对照组子宫内膜低表达,而在患者异位内膜的表达最强(P<0.01);NF-κB与MIF在3组内膜中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875、0.882、0.927。NF-κB、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的内膜中有异常高表达,而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低表达;NF-κB与MIF的表达呈正相关。NF-κB可能通过上调MIF的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比较黏附分子CD4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异位内膜及正常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强度,以探讨CD4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在位内膜腺上皮CD44的表达与对照组子宫内膜无显著性差异。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腺上皮CD44的表达显著高于同组的在位内膜和对照组子宫内膜。由此可知,CD44在异位内膜的异常表达与内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本试验结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NF-κB1是一类重要核转录因子,参与多种基因表达调控。NF-κB1能与奶牛乳腺中乳合成调控相关基因结合,发挥泌乳调节作用。研究应用PCR方法扩增奶牛NF-κB1基因编码序列,通过Eco RⅠ和XhoⅠ酶切位点将其定向插入p GEX-4T-1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 GEX-4T-1-NF-κB1,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大量诱导表达,8 mol·L~(-1)尿素裂解包涵体,裂解后上清经GST-Sepharose 4B亲和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NF-κB1构建成功,SDS-PAGE证实NF-κB1融合蛋白存在于包涵体内,纯化后得到GST-NF-κB1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NF-κB1蛋白在奶牛泌乳中作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了早期流产、正常妊娠和非妊娠大鼠子宫中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分布与表达,探讨IL-18、iNOS和NF-κB的表达与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阴道涂片法将经过自然交配的大鼠分为流产组、正常妊娠组和非妊娠组3组,每组10只.流产组大鼠于妊娠第7天和第8天分别灌服米非司酮4 mg/(kg·d).各实验组大鼠均于交配后第9天处死,取子宫,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结果]IL-18、NF-κB和iNOS在正常妊娠组、非妊娠组和流产组大鼠子宫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子宫基质细胞或蜕膜细胞、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流产组大鼠子宫中IL-18和iNOS的表达极显著减弱(P<0.01),NF-κB表达极显著增强(P<0.01),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IL-18、NF-κB和iNOS的表达均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IL-18、NF-KB和iNOS的异常表达可能与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6例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A组)、在位内膜组织(B组)中VEGF的表达,并与16例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作对照。结果A组、B组和对照组的VEGF表达率分别为93.75%(15/16)、56.25%(9/16)、25.00%(3/16),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VEGF作为诱导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它可直接而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新生血管形成,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VEGF的高表达,提示其在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病变广泛,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常呈现恶性临床行为。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生长和增殖、黏附侵袭以及血管的形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恶性转化、复发和不孕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就mi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否具有抗J亚型禽白血病毒(ALV-J)效应,为AVL-J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感染ALV-J病毒的DF-1细胞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5,10,20和40μg/mL的EGCG溶液后培养的0,24,48,72和96 h,对其细胞活性、细胞中env基因表达量,禽白血病p27抗原水平,NF-κB活性以及NF-κB p50和p65蛋白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EGCG对感染ALV-J病毒后DF-1的保护作用具有剂量效应,10μg/mL效果最好。在ALV-J侵染的DF-1细胞中添加10μg/mL的EGCG溶液96 h后,可显著抑制由于ALV-J病毒导致的NF-κB亚基p50和p65跨膜转移,降低由于ALV-J病毒造成的细胞凋亡。【结论】EGCG通过抑制NF-κB信号的激活来提高DF-1细胞对ALV-J病毒的抵御能力,且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10μg/mL为最佳添加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咯利普兰为代表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抗炎新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Macrophage surface molecular antigen-1,Mac-1);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65核转录因子(p65 NF-κB)mRNA表达和磷酸化活性。【结果】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可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P<0.01),咯利普兰对PMA上调的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5μmol/L咯利普兰可极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P<0.01);PMA可极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p38 MAPK、ERK和p65 NF-κB mRNA表达和磷酸化活性(P<0.01),5μmol/L咯利普兰对PMA升高的中性粒细胞p38 MAPK、p65 NF-κB mRNA表达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  相似文献   

10.
将病例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胎膜早破(PROM)和20例正常孕妇胎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表明:所有PROM胎膜标本,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者占46.88%,正常组中胎膜感染占10.00%;PROM组胎膜组织中NF-κB、COX-2、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胎膜NF-κB、COX-2、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胎膜早破组患者胎膜组织中COX-2、MMP-9阳性表达与NF-κB采用线性相关分析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NF-κB、COX-2及MMP-9均参与了PROM的发病。COX-2、MMP-9基因的表达受多功能NF-κB的调控。NF-κB活化可能是PROM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味脑泰方(以下简称JWF)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SIRT1/NF-κB p56炎性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two-vessel occlusion,2-VO)复制VD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JWF高、中、低剂量组和奥拉西坦组,其中JWF高、中、低剂量组和奥拉西坦组分别灌胃给予JWF17.0、34.0、51.0 g/kg和奥拉西坦0.216 g/kg,其余3组灌服等容量蒸馏水,连续干预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HE染色分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 regulator-1,SIRT1)、核因子κB抑制蛋白d亚基(The nuclear factorκB inhibits theprotein subunit,IκB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增加,且SIRT1、IκBα表达下调,NF-κB p56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奥拉西坦组和JWF高、中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强(P<0.05),海马组织中神经元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轮廓清晰,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且海马组织内SIRT1、IκBα表达上调,NF-κB p56表达下调(P<0.05)。结论 JWF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炎性相关信号通路SIRT1/NF-κB p56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这可能是其保护VD大鼠海马神经元继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茶氨酸为对照,探索研究以茶氨酸为原料合成的新的衍生物茶双溴香酰胺(DTBrC)对高转移的人宫颈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分子机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TBrC对人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这些人宫颈癌细胞中与凋亡和生长密切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药物可能的作用靶点。结果显示,DTBrC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生长的活性超过其母体化合物茶氨酸7倍;DTBrC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和转录因子NF-κB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蛋白激酶Akt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提高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从而减少Bcl-2/Bax比率。DTBrC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R2-Akt/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DTBrC具有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或)辅助治疗高转移人宫颈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与鼻息肉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关系,以探讨鼻息肉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鼻息肉组织中NF-κB、H IF-1α的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组间差异和相互关系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NF-κB、H 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下鼻甲黏膜(P<0.001),鼻息肉组织中NF-κB与H IF-1α表达水平呈中度的正相关关系(r=0.628,P<0.001)。结论:NF-κB、H IF-1α在鼻息肉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其表达强度高于下鼻甲黏膜,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相关;NF-κB可能通过上调H IF-1α的表达而作用于鼻息肉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小鼠早期,其肺脏上皮细胞中NF-κB和p53信号通路参与机体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将C57BL/6 Cnc小鼠30只(雄、雌各15只),按5只/组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MTB感染组(腹腔注射牛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株(卡介苗,BCG)),感染4 d后经安乐死处死小鼠,摘取小鼠肺脏和脾脏进行形态学观察;将小鼠肺脏进行冰冻超薄切片,HE染色分析其肺脏病理变化;利用免疫组织荧光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标记SP-C阳性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的位置,观察NF-κB和p53蛋白在肺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提取小鼠肺脏组织细胞总蛋白,以β-actin为内参,通过Western blot分析NF-κB和p5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TLR4、TRAF6、NF-κB、p53、MDM2和CBP在蛋白水平上的变化。【结果】在MTB感染小鼠4 d后,小鼠肺脏形态无明显变化,脾脏1/3尖部瘀血变黑;HE染色发现肺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在小鼠肺脏上皮细胞中NF-κB与p53蛋白免疫荧光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增强。TLR4、NF-κB、p53、MDM2和CBP蛋白在雄性与雌性小鼠中都呈现出显著上调。【结论】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时,小鼠肺脏上皮细胞通过NF-κB和p53信号通路活化来参与宿主抗结核分枝杆菌病感染的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β-胡萝卜素不同添加方式(预防型和治疗型)对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活性氧(ROS)、炎性因子以及NF-κB通路的影响,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β-胡萝卜素的最佳添加浓度和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ROS的百分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测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分析β-胡萝卜素对NF-κB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治疗型和预防型添加β-胡萝卜素均可以提高细胞活力,且在治疗型添加模型中,可极显著提高(P0.01);治疗型和预防型添加β-胡萝卜素均可以降低ROS百分含量、炎性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综上所述,不同添加方式的β-胡萝卜素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均有提升作用,对ROS和炎性因子均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猪FAM213B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区域,并检测转录因子NFκB对启动子活性及猪FAM213B基因表达影响,为深入了解FAM213B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影响前列腺素合成、母猪妊娠等繁殖活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卵泡期子宫,分离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经胶原酶方法获得猪原代子宫内膜细胞,用于猪FAM213B基因启动子活性检测。参照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研究获得的猪FAM213B基因m RNA全序列(Gen Bank登录号:KX444503)以及5¢调控区序列(Gen Bank登录号:100134955),通过PCR扩增猪FAM213B基因较长启动子序列,并进行测序鉴定;在此基础上,PCR扩增带有Mlu I和Xho I限制性酶切位点的FAM213B基因启动子7个5'端缺失片段,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系统构建猪FAM213B基因启动子7个不同的5'端缺失载体。将7个载体经无内毒素处理后与p RL-TK质粒用阳离子脂质体法一起转染猪子宫内膜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进行Luciferase活性检测,比较各启动子片段转录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FAM213B基因启动子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通过Ch IP试验验证FAM213B基因启动子与潜在转录因子NFκB的相互作用。构建NFκB1和Rel A的超表达载体,化学合成NFκB1和Rel A的干扰si RNA片段,分别转染猪子宫内膜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进行Luciferase活性检测和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超表达和干扰表达NFκB1和Rel A对猪FAM213B基因启动子活性和m RNA表达影响。【结果】PCR和测序获得猪FAM213B基因启动子长度为2 261bp(-2178/+83)。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猪FAM213B基因启动子区存在潜在的CREB、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E-box因子的结合位点,炎性因子NFκB潜在结合位点分别位于-1143/-1132和-664/-655区间。启动子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2(-1352/+30)荧光活性最高,极显著高于P1(-1 760/+30)(P0.01),在-1 760/-1 352区域存在负调控元件;而P2显著高于P3(-919/+30)(P0.05),表明在-1352/-919区域存在正调控元件;P3(-919/+30)活性极显著高于P4(-604/+80)(P0.01),表明在-919/-604区域存在正调控元件;P4、P5、P6和P7活性差异不显著,-1352/-919区域为核心启动子区,-1352/-604对于维持该启动子较高转录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Ch IP结果表明启动子区-1143/-1132存在NFκB1结合位点,-664/-655存在Rel A结合位点。超表达载体pc DNA3.1-NFκB1与P2(-1352/+30)启动子片段重组载体共转染猪子宫内膜细胞后,P2启动子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 DNA3.1-NFκB1载体单独转染猪子宫内膜细胞后FAM213B基因m 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超表达载体pc DNA3.1-Rel A与P3(-919/+30)启动子片段重组体共转染猪子宫内膜细胞,P3启动子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c DNA3.1-Rel A载体单独转染猪子宫内膜细胞后,FAM213B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转染NFκB1和Rel A的si RNA片段干扰片段,FAM213B基因启动子活性和m RNA表达量则表现与超表达相反的结果。【结论】获得了猪FAM213B基因启动子核心启动子序列为-1352/-919区域,NFκB是FAM213B基因启动子的转录因子,NFκB成员NFκB1和Rel A在猪子宫内膜细胞中对FAM213B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基因及其蛋白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受孕3~7 d的小鼠子宫内膜MMP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并以未孕小鼠子宫内膜为对照.结果:①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MMP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较未孕小鼠均显著增加,且表达量从着床前期到着床后期逐渐增强,其中d6、d7表达最强,与其他妊娠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MMP10基因和蛋白表达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结论:MMP10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有利于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胚胎滋养细胞的侵袭,参与着床中子宫内膜的蜕膜化过程以及胚胎的早期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鼠李糖乳杆菌GR-1(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L. rhamnosus GR-1)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ovineendometrialepithelialcells,BEECs)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建立BEECs细胞炎性损伤模型,利用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在BAY11-7082或siRNA干预前后,L. rhamnosus GR-1对E. coli触发的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rhamnosusGR-1可以显著抑制由E.coli引起的NF-κB和TRIF通路的激活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在BAY11-7082干预后,E. coli诱导的NF-κB通路的激活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得到了显著的抑制。同样,在添加TRIF siRNA后,E. coli诱导的TRIF mRNA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产生和L. rhamnosus GR-1一致的抗炎效果。本研究表明L. rhamnosus GR-1可通过介导NF-κB和TRIF通...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泛素(ubiquitin,简称Ub)对TLR4/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脂质体将短发夹RNA(shRNA)质粒转染猪小肠上皮细胞,使其泛素基因沉默,于转染后6、12、24、48 h收集细胞及其上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TLR4/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TLR4、NF-κB、MyD88、IκB-α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NF-κB、IκB-α及炎性因子TNF-α、IL-1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shRNA质粒有效地抑制了泛素基因的表达,转染shRNA质粒后,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LR4、NF-κB、MyD88和IκB-α的mRNA表达量及NF-κB、IκB-α、TNF-α和IL-1含量均普遍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泛素在炎性因子的释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泛素基因的沉默能够抑制该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大豆β-伴球蛋白水平对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头肾TLR2/NF-κB p65信号通路和下游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225尾体质量为(41.00±0.12)g的黄河鲤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分别饲喂含0%(对照)、1.0%、3.0%、5.0%和7.0%的大豆β-伴球蛋白(替代鱼粉)的等氮(粗蛋白质38.0%)、等能(脂肪6.0%)饲料,进行为期21 d的养殖试验,分别于试验开始的第1、7、14、21天取头肾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各组TLR2、NF-κB p65、IL-1β、IL-6、TNF-α1、IFN-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黄河鲤头肾中TLR2、NF-κB p65、IL-1β、IL-6和TNF-α1的表达与大豆β-伴球蛋白添加剂量、饲喂时间显著相关(P0.05),但无交互作用,而IFN-γ的表达只与剂量相关;3.0%及以上添加组,1~21 d内TLR2、NF-κB p65、IL-1β、IL-6和TNF-α1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1天时各因子表达量较第14天时总体上趋于下降;1.0%、3.0%、5.0%添加组IFN-γ表达在试验期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大豆β-伴球蛋白能促进黄河鲤头肾TLR2、NF-κB p65、IL-1β、IL-6和TNF-α1表达且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效应,但无交互作用,推测大豆β-伴球蛋白可引起鲤炎症反应,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因此,鲤鱼日粮中不宜使用高水平的大豆β-伴球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