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不同时期实施"一喷三防"对小麦吸浆虫防效和增产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70%时实施"一喷三防"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扬花期实施"一喷三防"。生产中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实施"一喷三防"即可以防控吸浆虫又可以达到防病防虫和促进小麦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掌握"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选择小麦抽穗前(4月22日)、小麦抽穗约20%(4月27日)、小麦抽穗约70%(4月30日)和小麦扬花末期(5月9日)4个时期,以w=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mL/hm2、w=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g/hm2、KH2PO41 500g/hm2 3种溶液的混合液为供试药剂,以穗期不施药为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一喷三防"不同施药时间对当地4种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和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施药时间,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保产效果不同。在以蚜虫为小麦穗期主要害虫,且喷药1次的情况下,从保产效果来看,"一喷三防"的最佳喷药时间为小麦抽穗约70%时,其次为小麦抽穗约20%时。喷药时间过早或过晚,保产效果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适合北京市通州地区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有效途径,科学指导防治工作,在通州区进行吸浆虫蛹期和成虫期不同时期药剂防治技术试验,找出适合本地区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最佳药剂和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小麦的产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国家。本文就小麦在抽穗扬花和灌浆期容易产生的病虫害入手,阐述“一喷三防”技术对小麦的重要作用,希望对小麦的高产高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验证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北京市植保站和顺义区植保植检站联合进行了"一喷三防"不同防治时期试验,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班治)悬浮剂1 500 mL/h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显著;59.7%咪锰窑多菌灵(百功)可湿性粉剂600 g/hm2、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900 mL/hm2和36%多窑酮(护穗)可湿性粉剂600 g/hm2,按使用说明书最高推荐用量,在小麦抽期扬花期喷雾1次,防治小麦赤霉病也有较好效果,但效果低于50%多菌灵(班治)悬浮剂。各种试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以36%多·酮(护穗)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为82.62%;59.7%咪锰·多菌灵(百功)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中等发生时,于始穗期实施1次"一喷三防",能够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发生,小麦千粒重增加1.54~3.9 g,每667 m2增产28.9~68.9 kg,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小麦扬花灌浆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多种病虫集中为害和干热风造成产量损失的高危期。搞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可有效控制小麦中后期病虫为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灾害和干热风带来的损失,对夺取小麦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国家已连续两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小麦实施"一喷三防"关键技术给予补助。  相似文献   

9.
城固县小麦“一喷三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小麦生长中后期防病虫、防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单产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城固县采取及时发布小麦病虫监测预警信息,扎实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指导,建立小麦病虫综合防控示范片,召开统防统治现场会等,全面落实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措施,确保全县小麦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0.
小麦“一喷三防”施用不同叶面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摸清小麦"一喷三防"叶面肥在豫西丘陵地区增强冬小麦抵御干旱、低温、冷冻等不良天气的能力及改善小麦的成产因素、提高单产等方面的作用,渑池县农业畜牧局于2017年3—6月,在渑池县原种场试验田进行了小麦"一喷三防"施用不同叶面肥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返青期喷洒喷施宝叶面肥600 m L/hm~2+水1 800 kg/hm~2、天达植物营养液600 m L/hm~2+水450 kg/hm~2、易普朗叶面肥600 m L/hm~2+水450 kg/hm~2,在小麦灌浆初期喷洒喷施宝叶面肥600 m L/hm~2+水1 800 kg/hm~2+1.8%阿维菌素杀虫剂750 g/hm~2+4%多菌灵杀菌剂1.5 kg/hm~2,天达植物营养液600 m L/hm~2+水450 kg/hm~2+1.8%阿维菌素750 g/hm~2+4%多菌灵1.5 kg/hm~2、易普朗叶面肥600 m L/hm~2+水450 kg/hm~2+1.8%阿维菌素750 g/hm~2+4%多菌灵1.5 kg/hm~2,可增加小麦的茎粗、株高和穗长,能增强冬小麦抵御干旱、低温、冷冻等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小麦增产率分别为18.32%、12.69%和10.88%。因此,该3种叶面肥施肥方式可在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在小麦穗期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等混合喷洒,达到防治病虫、预防干热风、防止小麦早衰、增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为了认真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夺取夏粮丰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多年小麦田间病虫消长动态监测表明,小麦抽穗期至扬花期是多种小麦病虫害交织发生危害快速增长期,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从不同时期实施"一喷三防"增产效果来看,抽穗期至扬花期增产效果显著高于其它时期。综合分析认为,实施"一喷三防"的最佳适期为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在生产上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施药防治,可起到防病虫、防早衰、增粒重、保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宝鸡市小麦一喷三防的效果,结果表明:宝鸡市小麦一喷三防防治蚜虫的最佳时间在扬花后灌浆前期,以防治2次效果较好。在药剂中加入生长调节剂可增加小麦顶三叶维绿时间,但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无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处理间防效调查、产量测定和成本效益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及操作性综合考虑,小麦吸浆虫最佳防治技术为:根据虫情分区,加强系统监测,抓住时机,分类治理,做到防效与成本效益并重。  相似文献   

15.
该试验考察了不同喷施次数、不同用量条件下药肥及混合喷施对小麦防病、防早衰及增产情况的影响,旨在对淮安地区小麦种植技术进行完善并对合理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进行指导。试验结果表明,对淮安地区小麦进行“一喷三防”,可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在小麦生长中后期进行农药和微肥混合喷施,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千粒重和实际产量,其中以农药、微肥混喷2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药时期药剂对麦红吸浆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5%高渗吡虫啉EC、81%辛硫磷EC等5种药剂在小麦抽穗期喷雾,以筛选防治麦红吸浆虫的适宜药剂;选用辛硫磷和吡虫啉在小麦挑旗期、抽穗期、扬花期、抽穗期+扬花期施药,以明确麦红吸浆虫的防治适期.结果表明:小麦抽穗期喷雾以2.5%高渗吡虫啉EC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达到89.45%,其次是81%辛硫磷EC和40%...  相似文献   

17.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害虫,近年暴发态势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2009在咸阳秦都区马庄镇天阁村由于吸浆虫危害,该村200 hm2小麦几乎颗粒无收,为了在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型之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尽快防控吸浆虫,我们在2011年对吸浆虫蛹期及成虫期防治试验的基础上,2012年进一步对小麦吸浆虫进行了防治技术研究,通过针对我区目前推广的几个小麦品种在自然感虫情况下进行观察,在当前没有抗虫品种的前提下,在小麦抽穗20%--70%即成虫羽化和产卵高峰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第一次小麦抽穗20%时防治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小麦又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怎样能使小麦增产是我国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喷三防对于防治小麦病虫害,提高小麦产量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各地农户要积极实施一喷三防项目,防止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困扰使我国小麦产量降低,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威胁我国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麦中后期开展一喷三防能达到防病、防虫、增产增收之目的,使用15%粉锈宁WP400倍+5%吡虫啉EC3000倍+富万钾600倍进行小麦“一喷三防”,时间应掌握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当小麦条锈病发生较普遍时,间隔10天左右连续喷防2次才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一喷三防"技术是近年来在小麦中后期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实用技术,分析了汉中市小麦病虫发生概况,一喷三防实施情况和防效评估,提出了汉中市"一喷三防"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