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芽率是检验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种子分级的主要依据 ,对于种子收购、贮藏、调运和确定播种量都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 ,认为要做好棉种发芽试验需注意以下方面 :1打破休眠刚收获的棉花种子 ,因品种的不同 ,休眠期长短不一。在休眠期内 ,有活力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无法发芽。在此期间 ,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就要先人工打破种子的休眠。据研究表明 ,人工打破棉花种子的休眠 ,一般采用打破种皮、赤霉素处理、80℃水浸种、40℃高温处理等方法。2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的最基本的条件 ,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才能将贮…  相似文献   

2.
棉花种子休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种皮是影响棉种发芽的主要因素。种胚发育不良、种子成熟度差促使休眠程度加深。自然条件下晒种、35℃,24h以及双氧水、硫酸亚铁溶液浸种均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打破休眠;其中以自然条件晒种、35℃预烘的方法简便、实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氧水浸种、硝酸钾湿润发芽床、强氯精浸种和加热干燥等几种不同的方法对有休眠现象的水稻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H2O2)和强氯精2种处理方法能有效地打破水稻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以秦艽种子为材料进行发芽床、温度、浸种及光照等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确定适宜秦艽种子发芽的最适条件,为秦艽种子质量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设置沙床、纸床2种方式,不同预处理,15℃、20℃、25℃、30℃4种温度恒温处理;见光和避光2种光照形式,采用标准发芽技术进行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秦艽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秦艽种子在有光照的条件下20℃时采用纸上发芽率最高,可达81.33%,预处理对秦艽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秦艽种子发芽计数时间确定为第10天进行初次计数,第18天进行末次计数。20℃时,采用光暗交替的纸床发芽形式更适合秦艽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5.
箭根薯种子萌发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种子类型、浸种温度与浸种时间,光照对箭根薯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箭根薯种子具轻度休眠,用一定温度的水浸泡箭根薯种子,在适当的浸种时间内可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以70℃温水处理8h、60℃温水处理24h,陈种发芽率可达70%以上,60℃、70℃温水处理24h,50℃温水处理48h,新鲜种子发芽率可达69%以上,采用薄土覆盖种子的播种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6.
我县主要农作物种子的检验工作中,以大麦种子的发芽率测定较复杂。主要原因是:大麦种子的休眠期较小麦、水稻、棉花等种子要长得多,在当年种子、收获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于直接进行种子的实际发芽率测定,即使用有关的物理、化学处理,也难于有效地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获得种子的实际发芽率;其次,在夏季高温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碎米莎草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碎米莎草种子为材料,探讨了温度、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分、低温层积及人工老化处理对其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揭示其休眠机制、破除方法及萌发关键环境因子,以期在农业生产中为碎米莎草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碎米莎草为萌发喜光性植物,最佳萌发温度为20℃/35℃或25℃/35℃;(2)碎米莎草存在浅度生理休眠,氟啶酮(FL)和褪黑素(MLT)均可破除其休眠,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P0.05);(3)碎米莎草种子只在20%PEG重度水分胁迫后萌发率显著下降(P0.05)并低于50%,所以水分不是限制其萌发的主要因素;(4)碎米莎草在老化168 h后发芽率才低于50%,表明碎米莎草种子有较强的抗老化能力;(5)碎米莎草具有休眠循环特性,低温可诱导其进入次生休眠。研究认为,播种前深耕、播种早播或越年生作物品种是田间防控碎米莎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GA、乙烯利和温水等不同措施对普通油茶种子进行预处理.测定普通油茶种子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结果表明:GA和温水处理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缩短平均发芽时间.其中以0.1%GA处理种子2h发芽率最高。达到72%;始温60℃温水处理种子48h平均发芽时间最短.为17.9d;乙烯利处理会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延长平均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方法对山蚂蝗属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并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物理方法热水浸种和化学方法赤霉素、萘乙酸溶液处理种子均可破坏种皮,提高种子发芽率;不同处理方式对山蚂蝗属不同种的发芽种子效果不同,整体上,30℃热水处理30 min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高达75%,而90℃热水处理30 min发芽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春秋两季马铃薯微型薯休眠期及发芽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Favorita和南中552两个早熟品种的微型薯为试验材料,对春秋两季生产的微型薯在4℃和20℃条件下贮藏的休眠期及其发芽动态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两个基因型在20℃和4℃下贮藏,春季微型薯休眠期比秋季分别短30d左右和60d左右,有光贮藏的微型薯打破休眠的时间比黑暗贮藏时分别延长一周和两周。块茎打破休眠后,发芽动态呈"S"曲线,但生产季节、贮藏温度间存在显著差异。春季微型薯发芽持续时间均长于秋季微型薯,低温贮藏使发芽持续时间更加延长。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刀片破皮、低温冷冻、60℃热水浴及干燥、碱液处理、浓硫酸加搅拌等方法处理野生大豆种子,研究其对野生大豆种子发芽和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刀片破皮和浓硫酸加搅拌处理的各项萌发指标远高于对照(P0.05);综合野生大豆幼苗的萌发指标和胚根长、胚芽及鲜重等指标,破皮和10 m in浓硫酸加搅拌处理最有利于野生大豆种子萌发;冷冻处理的各项萌发指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与常温保存相比,冷藏保存野生大豆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有所增加。表明冷藏保存可以提高野生大豆种子的质量;常温下野生大豆休眠期为7个月,冷藏保存野生大豆的休眠期为8个月。  相似文献   

12.
皇后帝王花(Protea magnifica)种子具有休眠性,不经任何处理难以发芽。本研究以皇后帝王花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皇后帝王花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率、种子各部分粗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并以不同的方式(短时高温+变温层积、酸蚀处理+变温层积、赤霉素处理+变温层积)处理种子,研究皇后帝王花种子的休眠原因及解除方法。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皇后帝王花种子的生活力高达90.00%,但不去除种皮的完整种子30 d内不发芽。种皮粗提液不仅抑制白菜种子的发芽,还显著影响白菜种子的根与地上部分的生长。皇后帝王花种子的休眠可能是种皮的机械障碍和种皮的内源抑制物共同引起的综合休眠。时长为2 min的不同高温(40~120 ℃)处理+变温层积、不同时间(10~ 70 min)的98%浓硫酸酸蚀处理+变温层积、不同浓度(0.3、0.5、0.7 mg/L)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变温层积都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提高皇后帝王花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各处理分别以60 ℃的短时高温处理、30 min的酸蚀处理、0.7 mg/L的赤霉素溶液处理效果最好。综合比较,30 min的酸蚀处理为解除皇后帝王花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此外,赤霉素处理对皇后帝王花种子的休眠解除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相比其他两种处理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自然贮藏条件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棉花包衣种子在自然贮藏条件下,放置3年对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室内光照培养箱和田间出土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每年以1.26%~5.78%递减,第一年发芽率高的种子第二年、第三年还可继续利用,第一年发芽率低于80%的种子,第三年做种子就不再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花生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以青花7号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收获后低温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幼苗主根长度、侧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减少,根系活力降低,出苗率降低。处理温度达到-1℃即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可作为花生种子收获后受低温危害的阈值。  相似文献   

15.
新收获棉花种子发芽率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棉花生产用种以陆地棉为主,新收获棉种的休眠现象较为常见,特别是在使用化学调控剂以及遇到后期低温多雨等不利气候条件下,棉种的休眠更深。因此,棉种休眠是新收获棉花种子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在检验中控制发芽试验条件,对准确估测发芽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一、棉子的休眠现象在鲁西北棉区,棉花播种后,从见苗到棉田达70~80%现苗,往往要经过10~15天的时间。定苗后仍有棉苗陆续出土,甚至到6月中旬还可见到刚出土幼苗。棉花出苗“拖拉”现象反映出棉子个体之间休眠期的长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生产是很不利的。我们从1982年开始对棉子休眠特性进行了观察。棉子吸胀后,在最适温度(30℃)条件下,8天内能发芽的可认为已通过了休眠期;本文用发芽势作为棉子群体休眠状况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作物种由于生态环境不同.其发芽所要求的条件也有所差异。根据种子发芽的生理特性,控制不同作物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条件。对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良好生长发育.获得准确可靠的发芽试验结果非常重要。影响种子发芽需要有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等条件。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成熟度、不同大小果核、不同贮藏期、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不同温度处理对番橄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高的果实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远高于中度成熟和初步成熟的种子;大粒果核种子的萌发率高于小粒种子;种子采摘后不宜立即播种,果核经过120-150 d贮藏,有利于种子萌发,但过长时间保存会影响种子萌发;在本实验条件下,赤霉素对番橄榄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适合番橄榄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0-28 ℃。  相似文献   

19.
为给云南铁壳麦在小麦抗穗发芽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以收获后保存于-20℃和常温下的云南铁壳麦为材料,研究了其穗发芽抗性的多样性及其形成因素。结果表明,32份云南铁壳麦平均穗发芽率为14.3%,穗发芽度为6.01%,具有很强的穗发芽抗性;整粒平均发芽率为24.3%,发芽指数为21.8%,表现出较强的休眠性;其中有3份铁壳麦休眠性较弱,2份在常温保存3个月后发芽率依然低于50%,休眠期较长。半粒的平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40.2%和28.7%,推测休眠性与种皮以及种子内的抑制物质有关。在颖壳+籽粒发芽实验中,-20℃保存材料的平均发芽率为11.8%,发芽指数为9.4%,说明颖壳浸出液对籽粒发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温下保存材料的平均发芽率在第1、第3、第5和第7天分别为27.4%、7.5%、1.9%和0.6%,8 d后仍有34.1%的籽粒未能发芽,说明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颖壳中抑制物质的浸出液浓度逐渐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从抑制率来看,种皮抑制率>颖壳机械抑制率>颖壳浸出物抑制率,表明云南铁壳麦的穗发芽抗性主要来自于种子的强休眠性,颖壳的机械作用和浸出物的抑制作用也是主要的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茶树种子最适发芽处理方式。[方法]以舒茶早茶树种子为材料,以茶树发芽率为观察指标,探讨消毒、机械去壳和不同发芽床等3种处理方式对茶树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消毒处理可延长茶树种子的发芽过程,降低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剥壳处理和纸上培养能够缩短种子的发芽过程,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结论]可为茶树种子发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