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6.
发展生物质材料与生物质材料科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林业生物质资源利用背景,林业生物质材料与林业生物质材料科学基本概念与内涵,林业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物质材料科学当前主要研究领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钠(Na)电池具有原料成本低、储量大、能量密度较大等特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材料之一。生物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结构多样和高反应活性等优点。由金属-有机骨架(MOF)衍生物和生物质材料制备的多孔碳基材料能够提供主体框架,利用孔结构增大碳的层间间距,保证足够的层间空间用于Na^(+)插入,促进电子转移,从而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综述了常见的生物质碳基材料、MOF及其衍生物、MOF/生物质复合材料钠电池负极材料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高性能MOF衍生物/生物质碳基复合钠电池电极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内外采用酶活化木材纤维生产无甲醛释放人造板的技术及生物技术在生物质材料生物防治、生物制浆和防腐废弃木材的净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我国今后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刺激响应型水凝胶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新材料,该水凝胶可以主动感受外部环境的差异,并以体积的溶胀或收缩等特定的方式将其感受到的变化反映到外界,在生活和生产的众多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生物质原料作为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刺激响应型水凝胶,特别是随着可控/活性聚合、点击化学、动态共价键、超分子自组装、超分子聚集态调控等分子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生物质大分子本身的结构缺陷,构筑出含有生物质原料分子独特结构的刺激响应型水凝胶,并促进了生物质利用的新型绿色合成策略、多功能化技术、简单模块化的合成工艺、现代生物技术等技术的发展。本文从刺激响应型水凝胶的刺激响应方法和类型出发,分别介绍了温度响应型、酸碱响应型、光响应型、电响应型、磁响应型和多重响应型6种类型水凝胶,重点阐述了生物质原料独特分子结构对刺激响应型水凝胶性能的影响机制,总结了不同环境响应型生物质基水凝胶在药物控释、生物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吸附材料、细胞培养和抗菌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13.
林木生物量模型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木生物量模型回归估计法是林分生物量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林木生物量模型的研究对森林生物量的研究及其估测有重要价值。随着森林碳储量的研究,森林生物量再次被重视,其精度要求也随之提高。介绍了林木生物量模型历史和现状,对生物量模型类型、参数估计方法、模型评介指标,模型中的异方差、不兼容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了简介,概括了当前国内的一些新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A forest biomass yield table based on an empirical mod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mohiro Nishizono Toshio Iehara Hirofumi Kuboyama Miki Fukuda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05,10(3):211-220
We report an empirical model for estimating unutilized wood biomas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ryptomeria japonica D. Don and Larix kaempferi in Tohno City, Iwate Prefecture, northeast Japan. Outputs from the model are the quantity of unutilized wood biomass and merchantable volume produced by timber harvest. The unutilized wood biomass is divided into stumps, tops, branches, foliages, small trees, and unutilized stems due to their defects. Inputs to the model are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mean tree height, trees per unit area, and timber utilization standards. DBH distribution, DBH–height curve, stem form, bark thickness, and relationship of stem biomass to foliage and branch biomass could be described by the proposed model, indicating its validity. The proposed model enables us to develop the forest biomass yield tables modified from the existing stem volume yield tables. The developed forest biomass yield tables indicated that the unutilized wood biomass due to defects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art of the whole unutilized wood biomass, and that the ratio of unutilized parts in stem volume to total stem volume could vary with stand age and site productivity class.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ed forest biomass yield tables with those reported previously, we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based forest biomass yield table would be useful for estimating the quantity of unutilized wood biomass. 相似文献
15.
土壤微生物量碳是土壤碳素转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土壤有效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因素、测定、周转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四个方面综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研究进展。同时,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智能响应材料需具备3个基本要素,即感知、驱动和控制,在全球新材料研究领域中,仿生智能响应材料是目前世界各国技术战略发展中的竞争热点。木材是一种天然且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作为人类使用最早的材料,木材具有轻质、美观、生物调节等优良特性,是绿色环境人体健康的贡献者。木材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了木材精妙的微结构同时提供了许多官能团,为木材仿生智能材料的合成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木质仿生智能响应材料的研究进展,综述了pH值、气体、光、机械力、湿度、温度和双重/多重刺激响应木质材料的制备、性能与潜在应用;重点介绍并总结了以木质材料为基材的仿生智能响应材料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3种异速生长方程对生物量建模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伟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4,(1):1-3,19
利用5个树种的1 055株样木的生物量实测数据,对3种常用的异速生长方程的建模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元生物量模型M=aDbHc的拟合效果通常要好于一元生物量模型M=aDb;基于组合变量的常用二元模型M=a(D2H)b并不适合于各类生物量的估计,仅对树干生物量和干材生物量的估计是有效的,对其它生物量的估计其效果还不如一元模型;建立树冠、树枝和树叶生物量模型时,采用组合变量D3/H可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在福建宁化国有林场开展了混交(马尾松:闽楠混交比例分别为1:1和2:1)和马尾松间伐后林下套种(25%和40%间伐强度)2种培育模式下闽楠生长、材积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后第1年,马尾松林下套种的闽楠成活率高于马尾松+闽楠混交林;造林后1-4年,闽楠树高、胸径和材积在马尾松林下套种和马尾松+闽楠混交林中没有显著差异;造林后7-9年,马尾松+闽楠1:1混交林中闽楠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株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马尾松+闽楠2:1混交林;40%间伐处理后林下套种的闽楠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株生物量大于25%间伐处理。总体上,造林7年后混交林中闽楠生长量和生物量显著高于林下套种。因此,闽楠与马尾松营造混交林比在马尾松林下套种更有利于其生长,但确定适宜的混交比例和加强后期的抚育管理(如间伐)对于闽楠人工林培育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大小,给该地区樟子松林的经营及生态功能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了该地区樟子松生物量模型,并对樟子松林生物量的大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模型形式均为CAR类型,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别为W_干=0.026 8 D~(2.643 6)、W_枝=0.061 2 D~(1.862 7)、W_叶=0.112 4 D~(1.542 9)、W_果=0.000 04 D~(3.311)和W_整=0.093 D~(2.342 9);I地位级樟子松平均单株生物量明显高于II地位级,但林分总生物量则相反;与其他分布地区相比,该地区樟子松林生物量处于较高水平;樟子松生物量分配由高到低依次为干、枝、叶、果,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0.87%~80.66%、10.76%~23.54%、7.31%~24.28%和0.34%~1.25%;树干生物量所占比重随林分年龄及胸径的增加而增加,枝和叶所占比例则随林分年龄和胸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