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赴日本食用菌技术交流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食用菌交流考察团,通过在日本的实地考察,了解了食用菌研究、生产中所采用的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参观了7个食用菌栽培园,掌握了日本食用菌栽培方式、生产规模和管理经验;考察了2个最大的香菇批发市场和6个零售市场,熟悉了日本食用菌的市场流通情况;采购到26个优良菌种,收集了信息,结识了知名专家。最后提出发展我国食用菌事业应加大科技含量,加强菌种管理,培育国内食用菌市场,发挥国家调控管理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4):56-56
近日,由中国农业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新世纪菇菌生产技术丛书》正式发行。本书由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浙江省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浙江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吴学谦研究员主编,组织孙培龙、吴庆其等一批香菇生产专家历时2年编著完成。该书分20章133节共55.2万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香菇生产与市场、香菇的生物学基础、香菇育种与菌种生产、原料与设备选择,各种典型栽培模式与新技术、病虫害防治、保鲜与深加工技术,以及香菇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内容涵盖了香菇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加、销全过程,重点围绕我国香菇栽培史上三次重…  相似文献   

3.
丽水莲都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丽水市莲都区食用菌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分析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莲都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引导和建立本地香菇生产的集聚地;摸索5万袋规模化的食用菌生产摸式;鲜菇保鲜技术和小包装技术的攻关;建立食用菌其它品种和香菇新品种的储备库和配套技术储备;实施品牌战略,提升食用菌产品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4.
香菇是人工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香菇生产在我国北方农村发展较快,辽宁省新宾县已研究出香菇的陆地栽培技术,使该地区的香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该县陆地栽培香菇210hm2,平均每公顷产鲜香菇375t...  相似文献   

5.
优质木段香菇菌种特性及栽培种的选择崔瑞业(辽宁省林科院食用菌中心110032)近年来,木段香菇已成为辽宁省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是东部林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木段香菇的品种,多达百余种,栽培者在进行生产前如何选择适宜的品种是致关...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给我国的香菇产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很多地区都把发展香菇生产作为富民、强乡、兴县的重点项目来抓。为了让人们了解辽宁省香菇产业发展的动态,作者在对本省香菇生产主产区新宾、宽甸、桓仁、清原、岫岩等县、市调研的基础上,概述了辽宁省目前香菇生产、加工、销售的基本情况,重点论述了当前香菇生产发展在原料利用、高产优质、市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同其它农作物一样,纯、优菌种尤为重要,因为菌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栽培的成败。菌种质量好,加上合理的栽培管理,就容易获得高产稳产;菌种质量差,难以获得高产,甚至绝收。因此,优质的食用菌菌种是广大菇农栽培食用菌获得高效益的先决条件。食用菌菌种分为一级种(又称母种、原原种)、二级种(原种),三级种(又称生产种、栽培种),栽培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条件再决定引进哪一级的菌种。不管引进哪一级的菌种,都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1品种对栽培者是非常重要的,品种的好坏,是栽培者成败的关键。因为品种同当地的气候、栽培…  相似文献   

8.
把工业发酵法引用到食用菌生产上来,是改革食用菌生产工艺、加速培养食用菌菌种、缩短食用菌生产周期的重要途径。自去年10月初以来,用沉浸培养方法,对香菇进行了液化菌种的试制。香菇液化菌种的试制是取用“资香4—01”斜面种接种到培养液里,在平均室温25.03℃下培养,六天后就形成了粘稠的、含有较多菌丝球的液化菌种(约为菌液的3/5),菌丝球  相似文献   

9.
当前,食用菌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农业产业。牡丹江市作为全国食用菌主产区,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出现了部分品种出现阶段性过剩、菌种退化、精深加工发展缓慢、生产原料刚性缺口大、废弃菌袋污染环境以及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重点推进食用菌产业增长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层次、营销方式、原料供给、废弃菌包处理的全面转变升级。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它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是一种珍贵的药材。东宁县农民利用锯沫子发展黑木耳袋料栽培,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全县黑木耳产量达到全国的1/5,东宁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确定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县。文章分析了东宁地栽木耳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确定合理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制定品牌策略、实行一体化战略等对策和建议,以实现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方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菇等食用菌在我国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食用菌原料林的培育对于以阔叶权赤原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对食用菌原料林树种的优选、人促更新定向培育、主要原料林树种的丰产栽培以及其采种基地建设等进行述评。根据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对策和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主要原料树树的种的良种选育和扩繁技术、育苗技术、松杉林冠下造林技术和多种食用菌原料林树种混植技术、二代食用菌原料林的萌芽更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林业实用技术》2003,(6):47-47
<正> “出口靠常规品种,内销靠珍稀品种”。这是今年食用菌栽培专家为食用菌生产指出的方向。 有关专家综合市场情况分析,目前我国的常规食用菌已打开国外的市场,名声也较大,出口竞争力较强。常规品种主要是指蘑菇、香菇、金针菇、  相似文献   

13.
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食用菌栽培是发展林下经济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种植基地样方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以了解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现状。结果表明:昆明食用菌林下栽培种类主要有榆黄蘑、香菇、大球盖菇、猪肚菌、长根菇、金耳、羊肚菌、灵芝、竹荪和双孢菇;种植地主要集中在盘龙区、西山区、嵩明县、晋宁县、宜良县、禄劝县和富民县;食用菌总的栽培面积约16hm~2,其年产量约870t;昆明林下食用菌多以鲜品和粗加工的产品销售为主。针对昆明林下食用菌栽培所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科技含量低、产品深加工不足、市场流通不畅等问题,提出政策扶持到位、加强科技支撑、培育市场品牌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将为昆明市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香菇生产中存在的技术专业化程度不高、随意性较大的现状,课题组进行了香菇菌种标准化、栽培基质配方标准化、菌棒制作工艺标准化、栽培设施和技术标准化以及壳聚糖在香菇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研究,制定了《林下香菇栽培技术规程》,形成了林下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该研究成果为农民利用林冠遮阳结合简易小拱棚栽培进行香菇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以草代木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基本情况 近几年福建尤溪食用菌生产不仅形成以大规模草菌为主的生产格局,而且大力进行反季节栽培香菇成功,节约了大量木材。1993~1994两年推广周年(四季)栽培香菇1250万袋,占香菇3013万袋的41.4×10~(-2),与木屑栽培香菇比,降低了成本,为菇农脱贫致富,为开发食用菌闯出新路。2 反季节周年栽培香菇基本原理 除以草(芦苇、象草、巴茅、五节芒、芒箕)代木作原料外,充分利用尤溪得天独厚自然气候优势,科学安排草种搭配比例,菌种菌株的选择与季节和温型(即内外界最适温湿度)安排好接种期等是关键,致使四季都能出菇。如生产季节的安排,一般掌握高温型菌种先接种,低温型菌种后接种,具体时间又依海拔高低和品种不同而异。该技术于1993年在海拔800多米的汤川乡抓点试验。①4~7月,采用中温型或中偏高型,控制在10~20℃范围内,用LC081、LC26、Cr22菌株。②8~9月,采用中偏低温型或中温型,控制在5~20℃范围内,用LC206、LC081、Cr02、Cr022菌株。③10~12月,采用中偏高型或高温型,控制在12~22℃范围内,用LC220、LC26、Cr04、Cr63菌株。④12月~翌年3月,采用低温偏高型或低温型,控制在6~15℃范围内,用LC141、LC26、Cr20菌株。从草粉与杂木屑培育香菇对比试验中得知,以每1000袋(筒)计算  相似文献   

16.
一、现状我国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近年来食用菌年平均总产量约30万吨,占世界食用菌产量的22%,特别在开放搞活方针指导下,食用菌在各省、县、乡村的生产技术得到更大发展,产量突飞猛进。1986年福建省香菇产量达12.8万吨,银耳年产量为0.25万吨,食用菌总产量已居全国首位,食用菌产品行销28个省、市,并外销香港、东南亚、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认真贯彻实施《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种子法》等有关法规,维护菌种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伪劣菌种、无证生产或无证经营菌种、虚假宣传和乱引乱繁菌种等违法行为;提高食用菌供种质量;确保菌种市场安全;促进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元市属食用菌重点产区,但存在产量低、结构不合理、菌林矛盾突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菌种管理力度不强等问题。调整菌业结构、加大科研投入、培植新的增长点,强化品牌建设,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是发展壮大广元市食用菌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豫南山区。为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1988年开始,在豫南农专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开发生产。生产出的香菇菌种菌丝洁白,生长旺盛,培养期短,优质品率达90%以上,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原种和栽培种4~10万  相似文献   

20.
香菇、金针菇菌株的品比试验赵定全(四川省林科院香菇、金针菇都是著名的大宗食用菌,肉质脆嫩、味道鲜美,是火锅、家庭菜肴的佳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一直看好,有广阔发展前景。发展食用菌生产,菌种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关键。为了筛选出适合成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