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落实科技特派制度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经验、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主要目的是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不断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2018年8月,在辽宁省直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中,原隶属于辽宁省林业厅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被优化整合入新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原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同在阜新的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合并,组建成立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兼挂辽宁省花生研究所牌子。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简介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环境监测总站)始建于1950年,由东北农林部批准成立,是辽宁省水产学会的挂靠单位。主要从事海洋与渔业科技方面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研究。成立以来,相继开展了扇贝、刺参、鲍、对虾、海哲、河蟹、鱼类等辽宁省重要渔业养殖品种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的研发以及渔业资源调  相似文献   

4.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是辽宁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目前设有19个院研究所(中心、室),拥有15个国家(国际)研究、检测机构,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全院总占地面积1640公顷,其中研究及试验用地1529公顷。职工总数2969人,在职职工  相似文献   

5.
正花生科技创新团队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花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省花生创新团队的重要科研力量,承担着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阜新综合试验站"、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花生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辽宁省重点花生实验室"、"东北花生新品种登记试验网"等科技创新平台和"早花花生·星创天地"花生产业平台等。团队  相似文献   

6.
<正>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4月,原名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研究所,1962年省农机厅设计院与省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研究所合并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1 964年划归省农科分院,2 004年划归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2017年4月并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现占地面积1.66万m~2,建筑面积0.62万m~2,其中科研办公面积4147 m~2,实验室面积2 032 m~2,主要开展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农作物耕种收及农副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7.
正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2018年8月,在辽宁省直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中,原隶属于辽宁省林业厅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被优化整合入新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原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同在阜新的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合并,组建成立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兼挂辽宁省花生研究所牌子。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正式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玉米育种理论及玉米育种技术研究,普通、专用与特用玉米新品种选育,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及应用,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等工作。现有职工64人,其中研究员15人,正高级农艺师9人;副研究员16人,高级农艺师3人;博士10 人、硕士29人。下设资源创新研究室、育种研究室、高效栽培研究室、种子研究室、推广研究室、科技室与办公室等7个部门。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相似文献   

9.
<正>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简介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省属林业综合性科研机构,其前身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历经沈阳(1958-1960)—抚顺(1960-1969)—西丰(1969-1974)—新民(1974-1985)—沈阳现院址(1985-)多次搬迁的发展历程。1985年,经省政府(辽政[85]147号)批准改建为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分院。2018年7月,并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独立法人分支机构。现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鸭绿江街12号。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围绕辽宁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面向全省林业科技主战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省水稻研究所建于1956年,隶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从事北方粳稻研究的省级专业所,是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沈阳分中心、国家稻谷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水稻原原种繁育基地、全国农业科研"百强所"。主要从事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新品种新组合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理想株型杂交粳稻辽优9906辽优9906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采用半矮秆、优质、直立穗理想株型不育系辽99A与中秆、弯曲穗型、优质偏长粒爪哇型一般配合力较强的广亲和恢复系配组,育成的理想株型杂交粳稻新组合。2011年1月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叶片上冲直立、内卷,半直立穗型,株型理想。株高105 cm,穗长约24.3 cm。茎秆粗壮,成熟期植株耐寒,转色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一所以种植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其前身是辽宁省农业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主要研究方向和任务是:针对辽宁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开展农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研究,强化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着重解决全省农业发展中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编辑出版农业科技刊物,开展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截止到1998年12月31日,全院有在职职11866人,其中科技人员944人。在科技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39人,中级技术职称…  相似文献   

13.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辽宁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宽。2017年,在辽宁省农业科研院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中,原属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农委和辽宁省农垦局的4个科研院所整建制划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2 01 8年辽宁省直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中,以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主导,优化整合了辽宁省海洋渔业厅所属2院1场和辽宁省林业厅所属1院5所,重新组建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4.
正辽宁省杨树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原隶属于辽宁省林业厅,2018年辽宁省事业单位改革后划归辽宁省农科科学院。主要以杨柳为模式植物开展杨、柳及其伴生树种抗逆机理、病虫害发生规律等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杨、柳等林木新品种选育工作,开展用材林、能源林、防护林等培育技术和灾害防控与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工作。人员编制38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9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人,高级工程师12人,博士2人、硕士10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务院特贴3人(退休)。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始建于1996年,主要开展花卉和温室工程相关技术研究。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花卉科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市国际花卉中心。拥有分子生物学、单倍体育种及组培实验室500 m~2,智能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等科研设施21000 m~2。全所现有职工37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0人,研究员7人,副研8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1人,千人层次3人。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科技部成果转化、省攻关等各级科研项目60多项,承担中央财政、省财政等各类科技开发推广项目40多  相似文献   

18.
《辽宁农业科学》2004,(5):F002-F00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是辽宁省专门从事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也是农业部药检所新农药活性检测持证单位。设有植物病理学研究室、农业昆虫学研究室、农药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主要围绕辽宁省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和农业绿色发展需求,以保障粮食、食品及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我省主要农作物的重大病虫害为研究对象,着力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问题,同时为政府、相关企业、种植大户和农民提供病虫草害防控、农药研发的技术决策与咨询。现有职工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人;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10人;有博士14人,硕士24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5人。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主要从事食用(药用)真菌新品种选育、野生菌驯化和配套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食用菌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开展相关产品、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等工作。现有科研人员29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9人,博士2人、硕士20人,下设育种栽培研究室、成果转化研究室、发酵工程研究室、植物内生菌研究室和综合办公室。现拥有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食用菌栽培技术推广基地和辽宁省植物内生菌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