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相信这是许多人对于沙漠的固有印象。8月20日,"壮丽70年·点赞新宁夏"第十五届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的记者们走进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沿的中卫市沙坡头区麦草方格治沙项目地,却不见"平沙莽莽黄入天"的景象。这片一望无际的沙漠被一个个相互连接的麦草方格固定,像一张巨大的网"锁"住了"沙魔"的咽喉,昔日黄沙滚滚的荒漠如今已遍布柠条、花棒等植被,俨然已成沙漠绿洲。"这里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年逾五十的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唐希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卫人,他回忆:  相似文献   

2.
提起沙漠旅游,人们更多地想起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却不知在宁夏中卫一带的腾格里沙漠别有乐趣。以其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吸引着众人不断前行。嘴格里沙漠跨甘肃、宁夏、内蒙古3省区,东西宽180公里,南北长240公里,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四大沙漠。在宁夏的中卫,沙漠与黄河相依相偎,沙漠的粗犷豪放与黄河的婀娜秀美融为一体;这里有一段40公里左右的沙漠铁路,列车穿梭于沙丘之间,铁路两侧是科学治沙形  相似文献   

3.
<正>上世纪80年代初,甘肃省古浪县六位普通的老汉,在承包沙漠的合同书上摁下手印,誓将沙漠变绿洲。38年过去,六老汉和他们的后代,带领群众治沙造林21.7万亩,植树4000万株,形成了牢固的绿色防护带,拱卫着这里的铁路、国道、农田、扶贫移民区。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引起强  相似文献   

4.
<正>上世纪80年代初,甘肃省古浪县六位普通的老汉,在承包沙漠的合同书上摁下手印,誓将沙漠变绿洲。38年过去,六老汉和他们的后代,带领群众治沙造林21.7万亩,植树4000万株,形成了牢固的绿色防护带,拱卫着这里的铁路、国道、农田、扶贫移民区。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引起强烈的社会共鸣和反响。  相似文献   

5.
提起沙漠,大家想起的都是连绵起伏的沙丘,一望无际的沙海,甚是壮丽。但对于很多生活在沙漠边上的人来说,他们却时时刻刻面对着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等生存危机。而在毛乌素沙漠南边,有这么一位老人,用40多年的时间,在沙漠上开创了一片绿洲。他就是治沙英雄石光银。  相似文献   

6.
民勤治沙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勤治沙史常兆丰,方峨天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相壤地带,东、北、西三面被沙漠包围。据有关史料记载,民勤县治沙并非现在,而始于400多年以前。据1923年在民勤西沙窝发掘出的“河井文化”考证,殷纣时期,这里曾有广阔的绿洲和大量的居民。《民...  相似文献   

7.
<正>防沙治沙——宁夏有引以为傲的资本宁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拥有全国第一个国家沙漠公园中卫沙坡头、第一个荒漠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池哈巴湖、全国唯一的防沙治沙展览馆灵武白芨滩,并创新和引领了草方格治沙等不同区域的防沙治沙模式。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宁夏完成治沙造林401.6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9%提高到12.63%,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  相似文献   

8.
在鄂尔多斯高原治沙造林者的行列中,有一位达拉特旗蒙汉各族人民热悉的名字——金琦。这位从事治沙造林的知识分子,将他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播植绿洲、改造自然的宏伟事业,与库布齐沙漠周旋了三十个年头。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6月,站在联合国"里约+20"会议的领奖台上,王文彪手捧"环境与发展奖"的奖杯,再次对全世界许下诺言:"作为中国亿利治沙公益基金会的发起人,亿利治沙公益基金计划再用10年的时间,为世界再贡献10000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这已经不是王文彪第一次立下军令状。当然,也并不是王文彪最后一次为防沙治沙、防治荒漠做出铮铮承诺。三十年来,躬耕于库布其沙漠的虎狼之师,拔剑出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6月,站在联合国"里约+20"会议的领奖台上,王文彪手捧"环境与发展奖"的奖杯,再次对全世界许下诺言:"作为中国亿利治沙公益基金会的发起人,亿利治沙公益基金计划再用10年的时间,为世界再贡献10000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这已经不是王文彪第一次立下军令状。当然,也并不是王文彪最后一次为防沙治沙、防治荒漠做出铮铮承诺。三十年来,躬耕于库布其沙漠中的王文彪,带领着一群亿利的虎狼之师,拔  相似文献   

11.
和田加大防沙治沙力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和田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被沙漠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203块绿洲。全地区沙漠戈壁占56%,荒山秃岭占40%,绿洲仅占3.96%。从1977年起,和田地区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到目前,共完成造林318.7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0.4%提高到1.01%。1995年6月17日,和田地区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土地退化及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奖”,1988年,和田县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500佳”。《防沙治沙法》颁布实施以来,和田地区从实际出发,建成了三大生态防护林体系。一是在绿洲内部实行农田林网化配套和居民区防沙治沙,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32…  相似文献   

12.
●石光银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农民,17岁担任生产队长,开始治理沙漠。他带领群众造林6666公顷,建起了定边县第一片沙漠绿洲。1984年,他率先承包治理200公顷沙地,带动全乡187户农民参与到承包治沙的行列中。1985年,石光银成立了治沙公司,由于...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漠绿洲科技示范区建设及风沙区生态良性循环综合技术研究》系陕西省“九五”科技攻关专题(编号96K02-G5-01),属不同类型区“两高一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的专题之一,由陕西省治沙研究所主持,榆林市粮副基地办、天津大学经济工程管理学院参加。该专题共刊以下四个子专题:(1)沙漠绿洲林农牧复合经营系统的开发模式研究;(2)防护林体系在绿洲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与配套技术试验示范;(3)沙漠绿洲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及新开发农田的效益分析;(4)沙漠绿洲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容量的研究。研究工作围绕以优…  相似文献   

14.
和田系“少、边、穷”地区,1996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630元,远远低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926元的水平,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就必须防沙治沙,改造沙漠,多年来,广大群众在这场“人沙对话”中,创造了喜人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建立三道防线和田系荒漠绿洲灌溉农业,生态脆弱,要建设好、管好沙漠深处的荒漠林和沙生植被,形成第一道防线;营造好绿洲外围的防风固沙基于林带,为第二道防线;绿洲内部的农田林网为第三道防线。1、引供封育,恢复发展荒漠林,营造防沙治沙第一道防线和田地区河流年总径流量为73.35亿m3,夏季占…  相似文献   

15.
赵永海 《中国林业》2013,(24):33-33
甘肃民勤一直在变,民勤境内的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一直在变。从沙漠到绿洲,从荒山秃岭到郁郁葱葱……这一切得益于生态建设,得益于防沙治沙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6.
巧手绘新图     
没有到过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人,一定把那里想象成一幅荒凉而又恐怖的景象。是的,过去的毛乌素的确是这个样子。然而,如今在毛乌素沙漠的腹地——乌审旗沙尔利格苏木保劳格台嘎查,我见到了一个鸟语花香、杨柳滴翠的人造绿洲。这里是汉族牧民马海红围建起来的治沙库伦。站在那已经被各种灌木和牧草覆盖的沙梁上,我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挺拔的白杨和婆娑的柳树整齐地排列在地边,阻挡着风沙的侵袭;一畦畦开着紫花、黄花的灌木,招来无  相似文献   

17.
行列式草沙障修筑机在国内外的治沙机械中仍然是个空白。我国广大沙漠区治沙工作量很大。为了固定流动沙丘,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用麦草秸杆固沙,用沙生灌木苗造林的综合治理,在茫茫的沙漠之中,建立了许乡绿洲,收到了很好的防风固沙效果。但是,沙漠治理工作量很大,用工多,设置草沙障限然靠手工完成,生产效率很低,条件艰苦,劳功强度大。广大治沙工作者和工人,希望能够早日实现治沙机械化,以便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7CX-2型草沙障修筑气机就是为我国“三北”地区固沙造林而研制成功的行列式草沙障设置机械。该机性能先进,生产效率很高,使用方便,适于在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我区编制完成以全域为范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规划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优化空间布局,把宁夏总体空间格局划分为"一带三区、一主两副","一带"即指沿黄城市带,"三区"即北部平原绿洲生态区、中部荒漠草原防沙治沙区和南部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区;"一主"指银川都市圈,"两副"指固原、中卫两个副中心城市。规范开发行为,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形成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一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十三点三,新疆面积最大,其次为内蒙古,再次为青海及甘肃。我国治沙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如吐鲁番、莎车、临泽、民勤、中卫、靖边等),积累了许多宝贵  相似文献   

20.
沙漠绿洲又逢春柴金明在古阳关下,有一片苍翠的绿洲。这里,曾经是我国西北风沙最严重的县(市)之一。滚滚黄沙,时常暴起,铺天盖地而来,掩埋房屋农田、卷走牧童牛羊、隔断公路交通,严重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这里的人民历经几十年艰辛用汗水从沙漠里托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