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江牡蛎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查明近江牡蛎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产量的因素组成,随机选取140只2.5龄贝,对其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重量性状(活体重、软体重)等5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并应用遗传相关、多元回归、通径分析、决定系数等方法讨论了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测的5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相关系数从0.16710到0.81988。形态性状对活体重和软体重具有相同的影响:对二者起直接作用最大的均是壳高,其值分别为33.84%和34.20%;对二者起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壳长,其值分别为17.84%和13.23%;壳宽的作用最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长(x1)、壳高(x2)、壳宽(x3)3个估计活体重(Y1)和软体重(Y2)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1 = -104.50715 + 1.29795x1 + 0.91435x2 + 1.39589x3 (R2 = 0.7818), Y2 = -10.54062 + 0.14956x1 + 0.14361x2 + 0.12205x3 (R2 = 0.6008)。本研究结果为近江牡蛎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以提高活体重或软体重为目标,主要选择壳高,同时加强对壳长的协同选择。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河田鸡体重、体尺与屠宰性状的相关关系,为河田鸡的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对120日龄河田鸡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各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胸深、胸宽、胫长和胫围在公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胸深、胸宽、胫长、胫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余各指标间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腹脂重、皮脂重、腿肌率和腹脂率在公母之间存极显著差异(P<0.01);宰前体重与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皮脂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余各指标间亦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丹系长白母猪繁殖性状通径分析及最优回归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丹系长白(Danish Landrace,D-Landrace) 母猪产活仔数,出生窝重,出生均重,断奶仔数,28日龄断奶均重,总产仔数,28日龄断奶窝重7个性状进行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繁殖性状在表型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相关系数最大,而产活仔数、断奶仔数、出生窝重和28日龄断奶均重对28日龄断奶窝重有极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估计28日龄断奶窝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40.2415+1.4332X1+1.1342X2+4.0760X4+5.4210X5  相似文献   

4.
以红薯淀粉、五花猪肉为主要原料,添加香菇以改善传统"丰城滑肉"营养食品的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模拟得到红薯淀粉与五花猪肉质量比(X1)、香菇(X2)、调料水(X3)之间的二次三元回归方程模型:Y=31.60-1.13X1+1.00X2-1.63X3-1.50X1X2+0.25X1X3+1.00X2X3-2.93X12-3.18X22-1.92X32,且R2=0.919 8和R2Adj=0.848 1,该二次方程模型达到显著水平。制作"丰城滑肉"营养食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红薯淀粉400 g,五花猪肉250 g,香菇80 g,调料水160 g。  相似文献   

5.
澳洲长鳍鳗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机选取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1龄鱼50尾,分别测量全长、体长、背鳍长、臀鳍长、体高、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口裂宽和体重共11个形态学指标。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重为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除眼径和头长以外其他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P<0.01)水平。剔除了通径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的变量,保留了全长、体高和口裂宽三个变量,其中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P1=0.398)。所选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R2=0.965,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方程法建立了回归方程为:Y=-1412.565+1.923X1+13.000X5+15.767X10。式中,X1、X5、X10分别为全长(mm)、体高(mm)和口裂宽(mm),为澳洲长鳍鳗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庄河大骨鸡GH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庄河大骨鸡GHR基因的多态性与屠宰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以17周龄庄河大骨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RFLP标记技术、最小二乘法分析了GHR基因群体遗传结构与屠宰性状的关联。结果表明:GHR基因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85,属于中度多态,存在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3575、0.3825、0.26,等位基因M和N的频率为0.54875和0.45125;MM型基因型公母鸡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的高于MN型和NN型的公母鸡(P<0.05)。GHR基因的MM型对鸡的屠宰性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紫石房蛤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选取73只紫石房蛤,测定其壳长、壳宽、壳高、活体重,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贝壳性状为自变量对活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明确影响紫石房蛤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壳高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589)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壳长和壳宽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139, 0.297)相对较小,主要是通过壳高的间接作用(0.4023,0.3787)影响体重。所选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回归系数R2=0.828,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壳长、壳宽、壳高为自变量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265.233+0.743x1+2.459x2+3.688x3。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扬州鹅’及其杂交配套组合体重和体尺对羽绒产量的影响,为扬州鹅的选育提供依据,以70日龄罗扬鹅(L×Y)、卡扬鹅(K×Y)、浙扬鹅(Z×Y)和扬扬鹅(Y×Y)4个鹅群体为试验素材,测定其70日龄体质量、体尺及产绒性能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经济杂交方法不同程度的地提高了体重、体尺与产绒量。3个杂交配套组合的体重、半潜水长与胸宽均不同程度的大于对照组Y×Y组合,说明杂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重与一些体尺性状;3个杂交组合的羽绒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Y×Y组合(P0.05),其中L×Y组合羽绒总重最大为144.71 g;L×Y组合与K×Y组合正羽重显著高于Z×Y组合与对照组Y×Y组合(P0.05);L×Y组合与Z×Y组合绒羽重显著高于K×Y组合与对照组Y×Y组合(P0.05)。通过体尺、体重与产绒性能关联分析,体重、半潜水长和胸深对产绒性能影响较大,相关性最高,体重和半潜水长与正羽重、绒羽重和羽绒总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见,这种经济杂交方法可以提高了鹅的羽绒产量,而且体重和体尺与正羽重、绒羽重和羽绒总重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选育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对虾选育群体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随机选取经连续选育的第五代凡纳滨对虾68 尾,测量体质量(W)、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高(X3)、头胸甲宽(X4)、第一腹节高(X5)、第一腹节宽(X6)、第二腹节高(X7)、第二腹节宽(X8)、第三腹节高(X9)、第三腹节宽(X10)、第六腹节高(X11)、第六腹节宽(X12)、尾长(X13)共14 个形态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高(X3)和头胸甲宽(X4)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 (P<0.01),是直接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体长的通径系数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因素,4 个形态性状的决定系数之和达0.9311,成为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分别建立体质量(W)与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高(X3)和头胸甲宽(X4)关系的回归方程:W=0.0136X12.9559(R2=0.9642),W=0.7969X22.4042(R2=0.736),W=4.712X32.0628(R2=0.6373)和W=4.633X42.1903(R2=0.6819)。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高(X3)、头胸甲宽(X4)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21.798 + 2.569X1 +1.104X2+1.069X3+0.4231X4。  相似文献   

10.
太湖秀丽白虾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随机选取了521尾太湖秀丽白虾,分别测定腹部长(X1)、腹部宽(X2)、体长(X3)、头胸甲长(X4)、头胸甲宽(X5)、尾扇长(X6)、额剑长(X7)、尾扇宽(X8)和体重(Y)9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秀丽白虾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y)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进而对各性状对体重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秀丽白虾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秀丽白虾的腹部长(X1)、体长(X3)和额剑长(X7)的通径系数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除体长(X3)外,各形态性状对体重(Y)的间接影响均大于直接影响。体长(X3)对体重(Y)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腹部长(X1)和额剑长(X7),其它形态性状对体重(Y)的直接影响很小,主要通过体长(X3)和腹部长(X1)间接影响体重; 决策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体长(X3)、腹部长(X1)和额剑长(X7)的决策程度最大。决策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的结果一致。剔除与体重多元相关不显著的形态性状,建立了腹部长(X1)、体长(X3)、额剑长(X7)与体重(Y)的多元回归方程Y=-2.768+0.046X1+0.066X3+0.025X7。  相似文献   

11.
由793只安卡×固始鸡F2资源群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的方法对PPARα基因的编码区进行SNP检测。结果发现,外显子4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经限制性内切酶BspHⅠ酶切后显示出EE、EF、FF 3种基因型。利用SAS8.0软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PARα基因NC_006088:T32311C的多态性显著影响鸡的腹脂重和腹脂率(P0.05),而对屠体重、皮下脂肪厚、肌间脂肪带宽、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等无显著影响(P0.05)。EE型和EF型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高于FF型(P0.05),而EE型和EF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PPARα基因影响脂肪代谢,可以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鸡脂肪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施肥和密度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苎麻新品种0501的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施肥和密度等4个因素对苎麻产量(Y1)和纤维支数(Y2)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Y2=2071.17-41.43X1+28.32X2+88.81X3-67.48X12+52.91X32。根据回归方程模拟寻优,筛选出最佳措施与策略,当4个因子的编码值X1=l.682、X2=1.682、X3=-1.682、X4=1.682时,原麻理论产量(三季麻)可达最大值5722.6 kg/hm2;当氮肥施用量为978.3 kg/hm2,有机肥施用量为3006.9 kg/hm2,钾肥为1666.6 kg/hm2,密度为24885株/hm2时,原麻理论纤维支数可达最大值2417.84公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浓度PD3新疏果剂在鸭梨疏果中的因子关系.结果表明盛花后5 d和10 d喷布不同浓度的PD3,对鸭梨疏除效应的影响分别为Y=(-479.04+0.533X)/X±0.059(R=0.981 5)和Y=(-582.07+0.787X)/X±0.042(R=0.996 5)的曲线相关;对新梢生长量的影响分别为Y=64.87e-879.8/X±3.493(R=0.960 6)和Y=57.29e-521.3/X±3.092(R=0.897 2)的指数相关;疏果后,在生理落果期间对幼果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果实成熟期,两个时期的处理,以2 000~2 500 mg*L-1浓度对提高果实单果重有较好的作用;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分别为Y=9.087 7+0.000 56X±0.173 2(R=0.856 4)和Y=8.914+0.000 83X±0.109 4(R=0.925 4)的直线相关.但以盛花后10 d用PD3 2 000~3 000 mg*L-1的浓度疏果,对树体合理负载,健壮树势,提高果品质量的综合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云上黑山羊体重与成年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基于98只云上黑山羊母羊的体重记录和成年性状数据,利用R语言对体重和成年性状共11个变量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18月龄校正体重和12月龄校正体重外,相邻体重之间极显著相关(0.30<r<0.42,P<0.01);18月龄校正体重与成年性状(除体高外)之间为极显著相关(0.39<r<0.76,P<0.01);胸围、管围、背膘厚和眼肌面积之间达到显著相关(0.24<r<0.76,P<0.0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与成年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主要是由18月龄校正体重和胸围引起的。以上提示,胸围是影响云上黑山羊体重的主要成年性状,可作为重点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15.
运用浙江省天台县病虫观测站1969-2009年的测报历史资料进行了晚稻褐飞虱发生关键因子筛选与回归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褐飞虱主害代发生量的关键因子主要是上一代褐飞虱的发生量、2-3代灯下诱虫量、水稻前期的田间发生率。逐步回归研究结果,连作晚稻9月下旬褐飞虱发生量(Y1)逐步回归方程Y1 = -8.9742 -0.2484X1 +0.5705X3 -0.4806X4 +0.0309X9 +0.24205X10;连作晚稻10月下旬褐飞虱发生量(Y2)逐步回归方程Y2=0.74638+0.3303X1 -0.28X2 -1.3136X3 + 1.7233X4 -0.2762X10+0.7946X11;单季稻8月下旬褐飞虱田间发生量(Y3)逐步回归方程Y3 = 4.1037 +0.64817X2-1.564X4+ 1.4128X6 + 0.1762X - 0.0238X8 +0.0752X9; 单季稻9月下旬褐飞虱发生量(Y4)逐步回归方程Y4=2.2717 +0.3217X1 -0.4132X2+ 0.3418X4 +0.3458X5 + 0.6962X10;逐步回归方程可作为褐飞虱发生趋势中短期预报应用,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水稻当家品种的抗虫性变化和主治药剂防治效果与抗药性变化等情况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6.
克氏原螯虾形态与体重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确定影响克氏原螯虾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以期为克氏原螯虾的亲本选育、形态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了350尾雌性克氏原螯虾和302尾雄性克氏原螯虾,分别测量其体重(Y)、全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腹节总长(X4)、第一腹节长(X5)和第一腹节宽(X6)。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以体重为因变量形态性状为自变量,计算了雌雄克氏原螯虾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雌雄克氏原螯虾各性状间相关性皆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回归分析中,雌雄克氏原螯虾剔除了与体重性状不显著的形态性状,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雌=-34.689+10.629X2+6.479X3+0.803X1,Y雄=-33.413+5.727X2+6.770X3+2.043X1+3.045X6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头胸甲长在雌性克氏原螯虾中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全长和头胸甲宽,全长和头胸甲宽通过头胸甲长对体重的间接作用较大。在雄性中,也是头胸甲长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全长和头胸甲宽以及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宽通过头胸甲长、宽和全长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结论]以上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庄河大骨鸡IGF-Ⅰ基因的多样性与产肉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以庄河大骨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R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分析了IGF-Ⅰ基因5′非编码区域的多样性与产肉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基因存在AA、AB、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445、0.300、0.255,A基因和B基因频率分为0.595和0.405;BB型个体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分别显著的高于AA型和AB型(P<0.05),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AB型和AA型各性状间不差异(P>0.05)。IGF-Ⅰ基因的BB型对鸡的产肉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其是否可以作为庄河大骨鸡产肉性能的重要遗传标记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苦瓜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6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分成两组,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9个杂交组合。利用11个数量性状计算主成分遗传距离。以遗传距离为自变量,杂种优势为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果长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直线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7.5718+3.2272X和Y=-5.8529+1.5946X。单果质量和果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无相互关系。分析认为单果质量为产量的重要构成性状,而叶柄长、节间长为果长的重要构成性状。对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可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平衡施肥对麻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9(33)的麻竹肥料试验。其结果表明:(1)施肥对麻竹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增产的主次顺序为N>P>K。麻竹产量与施肥量回归方程y=84.30X1-86.44X2+152.15X3-0.229X12+0.947X1X2-0.769X22-0.736x1x3+0.953x32+17744(X1:施N量kg/hm2,X2:施P2O5量kg/hm2,X3:施K2O量kg/hm2,Y:产量kg/hm2),且差异达极显著;(2)最佳施肥配比N:P2O5:K=1:0.51:0.58,最大产量为44491.86kg/hm2,对应的年最大产量施肥量为N:228.71kg/hm2,P2O5:115.58kg/hm2,K2O:132.88kg/hm2;(3)施肥对笋中含N、P、K含量有显著影响;(4)施肥对笋中粗蛋白含量影响极显著,主次顺序:N>P>K。  相似文献   

20.
水稻新品种新稻18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新稻18号两年国家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其8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和通径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Y=-31.3733 0.0040X1 0.0368X2 0.0048X3-0.0482X4 0.0311X5 0.0617X6 0.0984X70.3212X8.明确了各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总粒数>株高>生育期>穗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