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随着桑树种植时间的延长,桑树害虫的危害也逐渐严重。近年来,对桑树造成严重危害的桑蛀虫,也迅速猖獗,已严重威胁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将桑蛀虫发生的环境因素和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技术王晓霓江西省九江市农牧局蚕细菌性败血病是细菌病之一,我市夏秋蚕期时有发生,随着杂交渠大面积夏代改为迟夏伐后,夏秋蚕饲养量相应增多,在蚕室蚕具不足的蚕区,更应防止该病的危害,本病不仅危害蚕,还会危害蚕蛹和蚕蛾,因此,不但对丝蚕育是...  相似文献   

3.
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养殖品种。草鱼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草鱼生长速度快、饲料来源广、产量高,但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赤皮病、肠炎病和烂鳃病等疾病,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效益。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了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技术要点,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如皋市桑疫病发生动态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忠兵 《江苏蚕业》2007,29(3):27-28
<正>桑疫病为桑树一种细菌性病害,常见有缩叶型和黑枯型两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如皋市发生以来,近几年呈逐步蔓延之势,已跃升为如皋市桑树主要病害之一,造成桑园大幅度减产,严重的田块甚至无法再进行生产。如皋市桑疫病发生区域呈东重西轻、北重南轻走势,发生季节呈春轻秋重的状况,虽然各季缩叶型和黑枯型都有发生,但春天多以缩叶型为主,秋以黑枯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不同剪伐形式对桑青枯病危害程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是桐庐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该县现有桑园面积1830余hm^2,2006年饲养蚕种58140张.蚕桑总产值6398.46万元,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桑青枯病是近年来危害该县桑树的主要病害。该病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易诱发,病菌侵入桑根导管.影响水分运输,叶片出现萎凋,从而造成植株死亡,且传播、蔓延速度快,为害面广。  相似文献   

6.
马志琴 《中国蚕业》2007,28(3):73-74
1沁水县蚕桑业的现状沁水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300年以前。据记载,1936年蚕茧产量150t。建国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蚕桑生产有了长足发展。1965年农业部在沁水县召开了北方八省市植桑养蚕现场会,把沁水县端氏镇树为北方植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射阳县蚕桑生产坚持走上规模、创特色、量质并举的发展思路,突出基地建设,硬化设施投人,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目前,该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左右,年产茧575万kg,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以上。蚕桑业已逐步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8.
大黄侧柏叶合剂对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败血症是淡水鱼类常见病之一。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治疗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虽然疗效确切,但存在着严重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残留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研究开发针对性强、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鱼药。笔者等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大黄侧柏叶合剂对鱼类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1α,Ah)引起的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进行防治试验,探讨以中药替代抗生素、化药防治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应用效果,为其合理应用、生产无公害水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草坪草腐霉枯萎病的室内、室外毒力,结果表明:甲霜灵、移栽灵、代森猛锌、乙磷铝、百菌清和仙生对草坪草腐霉菌室内毒力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均达到90%以上。室外盆栽试验表明:甲霜灵,仙生和乙磷铝对草坪草腐霉枯萎病均具有良好防效,在试验剂量下防效均大于70%,而百菌清的室外防治效果最差,与其余药剂处理差异极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宁南县不断出现链珠状蚕粪蚕儿,经研究发现此类病蚕出现是由细菌性肠道病引起。为了有效防治蚕细菌性肠道病,减少蚕农损失,本文开展了恩诺沙星溶液、盐酸环丙沙星胶囊两种药物防治试验,比较了两种药物的防治效果,初步探索总结出了预防和防治细菌性肠道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桑树细菌性青枯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细菌性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严重土传性病害,在我国华南蚕区桑园发病危害尤为严重。从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和检测技术、桑树的抗性鉴定方法及抗性种质资源评价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桑树细菌性青枯病的研究进展。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桑树细菌性青枯病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以及桑树的抗性遗传规律,选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性能的抗细菌性青枯病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桑树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蚕业》2019,(4):1-7
桑树青枯病是一种对桑树具有毁灭性的土传植物检疫性病害。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业界对于桑青枯病的发病特点、发生途径、致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桑树青枯病的研究概况,总结桑青枯病的发生规律、病原及致病机制,探讨桑青枯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桑树青枯病的空间分布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桑树青枯病(mulberry baeterial wilt)又称枯萎病、瘟桑病等。是传染性细菌病害。幼桑病株一般全株叶片同时出现失水、萎凋和青枯状;成龄桑嫩梢或枝条上部叶的叶尖或叶缘先失水,变褐干枯,逐渐扩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蚕区桑树“凋萎”症状病因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浙江省临安、桐庐等地桑园中的"凋萎"桑树根、茎部获得151个细菌分离物样品。经离体水培接种试验表明,这些分离物均可引起桑树"凋萎"症状,其形态、大小、染色反应、培养性状与对照番茄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相近;PCR鉴定其中125个分离物为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结合田间发生症状,将桑树"凋萎"症状诊断为细菌性青枯病。从125个雷尔氏菌株中选择16个典型菌株进行研究,根据生理小种划分标准,这些菌株均为雷尔氏菌的生理小种1,其中75%为青枯菌的生化型Ⅴ、25%为青枯菌的生化型Ⅲ。  相似文献   

15.
桑青枯病描述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桑青枯病(mulberry bacterial with)的一些错误描述及研究中的误区,阐述了国内外桑青枯病发生情况、正确的学名及小种与生化类型。研究提出了桑青枯病致病性测定新方法——离体桑枝注射接种法;首次明确了桑青枯菌中除生化型5(小种5)外还存在较多的4型菌(小种1)。控制该病的危害需着重抗病育种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6.
利用抗青枯病能力较强的桑树资源人工组配了24个杂交组合,并鉴定其抗病能力;对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杂交组合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物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抗病能力鉴定结果表明,24个桑树杂交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04-19×抗10和69×98-8为2个强抗组合。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桑树叶片中的POD活性与桑树杂交组合抗青枯病能力有密切关系,强抗性杂交组合的POD活性明显高于感病杂交组合。可将桑树叶片中的POD酶活性作为生化遗传标记之一,并结合常规抗病鉴定方法应用于桑树抗青枯病品种的杂交亲本选择。  相似文献   

17.
桑断柄型细菌性疫病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毛建萍  谭书生 《蚕业科学》1999,25(4):203-207
近年来发现桑细菌性疫病除黑枯型、缩叶型外 ,还有一种新的症状类型———断柄型。本文对桑断柄型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的血清学反应、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与以前发现的黑枯型菌、缩叶型菌作了比较试验。断柄型菌属桑疫病菌 (Pseudomonussyringaepv.mori)的同类菌 ;大多数菌株的血清学类型为Ⅴ型 ;最适生长温度 2 8~ 30℃。桑断柄型细菌性疫病在自然情况下于 4月上旬到 5月上旬发病 ,4月中下旬发生最多 ,表现为嫩叶叶柄的中间某点呈缢缩发黑 ,随后桑叶枯萎下垂并在叶柄缢缩处断裂脱落  相似文献   

18.
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椹菌核病的病原为柔膜菌目的真菌,病原真菌孢子在桑树开花期间侵入雌花引起初次侵染,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采取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桑树青祜病是威胁华南地区蚕桑生产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选育高产、优质的抗病杂交桑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对于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前期创制鉴评筛选出的抗青枯病优异种质资源作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育种、室内添菌筛选、重病地种植筛选等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抗青枯病杂交桑树新品种粤桑120.在青枯病疫区多点田间品比鉴定表明,该品种对青枯病的相对抗性率指数比抗病对照品种283×抗10提高10.6%;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平均比抗病对照种品283×抗10增产31.4%,春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提高5.0%,平均万蚕茧层量提高5.2%,平均100 kg桑产茧量提高6.6%.该品种生长势强、群体整齐,遗传性状表现稳定,叶片大、产量高、叶质优,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青枯病疫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桑黑枯型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桑黑枯型疫病[Mulberry bacterial blight(black wilt type)]在江苏省盐城市蚕区的暴发危害,研究了对该病综合防治的影响因素和有效防治技术。通过单因子试验发现,夏伐迟早、施肥方式、稀释药剂的水质、施药前是否摘除有病芽叶等措施均显著影响对桑黑枯型疫病的综合防治效果;施药器械、施药方法对综合防治的效果影响不明显。在发病初期摘除有病芽叶后,喷施100 mg/kg盐酸环丙沙星或100 mg/kg盐酸恩诺沙星,配合其它农业措施,在盐城市3个蚕桑重点乡镇的4个中试点,均有效地控制了桑黑枯型疫病的发生与危害。关键词桑树;黑枯型疫病;综合防治;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