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 一九八○年十一月下旬,我们到新西兰进行了一次考察,访问了十二个牧场和科研试验站。重点是南岛南部的双峰牧场、克来通牧场、塔拉高山研究站、林肯农学院的山地试验站、早地牧场和北岛的国家毛利族事务局的牧场等八个单位。这些场站一般都存在有干旱、山陡、越冬时间长等问题,与山西省以及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条件相类似。我们认为这些场站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借鉴的价值。现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粗浅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1983年8月,赵紫阳总理视察新疆国营农牧场时提出在农牧场内办家庭小牧场后,两年来,国营农牧场内家庭牧场大量涌现,广大山区、牧区也办起大批家庭牧场。综合各地情况,现阶段我国家庭牧场是以家庭关系为主,辅之与亲朋,邻里关系,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事畜牧业商品性生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它具有以下六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奶牛多胎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都知道,牛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产单胎,从妊娠到产犊大约280d。近些年来,随着养牛业的蓬勃发展,饲养奶牛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规模型牧场,奶牛产多胎的现象却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一现象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参阅一九五六年上海丝绸公司会同上海商品检验局用对位二氯化苯(C_6H_4Cl_2)实仓灭虫试验的报告,证明该药对茧绸的品质无不良影响,对人也无损伤,而且对仓库害虫有一定杀伤效果,值得进一步的研究试验,根据上海试验的报告及有关的书籍上参考到,对位二氯化苯可以作为一种驱除剂来防止某些害虫主要是鮝蠹(俗称鲣节虫)对蚕茧的损害,在害虫成虫大量出现以前来使用它效果是很大的,因为它能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牧场防疫工作越来越被日常管理所重视。近几年来,传染病的发生,特别是口蹄疫、流行热、布病等没有规律性,一旦发生就会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甚至使有的牧场破产,因此牧场防疫管理至关重要。1牧场防疫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防疫条件不符合要求厂址选择不合理,未远离居民区,圈舍多是简易工棚改建,场内未放置产房隔离圈舍,场外无消毒池,易造成交叉污染,排水设施处理不当、污染环境,给传染病的传播制造机会。1.2牧场消毒意识不强牧场消毒是消灭传染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牧场防疫管理上难度较大的环节,许多牧场(小区)容易忽视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6.
DHI知识问答(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DHI知识问答(一)”中,我们就DHI的概念、主要测试内容和开展DHI测试对牧场的一些基本要求,回答了读者的提问。在牧场进行采样后,样品在实验室如何进行分析,这是DHI实验室的具体工作,非常专业,在牧场负责饲养管理工作的人员不需要详细了解,我们不作介绍。大家关心的是,通过DHI测试的数据,除了在种公牛后裔测定中,作为评估公牛遗传素质的依据外,对牧场提高牛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改进饲养管理工作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主要回答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在对牛的饲养过程中,牛会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导致其生长受阻,甚至威胁其生命。其中比较常见虫害有牛虻等,疾病有黏膜病等。一旦发病,对养殖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有些病症还具有传染性,不但对个体养殖户造成损失,还有可能造成一个地区养殖者的大面积的损失。以下分别介绍。1牛虻1.1牛虻叮咬后的症状牛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畜牧业害虫,体型强  相似文献   

8.
目前,乳房炎仍然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每年给我国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通过实验鉴定和分离其场内乳房炎奶样的致病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期为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以及预防提供有效指导意见。试验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明该牧场乳房炎是由多种致病菌引起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对上述致病菌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牛虻虫是一种用于活血通经,软坚散瘀的中药材。由于捕捉野生牛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致使其价格连年猛涨。据《中国医药报》的统计资料,到1996年第三季度末,在河北的安国、甘肃的祁州、西安的万寿路、成都的荷花池等药材市场上,每公斤牛虻虫的价格已由三年前的8~12元升至400元以上。在市场高价的驱动下,人工养殖牛虻正在悄然兴起。 人工养殖牛虻所需的投资很少。牛虻的种苗可通过捕捉野生牛虻来解决,不用花一分钱。牛虻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其养殖设施可因陋就简,花钱不多。种虻  相似文献   

10.
牧场大多已被随意改作其他用途,但根本无人过问加以制止,这一势头还将持续下去,草食畜的发展空间还将进一步受到威胁。"我的牛不再有放处,我将拿刀把栏杆及小树全部砍掉。""因到处栽树,我们的牛羊已不再有地方放了,你们要向上面反映"……  相似文献   

11.
氨化秸秆技术已在全国许多牧场推广应用。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一是利用液氨氨化间氨化法,其设备投资大,只有一些比较大型的牧场有条件应用;再就是利用尿素塑料薄膜堆垛氨化法,但塑料薄膜用量大,占地多,成本较高,只适用于小型牧场和个体户少量制作。当然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我们公司拥有800多头奶牛,为了找到适合的方法应用这项技术,我们利用闲置的青贮窖进行稻草氨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很大的提高,城市乡村到处都有宠物犬的身影,宠物犬的健康饲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年中,夏季是宠物犬各类疾病的高发季节,怎样让爱犬安然度夏是困扰很多宠物犬爱好者的问题。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走访当地一些宠物犬养殖企业和宠物医院,就宠物犬安然度夏做了一些调查,仅供大家参考。1我国宠物犬养殖历史我国养犬的历史比较悠久。从考古来看,目前在湖南、湖北、辽宁、内蒙古、安徽、江苏、上海、河南等  相似文献   

13.
一些牧场反映,对DHI测试出的数据产生怀疑。其实,不规范的采样方法,对测试的结果影响很大,特别在没有摇匀的情况下采样,就会出现同一头牛有不同的测试结果。对此,我们专门到牧场进行了一次采样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初乳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免疫球蛋白和一些生殖激素.维生素能提高内膜机能,新斯的明能使内膜的营养障碍恢复正常。我们的试验目的是用初乳和新斯的明相结合,激发母牛的殖繁机能,提高母牛受胎率。1985年下半年我们在沽源牧场和察北牧场分别用草原红牛和短角母牛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几年中国奶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奶牛场的规模逐步扩大。对于奶牛场的饲养管理也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从蒙牛2005年在马鞍山建大型牧场开始,光明现在也要建立一个5000头的奶牛场。在以前一般牧场有100头、200头、300头、500头奶牛的情况下.大家靠经验、靠眼睛去管理,但是现在管理5000头的奶牛场,如果没有科学的数字化手段。牧场就无法管理。2005年养牛业所面临的形势,是最关键的一年。原因之一是鲜奶的需求量问题:二是某些疾病新毒株的出现给一些奶牛场带来的影响,如流产、长期的乳房炎、牛蹄病,严重的有牛蹄甲脱落等症状。但2005年从整体上来看.奶牛养殖业仍是一个健康、可持续稳定发展的行业,因为1/3的牧场赢利。不到1/3的牧场持平,还有1/3的牧场亏损。如果管理好的和管理坏的牧场都在挣钱时,所有人都会在这个行业里投资,势必造成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16.
一般根据驱虫的目的可分为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和诊断性驱虫。根据虫体的发展阶段可分为成虫期前驱虫、成虫期驱虫和成虫期后驱虫。家畜驱虫时间一般是每年进行两次:春季和秋季。春季驱虫,对放牧家畜驱虫,应在放牧之前进行;而对舍饲的家畜驱虫,开化之前为好。秋季驱虫,放牧家畜在归牧以后,目的是驱除在牧场上感染的虫体;舍饲的家畜应选在上冻以后。家畜的驱虫药物一般选择广谱、高效、低毒,经济、安全方便的药物。广谱,就是抗虫体的种类越多越好;高效,就是该药既对寄生虫的成虫有效,也对寄生虫的幼虫有效;低毒,就是药物进入畜体无急性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畜产品尤其是乳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作为当代小规模家庭牧场的生产环境、技术措施、服务观念、质量标准能否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营养需求呢?为此,笔者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对一些小规模家庭牧场进行了走访调查,希望能找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手工挤奶方式已被挤奶机所代替了。虽然劳动强度得到了改善,但是奶牛疾病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奶牛乳腺炎疾病的高发,值得我们去注意。笔者曾在2005年至2006年间,在青海省畜牧兽医学会派遣下,在“日本枥木县三和酪农组织”旗下的牧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奶牛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技术的研修。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奶牛疾病的80%是由于挤奶技术的失败。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并结合理论知识,来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每一家商业规模的猪场都需要一间医院,因为猪场内总是有一些猪得病或受伤从而需要养在隔离圈舍内待其痊愈或是最终将其淘汰。但是,正如每一个猪场管理者都见到的那样,提供需要加以特别护理的圈舍是比较容易的。比较困难的是要有时间和人员参与护理工作。欧洲的一位兽医...  相似文献   

20.
在食品行业,在雇用某人作为正式工人之前先对其进行健康检查,是很正常的做法,这是为了弄清这些人是否携带有严重的感染以防止其通过食品厂产品传播给消费者。那么,将来猪场是不是也会为保护场内猪的健康而对其准备雇用的人进行类似的检查呢? 在丹麦进行的一些研究已提出了这一令人迷惑的前景,目的是为了防止病原体从人传给猪,丹麦研究人员已从一些病人分离到了一种类型的可引起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的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