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树军 《玉米科学》2005,13(Z1):115-117
试验调查并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温度条件———田间正常温度和玻璃温室内温度,对玉米的生长速度及其外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玉米的叶片宽度、叶片增长速度及出苗时间影响很大,而对玉米6月23日(夏至)的叶片数及植株总叶片数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东北雨养农区气候变暖趋势与春玉米产量变化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象资料和长期定位试验数据,采用一阶差分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玉米产量波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从而分离玉米产量变化中的气候效应,评价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区域气候变暖趋势明显,玉米主要生长季节(5~9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每10年分别上升0.6℃和0.8℃,生长季气候变化因素(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降雨量)可以解释近30%玉米产量的变化;玉米产量变化与生长季节平均最高温度变化呈显著负相关,最高温度每上升1℃导致玉米产量降低14%;最低温度和降雨量的变化与产量变化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玉米主产区气候因子与玉米产量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扈艳萍  曹敏建  刘敏 《玉米科学》2008,16(3):140-146
根据辽宁玉米主产区沈阳、铁岭、鞍山3市1980~2004年的农业气候资料及玉米产量资料,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模拟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并结合相关系数分析法初步分析了温度、降水两大气候因子与气象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内降水对玉米气象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0℃活动积温和极端温度;降水关键期在4~5月和7~8月,≥0℃活动积温关键期在7~8月;降水、活动积温过大和过小对玉米产量均不利;极端温度影响以最高温度影响较大,极端最低温度影响较小;极端最高温度发生几率逐年增加,极端最低温度出现的几率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4.
淮北地区夏玉米生育期气候资源的配置与提高单产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生物学角度阐述夏玉米生育阶段对温度、土壤水分含量、降雨和光照的要求。通过对气象资料的分析认为,安徽淮北地区温度和光照能够满足夏玉米生育的需要。耕层土壤水分含量受该时段降雨量的影响,而降雨的时空分布与大小与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相吻合,是影响夏玉米生育和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根据淮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夏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淮北地区夏玉米单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功能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起源于热带的喜温作物,几个世纪以来,玉米已引种到高纬度地区栽培。然而,不适当的温度会程度不同地危害玉米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温度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之一,它既与植物种类和自然分布有关,也与  相似文献   

6.
以灌溉区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8TM卫星数据把冠层含水量指数MSI2与温度指数LST结合构建冠层水分温度指数(CTWDI),对研究区2014~2016年大田玉米灌浆期旱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CTWDI与灌浆期玉米冠层含水量极显著相关(r=0.719**),可以较好地反应灌浆期高覆盖度玉米水分状况。基于CTWDI的灌浆期玉米干旱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且Kappa系数均高于57%,改进了玉米生育中后期的旱情监测方法,可以利用CTWDI对灌浆期高覆盖度条件下的玉米进行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7.
作物育种家们为改良低温下玉米的生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其中许多是关于低温、无霜冻温度对玉米营养生长的效应。然而,晚春霜在世界许多玉米种植区是共有的,并可引起严重叶损伤。在收获期会导致籽粒含水量较高、粒重减少,结果造成经济损失(Arney和Upper,1973)。玉米基因型间霜害敏感性变异已有报道,然而,从发表的资料看来,难以定量温度和植株受害程度之间的关系。玉米耐最低温度也有报道,但其差别很大。据报道温度在0~-1.5℃  相似文献   

8.
内布拉斯加耐寒玉米群体中胚轴内多倍体化的研究E.Wilhelm等玉米最适萌发和出苗温度为22℃左右(Nield和Richman,1981)。而多年来播种时需要的温度平均为16℃,最近几年播种时温度有所降低(Shaw,1988),随着播种时温度降低,出...  相似文献   

9.
玉米籽粒灌浆速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闫淑琴 《杂粮作物》2006,26(4):285-287
综述了玉米籽粒灌浆速度与粒重、种质类型、外界条件以及脱水速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玉米籽粒灌浆速度、持续期与籽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但也有例外杂交种。百粒鲜重与授粉后的天数呈二次曲线关系,百粒干重与授粉后的天数符合Logistic方程。不同类型玉米(普通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糯玉米、甜玉米)、不同熟期品种、不同紧凑型玉米以及不同类型玉米杂交其灌浆特性有较大差异。温度、光照、养分、水分是影响灌浆的四大因素。灌浆期间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比光照少温度低灌浆期短,百粒重提高。玉米灌浆速率与籽粒含水率的关系极为密切。籽粒含水率与灌浆天数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用籽粒含水率将籽粒发育过程分为3个阶段:水分上升阶段、水分平稳阶段、水分下降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三江平原地区影响玉米产量因素及调节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嘉陵 《玉米科学》1996,4(2):058-061
玉米是三江平原地区主栽大田作物之一,长期以来因低温冷害因扰,造成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低温年份平均减产14.2%,严重低温年份减产20.2%.究其原因主要是6月份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玉米发苗.据统计分析,玉米当年产量与6月份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极显著.因此,采取一些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调节,对提高玉米产量,增加三江平原地区的粮食总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糯玉米育种概况及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糯玉米育种概况和常用的糯玉米育种方法,并对糯玉米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美国糯玉米育种和生产与糯玉米作为工业原料紧密联系在一起,品种大多属专用化深加工型;当前我国糯玉米主要用作鲜食,糯质资源丰富,但生产上应用的糯玉米品种血缘较为狭窄,符合鲜食要求的品种尚不多。探索鲜食糯玉米育种新方法,育成适口性佳、产量高、抗逆性强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是现今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玉米种子活力检测适宜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以3种不同类型(普通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共6个品种的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了标准发芽、电导率测定、TTC定量测定、丙二醛含量测定活力检测方法,对人工老化获得的不同类型玉米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进行了各项活力指标的测定,以确定不同类型玉米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指标和方法。结果表明:普通玉米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为标准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试验;糯玉米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为标准发芽试验、丙二醛含量测定试验;甜玉米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为标准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试验。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东北黄金玉米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玉米产销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玉米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超过玉米产量的增长速度。建设东北地区黄金玉米带是缓解我国玉米供销矛盾的需要,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和玉米工业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青贮玉米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园  易婧 《玉米科学》2021,29(1):184-190
以1992~2019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721篇青贮玉米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并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我国青贮玉米研究的文献分布、刊物分布、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与趋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全面把握我国青贮玉米领域研究的发展进程,为我国青贮玉米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国 《玉米科学》2004,12(4):026-028
贵州山区玉米种质对贵州省的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有着重大贡献,但贵州山区玉米种质需要进行遗传改良和扩增,才能发挥良好作用.概述了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其改良情况,并对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改良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玉米行距对大豆/玉米间作作物生长及种间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大豆玉米间作系统中玉米种植行距对间作作物生长及种间资源竞争的影响。在固定带宽的大豆/玉米间作系统中,设置10,20,45,60和70 cm 5个间作玉米种植行距,分析间作系统的间作优势、作物生长情况以及大豆相对于玉米的资源竞争力变化。结果表明:随间作玉米行距增加,间作优势增加,70 cm行距间作优势最大,达4 271.4 kg·hm-2。Logistic生长拟合曲线表明:随玉米行距增加,大豆生物累积量减小,达到最大日生长速率峰值的天数缩短,玉米生物累积量最大值出现在D45处理下,达43 471.1 kg·hm-2,D45处理达到最大日生长速率峰值的天数最长,达130 d,且生长后期日生长速率持续高于其它处理;共生期内,伴随作物生长,大豆相对于玉米的资源竞争力Asm逐渐降低,共生后期,表现为随间作玉米种植行距增加,大豆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Asm逐渐减小。综合分析表明:河西灌区大豆/玉米间作系统中,玉米是强竞争力作物,玉米种植行距为45 cm,有利于大豆和玉米的生长及产量形成,大豆和玉米种间竞争力较弱,可作为河西灌区大豆/玉米间作系统中间作玉米的最佳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子粒注射法和花丝通道法,在玉米吐丝初期至乳熟后期间隔 5~127 d接种 3个不同玉米品种,明确东北地区玉米禾谷镰孢穗腐病抗性鉴定的最佳接种方法。结果发现,禾谷镰孢在玉米吐丝期至乳熟期均能侵染玉米子粒和花丝。子粒注射法在玉米吐丝 1~12 d内接种的病情指数显著高于 16 d以后接种的处理;花丝通道法在玉米吐丝 1~5 d内的病情指数显著高于 12 d以后接种的处理。子粒注射法的抗性鉴定结果为吐丝 1 d接种的果穗表现为感病,吐丝 5~12 d为中抗或抗病,吐丝 16 d之后为抗病或高抗;花丝通道法接种的结果为吐丝 1 d为中抗或抗,吐丝 5 d及以后为抗或高抗。结果表明,子粒注射法在玉米吐丝 10~15 d左右接种发病稳定、抗感差异明显、鉴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8.
极早熟糯玉米新品种克粘1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福忠 《玉米科学》2003,11(2):057-058
糯玉米起源于中国.目前我国推广的糯玉米品种较多,但克粘1号新品种是我国目前生产上已知推广应用的最早熟糯玉米单交种和玉米单交种,比冀承单3号早熟10天,具有极为特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入世前后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兴龙  王凯  刘爱军 《玉米科学》2007,15(6):118-121
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指数(TC)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分别从市场份额、净出口状况和出口规模等角度对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入世对我国玉米产业近期影响不大,尤其对我国玉米生产和出口没有明显的影响;我国玉米出口仅具有中度竞争力,并且很不稳定,年度间波动较大;与玉米主要出口国相比,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国内玉米加工需求的增加,我国将由玉米出口国向进口国过渡。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冬玉米的生育特征及产量表现,。并将各种特征与春玉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冬玉米的生育期比春玉米长34d,株高变矮,但产量要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