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
果桑既产果又养蚕,发展果桑种植业,在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但果桑易发生菌核病,近几年来呈快速蔓延趋势。本文对果桑茵核病症状、发病原因、发生规律,综合防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今后果桑菌核病用复合茵剂等进行生物防治、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是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温室果桑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菌核病的发生与温湿度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湿度,只有在相对湿度高于85%的情况下才可发生.辽宁省西部属于半干旱地区,空气湿度相对较低,在过去的几年中,果桑菌核病并不多见.然而,随着温室大棚果桑的发展,果桑菌核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绝收情况,给农户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往的追求数量到营养价值,发展到目前的讲究多样化、高品位,乃至独特风味和稀有营养.果桑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被发掘出来的.万州区于2003年2月引进了果桑品种大十、红果2号、红果3号、红果4号、白玉王等,建立果桑示范园50亩(1亩≈667m2,下同).经筛选,广东省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大十"果桑,具桑椹大、单位面积产量高等优点,因此该品种进入市场后,受到广大桑农欢迎,同时也受到商家和消费的特别青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该品种引进万州虽时间不长,但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加上政府特别重视,因而发展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的两个种质资源圃共计61份桑树种质材料进行田间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群体的85.25%都不同程度地被桑椹菌核病侵害。桑椹菌核病发病率为16%~45%的种质资源有10份,发病率为0~15%的有51份;同一种质在桑椹成熟过程的不同生长期发病程度不同,总体呈现“低→高→低”的抛物线变化趋势,时间上分别以2月底到3月中旬(第4期)发病率最高;不同果桑种质对桑椹菌核病的抗性存在差异,抗性强的分别为92L-43、254、154、121、94-21、92-56、93-65、93-152、94-661,发病率均为0。发病率最高的是种植于2圃的粤椹大10,发病率高达43.85%。;不同地块、树龄的相同种质桑椹菌核病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2圃的发病率普遍高于1圃。 相似文献
6.
果桑是近几年新兴的经济林新品种,叶果兼用。危害桑果的菌核病主要有三种: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和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由于桑椹菌核病危害面大、危害程度重,严重阻碍了果桑产业的发展,给果桑产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果桑产业的发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并举"的防治方针,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园区管理... 相似文献
7.
8.
<正>桑椹果肉多汁,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糖、苹果酸以及各种维生素,既可生吃,也可加工熟吃。具有滋补肝肾、养血祛风、延年益寿等保健作用,并是耳鸣、便秘、风湿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药,因此桑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近几年逐渐被人们青 相似文献
9.
<正> 桑枝枯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Sclerotinia sclerctiorum(Libert)de Bary浸染引起的桑树枝干病害,主要危害春季一年生枝条已萌发的桑芽及新枝梢。发病初期,新梢基部出现病斑,病斑逐渐扩大,环绕枝条一周后,阻止树液流动,而使病斑部以上新叶突然萎缩、干枯。病斑部的皮层组织严重腐烂,易于剥离,散发酒精气味,干燥时表面收缩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比较不同果桑品种的特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筛选了比较适宜的主栽品种,提出了果桑栽培技术、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技术措施,为果桑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果桑园区生态系统整体观念出发,以优质高产为中心,组建了桑椹菌核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以桑椹菌核病害为防治目标,通过选栽抗病品种调控措施,充分发挥抗性品种对桑椹菌核病的控制作用;通过农业防治措施冬耕、清园、摘除病果等降低病原基数;通过物理防治地膜覆盖、红外线照射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或杀灭子囊孢子,减少病害的发生。通过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优先考虑使用生物制剂,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桑椹菌核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组建和实施,增强了桑椹菌核病防治措施的规范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桑椹菌核病的危害是制约果桑生产发展的重要因子。针对生产实践中存在因桑树花期识别困难而错过最佳防治时期,造成桑椹菌核病严重危害的情况,探究以易于观察的桑树开叶数辅助花期识别确定防治适期的可行性。连续3年对大10、红果2号、白玉王、嘉陵30号4个花叶同开果桑品种的开叶数与花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花叶同开的果桑品种开叶数与花期高度吻合:84%以上植株的开叶数达4片叶时即为初花期;84%以上植株的开叶数达6片叶时为盛花期;81%以上植株的开叶数达8片叶时为谢花期。采用常规化学药剂进行桑椹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时,依据开叶数确定防治适期与通过花期判断确定防治适期的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且2组试验的校正防效均91%。初步认为,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通过桑树的开叶数观察辅助花期观察确定桑椹菌核病的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果桑发展迅速,桑椹菌核病成为影响果桑收成的最主要病害。桑椹菌核病共有三种病原,均属真菌类子囊菌亚门。3种桑椹菌核病病原菌侵染循环与发病规律基本一致,其发病范围广,难根治,传染性强,危害严重。生产中结合耕种处理、除草、化学防控等措施可有效防控桑椹菌核病的暴发,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17.
18.
<正>1分布与为害为了大力开发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果叶兼用桑在各地正逐步兴起,但桑葚菌核病在四川各大蚕区和果叶兼用桑基地的专业果桑园均有发生,而且已呈上升态势,桑葚菌核病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桑果农的收益,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