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制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比研究了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相比,表层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土壤机械组成优化;划区轮牧表层土壤质地有所改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均较自由放牧区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甸草原,针对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对植物群落及主要植物种群的影响进行做了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羊草的高度、盖度和密度在划区轮牧区较在自由放牧区高,说明划区轮牧有利于多年生根茎禾草的繁殖,对一年生植物的生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2)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划区轮牧区均高于自由放牧区,说明划区轮牧较自由放牧更有利于提高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3)植物群落总的地上现存量划区轮牧较自由放牧高,说明划区轮牧较自由放牧能够保持群落具有更高的地上现存量。  相似文献   

3.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比研究了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相比,表层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土壤机械组成优化;划区轮牧表层土壤质地有所改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均较自由放牧区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强度划区轮牧和连续放牧的对比研究,初步探讨了,草甸划原在牧草生长期放牧,不同放牧制度,强度,频度和始牧时期,以及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它们中的不同组合,影响草地生产量和家畜消耗牧草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划区轮牧是一种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先进放牧管理制度,也是其他更加先进放牧方式的基础。它与自由放牧相比,其优越性表现为:①减少了牧草的浪费,节约了草地面积。在划区轮牧中,一定数量的家畜只在规定的日期内采食,对牧草的选择机会大大减少,草地利用更加均匀,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和相关性,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2种利用方式下的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自由放牧样地的植被群落高度、盖度、密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均低于围栏封育样地;放牧条件下土壤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pH值和电导率均低于围封条件。综上所述,植被群落特征与部分土壤理化性状多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围栏封育措施对退化羊草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围栏封育作为简便而有效的草原恢复措施,在我国草原恢复维护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有关围栏封育措施随着实施年限的增加,会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怎样的影响,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退化羊草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围栏封育样地和自由放牧样地连续5年的植被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围栏封育样地和自由放牧样地的植被组成和生产力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围栏封育措施使退化羊草草原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均匀度较自由放牧样地略有提高,群落生态优势度略有降低,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围栏封育措施改变了退化草原的优势物种组成。随着封育措施的实施,总体上草原群落优势种为羊草和大针茅,反映出典型草原特征;而自由放牧样地,羊草和大针茅在群落中的地位不恒定。 3)围栏封育措施显著提高了群落植被的平均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但随着围封时间的延长群落地上生物量逐渐降低,凋落物量增高。4)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存在不同步性。其中群落生物量受围封措施影响最为明显,2年围封已使其达到峰值;其次是群落的优势种,4年围封已使群落优势种恢复成典型草原群落代表种;反映最为缓慢的是群落多样性指标,7年围封措施并没有使群落的多样性指标与自由放牧样地形成显著差异。由此表明,采用围栏封育措施时需充分考虑恢复目的,制定恢复时间,从而提高草原的可持续利用能力,降低恢复成本。  相似文献   

8.
放牧制度对天然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草地》2005,27(4):47-51
  相似文献   

9.
围栏封育和放牧对盐池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围栏封育和围栏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影响,寻找荒漠草原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出路,本试验在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选取3对封育围栏与放牧围栏,对封育围栏和相邻放牧围栏的本底条件一致的灰钙土和风沙土样带采用样线法开展植物群落样方调查,运用多样性指数等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灰钙土上以多年生禾本科植物为主,风沙土上以一、二年生菊科为优势群落。封育围栏群落物种组成趋于稳定状态,而放牧围栏群落还处于不稳定的演替初期。围栏封育有利于提高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生物量、高度和盖度;灰钙土上植物的生长量显著高于风沙土。在植物物种相对较少的荒漠草原,封育禁牧能改变群落的物种结构,但不能显著增加多样性;有利于提高风沙土上的物种多样性。相对于围栏放牧,围栏封育更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轮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可为草地合理放牧提供科学依据。在宁夏荒漠草原,以载畜率0.75只·hm-2为水平,以围封禁牧草地为对照(CK),对连续放牧(CG)、二区轮牧(TG)、四区轮牧(FG)和六区轮牧(SG)方式下草地物种植被组成、群落盖度、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轮牧使荒漠草原优良牧草重要值下降,但可增加植物物种种类;增加轮牧分区有利于优良牧草和多年生草本重要值的保持,但对半灌木的影响较小;2)植被盖度以封育和四区轮牧较高,地上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以四区轮牧和六区轮牧草地较高,地下生物量以封育和六区轮牧处理较高,草地凋落物量以封育较高;3)轮牧可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优势度,但群落均匀度指数下降;4)各处理下植物群落均不稳定,相比之下,围封禁牧群落稳定性最高,连续放牧最低。综合植被特征和生产中的便利性,研究认为四区轮牧是研究区最适宜的轮牧方式。  相似文献   

11.
植物角质层蜡质在保护植物免受极端环境危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内蒙古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分别选取围栏封育样地和自由放牧退化样地,在植物生长季采集3种植物(羊草、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叶片,采用色质谱技术分析了植物叶角质层蜡质总量、组分及碳链分布特点,比较了几种植物叶角质层蜡质特征对过度放牧的响应机制,旨在为合理利用和管理草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几种植物叶角质层蜡质总量存在显著种间差异,整体表现为羊草>克氏针茅>糙隐子草。羊草中,鉴定出7类化合物,分别是脂肪酸、烷烃、次级醇、初级醇、β-谷甾醇、β-二酮和烷基间苯二酚;在克氏针茅中,鉴定出5类化合物,分别是脂肪酸、烷烃、初级醇、α-香树脂醇以及β-谷甾醇;在糙隐子草叶中鉴定出6类化合物,分别是脂肪酸、烷烃、醛类、初级醇、烷基酯和β-香树脂醇。羊草次级醇相对含量最高,糙隐子草初级醇含量最高,而克氏针茅烷烃含量最高。草地类型显著影响了糙隐子草蜡质总量及其烷基酯的相对含量、克氏针茅烷烃相对含量及羊草次级醇和β-二酮相对含量。而草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了糙隐子草脂肪酸相对含量、克氏针茅蜡质总量、α-香树脂醇和β-谷甾醇相对含量及羊草蜡质总量和次级醇相对含量。在典型草原,糙隐子草和克氏针茅叶角质层蜡质总量均表现为自由放牧草地>围封草地(P<0.05);而羊草与之相反。在草甸草原,糙隐子草叶角质层蜡质总量样地间差异不显著;克氏针茅表现为放牧草地>围封草地(P<0.05);羊草叶角质层蜡质总量表现为围封草地>放牧草地(P<0.05)。不同植物角质层蜡质表现出的差异性响应模式,说明不同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适应机制。综合分析认为,草地植物可以通过调整自身蜡质合成,改变蜡质组分和含量以适应外界环境引起的胁迫。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划区轮牧对放牧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开展周期为36 d的6个小区划区轮牧试验,通过对在牧期和牧后再生期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与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指标含量的测定,研究在牧期和牧后再生期紫花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轮牧制度的合理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7—8月进行划区轮牧时,在牧期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均随放牧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根据地上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的降低量计算出苜蓿草地平均每天为每只羊提供的干物质和粗蛋白量分别为1.65 kg和318 g。牧后再生期紫花苜蓿的产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品质则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在21 d时品质最好,经过30 d的再生,地上生物量可达3.73 t·hm-2,粗蛋白产量可达0.8 t·hm-2。另外,由于绵羊采食的选择性,导致仅剩木质化茎秆的残茬对再生初期苜蓿品质的影响较大,建议牧后对残茬进行刈割以提升再生期草品质。  相似文献   

13.
南方喀斯特地区放牧型人工草地开展划区轮牧,可有效地提高草地利用率且获得较高的放牧收益。确定科学的划区轮牧方案对于延长草地利用年限、降低杂草比例以及家畜增重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贵州灼圃多年生禾草/白三叶混播草地,以当地自由放牧为对照,开展了不同绵羊数量、放牧天数和轮牧频次对草地产草量、杂草比例和绵羊体重影响研究。2年试验结果显示,1)以草地总生物量、再生量、可食牧草生物量和禾豆比例为评价指标,6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平均放牧12 d,轮牧频次3次效果最佳;2)以控制杂草生物量和杂草频度为评价指标,10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平均放牧9 d,轮牧频次3次效果最佳;3)以绵羊月增重为评价指标,6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平均放牧12 d,轮牧频次3次效果最佳。综合考虑划区轮牧对草地生产力、杂草控制和绵羊增重的影响,南方喀斯特地区禾草/白三叶混播人工草地建植初期实行划区轮牧以6只绵羊,每个轮牧小区放牧12 d,轮牧频次3次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划区轮牧是科学合理利用草地的有效方法,本文从分析贵州草地资源、气候资源出发,探讨贵州省大方草地划区轮牧对春季草地成分的影响,按照划区轮牧的放牧方式,笔者在2015年在该地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划区轮牧,大方草地蕨类植物大量减少,中华厥降低了57.5%.其它杂草减少了34.6%,使得杂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放牧家畜在草地上排出粪便,给草地施加天然有机肥,增加了草地土壤的有机质成分,给草地添加了养分,草地生产力得到了有效提高,改变牧草品质,增加家畜的采食量,提高轮牧小区的载畜量,家畜在采食过程中,踩踏杂草,有蹄耕作用,控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和牧草竞争,为草地牧草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放牧采食,要给人工牧草留大约是6 cm茬高度,不能过牧,使放牧草地有休养生息的条件,让被家畜践踏的草地得到有效的修复,防止草地退化,提高人工改良草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放牧制度对谢尔塔拉地区天然草地土壤物理性状以及对三河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制度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孔隙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轮牧区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均高于连牧区。放牧制度对泌乳量影响显著,轮牧区的产奶量提高了近25%(p<0.05),但放牧制度对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影响不大(p>0.05)。  相似文献   

16.
<正>裕民县位于塔城盆地西南部,隶属于塔城地区,是新疆33个边境县之一,全县草地总面积47.1万hm2。裕民县GEF(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项目于2005年开  相似文献   

17.
不同放牧制度对亚高山草甸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亚高山草甸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由放牧和划区轮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改变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显著,理化性质对其响应程度亦有所不同。轮牧土壤碱解氮、有机质的含量稍低于自由放牧,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含量均高于自由放牧。不同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容重、孔隙度、机械组成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放牧方式,在宁夏干草原系统地开展了草地植物特性与生态学特性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实行六区的划区轮牧方式是科学利用该类草地的最佳方式,轮牧比对照草地生产力提高73.84%。  相似文献   

19.
长芒草锈病对牧草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芒草锈病是陇东典型草原的主要病害,本试验对不同发病程度长芒草株高、地上生物量及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株高、生物量及植株体内叶绿素、氨基酸、蛋白质和可溶性糖随病害加重其数量下降;严重度为4级时,病株较健株矮化13.15%、生物量下降13.52%,并且氨基酸等4种成分的含量均不到健株的50%,表明锈病对长芒草生物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本结果为评价锈病对禾本科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群落植物种群有性繁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进行了放牧制度对主要植物种群有性繁殖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制度对群落植物种群的有效繁殖能力有影响;与自由放牧相比、轮牧有利于群落种群实生苗的存活和成丛,但不及禁牧的效果好,种群的有效繁殖与水分因子关系密切,降水充沛,有性繁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