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把秸秆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利用,直接解决了养羊对饲草的需要,同时也可以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一、原料及要求秸秆主要是玉米秸、稻草、大豆秸和青玉米。收集的秸秆要求新鲜、无霉变、无变质。二、菌种复活根据秸秆的数量,取一定量的秸秆发酵活干菌,一般3克活干菌可处理2吨青秸秆。每3克活  相似文献   

2.
秸秆的微贮     
顾毅仁 《农家致富》2006,(12):47-47
菌种的复活和菌液的配制是秸秆微贮制作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菌种复活率,菌种复活时应先在200毫升水中加入少许(2克左右)白糖,再加入活干菌,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2小时,与预先配好的1%浓度的食盐溶液混合拌匀。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殖业结构调整,养羊业发展迅速,农区养羊急需解决的是饲草问题。把秸秆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利用,直接解决了养羊对饲草的需要,同时也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一、原料及要求秸秆主要是玉米秸、稻草、大豆秸和青玉米。收集的秸秆要求新鲜、无霉变、无变质。二、菌种复活根据秸秆的数量取一定量的秸秆发酵活干菌,一般3克活干菌可处理2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2005,(11):9
一、制作菌种的复活和菌液的配制是整个制作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菌种复活率,菌种复活时应先在200毫升水中加入少许(约2克左右)白糖,再加入活干菌,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2小时,与预先配好的1%食盐溶液混合拌匀。配制好的菌液要当天用完,防止失效。同时要注意菌种的使用量。秸秆入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3种秸秆发酵剂,探究不同微贮处理对西藏主要农作物小麦秸秆的饲用品质影响。共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添加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种组、添加秸秆发酵剂组、添加益加益秸秆发酵剂组。小麦秸秆添加3种菌剂发酵后感官评分均提高;小麦秸秆添加秸秆发酵剂和益加益秸秆发酵剂发酵后,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了NDF和ADF含量(p<0.05),EE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秸秆发酵剂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EM菌种组(p<0.05),小麦秸秆添加菌剂发酵后,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秸秆发酵剂和益加益秸秆发酵剂与对照组比,降低了小麦秸秆pH值、NDF和ADF,提高了乳酸、乙酸、丙酸和EE含量,小麦秸秆的发酵品质和饲用价值均得到显著改善。添加EM菌种组与对照组相比,pH值偏高,发酵后小麦秸秆的营养成分未得到显著改善,但发酵后显著提高了乳酸、乙酸和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正>一、微贮的优点 1.成本低,效益高。每吨秸秆只需3克菌种。而氨化却需54千克尿素。 2.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微贮饲料具有酸香味,松软可口,能刺激家畜的食欲。据调查,牛的采食量可提高20%~30%,消化率可提高24%以上,有机物的消化率可提高29%以上。 3.原料广泛,操作方便。 4.可长期保存,饲喂方便,无毒无害。 二、微贮技术 1.微贮方法。微贮饲料可因地制宜,有水泥池微贮法、土窖法、塑料袋法等。 2、菌种的复活。在2千克水中加入3克(1袋)的菌种和20克白糖,在常温下静置1~2小时即可复活作为  相似文献   

7.
秸秆粉微贮饲料制作技术宁长申张龙现王志祥(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秸秆粉微贮饲料是在粉碎的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下脚料中加入有效微生物活性菌剂———秸秆发酵活干菌,于密封条件下经厌氧发酵而制成的优质饲料。其具有原料资源丰富、价廉,制...  相似文献   

8.
伊利 《农村科技》2011,(9):51-51
秸秆微生物发酵贮存机械化技术是指农作物秸秆经机械加工和微生物菌剂发酵处理,并贮存在一定设施内的技术。秸秆微贮饲料色正味香,牲畜适口性好,在自然环境中可保存1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秸秆微贮,就是在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干菌,放入密封的容器(如水泥窖、土窖等)中贮藏,经过一定的厌氧发酵过程,使它变成具有酸香味的草食家畜喜食的优质饲料。一、秸秆微贮饲料的特点1.制作成本低以1吨干秸秆计算,用氨化处理需要50千克尿素,费用近百元,每千克饲料摊入成  相似文献   

10.
1、秸秆的选择 用作徽贮饲料的农作物秸秆,应以当年采取的为主,上年的如果未发霉也可适当利用,云南省使用较多的秸秆有玉米、小麦、花生藤、豆秆、荞秆等.个旧市结合当地实际,使用芭蕉芋秆,保山市将甘蔗叶、杂草等作原料进行处理,效果也相当不错.各地可结合当地资源实际,进行试验和试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秸秆必须是牲畜能吃的无毒秸秆,且不能霉变.  相似文献   

11.
秸秆微贮技术是通过在秸秆等粗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有益微生物菌剂,在密闭和适宜条件下,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与发酵作用制成柔软多汁、气味酸香、适口性好、利用率高的粗饲料的微生物处理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相对成熟,本文主要研究传统秸秆微贮饲料(池贮)生产过程,并对其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粗饲料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原材料使用成本及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微贮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经机械加工和微生物剂发酵处理,贮存在一定设施内的技术。一、微贮作业的特点1.作业期长微贮一年四季均可制做,无论农作物秸秆是青、黄、干都能进行微贮,特别是解决了干(黄)不便贮存的问题。2.投入小每套微贮设备只需投资2~5万元,一家一户可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好氧稳定化处理沼液对玉米秸秆还田腐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量1 kg/m~2、破碎长度为3~5 cm、翻埋深度20~25 cm的条件下,不同处理组秸秆降解率为稳定化沼液组菌剂组沼液原液组秸秆还田组(ck),稳定化沼液组在处理150 d时,秸秆降解率达到79.2%,优于其他处理组。土壤营养成分变化结果显示,施用沼液和稳定化沼液的处理组,其土壤养分增加高于菌剂组,显著高于ck组;稳定化沼液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土壤酶活性的考察结果显示,各处理组的酶活性变化规律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施用稳定化沼液能促进秸秆降解并加快秸秆腐解程度,定期连续施用稳定化沼液比一次性使用市售秸秆腐熟菌剂更能促进秸秆降解。  相似文献   

14.
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熟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几个时间段内施用腐熟菌剂处理与不施腐熟菌剂处理的秸秆失重率,10 d时2个处理之间腐熟度差异不明显,20 d和30 d施腐熟菌剂与不施腐熟菌剂处理间,秸秆腐熟度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明该菌剂对秸秆具有良好的腐熟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华巨”秸秆微贮宝是武汉市华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秸秆快速微贮生物添加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IL9711976·X)。它具有以下特点。1.多菌种复合作用。该产品是由6株秸秆发酵菌和1种酶经科学配伍,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发酵制得,具有降解纤维素,增  相似文献   

16.
秸秆微贮饲料及其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微贮饲料制作技术是1991年研制成功的,1991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是目前唯一通过了国家饲料主管部门验证和鉴定的秸秆生物处理技术。我们总结了几年制作应用的经验体会,供同仁参考,避免在应用中少走弯路。 1 秸秆微贮饲料的优点 1.1 成本低,效益高 每t秸秆制成微贮饲料只需3g秸秆发酵活干菌(10元左右);每t秸秆氨化则需要40kg尿素。在同等饲养条件下,秸秆微贮饲料对牛、羊的饲喂(增……  相似文献   

17.
一、建设永久性窖池窖池建设是秸秆处理的基础环节。为保证秸秆处理的效果,须新建永久性窖池。在实施过程中,应在地势高、排水容易、土质坚硬、距离畜舍较近的地方建永久池,要求用坚固的砖、砂、水泥建成长2米、宽1~1.2米、深1米的长方形窖池。窖底及四周光滑平整、不渗水,窖顶要高出地面30厘米左右,便于取料。每立方米可贮干秸秆200~300公斤。若养畜头数较多,最好同时建两个窖,以利交替使用。在微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腐发酵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槽式堆料发酵的方式,以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牛粪为氮源,探讨接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腐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微生物菌剂有利于促进玉米秸秆堆体温度的迅速升高,其中T1(有机肥发酵剂)和T2(菌剂A)处理的最高温度分别可达71.1和70.1℃;除对照T0(未使用菌剂)处理随时间推移pH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pH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处理EC值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与初始值相比,在堆腐发酵60 d时,T1处理EC值降低最多,可达40.4%;各处理堆料的E4/E6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堆腐60 d时,接种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不同处理的发芽指数(GI)均呈先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在堆腐60 d时,T1和T2处理GI均超过90%,筛选出2个适宜宁夏地区玉米秸秆腐熟发酵的菌剂。  相似文献   

19.
丁吉林 《甘肃农业》2005,(12):244-245
一、秸秆微贮的概念秸秆微贮就是将粉碎或揉碎的黄绿秸秆装入一定密闭容器,加入高效活性发酵菌剂和其它辅科进行厌氧发酵成为家畜喜食酸香饲料的加工操作方法。高效活性菌剂一般用华巨牌微贮宝系列,较适宜我县城乡养殖场、户推广。二、微贮秸秆饲料特点 1.原料广:稻草、麦秸、玉米秆、豌豆蔓等。 2.成本低:秸秆发酵所需设备简单易行,只要保持密封环境即可,农村常见的青贮氮化池、窖、缸、塑料袋均可。每吨微贮饲料成本较氨化饲料节  相似文献   

20.
周华 《农村百事通》2006,(13):49-49
近年来,秸秆氨化、碱化、青贮等秸秆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合理开发饲料资源,充分解决饲草、饲料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青贮对秸秆的要求较高,季节性较强,而且氨化的液氨和氨水运输又很不方便,还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微贮技术则能弥补以上的不足。秸秆微贮技术通过加入木质素纤维素发酵剂秸秆微贮宝,在密闭的厌氧条件下,能促进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其消化率,并增加营养。秸秆微贮宝处理农作物秸秆,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增重快、无毒害等特点,可以作为一种处理秸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