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粮中缺硒对鸡空肠肥大细胞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硒缺乏对鸡空肠中肥大细胞(MC)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将10只鸡随机分成低硒试验组(饲喂低硒日粮0.032 mg/kg)和正常对照组,在75日龄时断头处死立即取出空肠,进行甲苯胺蓝、长时间甲苯胺蓝、阿利新蓝-藏花红染色、阿利新蓝-高碘雪夫氏反应和醛品红-阿利新蓝5种染色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染色方法所获得的MC数量、大小、形态、颜色及颗粒的黏多糖成分均不相同.电镜下,MC细胞胞浆内充盈大量的特征性颗粒,颗粒内容物呈均质状,电子密度高低不等,核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中可见高尔基复合体和较多的线粒体;试验组可见MC数量显著增加并与变性细胞紧密相邻,异染色质增多,核偏位或固缩,胞质稀疏,同时可见MC内颗粒内容物释放后的空隙或空泡.因此,组化染色提示肥大细胞存在不同亚型;试验组MC数量明显增加,这提示MC是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浓度的镉及硒与之相拮抗,复制鸡慢性镉中毒及硒拮抗模型,探讨镉对鸡免疫器官及对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表明:(1)镉对免疫器官发育以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造成了广泛的抑制效应;(2)镉严重影响了ND抗体的产生,并在较低的水平上维持;(3)镉中毒组胸腺、脾脏、法氏囊免疫器官脏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而硒镉拮抗组免疫器官脏器指数介于二者之间;(4)镉中毒组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免疫器官淋嘏组织广泛出现实质性的变化,包括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变性、坏死、滤泡减少成元滤泡形成等,以及胸腺皮质萎缩变小.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硒缺乏对鸡空肠中肥大细胞(MC)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将10只鸡随机分成低硒试验组(饲喂低硒日粮0.032 mg/kg)和正常对照组,在75日龄时断头处死立即取出空肠,进行甲苯胺蓝、长时间甲苯胺蓝、阿利新蓝-藏花红染色、阿利新蓝-高碘雪夫氏反应和醛品红-阿利新蓝5种染色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染色方法所获得的MC数量、大小、形态、颜色及颗粒的黏多糖成分均不相同。电镜下,MC细胞胞浆内充盈大量的特征性颗粒,颗粒内容物呈均质状,电子密度高低不等,核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中可见高尔基复合体和较多的线粒体;试验组可见MC数量显著增加并与变性细胞紧密相邻,异染色质增多,核偏位或固缩,胞质稀疏,同时可见MC内颗粒内容物释放后的空隙或空泡。因此,组化染色提示肥大细胞存在不同亚型;试验组MC数量明显增加,这提示MC是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硒元素对动物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作用很广泛,其中在免疫功能方面尤其突出。硒缺乏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动物肌营养不良,鸡肝脏坏死、渗出性素质、营养性脑软化症,仔猪桑椹心,幼驹的腹泻、胰纤维化、胎盘滞留和人克山病、大骨节病等。轻度缺乏机体并不表现临床症状,只是免疫功能受损,如细胞发生氧化、变性,免疫器官受损等,从而造成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但补硒过多也会引起免疫抑制甚至中毒。  相似文献   

5.
通过石蜡切片和HE染色方法观察了宁都黄鸡小肠的显微结构,同时通过改良甲苯胺蓝染色的方法鉴定小肠中的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结果显示,宁都黄鸡小肠与一般禽类小肠显微结构类似,黏膜下层缺乏十二指肠腺,黏膜固有层缺乏淋巴小结.小肠从前到后,杯状细胞逐渐增多.3段小肠的肠腺和回肠杯状细胞呈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小肠壁四层结构中都有肥大细胞的分布,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细胞下、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体积较大,多数呈卵圆形,有的细胞形态不规则,甚至有突起.胞核染色呈深蓝色,胞质中含有紫红色颗粒.结果表明,宁都黄鸡小肠腺细胞和杯状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说明其能够分泌有助于吸收的活性物质;小肠中具有丰富的肥大细胞,说明宁都黄鸡有较完善的肠道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6.
不同硒源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亚硒酸钠与纳米硒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罗曼蛋雏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组分别添加0.4 mg/kg亚硒酸钠和纳米硒的基础日粮.在试验鸡26,36日龄时的清晨称重,每组随机扑杀5只,取免疫器官,计算免疫器官指教,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试验鸡36日龄时的生长性能,Ⅱ组与Ⅰ组相比结果显著(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结果极显著(P<0.01);免疫器官指数,Ⅱ、Ⅲ组与Ⅰ组相比结果不显著(P>0.05);免疫器官结构:脾脏,Ⅱ、Ⅲ组动脉周围淋巴鞘变大、脾小结变大:法氏囊,Ⅱ、Ⅲ组法氏囊皮质增厚;胸腺,Ⅱ、Ⅲ组胸腺皮质增厚、胸腺小体变大.Ⅱ、Ⅲ组比较,Ⅲ组在脾小结变化中表现更为明显.结论:在蛋雏鸡饲料中添加纳米硒能促进其生长并增强免疫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NBF液固定,阿尔新蓝—藏红O复染(AB/SO)法与吖啶橙染色(Acridine-Orange,AO),对不同日龄鸡免疫器官中肥大细胞(MC)及肝素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NBF溶液固定,AO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肝素阳性细胞,其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大小不一;胸腺中肝素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髓质;法氏囊中肝素阳性细胞多分布于淋巴小结周围;脾脏中肝素阳性细胞分布在实质,血窦、血管周围偶见;肝素阳性细胞与AB/SO染色显示的MC的分布十分相似;18日胚龄前,免疫器官中肝素阳性细胞的数量与胚龄呈正相关,18日胚龄后肝素阳性细胞数量下降是否与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研究清瘟败毒颗粒对鸡抗体水平、淋巴细胞转化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用30日龄海蓝白公鸡,随机分成3组。采用HA-HI试验方法测定各组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MTT法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免疫28d后采用器官重量法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清瘟败毒颗粒能够延长抗体在体内的时间,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鸡腔上囊、胸腺和脾脏指数,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清瘟败毒颗粒对鸡细胞和体液免疫都有显著影响,对鸡免疫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胸腺素α1对粤黄鸡免疫功能的调节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胸腺素α1(Tα1)对粤黄雏鸡免疫器官指数、组织学结构、外周血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情况以及脾脏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0.015mg/kg体重)Tα1可显著提高鸡免疫器官指数,可使胸腺髓质小体数和淋巴细胞数增加,皮质增宽;脾脏胸腺依赖区和法氏囊依赖区细胞增加,高剂量(0.06mg/kg体重)Tα1则引起法氏囊髓质细胞变性和坏死。结果提示,一定剂量的胸腺素α1可提高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增殖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细胞均以G1期细胞为主,少量细胞为S期和M期,无异倍体细胞。不同免疫器官细胞周期动态变化相似,部分发育阶段之间存在差异。(2)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细胞增值指数由大到小依次是脾脏、法氏囊和胸腺;在8周龄(胸腺)、或12周龄(脾脏和法氏囊)以前,免疫器官细胞增值指数处于上升阶段,而后逐渐下降,这一结果与固始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测定及其动态变化的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刘守团 《兽医导刊》2016,(21):65-66
正仔猪硒缺乏症是由于微量元素硒的缺乏或不足而引起仔猪器官、组织变性、坏死的一类疾病。硒在地质化学中属于超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使动物有机体免受体内过氧化物的损害而对细胞正常功能起保护作用。在临床上,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的同时缺乏而引起的疾病过程更为常见,以骨骼肌变性、坏死,肝脏营养不良以及心肌纤维变性等为主要病例变化,将仔猪缺硒症分为仔猪  相似文献   

12.
实验选用24只1日龄健康xx鸡为动物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添加含有不同剂量的硒日粮45天后,观察日粮中不同硒水平互作下鸡肠黏膜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形态、结构、数量和分布的变化,并探讨日粮中不同硒对鸡肠道消化吸收和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采用硒的3水平试验设计,各实验组日粮中硒含量分别0.08 mg/kg、0.15 mg/kg、5mg/kg。实验表明:饲料中加入常硒(0.15mg/kg)是维护正常的鸡肠道消化吸收和屏障功能的最佳剂量,而饲料中硒缺乏或过高时,对鸡肠道消化吸收和屏障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低硒和高硒可加强其毒害作用,使肠道消化吸收和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E-硒缺乏可引起许多种动物的心肌坏死,但往往对心脏传导系统细胞没有影响,牛实验性的维生素E-硒缺乏最先引起浦肯野氏细胞的变性和坏死。饲喂缺乏维生素E-硒的日粮127—137天的犊牛(14头),其肌浆具有积累脂肪色素粒的特性,但不会引起致命的损伤,这些颗粒相当于多相的亚显微结构的细胞溶酶体。在坏死细胞中,发生改变的包括线粒体矿化作用、肌浆的凝集作用和细胞膜断裂,随着浦肯野氏细胞坏死之后,就是外周巨噬细胞的侵入、坏死肌质的吞噬作用和纤维变性的修复。维生素E-硒耗竭仅引起犊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2,(1):120-120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组成的。①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②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系(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等)、粒细胞系(噬中性粒细胞、噬酸性粒细胞、噬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系(巨噬细胞、肥大细胞)。③免疫因子:由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亚硒酸钠染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试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0.00mg/kg体重.d)、亚硒酸钠低剂量组(0.14mg/kg体重.d)、中剂量组(0.54mg/kg体重.d)和高剂量组(2.16mg/kg体重.d)。连续灌胃30d后处死小鼠,分别用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与溶血空斑试验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亚硒酸钠染毒使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且与染毒剂量具有相关性。表明亚硒酸钠染毒可抑制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呈现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硒缺乏对鸡血清中组胺和5-羟色胺浓度变化的影响,将40只鸡随机分为低硒试验组(饲喂低硒日粮0.032 mg/kg)和正常对照组(硒含量为0.229 mg/kg).分别在30、45、60和75日龄断头处死进行取样,用ELISA法对雏鸡血清中组胺和5-羟色胺浓度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缺硒组血清中组织胺和5-羟色胺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缺硒组不同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整个试验期内,缺硒组血清中硒含量和组胺浓度呈时间-效应关系;随日龄增加,缺硒组5-羟色胺浓度逐渐升高,在60日龄时达高峰而后降低,而对照组在60日龄后则趋于平稳.缺硒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性介质组胺,使血清中浓度升高.但5-羟色胺属中枢神经递质,严重缺硒引起神经损伤,使其分泌受抑,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检查中药颗粒剂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免疫器官损伤的修复作用。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检查传染性法氏囊病自然耐过鸡和用中药颗粒剂治疗而康复鸡的免疫器官,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其主要免疫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即随机抽取中药颗粒剂治疗组和自然耐过对照组25日龄鸡各10只,其中中药治疗康复后35日龄鸡10只,自然耐过35日龄鸡7只,死亡3只。扑杀被检鸡,采集各鸡法氏囊、脾脏和肝脏病料,眼观病变以后,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组织切片,显微镜检查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显微组织拍照直观比较自然耐过鸡和自制中药颗粒治疗康复鸡的免疫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被检的IBD自然耐过鸡的免疫器官仍呈轻度病理性变化,而采用自制中药颗粒治疗痊愈鸡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表现为免疫增强。中药颗粒剂能够显著修复IBD鸡免疫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系列报道都证明,在体内所有细胞的生物膜上,免疫细胞膜内的VE浓度最高.VE对于维持免疫细胞膜的结构的有一定作用,VE缺乏必然影响免疫.本文就VE缺乏对免疫器官、体液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及吞噬细胞的影响作一综述,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维生素E对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VE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和免疫细胞分化,但剂量过高反而有抑制作用.VE能明显提高小鼠脾脏系数(脾脏重/体重)、胸腺和脾脏中T细胞、T辅助性细胞的百分率,降低T抑制性细胞的百分率,从而使T辅助细胞对T抑制细胞的比率升高.缺乏VE会阻碍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的发育,导致法氏囊严重病变和胸腺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降低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研究一氧化氮(NO)在硒缺乏致鸡脾脏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选择1日龄健康海蓝褐雏鸡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硒组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鸡饲料中硒含量为0.282 mg/kg,缺硒组鸡饲料中硒含量为0.032 mg/kg.分别于30、45、60和75日龄每组随机抽取10只鸡采样,测定脾脏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脾脏和全血中硒含量的变化;检测脾脏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量变化和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缺硒组鸡脾脏和全血中硒含量降低;脾脏和血清中GSH-Px活性降低;NO含量、NOS活性及iNOS mRNA表达量升高;脾脏淋巴细胞DNA出现降解,呈现梯形条带,电镜下细胞核皱缩,核染色质边聚、固缩,线粒体肿胀,嵴溶解甚至消失,内质网排列紊乱、肿胀等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现象.本试验结果提示硒缺乏可引起鸡脾脏及血清NO代谢发生改变,导致脾脏淋巴细胞发生凋亡,表明NO在硒缺乏致鸡脾脏淋巴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健康的中华蟾蜍为实验动物,用组织切片和器官称重方法研究不同染毒剂量和时间对于免疫器官指数和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随染毒疏基乙酸(TGA)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免疫器官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胸腺指数降低不显著(P>0.05);可引起免疫器官肥大细胞数量降低,差异显著(P<0.05).表明TGA可以显著抑制蟾蜍的免疫功能,且有一定时间和剂量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