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过载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改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效率偏低、扬程曲线易出现驼峰以及轴功率易过载的原因,认为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设计参数选取不合理是造成泵水力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探讨了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提高水力性能的方法和措施,从改进离心泵水力设计参数和过流部件的匹配关系入手,解决了小流量工作不稳定,效率较低,扬程曲线产生驼峰;大流量时轴功率易过载等问题。最后对XCM158型离心泵进行了改型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改型后泵的最高效率达到了23%,效率有明显的提高;最大扬程达到了32 m,大流量工况下扬程曲线急剧下降;在大流量工况下轴功率曲线出现最大值,完全满足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无过载性能要求。表明利用改型设计可以提高泵的水力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FLUENT的无过载离心泵改型及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何文俊 《排灌机械》2009,27(2):115-118
探讨了降低离心泵轴功率,避免配套电机过载的方法和措施;提出了采用堵塞部分流道的方法,来降低离心泵的轴功率.在利用商业软件FLUENT对离心泵进行性能预测的基础上,对IS50-32-160型离心泵的叶轮流道进行了两次堵塞尝试.第2次流道堵塞尝试,在堵塞了1/4左右的平面流道,两叶片间流道有效部分的出口和进口面积比改为1.16后,最大轴功率较堵塞流道前降低了10.4%,并呈现出无过载特性.两次堵塞对比的结果表明,采用正确的堵塞流道方法可以降低离心泵的轴功率,提高离心泵的效率;正确的堵塞流道方法应该考虑流道堵塞率以及两叶片间流道有效部分的出口和进口面积比.  相似文献   

3.
离心泵叶轮水力模型无过载设计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仁强 《排灌机械》1999,17(2):12-14
介绍了对IS150-125-400泵叶轮水力模型进行无过载设计的经验 。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离心泵无过载设计的研究,提出与传统离心泵无过载设计的不同观点和设计思想,对于离心泵无过载的设计方法,作者认为应采用在使用范围内进行无过载设计和轴功率的准确计算、电动机安全余量选择设计应考虑比转速大小的影响、设计无过载节流阀等设计措施,论文内容对离心泵无过载设计的认识与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QX6-25-1.1型无过载离心泵在研制过程中,不同叶轮几何参数对泵性能的影响情况及其试验结果,分析了在叶轮切割后其性能又符合QX10-18-1.1型无过载离心泵要求的原因,为无过载离心泵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无过载离心泵设计参数与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无过载离心泵最大轴功率与额定轴功率比值(功率备用系数K)公式,通过推导,将K表示成仅与比转数、叶片出口角和叶片数相关的函数,以此函数给出了K的三维曲面以及在不同叶片数下K关于叶片出口角和泵比转数的等高线.K和叶片数关系不大,叶片出口角、泵比转数对K影响较大;在相同的K下,比转数越高,可取的最大叶片出口角越大.由等高线图可以根据比转数、K选择合理的叶片出口角.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快捷实现无过载离心泵设计,避免了传统方法叶片出口角选择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7.
李琼山 《排灌机械》1995,13(3):11-12
用离心泵无过载理论改进设计LDB50-20型单级单相自吸式离心泵。实践表明,该泵无过载,高效节能,且吸程与老产品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多工况高效无过载低比转数离心泵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低比转数离心泵对多工况点效率和无过载特性要求,针对模型泵TS65-40-160,基于无过载理论进行设计优化,通过CFD分析内部流动分布规律,并采用快速成型模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多方案改进得到较优方案2,该方案扬程在关死点、设计点以及最大流量点均高于设计要求;最高机组效率提高了14%,功率特性曲线出现了无过载趋势,在最大要求流量点48 m3/h处输入功率却未增大,且泵效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经多方案CFD模拟和试验数据对比,证明模拟精度可满足模型优选要求。  相似文献   

9.
进口预旋对低比速离心泵无过载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径向前置导叶实现预旋,将叶轮与前置导叶结合进行研究,推导了有预旋离心泵的最大轴功率及其对应流量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导叶几何参数对泵理论扬程曲线、功率曲线、理论最大流量、最大轴功率及最大轴功率对应流量的影响.利用CFD软件对几何参数不同的8组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该公式对无过载离心泵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离心泵设计中考虑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离心泵,特别是低比速离心泵轴功率曲线随流量增加上升很快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指出了其可能的研究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低比速泵在大流量工况区运行时不会产生过载,更不会因过载而烧坏原动机,从而提高了泵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无过载离心泵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离心泵饱和轴功率性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了其理论研究结果和一些统计资料,提出了广义饱和轴功率性能的概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Fluent的液力变矩器内流场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涛  过学迅  张杰山  桂鹏程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12):152-155,168
为了找出影响液力变矩器传动效率的原因,为进一步改善变矩器的性能和设计制造水平提供理论依据,通过Fluent对变矩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分离求解器,绝对速度方程,标准k-ε模型,标准壁面函数,二阶迎风离散格式,SIMPLE算法,压力进口和压力出口,并使用混合平面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内流场的分布情况,并计算出变矩器的原始特性,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最大误差不超过5%,证明了三维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叶片数是影响泵性能的主要参数,不同比转速的离心泵有不同的选取准则。为研究低比转速离心泵的叶片数选取准则,选取IS50—32—200低比转速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ro/e建立三维模型,在gambit中进行网格划分,导入Fluent中对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各个物理参数的分布。通过对不同叶片数的计算比较分析,得出低比转速离心泵叶片数对流量,扬程和性能的影响,揭示不同叶片数的低比转速离心泵内部流动规律,给出低比转速离心泵叶片数的选取原则,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复合叶轮离心泵性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Matlab建立了复合叶轮离心泵效率和扬程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选取73组试验结果作为样本,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法则对构建的网络进行训练,并随机选取12组训练样本外的数据对训练好的网络进行测试.试验的主要参数为流量Q, 叶片数z,叶片出口安放角β2,短叶片进口直径Di,叶片出口宽度b2,效率η以及扬程H.其中选取Q,z,β2,Di,b2作为网络的输入层,η和H作为输出层.预测结果的分析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BP神经网络对复合叶轮离心泵性能进行预测是可行的,可用来作复合叶轮的辅助设计,从而缩短试验时间,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对OFDY-1.2型可移动式风蚀风洞中模拟典型农田风蚀地表风速廓线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棒栅、尖塔和粗糙元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分别用软件和室内风洞实验模拟出了与野外实地测试廓线相吻合的风速廓线。同时,对野外实测、室内风洞模拟和软件数值模拟的风速廓线进行了离散程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无过载排污泵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各几何参数对无过载排污泵性能的影响,探索了各几何参数对效率、最大轴功率值及其位置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方差分析找到了影响这些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验证了无过载排污泵最大轴功率值及其位置公式的正确性,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泵提出了进一步设计方案,本试验结果对无过载排污泵水力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烟丝物料干燥系统的内在温度关系和规律,提升烘丝品质和物料利用率,满足企业精细化生产需求,通过某卷烟厂的干燥设备模型对上部烟叶品种的烟丝物料进行干燥研究,并应用Fluent软件系统模拟计算滚筒内烟丝物料温度传递规律,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烟丝物料在滚筒内的温度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不同的工艺参数下进行仿真计算,烟丝物料在温度上升阶段温度变化达到动态平稳状态的时间和滚筒长度有明显的差异,但总体都达到动态平稳的状态。(2)通过对不同的典型的工艺参数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确定了滚筒在转速为9 r/min,热风风速为0.5 m/s时工艺参数最佳。为该型号烟丝物料的滚筒烘丝干燥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某型超精密机床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轴轴承系统进行了温度分布及特性研究。基于流体力学特性与传热学理论,建立液体静压球轴承的有限元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分析液体静压球轴承的温度分布情况,并探究在不同入口压力及主轴转速条件下液体静压球轴承的温度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主轴的转速与入口压力对轴承的温升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是正相关的。为提高超精密机床主轴轴承的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