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俊峰  尹尧  陈玉花  加春生  王晓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851-10852,10900
[目的]从抗生素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方法]从抗生素制药工业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抗生素高效降解菌NG3,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同时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从抗生素制药工业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抗生素高效降解菌NG3,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NG3。[结论]为抗生素类工业废水高效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马晨  王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135-136,220
[目的]筛选能高效降解多菌灵的菌株。[方法]对土壤中能高效降解多菌灵菌株D-A-2进行分离筛选及鉴定。[结果]采用管碟法从土壤中初筛得到24株具有活性的菌株,光谱法复筛得到6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D-A-2菌株进行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 DNA全序列分析。[结论]D-A-2菌株降解能力最强,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3.
降解烟碱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株具有高效降解烟碱能力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应用基础培养基、富集培养基从南昌卷烟厂废弃烟草及其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高效降解烟碱能力的菌株,通过观察该菌株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该菌在含0.5%烟碱为唯一碳源选择培养基上生长,48h烟碱降解率为83.2%,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阳性的嗜烟碱节杆菌。[结论]试验所筛选的X5菌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烟草工业和环境保护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萘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雪义  刘秀红  余海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248-2249,2253
[目的]研究降解菌株对萘的降解能力,以期应用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水源等的生物修复。[方法]以多环芳香烃中含2个苯环结构的萘为材料,从襄樊市郊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富集、筛选和分离能降解萘的微生物,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观察菌落及菌体形态。[结果]从土壤样和废油样中分离得到31个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其中4个在平板上菌落较大,且具有不同的菌落特征,分别命名为L1、L8、L15和L19。其中,L1菌株对萘的降解能力最好,在初始萘浓度为100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40 h,萘降解率为92%,且培养液中残留萘最少,仅有8 mg/L。菌L1菌株初步鉴定为微杆菌属。[结论]驯化条件是优势菌株筛选的重要制约因素,以萘为唯一碳源可驯化筛选出对萘具有较好降解效果的降解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特定生态环境(腐烂的稻草)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并就这些微生物菌株对水稻秸秆的降解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利用以微晶纤维素粉等只含纤维素成分的原料作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对从稻草秸秆中分离筛选到的7株可降解稻草秸秆的丝状真菌菌株进行分离和筛选,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2个层次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这些菌株降解水稻秸秆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发现,筛选出的7株菌株中有2株属于多轮青霉组,2株属于烟色曲霉组,1株小孢根霉组,1株梨卵形孢组以及1株总状枝毛霉组.其中1株烟色曲霉组和1株卵形孢组降解秸秆纤维素能力较强,另有1株烟色曲霉组和1株卵形孢组降解秸秆半纤维素能力较强.[结论]研究可为微生物菌种降解水稻秸秆的能力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三唑磷的降解菌,为三唑磷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提供降解菌资源.[方法]采用富集培养、划线分离筛选降解菌;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降解菌;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法(LLE-GC)测定三唑磷残留量.[结果]筛选出一株三唑磷降解菌TDB-2.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基因序列鉴定,确定TDB-2属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该菌株能以三唑磷为唯一碳源,生长最佳条件为pH 7.0和35 c;在最佳生长条件下培养9h对50 mg/L三唑磷的降解效率为69.71%.[结论]菌株TDB-2能高效降解三唑磷农药,具有开发成环境兼容性好的三唑磷降解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天然乳酸菌菌株中筛选出对甘薯淀粉分离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方法]利用MRS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的甘薯酸浆中分离出13株乳酸菌菌株,通过发酵试验筛选出1株分离效果良好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根据菌落形态、个体形态及生理生化反应结果,初步鉴定筛选出的沉淀淀粉能力较好的菌株为乳杆菌,表明乳杆菌菌体本身或由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淀粉具有絮凝作用。从发酵液的乳酸菌总数、pH值来看,乳酸菌总数偏高的发酵液,pH值一般较低,分离效果也较好,表明分离效果与乳酸菌总数及酸浆的pH值有关。[结论]该研究为实现甘薯酸浆的人工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湿地土壤萘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玫  廖宝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663-7664,7679
[目的]研究降解菌株对萘的降解能力,为其应用于被石油污染滨海湿地的生物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珠海市淇澳岛被石油污染的红树林湿地土壤中富集、分离和筛选出能降解萘的菌株,观察各菌落及菌体形态特征;研究菌株N4的生理生化特征,并应用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从土壤样中分离得到26个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其中4个在平板上菌落较明显且具有不同的菌落特征,分别命名为N1、N2、N3和N4。菌株N4对萘的降解能力最强,在初始萘浓度为100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5 d,萘降解率为54.2%,而菌株N1、N2和N3的降解率分别为52.7%、52.5%和47.8%。菌株N4经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为赤红球菌。[结论]从被石油污染的红树林湿地土壤分离筛选出对萘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9.
刘珊垚  吴涓  王宁  李玉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06-10408
[目的]筛选并鉴定多环芳烃厌氧降解茵。[方法]通过富集,在厌氧条件下从受焦油长期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多环芳烃的高效厌氧降解茵,并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鉴定。[结果]从受焦油长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2株多环芳烃降解茵W2和Y3,经综合表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W2为鞘氨醇单胞茵属(Sphingomonas sp.),菌株Y3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结论]为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苄嘧磺隆是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稻田土壤中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长,大量施用后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微生物降解是土壤中苄嘧磺隆转化的主要方式。本研究从长期施用该除草剂的稻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苄嘧磺隆降解菌株75B,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为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氏菌)。75B菌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p H 5.0!9.0、0.5!5.0%Na Cl浓度下、培养温度为26!38℃的范围内生长良好。将该菌株按5%接种量置于p H 7.0、以苄嘧磺隆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2.0%Na Cl浓度)中、34℃条件下培养,对50 mg/L苄嘧磺隆的5 d降解率为74.11%,培养至10 d时的降解率为97.65%。结果表明75B菌株可以有效地降解苄嘧磺隆,具有应用于该除草剂污染环境修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基础呼吸以及土壤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研究了镉与苄嘧磺隆除草剂的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对这些生物学指标的影响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一污染还是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基础呼吸、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均随时间的推移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镉与苄嘧磺隆除草剂复合污染之间存在很明显的交互作用,对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依次为:镉与苄嘧磺隆除草剂复合污染>苄嘧磺隆除草剂>镉.  相似文献   

12.
石磊  郭庆港  李宝庆  鹿秀云  李社增  王洪港  马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68-12071,12096
[目的]筛选和鉴定能产Bacillomycin D的芽孢杆菌。[方法]通过PCR技术对36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进行检测,筛选出具有Bacillomycin D合成酶基因的菌株,并利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技术(FPLC)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检测,最后通过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对这些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共筛选出4株能产生Bacillomycin D的菌株,其中2株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结论]该研究为高效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程玲  李俊凯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10-6111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苄嘧磺隆的残留动态,为苄嘧磺隆的合理施用以及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正确评价环境中苄嘧磺隆的监测、迁移以及土壤的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苄嘧磺隆在江汉平原涝渍地土壤中的残留。[结果]自然条件下苄嘧磺隆在涝渍地6个土系中的降解呈现一定的规律。在无涝渍灾害的江汉系和涝渍灾害最严重的万全系,苄嘧磺隆的半衰期比其他土系长,其他土系之间没有明显的变化。在江汉系、高场系、四湖系、横沟乡系、观音土当系、万全系6个土系中,苄嘧磺隆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7.0、16.5、14.9、17.8、19.7、42.0d。[结论]土壤中有机质的增加、含水量的增大、温度的增加及酸性土壤都有利于苄嘧磺隆的降解,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硅酸盐细菌菌株的分离及其解钾解硅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李佳  刘金淑  朱宝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89-7891
[目的]研究硅酸盐细菌在不同供氧条件下解硅、解钾的能力。[方法]参照硅酸盐细菌菌株形态特征,从河北地区玉米田土样中分离得到1株h-3菌株。通过对其进行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并对h-3菌株进行解钾及解硅能力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h-3菌株为硅酸盐细菌,属于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通过将其解钾及解硅能力与市售生物钾肥k-7菌株比较发现,h-3菌株活性较高,具有作为生物钾肥和硅肥进一步研究的潜力。[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生物肥料用于旱田作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宁夏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中筛选对毒死蜱、氧化乐果和水胺硫磷等3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残留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确定其降解能力的代际稳定性及其对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特性。采用选择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选目标菌株,依据细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分子测序结果进行分类鉴定,气相色谱法检测液体培养环境和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分离、筛选获得1株有机磷农药广谱降解菌A1A18菌株,鉴定为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 sp.);在液体培养环境中,A1A18菌株对毒死蜱、氧化乐果和水胺硫磷3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分别为45.82%、9.52%和13.96%;经10代培养,确定该菌株对3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能力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在有机磷原药质量分数为1.0 mg·kg~(-1)干土的土壤中施用A1A18菌株,降解菌初始数量密度为0.2×10~8 CFU·g~(-1)干土,施药后第21天,土壤中毒死蜱和水胺硫磷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8.81%和87.75%,较对照提高16.24%和24.62%;施药后第7天,土壤中氧化乐果降解率达86.19%,较对照提高12.69%。短波单胞菌A1A18菌株能促进土壤中毒死蜱、氧化乐果和水胺硫磷的降解,具有较好的田间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毒死蜱降解菌,了解其特性。[方法]从常年施用毒死蜱农药的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结果]降解菌DC1对浓度100 mg/L毒死蜱15 d的降解率可达到83.3%。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该毒死蜱降解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系统发育表明,该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分支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降解菌DC1来源于土壤,适应性强,对解决土壤中毒死蜱残留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新疆特色放线菌资源,开发新型微生物源农药,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对新疆天池放线菌进行分离,结合离体和活体试验筛选抑菌活性较高的放线菌,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菌株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213株放线菌,其中从天池草甸土中得到的放线菌数量最多,占40.38%;离体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有5株放线菌对立枯丝核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放线菌TC-50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高,为89.98%,并且可提高黄瓜种子的发芽率,促进黄瓜幼苗生长;经鉴定,放线菌TC-50属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可见,链霉菌TC-50有望开发为具有新疆特色的微生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发酵有机肥对土壤腐殖酸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在轻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盆栽正交试验,研究土壤中加入低量铅、汞条件下,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对土壤有机质、腐殖酸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有机肥料经过EM有益微生物的发酵处理,施入土壤后土壤有机质、腐殖酸及其组分胡敏酸、富里酸的含量有显著增加,而以有机肥料配施化肥的处理效果最好。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料土壤胡富比都有所降低,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胡富比不断提高,以有机肥料配施化肥的处理增加幅度最大。[结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加快腐殖酸的活化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多菌灵降解菌XJ-D,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以期用于多菌灵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葡萄园中分离筛选1株多菌灵降解菌XJ-D,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和16SrDNA聚类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结果]鉴定菌株XJ-D为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其可利用多菌灵为唯一碳源、氮源进行生长,将其接种在600mg/L多菌灵的无机盐培养基中,11天时多菌灵的降解率达99.0%,平均降解能力为52.87mg/(L·d)。[结论]该菌株在干旱区土壤农药污染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