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5个长型辣椒品种的比较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凯里地区,辣丰一号和星宇线椒可用作早熟丰产栽培品种,辣丰三号、老山线椒可作中晚熟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2007年实施条椒新品种引种试验,筛选出适合条椒生产的高产品种辣丰3号和辛香8号,其产量分别为44586 kg/hm~2和40419 kg/hm~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2007年实施条椒新品种引种试验,筛选出适合条椒生产的高产品种辣丰3号和辛香8号,其产量分别为44 586kg/hm2和40419 kg/hm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2002年秋季辣椒品观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素端  陈金典  林陆家 《蔬菜》2003,(10):32-33
为优化厦门集美区的蔬菜品种布局,2001-2002年区种子站引进了湘优29号等58个辣椒品种进行品种比较。经过每年两季的试种,初步筛选出适宜我区栽培的丰产、优质、抗病,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品种4个,现将2002年夏播秋植试验情况初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 集美(海峡)现代良种发展中心基地。土壤为中-重壤土,肥力中等、均匀,前作为叶菜类,排灌方便。2.参试品种 湘优29号、绿椒19号、绿椒16号、福椒1号、福椒3号、辣优9号、镇研5号、镇研3号、辣妹3号、利生浩角、丰达尔2号、丰收、绿霸101号、美浓201F1、陇椒2号、辣优4号(CK)16个初步…  相似文献   

5.
汴椒1号是由开封市蔬菜科学研究所1991年配制的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1993~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7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汴椒1号比早熟品种早丰增产24.5%左右,总产量增加59.0%;抗TMV,耐CMV,病毒病病情指数为3....  相似文献   

6.
对纳入2020年"换种工程"的指型朝天椒类2个品种(‘遵辣9号’‘骄阳6号’)、锥型朝天椒类2个品种(‘卓椒18号’‘赤艳3号’)、珠子型朝天椒类1个品种(‘黔辣10号’)、线型朝天椒类2个品种(‘卓椒8号’‘满分215’)共7个品种,开展了大田生产示范。结果表明,7个品种的产量较高,综合性状均表现良好,可继续作为"换种工程"进行推广,其中指型朝天椒‘遵辣9号’、锥形朝天椒‘卓椒18号’、珠子椒‘黔辣10号’、线椒‘卓椒8号’稍优于"换种工程"同类型其它品种,可作为重点推广对象。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类型的14个辣椒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宜昌地区进行早春露地栽培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长灯笼椒佳丽、朝天椒mexico38、线椒湘辛8号、牛角椒湘研美玉和羊角椒软皮辣综合性状优良,可在宜昌地区适当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西藏山南市气候和消费习惯的优质高产辣椒品种,对引种的10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抗病性、果实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0个品种及对照品种均抗CMV、TMV、疫病,中抗炭疽病;‘博辣皱线2号’、‘博辣皱线3号’、‘兴蔬早惠’、‘兴蔬211’等4个品种以及对照品种均为羊角形辣椒品种,‘兴蔬皱皮辣’、‘兴蔬皱辣2号’、‘兴蔬皱香辣’、‘兴蔬玉椒香’等4个品种为牛角形辣椒品种,‘福湘秀丽’和‘福湘碧秀’属于粗牛角形辣椒品种;‘兴蔬皱辣2号’、‘兴蔬211’、‘兴蔬皱皮辣’、‘博辣皱线3号’等4个品种折合每667 m2鲜椒产量分别为3 117 kg、3062kg、3243kg、3109kg;‘兴蔬玉椒香’、‘兴蔬皱香辣’、‘福湘碧秀’、‘福湘秀丽’、‘博辣皱线2号’、‘博辣皱线3号’等6个品种折合每667 m2利润分别为8 212元、9 500元、5 548元、6 260元、2 907元、4 827元,经济效益均超过了对照品种‘嘎玉2号’。结果表明,‘博辣皱线3号’的商品性较好、抗病性较强、产量高、效益高,适宜在西藏山南市进行示范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甘肃省干椒种植地区干制辣椒专用品种缺乏的实际,从全国各地引进11个干椒品种进行筛选试验,从果实性状、熟性、产量等方面综合考察,川腾6号、博辣5号、渝辣11号这几个品种表现好,适合甘肃省干制辣椒种植地区栽培;云干椒3号、陕椒2006果实短小,产量低,不适合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当前市售线椒品种不能很好地适应赣西地区早春温度低、光照弱气候条件的情况,宜春市科学院蔬菜团队以早熟、丰产为目标,引进不同线椒品种在赣西地区早春大棚内进行栽培观测试验,对入选品种进行系统选育,于2019年从辣冠3号(四川种都引入)材料中选育出早熟、优质、高产线椒新品种赣线1号。目前,赣线1号在赣西地区累计推广面积已达7万亩(4 666.7 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多子芋3个品种群共28个品种在水生环境中的筛选与评价,认为绿柄品种群中以马山白芋-2为最优品种,较好的品种有法泗白禾、江汉毛芋、赤砍芋、武芋-1、江汉芋等;紫柄品种群中以武芋二号为最优品种,较好的品种有巴县鱼洞旱芋、草堂旱芋等;乌绿柄品种中以井冈山芋头为最优,较好的品种有东宝芋、临川青禾红芽旱芋-2等.  相似文献   

12.
于海培 《长江蔬菜》2013,(24):14-17
为了筛选出适合河南省春季露地栽培的豇豆品种,以浙翠一号为对照,对20个豇豆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调查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商品性,锈病、白粉病的发病情况以及产量等特性,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安豇一号、早豇5号、安豇二号的植物学综合性状好,早期产量高,丰产,抗逆性强,品质优;珍玉早豆角丰产,抗逆性强,这4个品种可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优良的辣椒品种,以红椒1号为对照,比较了红椒1号航天诱变得到的桂航1号、2号、3号品种的熟性、果实形状、果实品质、抗病性以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桂航1号发挥了中晚熟品种产量高和品质好的栽培优势,其辣椒素含量比红椒1号提高了近20倍;桂航2号表现了极早熟、产量较高、VC含量高等特点,熟性比红椒1号提早了10 d以上;桂航3号虽然产量稍低,但作为线形辣椒,可丰富本地线椒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14.
2013年綦江区农委对7个加工型辣椒品种在海拔340m的东溪镇和海拔717m的郭扶镇进行了比较试验,甄选出适宜綦江生长、适应重庆市场、促进椒农增收的3个品种艳椒425、艳椒417和艳椒11号。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在广州地区对9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引种春播试验。结果表明,黄糯1号、沪玉糯3号、万糯六号、中糯301、郑糯918、中科糯2008等6个品种的适应性好,产量比对照香白糯分别增产45.1%,39.4%,36.2%,25.0%,20%,10.6%。这6个品种的抗病性、抗倒伏性也较好,可在广州市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6.
辣椒品种海南冬季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各地引进辣椒优良品种34个,川椒公司新育成良种52个,分泡椒,尖椒,干椒三组进行对比试验,泡椒中产量最高的依次是牛角51、55、38号及湘研十三号,洛椒八号等;尖椒以牛角68号,干椒以干椒2号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在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对6个设施专用黄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福田冬美,产量、产值最高,植株粗壮,叶片肥厚深绿,抗病性强,连续坐果能力强,瓜颜色深绿,粗壮,瓜刺密,商品性好,可以在攀枝花市早春大棚蔬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博美009瓜较长,瓜条顺直,商品性好,也可适当推广;裕优3号和福田冬美两个品种联合种植,能较好地预防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经济损失,获得很好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辣椒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的2个辣椒品种与当地主栽的2个品种进行物候期、植物学性状、产量、商品性、发病率等方面的对比.筛选出生长势强、果实品质好,平均单果质量、产量高,抗病性相对较好的宁椒7号和新丰A_4,并在山地辣椒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适合浙江地区夏秋高温季节栽培的南方型哈密瓜品种,以‘甬甜3号’、‘甬甜5号’、‘甬甜168’、‘甬甜7号’和‘黄皮9818’作为试验品种,与本地主栽的‘雪里红’和‘东方蜜1号’进行对比试验。测定不同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果实商品性、抗病耐逆性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甬甜5号’、‘甬甜7号’和‘黄皮9818’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浙江地区夏秋季栽培。其中‘甬甜5号’白皮橙肉,单果质量1.5~2.0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肉质松脆细腻,产量高,适应性强,但较易裂果。‘甬甜7号’果皮白绿色,果肉浅橙色,单果质量1.5~2.0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肉质松脆,有奶油味,抗病性强,耐高温,不易裂果。‘黄皮9818’株型紧凑,单果质量1.5 kg左右,黄皮橙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肉质中脆,抗病性强,耐高温性好,不易裂果。  相似文献   

20.
孙加亮 《长江蔬菜》2013,(24):20-22
为筛选出优良春提早大棚番茄品种,以金棚1号为对照,引进欧凯等9个番茄新品种进行参与比较试验,分析各品种在盐城盐都里下河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试验结果表明,欧凯、帝冠915、雷诺101、斯诺克这4个品种在早熟性能、果形、果色、口感、质地、产量、抗性等方面综合表现十分优秀,适于盐城地区逐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