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杉木团状造林抚育间伐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两次抚育间伐试验,显示16年生杉木团状造林林分(1穴2~4株、每公顷3400~6800株)在生长上与1穴单株式造林(每公顷2500~3000株)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单位面积总蓄积量比后者大27.72%~70.14%,又具有间伐作业设计和施工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林分质量和稳定性,增加间伐材和经济效益的优越性。其中1穴2株式表现最为突出,其单位面积总蓄积量比单株式大57.27%~70.14%,每公顷多获纯利13004~14249元,且在间伐材品质和促进保留木生长、提高主伐材品质和效益上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王升  王平社 《中国林业》2012,(12):39-39
一、林分现状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国有冯家河林场牛头山作业区油松林起源于人工植苗造林,面积72.7公顷,有效作业面积60.8公顷,坡向南,坡度28度,土壤为棕壤,厚度30厘米,林分平均高9~11.2米,平均胸径14~18厘米,郁闭度0.7~0.8,树种组成为油松树木蓄积量占90%,其他树种蓄积量占10%。林分林龄25~30年,为中龄林,优良木占50%以上,每公顷株数1243~1400株,每公顷蓄积量130~140立方米。每公顷结实量3500~4000千克。母树生长良好,树干通直圆满,树冠发育完整匀称,冠幅饱满,侧枝粗壮且数量较多,无病虫害或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3.
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inna-eus)是牡丹江地区危害杨树的新纪录害虫。1986年在迎春林区杨树受害面积达467公顷,成灾面积为100公顷,受害严重的林分树叶被吃光,呈现一片火烧景象,第2年生长势衰弱,导致烂皮病的发生;有的树木因此死亡。为了有效地控制此虫的危害,确保杨树丰产林的健康生长,我们对该虫的生活史进行了观  相似文献   

4.
一、材料来源与调查方法对江汉平原的意杨、水杉、池杉进行详细的调查。共设置标准地269块,解析木130株,土壤剖面调查269个。对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土壤调查及植被调查。林分调查:标准地面积0.1公顷,每木检尺并测高15—21株,绘制树高曲线。在标准地内选择优势木5—7株,选取平均优势样  相似文献   

5.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并对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营造林活动。延边林区总经营面积406.6万公顷,占全省的21.5%,占全州国土面积的95.2%。全州有林地面积325.9万公顷,其中,重点国有林区(集团)210.7万公顷,地方国有林区58.5万公顷,集体林区56.7万公顷。有林地蓄积  相似文献   

6.
95年4月25日,国营嵩县陶村林场阳河林区护林员报告,井泉林坡林木被盗。林业干警迅速奔赴案发现场,进行勘查:被盗伐林木面积50.2亩,株数108棵,现场存放木材(坑木)1450件,盗伐树木系栗树和杨树,根径8—16公分,属中幼林。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县交通旅社发现四车坑木,和林场被盗树木相似。经过个体运输户武喜姓查询,此木  相似文献   

7.
关于落叶松人工幼中林抚育间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安落叶松是牙克石林区乡土树种。落叶松人工林郁闭成林后,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开始分化。据调查15—16年生落叶松人工林被压木占16%,中层木占65%,上层木占19%,林木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为了保证立木生长有适应的营养面积,合理调整立木密度,充分利用地力,改善林分环境条件,促进林木迅速生长,缩短培育周期,发挥森林的生产效能,尽快培育出材质好数量多的后备用材林基地。我们于一九七九年秋开展了对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巩留林场东部林区,包括塔里木吉尔尕朗、卡西、莫合、奎登良、大吉尔尕朗五个施业区(其中奎登良已划作自然保护区)。林区总面积为4526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9394公顷,林分蓄积量为1852.4万立方米。成过熟林占有林地面积的93.7%,其蓄积占林分蓄积的95.2%;而中龄林仅占蓄积的4.8%和面积的6.3%;幼林极少,不能单独区划为小班。整个东部林区地形复杂,山势较陡,坡度变化较大,平均坡度在25—30度之间,也有一部分是25度以下的林区。坡向以北坡、东北、西北坡为最多。由于受北冰洋及中亚气候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Nelder密度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大叶相思林分的树冠生长以及多干现象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生时各种密度林分均未郁闭,3年生、5年生、7年生时郁闭林分的单株面积上限分别为3.15 m 2·株- 1、6.20 m 2·株- 1、7.00 m 2·株- 1。5年生以后,树冠趋于稳定,1~3年生时树冠生长最大的单株面积为5.64~6.88 m 2·株- 1,5~7年生时树冠最大的单株面积为15.50~18.68 m 2·株- 1。林分平均树干数与密度则呈现幂函数关系,林分单株面积小于1 m 2·株- 1时,多干木比例在10% 以下;林分密度超过12.53 m 2·株- 1以后,多干木比例为100% 。  相似文献   

10.
辽源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属于半山丘陵地区,有林地面积近一百五十万市亩。其中人工落叶松林为八十万市亩左右。一九六四年以来,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曾连续大发生,至一九六八年全市林区发生面积达二十五万市亩,严重的林分有虫株率达70%。虫口密度高达106条/株,平均为46条/株。使树木不能正常生长,从而为次期性害虫(如小蠹虫、天牛等)的侵入和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造成林木的枯死或降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对伊春林区Ⅰ、Ⅱ地位级上生长较好的落叶松林分进行调查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测算和对密度试验林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伊春林区营造落叶松原料林主伐年龄为20年,初植密度3000~3500株/hm2,主伐密度2200~2600株/hm2,20年林分平均胸径11.2cm,公顷产量158m3。  相似文献   

12.
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指引下,我局对林区沼泽地进行了改造、利用和恢复森林的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特别是1958年以来,对采伐迹地中的沼泽地进行了大面积落叶松人工更新,到1977年止,已更新落叶松3,307公顷,成林面积占86%,幼林面积14%。幼林成活率90%。目前,林相整齐,生长良好,现已成林的每公顷2,000—4,000株,郁闭度0.60—0.90,林龄11—19年,  相似文献   

13.
国外松(通常指湿地松和火炬松),我国上世纪40年代开始引种,70年代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大面积推广。国外松的抚育间伐目的,是提高林分生长量和林分质量。由于抚育间伐改善了林分内的通风透光条件,消除了被压木和病死木,扩大了保留木的营养空间,增加了林分的稳定性,从而促进了保留木的生长和林分的丰产。一、第一次间伐的确定。国外松造林密度,按培育目标分为造纸材2400株/公顷,矿柱材1950株/公顷,采脂兼建筑材1110~1500株/公顷。造林后经过3年的砍除灌木抚育,一般到5年生时就开始郁闭成林,生长速度逐渐加快。8年生林分达到充分郁闭,树下的枝桠开…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白俄罗斯森林生产率建立了选种基地,其中包括松、云杉正号树1400株以上,这些树种的正号林分约120块,面积为651公顷。为评定正号树的遗传性,自1966年开始设置了专门的试验圃:松树在列宁试验林管区,立地条件为B_2型,5.4公顷;云杉在奥西波维斯克林管区,B_3型,2.6公顷。鉴定了1300株正号树后代,并从73个林管区松林和云杉林中选取了中等树木进行评比。 整个试验重复2—3次,植苗34000株以上。为便于评比,中等树与正号树栽在一起,从1966—1970年,系统地对所有移植苗进行了生长和形态观察。  相似文献   

15.
利用解析木编制云杉落叶松天然林生长过程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在管涔林区收集的云杉43株,落叶松24株平均木的解析木,结合云杉、落叶松的固定复查标地材料编制了管涔林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云杉、落叶松的生长过程表。通过对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的检验,认为符合该地区林分的实际生长过程,在本地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云杉天然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四川西部高山林区云杉天然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与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幼树下木层、草本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按“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估测乔木层单株木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方程均具较高的精度。文中还研究了不同自然分布区和不同林型对于云杉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的林分中产量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云杉天然林分平均总生物量为285.906吨/公顷;净生产量为6284公斤/公顷·年林分中乔木层、幼树下木层、草本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生物量的平均比例是:74.4%∶4%∶11.6%和10%。乔木层生物量为212.773吨/公顷、净生产量是4676公斤/公顷·年。乔木层各器官(干、皮、技、叶、根)生物量的比例是:54.9%∶5.2%∶12.5%∶7.1%∶20.3%。发现云杉林分的生产力在针叶树种中是比较高的。另外云杉在高山峡谷区比在丘状高原区其生产力要高出77.1%,可达6536公斤/公顷·年。调查的云杉四种林型中,生产力最高的是灌木—云杉和箭竹—云杉林型,其净生产量可达6422和9246公斤/公顷·年,其次是禾草—云杉林型,为5975公斤/公顷·年,最差的是苔藓—云杉林型,只有3095公斤/公顷·年。林分密度对林木的产量结构有显著影响。林分内各  相似文献   

17.
《森林防火》2013,(4):16-18
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集体林区,现有森林面积为2.17亿亩,森林覆盖率达61.4%,其中集体林面积为2.06亿亩,占94.9%。集体林以中幼林、人工林、松杉桉等易燃林分居多。集体林区林农交错,野外火源点多面广,森林火灾多发,全区98.4%的森林火灾发生在集体林区。可以说,做好了集体林区的森林防火就做好了全区的森林防火。  相似文献   

18.
我场自1954年开始造林,现保存中幼林10万亩,蓄积量274000立方米。造林时株行距为1×1.2米,每亩保存株数为400——600株,有的多达千株以上。幼林郁闭以后,没有及时进行扶育间伐,林分过密,生长受到抑制,林木细弱,出材  相似文献   

19.
森林鼠害在我省东部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普遍发生,为害极大。害鼠冬季在雪下啃食树木的韧皮,部分啃度者为害较轻,除影响树木生长外,伤口长久不愈,树木易遭风折;环状啃皮者为害较重,可致导树木死亡。据1981年调查,桓仁县落叶松林鼠害发生面积已达3万余亩,占该树种全县总面积的10%。严重被害林分,被害率高达82%、死亡率达53%,平均15%,鼠害严重地威胁着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红松流脂病(Tympanis,Leucostoma)进行营林措施和化学药剂防治试验,寻找不同立地条件下适宜的防治措施和方法。结果表明:对密度2100株/公顷以上的发病林分,应采取25—30%强度的间伐,伐除重病株和濒死木,修除1.5—1.8米以下的枝条,对Ⅳ级以下的轻病株涂药(松焦油 柴油)进行综合防治;对密度176.8株/公顷以下的发病林分,可进行修枝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