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 ,汉语古诗英译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译现象。分析了古诗中英文表达的差异 ,探讨了汉语古诗意美、形美、音美及神韵的不可译性 ,提出了解决不可译性的思考 ,认为翻译者首先要深入研究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其次注意处理好原诗内容和意境、形式和韵律 ,最后强调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2.
王国礼 《甘肃农业》2006,29(7):232-233
中国古诗的翻译历来是一个难点。由于中西在语言文字、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中西诗歌也存在不少差别。因此,中国古典诗歌在美译过程中有很多不可译点,具体表现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形式美的不可译性、音韵美的不可译性和意境美的不可译性。但作为译者古典诗歌不可译又不得不译,只好在不可能的范围内找出个可能来。  相似文献   

3.
常用动词多种英译法举隅杨少艾我们知道,思维具有人类的特征,而语言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因此,两种语言在对译的时候,经常要考虑到民族文化、习俗的差异。同时,由于各民族语言词汇的丰富性,在对译时准确地表达词义就有较大困难。本文仅就汉译英中几个常用动词的译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中西方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汉英两种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形成了汉英语言的不同特点。了解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两种语言的影响,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微观上增强处理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汉彬 《甘肃农业》2005,(11):194-194
本文从主位结构的角度去分析汉译英中信息等值分布的不可译性,指出在信息分布上,汉英主位在传达信息内容上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造成了在翻译中无法完全达到信息的等值分布。  相似文献   

6.
在汉英语两种体系中人称代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语法层面上还是语用层面上,两种体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比较了汉英人称代词性、数、格的差异,通过中西两种文化的比较,讨论中西方人在人称代词选择使用时的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特定思维方式的浓缩。汉英民族分属于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因而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源于两个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意合的语言结构与综合性的思维方式是汉语表达的主要特征。本文从这一特点入手,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英文写作中的意合与综合性倾向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视角来看,翻译就是要维护语言多元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和谐生态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古诗英译的生态翻译取向,从求异与杂合两种译介途径进行论证。求异就是强调译文在可理解性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原文异质性,使译文读者在体验差异性的同时体味原诗的艺术魅力,丰富译语文化;杂合乃一方面尽可能保留原诗的意象与汉语句法结构,另一方面巧妙地将古诗表达形式与译语表达形式融合,以一种新语言形式进入译语,以便更好地再现原诗的意蕴和意境,传达原诗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山西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提高景区牌示解说英译质量、吸引外国游客来山西游览成为重要的议题。通过对山西各主要景点的实地考察,发现当前的景区牌示解说英译存在英译不足、不能妥善处理文化空白、中英文不对应、存在较多的语法、拼写错误、语言不规范以及英译字迹磨损脱落等问题,进而提出相关旅游主管部门和景区增强意识、加强监管,引进高素质的翻译人才,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提高翻译准确度、安排专门人员定期检查英译解说等对策来提高山西景区牌示解说英译质量,推动山西文化旅游业的对外宣传,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山西旅游,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比喻辞格的译学观来对英汉中最常用的明喻、隐喻等辞格加以比较,提出汉语文本和英语文本英汉、汉英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语言类型学 ,汉语属分析型语言 ,英语属分析综合参半型语言。在语序上汉语和英语均属“主谓宾”语言 ,但也存在殊异性。汉英语序的重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定语的位置、状语的位置和宾语的位置。本文从这 3个方面分析了汉英语序的差异 ,并提出在林科汉英翻译中常用的处理方法。参 1 5  相似文献   

12.
文化因素是影响汉英互译的重要因素。从符号学的角度探讨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影响语言互译的文化因素 :民族地域化符号的差异、民族意识化符号的差异、民族社会化符号之间的差异和民族物质化符号之间的差异 ,同时 ,提出了在汉英互译实践中如何处理好这些差异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颜色类的词汇有不同的比喻和象征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颜色词汇在汉英语言中意义的相同与分歧,以便更好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此类词汇使交际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汉英句子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意合与形合。意合与形合是两种语言不同的组织特点,各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汉语注重话题,英语注重主谓,汉语的话题句侧重于语义结构,英语的主谓句侧重于语法结构。汉语句子中动词十分丰富,英语句子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本 文《红楼梦》及其英译本中的句子为例,分析比较汉英两种语言因句法结构之差异在翻译中所产生的不对应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迁移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通过英汉对比分析,尤其是语法对比,帮助学生找出两种语言内部的差异,分析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了解操语言者之间的思维差异,从而有效地促进英语习得。  相似文献   

16.
旅游城市的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有着自身的语言和社会语用特点。鉴于语用学对公示语英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支撑,从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个方面对伊春市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语言变体是相对与标准语言而言的,在每一种语言里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英语的变 体可以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手段来体现,而汉语则主要通过词汇来显示其差异。两者 之间的不平衡性给英语文学作品的汉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对《哈克贝恩.芬历险记》两种译本的比较来探讨英汉语言变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理解、监控输出,其作用曾一度被忽略,应重新认识。大学生语法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在语言的运用中错误频出,本文提出几种较为有效的语法学习策略,以期更快更好地提高语法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成绩,进而带动听、说、读、写、译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文章分析了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并从量的比较入手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委婉语在不同领域的异同,说明两种文化的差异.同时用语言学的观点对委婉语的构成方式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20.
运用词义关系理论,对农科类英语作文资源库中大量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对比,指出隐藏于汉英2种语言背后的美学观念差异,语义次范畴组合差异以及文化意蕴差异,是造成英、汉语中词汇搭配差异的三大因素。词汇的搭配不是词汇的简单聚合,而是词汇间语段间的语义选择以及纵聚合与横组合关系的建构的结果。掌握词汇搭配的关键首先是把词汇知识转变成心理词汇知识,其次是激活和扩展心理词汇知识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