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为鱼藤酮悬浮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点法筛选润湿分散剂,探索最优润湿分散剂配方以及粘度调节剂品种和用量,并对产品稳定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5%鱼藤酮悬浮剂的配方确定为:5%鱼藤酮、4%分散剂SC3、1%农乳602#、0.1%黄原胶、1%白炭黑、5%乙二醇、0.2%甲醛,去离子水补至100%。该制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水悬浮剂的标准要求。[结论]该制剂低毒低残留,符合无公害用药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3龄幼虫为对象,采用点滴触杀法测定了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对舞毒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幼虫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鱼藤酮对舞毒蛾3龄幼虫具有低毒高效的毒杀作用,12、24、36、48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4.10、10.44、9.75、9.51 mg·L_(-1)。CAT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但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表现出一定的抗逆性。对舞毒蛾3龄幼虫进行点滴触杀处理后,试虫的鲜质量增长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表明鱼藤酮抑制舞毒蛾幼虫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5.
6.
鱼藤酮及其混剂对蔬菜害虫的毒效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杀虫剂联合作用方法优选山鱼藤酮混氰戊菊酯(4:1)具明显增效作用,对5龄菜粉蝶幼虫共毒系数为342.2(触杀),449.8(胃毒),对菜蚜LC501.23mg/L。该混剂对菜粉蝶幼虫有明显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AFC50为0.7mg/L;用18mg/L混剂处理幼虫,发育抑制率为84.4%,田间试验表明,鱼藤混剂对多种害虫有高效,30mg/L的混剂的对菜粉蝶幼虫的防效相当于50mg/L的氰戊菊酯 相似文献
7.
8.
9.
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甘蓝中鱼藤酮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甘蓝中鱼藤酮残留量的方法.甘蓝经乙腈提取,过Carbon/NH2柱净化,采用MGШ-C18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60∶40,V/V)为流动相,运用电喷雾正离子(ESI+)选择离子模式,以m/z 395为定量检测离子,鱼藤酮保留时间在4.8 min.在0.001~1.000 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8.在甘蓝样品中添加0.01、0.10、0.50 mg/kg 3个浓度的鱼藤酮,其回收率在70.5%~1 12.6%,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20.9%.最低检出量(S/N=10)为2.5×10-11g.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2-取代苯胺与巴豆醛反应合成了5种8-取代喹哪啶.讨论了反应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结果.8-取代喹哪啶的结构经1HNMR和MS分析确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Ⅰa和Ⅰb的晶体结构.化合物Ⅰa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21,晶胞参数为:a=1.279 61(9)nm,b=0.506 60(4)nm,c=1.311 81(9)nm,Z=4,V=0.850 38(11)nm3,Dc=1.387 g/cm3,F(000)=368,R1=0.028 8,wR2=0.073 1,S=1.01;化合物Ⅰb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0.504 40(17)nm,b=1.346 7(4)nm,c=1.339 1(4)nm,β=97.678(4)°;Z=4,V=0.901 4(5)nm3,Dc=1.636 g/cm3,F(000)=440,R1=0.071 1,wR2=0.195 1,S=1.09.选择合适溶剂和添加剂,反应收率较文献值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红外光谱在研究改性淀粉结晶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红外光谱分析在研究淀粉及改性淀粉结晶结构中应用的效果,为淀粉结晶结构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表征方法。【方法】通过对红外光谱图1300-800cm-1波数段的改性淀粉特征峰进行解卷积处理,得到980、1022和1047cm-1处的峰面积,计算980/1022、980/1047、(980+1047)/1022和980/(1022+1047) cm-1的峰面积比值,研究改性对淀粉结晶结构的影响,并与X-射线衍射分析相比较。【结果】发现醋酸酯化改性会导致淀粉结晶程度降低,结晶形态从A型转变为V型,而三氯氧磷交联对淀粉结晶结构影响不明显。【结论】利用红外光谱研究改性淀粉结晶结构所得的结果与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相符,说明红外光谱可同时用于表征淀粉改性过程中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的分离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的分离方法及晶体结构。[方法]利用液液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目标物的分离,并通过IR、NMR、ESI-MS、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鉴定晶体结构。[结果]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主要参数:a=10.881 3(16)nm,b=9.795 4(14)nm,c=13.347 3(19)nm,V=1 382.2(3)nm3,Z=4,Dc=1.414mg/m3,F(000)=616,μ=0.100/mm。[结论]从玉郎伞[Millettia Pulchra Kurz var.Laxior(Dunn)Z.Wei]的60%(体积分数)乙醇水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6个新的烯唑醇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构分析表明: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897 6(2)nm,b=1.355 1(3)nm,c=1.5 381(4)nm,α=92.128(3)°,β=99.029(3)°,γ=106.509(7)°,V=1.764 9(7)nm3,Z=1。在配合物1中,六配位的镉离子都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与分别来自烯唑醇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氯原子配位。1由分子间氢键连接成一维链结构。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配体烯唑醇,而且抑菌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以甘氨酸和七水硫酸亚铁为原料合成了甘氨酸亚铁。采用溶剂挥发法得到了晶体,并通过红外谱图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晶体的结构。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59949(3)nm,b=0.67626(4)nm,c=1.33192(6)nm,α=85.453(4)°,β=82.914(4)°,γ=83.115(5)°,V=0.53085(5)nm3,C4H30N2O22Fe2S2,Mr=634.12,Z=1,R1=0.0219,wR2=0.0640[I>2σ(I)],S=1.005。化合物中铁(Ⅱ)配位数为6,配位多面体为变形的八面方体构型。结构式为 。 相似文献
19.
苏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7)
用传输矩阵法研究对称结构一维三元光子晶体(ABC)n(CBA)n的透射谱及内部电场分布,结果发现:随着n的增加,出现的单条透射峰越加锋锐,光子晶体内部局域场越强;当增加介质层A或C的折射率时,透射峰向长波方向移动,且随着nA的增加,光子晶体内部局域场逐渐减弱,而随着nC的增加,光子晶体内部局域场则逐渐增强.这些传输特性可为光子晶体设计和制造新型光学器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