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罗罗非鱼全价饲料养殖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尼罗罗非鱼的营养需要,提出尼罗罗非鱼基础日粮配方,与基础日粮配合使用的维生素预混料配方和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构成一套全价性的尼罗罗非鱼用高效饲料配方。研制的饲料在工厂化封闭式内循环水体中单养条件下养殖尼罗罗非鱼成鱼,经过93天的精心饲养管理,饲料系数在1.7天以下,罗非鱼平均规格达到328克,平均净产32.6公斤/米^2。  相似文献   

2.
以初始体重7.30±0.12g的奥尼杂交罗非鱼幼鱼为对象,在池塘内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70d的养殖试验。试验配制5种等氮、等能、低鱼粉含量(2%)的实用饲料(D1~D5)。其中,D1为对照组,含有30%豆粕;在D2里用花生粕蛋白替代D1中50%的豆粕蛋白;D3~D5是在Diet2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5%晶体赖氨酸+0.05%晶体蛋氨酸、0.25%微囊赖氨酸+0.05%微囊蛋氨酸、0.50%微囊赖氨酸+0.10%微囊蛋氨酸。饲料中添加0.5%Cr2O3作为外源指示剂用于测定营养成分或能量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罗非鱼的成活率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与D5组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D2组最低;D2与D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D5和对照组(P<0.05)。D5和对照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D2与D3组(P<0.05);罗非鱼的肥满度在对照组、D4与D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D2与D3组(P<0.05);罗非鱼的脏体比和肝体比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脂肪、总能及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在对照组、D4与D5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D2组(P<0.05);花生粕替代豆粕及添加晶体或微囊氨基酸对罗非鱼体常规成分和必需氨基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是以酪蛋白、马铃薯淀粉等组成的精制饲料。在65天饲养试验中所得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混合维生素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食欲及饲料效率等都有显著影响,其平均增重率快30%左右,饲料消耗降低25%。饲料中不添加混合维生素,但与青饲料结合投喂也能起到与添加混合维生素相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尼罗罗非鱼幼鱼在70d中投喂具有和没有补充锌的饵料,其锌含量范围为0~100mgZn/kg饵料。投喂含有1mgZn/kg基础饵料的尼罗罗非鱼发育不佳,如厌氧和生长差。投喂补充锌最低含量(0和5mgZn/kg饵料)饵料具有最差的生长和最高的死亡率,而过30mg/kg含量则表明死亡率减少和明显地改进了生长。饵料锌水平与全身锌浓度有显著相关,也观察到饵料锌和全身铁浓度有强烈的负相关。其增重百分数,饵料效  相似文献   

5.
当前,池塘养鱼饲料严重不足是普遍性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研制配合饲料。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在鱼类营养生化及营养生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还很少,这样,配制饲料就往往带有片面性,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尼罗罗非鱼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梯度法,用酪蛋白等原料配制的精制饲料,进行了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对饲料中磷需要量的研究。各种饲料中钙含量为1%,磷含量分别是0.24%,0.54%,0.84%,1.14%和1.44%。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检定为基础测得尼罗罗非鱼对饲料中磷的最适需要量为0.93%,适宜范围是0.54~1.14%。饲料中磷缺乏时会引起饲料效率、试验鱼增长率和存活率低。  相似文献   

7.
阎希柱 《水产学报》1998,22(2):190-192
甜菜碱是甜菜加工副产品中提取的甘氨酸甲基内酯,甜菜碱以前仅限于作为动物营养的甲基供体,参与氨基酸的合成和协同作用。作为人类医学上的恢复胃酸的药物及肝脏保护性治疗剂等[朱仲贤1979],参与氨基酸的合成和协同作用。甜菜碱作为鱼类的饲料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8.
广西网箱养鱼起步较晚,1979年起在少数池塘、湖泊中试养,收到一定效果。为了充分利用网箱养鱼的优势,发展淡水渔业生产,根据广西推广养殖尼罗罗非鱼的有利条件,以进一步完善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的方法,提高池塘利用率,提高塘鱼产量,1983年至1984年,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是以罗非鱼基础饲料添加不同浓度甜菜碱纯品及不同复配品组成的配合饲料。在40天饲养试验中所得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3%的甜菜碱能明显促进罗非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水库渔业》1985,(4):62-66
鱼粉和其他动物蛋白源成本较高、来源短缺是工业化养鱼面临着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如何开发植物性蛋白源作为鱼类的饲料已成为当前重点研究课题。棉花作物种植地区广泛,棉籽饼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在家蓄饲养上它已得到普遍应用。但是作为鱼类的饲料还仅限于某些种类。据报道,在大鳞大马哈鱼和银大马晗鱼饲料中棉籽饼粉的容忍量分别为34%和22%(Fowler,  相似文献   

11.
尼罗罗非鱼幼鱼饲料的适宜脂肪需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46.14±4.67)g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a)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重复,每重复15尾),分别饲喂添加鱼油水平为0%(对照组)、3%、6%、9%、12%和15%的纯化饲料(实测脂肪水平为0.20%、2.70%、6.11%、8.04%、11.13%和14.85%)。饲养8周后,以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及脂肪代谢酶活性等指标为判断依据,确定其饲料的脂肪需要量。结果表明,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尼罗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蛋白质效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使尼罗罗非鱼肝体比及全鱼和肌肉的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尼罗罗非鱼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6.11%时最小,在14.85%时达到最大。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尼罗罗非鱼脂蛋白酯酶、肝脂酶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对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尼罗罗非鱼幼鱼饲料最适脂肪水平分别为8.86%,9.75%,9.40%和8.30%,因此确定尼罗罗非鱼幼鱼饲料适宜的脂肪需要量为8.30%~9.75%。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穗槐粉、啤酒糟粉、鸡粪代替20%左右粮食进行网箱饲喂全雄罗非鱼和红尼罗对比试验。结果:饲喂79天,全雄罗非鱼和红尼罗产量分别为61.56kg/m^2和49.16kg/m^2,全雄罗非鱼单产比红尼罗单产高25.22%。Ⅰ号配方的饵料系数为1.97,好于其他2个配方。1990年10月专家鉴定认为,用紫穗槐粉、鸡粪代替粮食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较好的节粮型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13.
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蛋白质含量为19 80%~40 50%的6种精饲料,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饱食投喂和(27±1)℃水温条件下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幼鱼进行8周的饲养实验,比较其在淡水和海水中的生长及蛋白质需求。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在淡水和海水中生长良好,存活率分别为100%和87%~100%;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增加,实验鱼的平均终重、增重率和日增重率呈线性增加,饲料系数呈线性下降,蛋白质效率也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饲料蛋白水平下,上述指标在淡水鱼和海水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蛋白质适宜需要量为28%~32%。  相似文献   

14.
我省于79年引进尼罗罗非鱼以来,经过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营渔场等单位两年的研究试养,已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它除了具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全部优点外,最大的特点是个体大,增长效果显著,当年苗,一般的饲养水平,体重可达3—7两,次年可达1—1.5斤,所以它很受群众欢迎,目前已发展到全省大部份地区,大有取代莫桑比克罗非鱼之势。下面根据两年的试验观察,对尼罗罗非鱼的越冬和苗种生产,在技术上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非鱼幼鱼饲喂含1ppm Gd^2 2的饲料20天后改用不含镉的饲料12天。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别用直接和经1N盐酸浸泡1小时去掉体表吸附的Cd后测定鱼体镉的积累。测定结果表明:在食物施加镉的过程中鱼体的镉浓度逐渐上升到第20天的0.129ppm,而停用镉后在12天内逐渐降低到原来的86%。因生长因素降低浓度占60%,排出占21%。鱼体镉的吸附量占携带总量的20-30%。  相似文献   

16.
天平 《科学养鱼》1988,(2):27-28
尼罗罗非鱼食性杂,饲料比较容易解决。这本来是很可利用的特性;不过。近年来不少生产单位却大多用单一原料作饲料直接投喂,如将豆饼、菜籽饼,麦麸等粉碎后分别直接喂鱼.结果不太好,经济效益也不高。原因是这样单一的饲料其营养不全面.必然有相当一部分不能被鱼利用而变成肥料.就不能充分发挥饲料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研制的,1987年通过鉴定的罗非鱼复合矿物元素添加剂及一种高效的罗非鱼复合维生素添加剂,已在石家庄市光明联合水产饲料厂正式投入批量生产,这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将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0.39±17.83) 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饱食投喂,饲养78 d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肠道细菌总量,并对需氧菌和厌氧菌进行鉴定,旨在研究木聚糖酶调控肠道菌群、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0.10%组和0.15%组前肠需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5%组、0.10%组和0.15%组中肠需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后肠需氧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15%组前肠厌氧菌数量比对照组、0.05%组和0.10%组分别降低76.85%(P<0.05)、75.62%(P<0.05)、75.83%(P<0.05)。0.10%组和0.15%组中肠厌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05%组(P<0.05)。0.05%组、0.10%组和0.15%组后肠厌氧菌数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3.13%(P>0.05)、48.30%(P<0.05)、60.62%(P<0.05)。小麦基础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主要影响需氧菌Ent.,Bac.和厌氧菌Bact.,Bif.,Lac.的组成比例。0.05%组、0.10%组和0.15%组前肠Ent.比例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3.16%(P>0.05)、29.61%(P<0.05)、49.34%(P<0.05)。实验组前肠Bac.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0%组和0.15%组中肠、后肠Bac.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5%组前肠Lac.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组(P<0.05)。对照组前肠Bact.比例显著高于0.10%组和0.15%组(P<0.05)。实验组中肠Bif.组成比例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0.15%组中肠Lac.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组(P<0.05)。0.10%组和0.15%组中肠Bact.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本研究认为,小麦基础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调控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降低肠道致病菌Ent.和Bact.的组成比例,提高有益菌Bac.,Bif.和Lac.的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纤维素含量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自1978年引进后,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它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并且在生产上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推广的养殖品种。要进一步发展以人工配合饲料强化密养尼罗罗非鱼,首先对尼罗罗非鱼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20.
范廉温 《淡水渔业》1987,(5):31-33,37
利用电厂余热水在4个试验池中,以平均10.98公斤/平方米(合414尾/平方米)的密度放养尼罗罗非鱼,经过372天的试验,平均每平方米鱼池当年净产鱼86.64公斤,收获每公斤鱼需成本1.3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