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青稞新品系87-9-5是甘南农科所1987年用83A-19-1为母本,肚里黄为父本组配合杂交、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1992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500.5kg/hm^2,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和长芒青稞平均增产48.4%;1993-1995年参加甘南州青稞联合区试,平均产量3727.5kg/hm^2,较对照甘青一号增产13.9%,居第2位。差异极显著;1996-1999年多点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4294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5.38%。该品系生育期110-115d,株高84-116cm,穗长 6.9-9.4cm,穗粒数44-52粒,千粒重42.1-48.8g。籽粒粗蛋白含量11.2%,赖氨酸0.49%,淀偻6.26%。表现早熟,抗倒伏,穗大、粒多,穗脖坚韧,落黄好,较抗大麦条纹病。  相似文献   

2.
阿青 5号是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和甘肃省甘南州农科所青稞研究室联合选育的高原优质青稞新品种 ,2 0 0 2年 10月 2 1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0年甘肃省甘南州农科所用自育品系 83- 93- 7- 2 - 1作母本 ,四川省阿坝州农科所育成品种川 83- 5 319作父本组配杂交 ,组合为 83- 93- 7- 2 - 1×川 83- 5 319,经 7年 8代系统选育而成。阿青 5号系春性中晚熟青稞品种 ,属四棱裸大麦 ,长芒、勾头、全抽穗 ,穗脖弯垂 ,全生育期 12 2d。株高 85~90cm ,株型半紧凑型 ,幼苗绿色 ,半直立型 ,长势强 ,分蘖多。种子锥型、黄褐色、腊质 ,腹沟浅 ,千粒重 4 0 8g ,穗长 6 0cm ,每穗粒数 37 0粒 ,小穗密度 6 2粒 /cm。籽粒品质好 ,蛋白质含量 8 4 % ,容重 80 5g/L ,粗淀粉 (干基 ) 78% ,氨基酸总量 8 4 9%。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中抗云纹病和网斑病 ,轻感散黑穗病、斑点病 ,抗倒伏。州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11 4 9% ;多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3139.5kg/hm2 ,较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19 2 %。生产示范平均产量 4 0 95kg/hm2 ,较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33 6 % ,适宜在我州青稞主产区种植 ,也适宜在海拔 2 6 0 0~330 0m之间的云、甘、青、藏等青稞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94dm3系大理州农科所 1994年采用系选育种方法选育的六棱大麦新品种。 1998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 ,平均产量 6 85 5 0kg/hm2 ,较对照品种品八增产 34 7% ;1999~ 2 0 0 1年参加大理州大麦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 70 2 6 0kg/hm2 ,较对照高产六棱大麦良种V4 3减 11 3% ,全生育期较对照早熟达 9d。该品种生育期 15 1d ,株高 85cm左右 ,穗长 3 7cm ,穗粒数 4 5~ 5 0粒 ,千粒重 4 0 g左右。试验示范表现早熟 ,高产稳产 ,增产潜力大 ,抗倒伏 ,粒多 ,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适应性强 ,抗旱耐寒性较好 ,生长稳健 ,成熟落黄好 ,易脱粒 ,1999~ 2 0 0 1年生产示范 190 5hm2 ,一般产量6 0 0 0kg/hm2 ,最高产量达 975 0kg/hm2 。  相似文献   

4.
通过2010至2012年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汇总并结合其他相关试验示范结果分析,为全面认识不同产区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和技术现状,探求改进提高途径提供试验依据。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中,阿青6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4 977.0 kg/hm2,较对照增产22.0%,居第1位;其次是甘青4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857.0 kg/hm2,较对照增产19.1%,居第2位;甘青5号折合产量为4 165.5 kg/hm2,较对照增产2.1%,居第3位。以上3个品种建议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北青7号折合产量为4 126.5 kg/hm2,较对照增产1.2%,居第4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5.
针对区域青稞产量低、施肥技术落后及手段单一等问题,通过田间裂区试验,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青稞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青稞缓释肥料的施用效果及其在青稞种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水平下,条施(A1)各处理下A1B5居第1位,折合产量4 165.5 kg/hm~2,较对照增产23.2%;处理A1B3居第2位,折合产量4 123.5 kg/hm~2,较对照增产22.0%。撒施(A2)各处理下A2B4居第1位,折合产量3 717.0 kg/hm~2,较对照增产24.2%;处理A2B3居第2位,折合产量3 211.5 kg/hm~2,较对照增产7.3%。条施各处理下的小区产量高于撒施各处理,且施用缓释肥料B、缓释肥料C产量较高,施用缓释肥料A产量较稳定。故建议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域,施肥方式逐步改撒施为条施,并建立甘南地区青稞种植高效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6.
甘孜州青稞育种已经历了50年,以甘孜州农科所为主,引育成品种25个。青稞生产统计数据表明,解放初期(1950年)全州青稞平均产量仅570kg/hm2,2004年达到2494.5kg/hm2,产量提高了4.4倍,不同时期育成的品种一般都比当时大面积生产种增产8%~20%,最高可达63%。对同期的青稞增产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7.
甜研311(原代号HTP02)是以多粒四倍体品系TP-3为母本,父本为4个多粒二倍体品系(DP08、DP02、DP03和DP04),4个父本品系以2∶1∶1∶1的比例混合授粉,父母本按1∶3比例栽植配制而成。该品种于2005~2008年通过了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39576.2kg/hm2和47501.7kg/hm2,分别比统一对照品种增产11.9%和21.7%;平均含糖率为16.8%和17.4%,比统一对照品种提高0.5度和1.0度;平均产糖量为6725.4kg/hm2和8348.9kg/hm2,比统一对照品种提高15.9%和30.4%。该品种表现较抗褐斑病,耐根腐病。主要适宜在黑龙江的牡丹江、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10个青稞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疆冷凉高海拔地区青稞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重要性,采用田间试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供试的10个青稞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于新疆种植的青稞品种为奇引2号、12-900、昆仑14号。其中,奇引2号的产量最高,达5 129.6 kg/hm2,其次为12-900和昆仑14号,产量分别为4 739.4 kg/hm2、4 655.0 kg/hm2。青稞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生育期基本苗株高穗粒数穗长。  相似文献   

9.
甘肃天祝青稞新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青稞品种混杂和退化严重的问题,对引进的青稞新品种进行了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藏青25折合产量5 874 kg/hm~2,较对照增产20.2%;甘青4号折合产量5 860.5 kg/hm~2,较对照增产20.0%;北青7号折合产量5 739 kg/hm~2,较对照增产17.5%;甘青5号折合产量5 719.5 kg/hm~2,较对照增产17.1%。这4个品种田间种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抗病性较强,产量高,品质优,可以在天祝以及同类地区进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0.
甘青9号原代号0217,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甘青4号为母本、9626为父本,经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青稞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8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品种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18)620053。2011—2013年在第十轮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192.5 kg/hm~2,比康青3号(CK1)增产12.7%。在2014年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543.5 kg/hm~2,比康青3号(CK1)增产20.0%,比肚里黄(CK2)增产20.4%。  相似文献   

11.
PZ-2-2-2-2-1紫色糯质玉米自交系,是从一个杂合的紫色糯质玉米地方种中经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的,具有较高的配合力,用PZ-2-2-2-2-1×1241紫-8配成的烟紫糯3号紫色糯质玉米杂交种果穗大,丰产性好,目前已在生产上进行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水稻连免高桩抛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连免高桩抛秧的优势连免高桩抛秧是基于以往的研究于1999年提出的一项秸秆自然还田超简化栽培新技术。该技术是在稻麦(油 )连续免耕 (小麦、油菜免耕稻草覆盖 )的基础上 ,收小麦 (油菜 )时只收麦穗 (油菜果枝) ,然后在留下的高桩小麦 (油菜 )秆间抛秧 ,利用秸秆改良土壤从而弥补常规免耕的缺陷 ,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土壤长期免耕 ,使作物持续高产高效。自1999年以来 ,连续设置试验对该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同时省内许多地方也对该技术进行了示范和推广应用 ,表明该技术顺应了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方向 ,即优质、高效、安全、高产…  相似文献   

13.
李怡  罗学刚 《中国麻业科学》2007,29(2):90-91,109
以盐酸、聚丙烯酰胺(PAM)为分离、絮凝试剂,通过二因素实验,利用方差分析对快速絮凝分离进行条件筛选。结果表明:苎麻脱胶黑液实现快速絮凝分离的最佳分离条件为分析纯盐酸4%,PAM2%,此时絮凝率达到80.02%。处理后废液色度、污染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近年对高蛋白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关犍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示范,总结了“一增施、二示范、三改革、四推广、十统一”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指导。实现了667m^2 200kg以上产量。  相似文献   

15.
闵彩云  贾尚智  金孝芳  陈勋  石亚亚  毛迎新 《茶叶》2010,36(4):208-209,212
以龙井43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采用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品比试验育成茶树新品种20-3-2。经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结果,20-3-2一芽一叶期、制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CK)相仿;氨基酸含量4.1%;鲜叶产量比CK增产72%;抗性强。  相似文献   

16.
"高菜-早稻-晚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两年试验示范,“高菜-早稻-晚稻”种植模式能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粮食产量,是提高种植效益的经粮双丰收的高产高效模式。本文完善和总结了此模式的相应的高产高效配套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Zhongjian 96-3, a late season japonica rice variety derived from C81-40/87095, was developed by CNRRI, with the characters of early-maturity, a total growth duration of about 128 d (5-7 d less than CK Xiushui 11), insensitive to photo-period, ideal plant type, middle tillering ability, strong culm, high lodging tolerance, erect flag leave,and good leave color at maturity. It has an average plant height of 76.9 cm, productive panicle of 370.35/m2, spikelets/panicle of 78.6, seed-setting rate of 93.5% , and 1000-grain weight of 29.9 g.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品种、育秧方式、生物专用肥、生物农药、管水方式等的试验,提出了里下河地区偏迟熟粳稻无公害生产应选用的品种为宁粳1号、常优1号,采用肥床旱育秧,环境友好的专用肥黑丰佳和华丰肥士特及精简施肥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水稻覆膜直播旱作技术的特点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评价了水稻覆膜直播旱作技术在农业科技创新、稻作理论与实践和节本增产增效方面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水稻覆膜直播旱作技术的主要方法,明确了深化研究的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20.
对水稻品种RP1976-18-6-4-2进行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性评价及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抗褐飞虱生物型Ⅱ、孟加拉型及稻瘿蚊中国Ⅱ型和中国Ⅳ型,它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对稻瘿蚊中国Ⅱ型和中国Ⅳ型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