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10月我们用2头13/17易位杂合子公猪与4头13/17易位杂合子母猪交配,其中3头受孕.1991年2月相继产仔,3窝共产仔29头,到2月龄存活24头.经核型分析,发现有3种核型,其中13/17易位纯合子猪8头,其核型为:2n=36,XX或XY,rob(13/17);13/17易位杂合子猪10头,其核型为:2n=37,XX或XY,rob(13/17);正常核型猪6头,其核型为:2n=38,XX或XY.  相似文献   

2.
用13/17染色体易位杂合子猪互交获得的1头13/17染色体易位纯合子公猪[2n=36,XY,rob(13/17)]与4头正常核型母猪(2n=38,XX)交配,结果4头母猪全部妊娠并正常分娩.其产仔数分别为13,16,12,11,产活仔数分别为12,13,12,11;窝断奶头数分别为12,13,9,10.经核型鉴定,其后代全部为13/17易位杂合子[2n=37,XX或XY,rob(13/17)].此结果表明,13/17易位染色体的遗传完全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13/17易位纯合子公猪具有正常的繁殖力.本杂交试验所产活仔48头,其性别比例为35?:13?,接近3:1的比例,经X~2检验不符合1:1的理论比率(X~2=10.08,P<0.01).此外,本杂交试验所产仔猪生长发育正常,并具有一定的杂合优势,这一结果为13/17易位纯合子猪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尤其是作为商品猪生产的杂交父本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13/17罗伯逊易位猪SRY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2n=36)、杂合子猪[2n=37,XY或XX,rob(13;17)]及正常猪为试验材料,根据猪SRY基因蛋白质编码区的核心序列,设计PCR引物,扩增得到SRY基因片段,随机选取克隆质粒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3/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与正常猪的SRY基因的核心序列相比有1个碱基发生突变;而13/17罗伯逊易位杂合子猪与正常猪SRY基因的核心序列相比有5个碱基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4.
对4头长白后备种公猪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1头公猪具有异常核型。经染色体组型、G-分带、C-分带分析,确定该公猪携有染色体13/17易位,其核型为2n=37,XY,rob(13/17)。该公猪的3头(♀)同父半同胞中,有2头携有13/17易位。该公猪的父亲也携有13/17易位,表明先证者公猪的13/17易位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由其父亲遗传得来的。  相似文献   

5.
猪单条13/17罗伯逊易位染色体的显微分离与LA-PCR扩增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13/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2n=36,XY或XX,rob(13;17)]为试验材料,制备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利用显微分离技术对13/17罗伯逊易位染色体进行分离,并将单条染色体进行LA-PCR扩增,其扩增片段大小主要在200~2800 bp;对LA-PCR扩增产物用猪13、17号染色体近着丝点微卫星标记SWR1941和SWR1120与Southern杂交2种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LA-PCR产物来源于13/17罗伯逊易位染色体。该方法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家猪13/17罗伯逊易位所引起的表型效应的遗传机制以及筛选猪13和17号染色体上新的分子遗传标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细胞水平上研究13/17罗伯逊易位猪群这一种质资源,试验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对13/17罗伯逊易位杂合子猪、纯合子猪及正常核型家猪耳组织进行了分离培养,构建了3个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生长动力学、核型分析、绿色荧光蛋白报告质粒转染和微生物污染检测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核型家猪细胞形态均为标准成纤维细胞形态,细胞内波形蛋白呈现阳性表达;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型;杂合子猪细胞染色体2n=37所占比例为92.5%,纯合子猪细胞染色体2n=36所占比例为93.8%,正常核型家猪细胞染色体2n=38所占比例为96.3%;外源质粒能在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结果呈阴性。说明本研究已成功建立13/17罗伯逊易位猪成纤维细胞系。  相似文献   

7.
以13/17罗伯逊易位杂合子猪[2n=37,XY或XX,rob(13:17)]为材料,制备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利用显微分离技术对13/17罗伯逊易位染色体进行分离,并将单条染色体进行简并寡核苷酸引物PCR(degenerate oligonucleotide primer-PCR.DOP-PCR)扩增,其扩增片段大小主要在0.2~2.5kb之间;以DOP-PCR扩增产物为模板,分别以猪13、17号染色体近着丝点微卫星标记S0282和SW335为扩增目的基因,对D0P-PCR扩增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DOP-PCR产物来源于13/17罗伯逊易位染色体。该方法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家猪13/17罗伯逊易位所引起的表型效应的遗传机制以及筛选猪13和17号染色体上新的分子遗传标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13/17罗伯逊易位猪生长抑素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13/17罗伯逊易位猪的3种杂交组合的309头后代进行核型鉴定,结果样本中存在3种核型的猪:正常核型猪(2n=38)、易位杂合子猪(2n=37)和易位纯合子猪(2n=36);利用PCR SSCP技术检测发现生长抑素基因外显子1不存在多态性;其内含子的266~602 bp片段存在2个突变位点(T520C,G521T),但仅检测到2种基因型:AA和AB。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及不同核型的猪群中AA基因型频率(频率范围为0.58~0.77)和A等位基因频率(频率范围为0.79~0.90)均显著高于其AB基因型频率(0.23~0.42)和B等位基因频率(0.10~0.21);易位杂合子猪的AB基因型频率(0.42)均高于正常猪(0.25)及易位纯合子猪(0.40)。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1989年秋,我们在进行东北地区几个主要家猪品种间Ag-NORs多态性的研究中,从4头由加拿大引进的长白种公猪的后裔中发现1头具有异常核型,经染色体常规分析、G-分带及C-分带分析,确定为13/17易位,其核型为37,XY,rob  相似文献   

10.
对13/17易位杂合子猪与同场同期同品种非易位猪的繁殖力、生长发育进行了统计分析.13/17易位杂合子公猪的窝产仔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窝重、窝断奶头数,无论纯繁还是杂交,与非易位猪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3/17易位杂合子母猪作为杂交母本,其繁殖力与同场同期同品种非易位母猪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3/17易位杂合子公猪的后裔中,13/17易位杂合子猪的20日龄重、断奶重都与非易位猪差异不显著(P>0.05).13/17易位杂合子公猪6月龄的体高显著高于非易位公猪的体高(P<0.05),但体重、体长和胸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3/17易位公猪的女儿与非易位公猪的女儿6月龄的体重与体尺也无显著性差异.本文还提出了对家畜染色体易位的育种措施.  相似文献   

11.
按常方法制备血清样本,用日立705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经核型鉴定的16头13/17易位纯合子猪、20头13/17易位杂命了猪和20头正常核型家猪等三种型家猪的10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3~4月龄阶段碱性磷酸酶(ALD)、胆碱脂酶(CHE)、血清甘油三酯(TG)三项指标,13/17易位纯合子猪都显著正常核型家猪及13/17易位杂合子猪(P〈0.01),尽管纯合子与杂合子之间,杂合子与正常  相似文献   

12.
培育中的青海白猪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和常规染色体制备分析技术.分析了青海白猪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青海白猪染色体数目为2n=38条,染色体臂数NF为32,公猪染色体核型式为38,XY;母猪染色体棱型式为38,XX。核型模式:2n=♂/♀38/38(12M 8SM 4ST 12T)XY(M,M)/XX(M,M)  相似文献   

13.
以日本血蜱卵早期胚细胞为材料,气干法制片,Giemsa染色制备染色体标本,首次证明:日本血蜱的有丝分裂核型为2n=22(20 XY)和2n=22(20 XX);性别决定属于XY—XX遗传系统;并发现三倍体(3n=33)。雌性核型中含1对X-染色体,雄性核型含1条X-和1条Y-性染色体。X-染色体最长,占单倍体总长度的20.8±1.8%,Y-染色体次长,约为X-染色体长之68.7%,明显长于其余10对常染色体。据本实验结果,与前人报道的该雄蜱减数分裂含21条染色体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科尔沁牛染色体14/24易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哲盟地区的5头科尔沁牛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3♀和1♂核型全为2n=60,可配成30对,29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大型亚中着丝粒,Y为小型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的核型为异常核型,59,XY,t(14:24)。14/24易位是单独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家猪13/17罗伯逊易位染色体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13/17 染色体易位猪的5 种交配组合所产342 头后代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猪13/17 罗伯逊易位染色体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具有稳定的遗传性。13/17 易位纯合子互交后代仍然为13/17 易位纯合子;13/17 易位杂合子互交后代出现13/17 易位纯合子(2n = 36) ,13/17 易位杂合子(2n = 37) 和正常核型家猪(2n = 38) 三种核型,经卡方检验符合1 2 1 的理论比值。本文还讨论了家猪和野猪的染色体进化,13/17 罗伯逊易位染色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RAPD技术对9个家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包括13/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易位杂合子猪及正常核型猪的3个群体、丹系长白猪群体、加系双肌臀杜洛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猪群体、加系双肌臀长白猪群体、及欧洲猪与易位杂合子猪产生的2个杂交后备猪群体。用17条已筛选出的产生多态性的随机引物对模板DNA进行扩增,共得到384条清晰稳定的多态型片段,片段长度在200~4000bp之间。根据多态性结果计算出群体间的共有带率F及遗传距离指数D,并以此绘制出群体的亲缘关系树状聚类图,确定了它们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13/17染色体易位杂合子猪互交获得的1头13/17染色体易位纯合子公猪[2n=36,XY,rob(13/17)]与4头正常核型母猪(2n=38,XX)交配,结果4头母猪全部妊娠并正常分娩。其产仔数分别为13,16,12,11,产活仔数分别为12,13,12,11;窝断奶头数分别为12,13,9,10。经核型鉴定,其后代全部为13/17易位杂合子[2n=37,XX或YY,rob(13/17)]。  相似文献   

18.
13/17染色体易位纯合子猪群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 6 0条随机引物对 13/ 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易位杂合子猪及正常核型猪的群体基因组 DNA进行了RAPD分析 ,筛选出 2 2个产生多态性的随机引物 ,计算出 3个群体间及群体内的共有带率 (F)及遗传距离指数 (D) ,并以此绘制出群体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计算出遗传多样性指数 (Ho)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t检验 ,结果表明了该群体的变异情况。该群体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的变异 ,群体间的变异大于群体内的变异。利用 RAPD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检测亲缘关系较近的猪群体的 DNA多态性 ,RAPD技术在猪的基因组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对 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杂合子猪及杜洛克、长白、约克夏猪的核仁组成区 ( Ag-NORs)的多态性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杜洛克、约克夏猪 Ag-NORs定位于 8号和 1 0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区 ,而 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约克夏猪 F1代 Ag-NORs的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定律 ;Ag-NORs在细胞间、个体间及品种间数目均有差异 ,而且品种差异显著大于品种内个体间差异。 1 3/ 1 7易位纯合子猪、杂合子猪 ,以及长白、杜洛克、约克夏猪 Ag-NORs均数分别为 1 .99、1 .98、2 .0 0、2 .0 5、2 .0 6,说明 Ag-NORs在品种、个体及细胞间具有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与猪的起源和杂交育种时所用亲本品种的血缘成分有关 ,因此可作为遗传标记 ,用以分析家畜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苏州蚕专校园内楼息的樗蚕,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在雌蚕卵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看到26条呈短杆状的染色体,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双线期看到13对平行接合的二价染色体,由此,可判定该地樗蚕的染色体为2n=26,n=13,由于在双线期未发现单价体,故推定其性型为XX—XY型。关于其生物学性状及核型分析,拟待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