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简要概述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识别,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补救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5.
介绍水稻普通矮缩病与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症状,根据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应对水稻普通矮缩病和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籼型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不育系与18个恢复系配制108个杂交籼稻组合,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①93.5%的组合其发病率介于双亲之间,与双亲发病率的中亲值呈极显著相关;69.4%的组合其发病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向离中优势.②975发病率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低,对黑条矮缩病抗性育种而言,是一个极有利用价值的两系不育系,而Ⅱ-32A则是相对较好的三系不育系;R533、R814、HR12、R13、R419等则是具有较好抗性育种利用价值的恢复系.③基因的加性效应对杂种抗病性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其中,母本的作用显著超过父本;黑条矮缩病抗性的狭义遗传力达到59.45%,是一个遗传力较高的性状. 相似文献
7.
8.
阐述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在贵州榕江的发生及其症状识别,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补救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其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农民群众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有:耕作制度变化;灰飞虱种群数量增长及自身迁移扩散;栽培品种抗病性差;防治失时等。并根据当地防治工作实践,提出了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为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白背飞虱带毒传播的新的水稻病毒病,前期不易发现,一旦暴发流行,难以在短时期内有效防治。近年来,我镇中、晚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产量损失一般在10%-30%。为了防止其蔓延成灾,减少产量损失,本文简要介绍该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