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高寒地区,鱼类越冬期长达150—180天。只有保证冰下水体溶氧充足,才能确保鱼类安全越冬。目前,鱼类越冬水体二般采用以下五种增氧方法。  相似文献   

2.
冰下增氧是北方地区池塘鱼类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好或措施不当,会造成全池鱼类缺氧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北方采用的鱼类越冬技术主要是冰下生物增氧越冬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采取各项技术措施,促进冰下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更多氧气,以满足鱼类的生存需要,提高鱼类越冬的密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正近些年来,鱼类越冬机械使用率越来越高,大幅度了提高了工作效率,显著改善了鱼类越冬效果,以下主要介绍增氧机和清雪机。一、增氧机过去产,北方地区鱼类越冬池增氧大多使用叶轮式增氧机,但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缺点:一是叶轮式增氧机体积大、机器重,使用后将机体提上冰面转移它池难度大,并且浮筒联接处极易受损、漏水;二是目前厂家生产的叶轮式增氧机浮力小,浮筒和冰防水帽上很容易结冰砣,增加机体附加重量,导致机体失去平衡,沉入水中。三是易导致水温下降,冻伤鱼类,特别是北方高寒地区。近几年,射流式增氧机开始在北方高寒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封冰期长达150—180d,冰的厚度高达80—100cm,鱼类安全越冬至关重要。2009年由于冬季雪大,2010年春季开冰时间晚,造成鱼类越冬成活率低,全省越冬灾害损失鱼类22115吨,经济损失2.6亿元。为了提高鱼类越冬成功率,下面谈一下加强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技术问题。一、越冬前的准备1、清理淤泥和杂物过厚大量淤泥会消耗水体氧气,有时还会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危害鱼类,应在鱼类越冬前进行清理。同时除掉池坡上的杂草,以防杂草在越冬期间腐烂,耗氧恶化水质。  相似文献   

5.
付鹏 《科学养鱼》2007,(3):16-17
越冬期是渔业养殖生产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鱼类越冬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渔民全年的养殖计划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北方高寒地区,封冰期从11月初开始至翌年4月末结束,长达6个月之久。在漫长的越冬期,由于缺氧导致的死鱼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冰下水体溶氧量的高低就成为决定越冬密度和成活率的关键性因素。叶轮式增氧机因其对水体补氧效果显著而祜广涉廊用于明水期,存封冰期位用却较为鲜见。  相似文献   

6.
北方高寒地区冰封期长达六个月,这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将给鱼类生活环境带来变化,也会给鱼类越冬造成很大的威胁。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总结出以下鱼类安全越冬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鱼类越冬场冰面除雪是北方地区鱼类越冬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介绍的内容为适用于小型越冬池冰面除雪机的技术路线及其论证。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和检查指导鱼类越冬时,时而听到有个别渔民对生物增氧越冬技术还未全面了解和掌握,简单理解为生物增氧越冬技术就是冬天扫雪。我们在与其交流时强调指出,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也是不准确的。所谓生物增氧越冬技术,简单的说就是人为地为鱼类越冬创造出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  相似文献   

9.
朱于来 《齐鲁渔业》2002,19(12):20-21
我国北方13个省市区每年都有一定的冰冻期,尤其是东、酉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结冰厚,封冻期长,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鱼种越冬死亡现象。因此,做好鱼种越冬期的管理,使鱼种安全越冬是我国北方淡水养殖业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鱼种生产和管理的实际,谈一些越冬管理方面的体会,供大家参考。1越冬池的选择与修整 越冬池应选择背风向阳,靠近鱼种池,靠近水源,交通便利,无震动,易管理的地方。面积依越冬鱼种的数量而定,一般越冬池面积以20~30亩为宜。坡比为1:3,长方形,东西走向为好,长宽比为2~2.5:1。土质应为保水性能好的粘土或壤土。越冬池可因地制宜选用秋末已起捕后的成鱼池。  相似文献   

10.
据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景路四千米北老鱼池渔民张伟渔近日来函提示,自11月初以来,我省多次降雪,很多越冬鱼池被厚厚的积雪复盖或出现“水与雪混冻的“雪封泡”现象,大大影响了冰层的透光率,给鱼类安全越冬造成严重危害,如不迅速采取措施,缺氧死鱼在所难免。张伟渔根据本人几年来搞越冬的经验提出,  相似文献   

11.
<正> 越冬是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冬季冰封期内,如何保证冰下水体足够的溶氧量以满足鱼类的需要,是越冬问题的焦点。为使不缺氧,在生产上一般采用打冰眼、注新水、原水循环、注入空气或氧气等方法,但这些措施存在增氧效果差,耗费人力物力或降低水温等缺点,未能很好地解决鱼类安全越冬的问题。对于越冬水体的生态环境,鱼类生理适应以及管理技术问题,过去国内有关科研、教学部门做了不少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可是,一般研究工作对冰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增氧效果都注意不够。1979~1981年春,  相似文献   

12.
河蟹温室越冬,应用微孔增氧技术和增氧泵增氧、无增氧机增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为:微孔增氧的8个越冬池平均成活率是83.3%,使用增氧泵的2个越冬池的平均成活率75.7%,无增氧机的2个越冬池的平均成活率53.2%,表明微孔增氧技术对提高西北高寒地区河蟹越冬成活率具有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鱼类越冬是北方高寒地区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苗种及亲鱼的越冬成活率对发展养鱼生产起决定性作用。我地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150~180天,冰层厚度在60~100cm之间,漫长的冬季给鱼类越冬带来相当大的困难。近几年,以鲤鱼为主的驯化养鱼技术在我地区全面推广,在提高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鱼种越冬期间大量死亡的现象普遍发生,其死亡之严重,损失之巨大,已严重影响了养鱼场户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结冰期长达150-180d,冰层厚度可达80-110cn。在漫长严寒的冬天,必然引起鱼类生活环境和鱼类本身发生变化,水体理化因素也不断变化,这就给鱼类安全越冬带来很大威胁,常造成鱼类大批死亡,从而影响了群众养鱼的积极性。因此,加强鱼类越冬期的管理,创造满足鱼类越冬所需的环境条件,是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封冰期长达150~180天,冰的厚度高达80~100cm,鱼类安全越冬至关重要。2009年由于冬季雪大,2010年春季开冰时间晚,造成鱼类越冬成活率低,全省越冬灾害损失鱼类22115吨,经济损失达2.6亿元。为了提高今年鱼类越冬,下面谈一下加强鱼类安全越冬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冬季,如发现越冬池出现溶氧量突然下降,鱼类浮头,则应马上采取增氧措施,以免鱼类大批死亡。越冬池应急增氧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增氧。  相似文献   

17.
北方地区如何利用生物增氧进行鱼类越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兑彦 《内陆水产》2000,25(2):16-16
由于各地养鱼条件的不同 ,鱼类越冬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就越冬形式而言 ,有利用湖泊水库越冬、静水越冬、流水越冬、温室越冬、围箔越冬、网箱越冬等方法 ,现介绍一下北方地区如何利用生物增氧进行鱼类越冬。1选塘和清塘1.1选塘1.1.1池水的最适深度1.1~1.8m ,当最大冰厚时有效水深应保持在80cm。1.1.2池底有机残屑应少些 ,并且不渗漏。1.2清塘清除水草 ,在放鱼前10~15d尽量排干池水 ,每667m2用生石灰50~70kg,兑水全池泼洒消毒(碱性土壤不能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 ,暴晒3~7d ,尽可能…  相似文献   

18.
1鱼病防治 从我省近年来鱼类越冬死亡的情况看,鱼病是引起越冬死鱼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鱼病大多不是在越冬过程中才发生的,而是在越冬前就已发病,只是在越冬过程中病情加重,才引起死鱼。因此,要提早防治鱼病,应在鱼入越冬池前,也就是在饲养后期就应彻底治疗。目前,对我省赵冬鱼类危害最严重的鱼病是鱼隐性败血症,它是一种细菌性鱼病,病鱼体表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9.
北方地区冰封期时间比较长 ,特别是东北、西北等地区 ,冰封期最长的可达150天以上 ,冰下水温低(约为1~3℃) ,对鱼类的安全越冬影响很大。影响鱼类安全越冬的最主要外因就是越冬池塘的溶氧量。越冬池塘封冰后 ,水中溶氧在自然状况下 ,同时存在耗氧和产氧两个方面的因素。耗氧主要是由于水中的生物呼吸和有机物的氧化等原因造成的。而产氧主要是由于水生维管束植物(某些沉水植物)及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增氧 ,简单地说 ,就是根据具体情况 ,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 ,作为越…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是东北三省最冷的省份,冰封期长达160余天,冰厚80-100cm,所以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渔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