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8,33(2):21-23
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食性杂,适应性强,市场火爆,价格攀升,养殖前景广。近年来,湖南沅江市一些农户进行池塘和稻田养殖,取得较好效益。一般池塘养螯虾,每667m^2产量400kg、利润2000元以上;稻田套养螯虾,每667m^2产量100kg、利润500元以上。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淡水小龙虾稻田无公害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才根 《河北渔业》2006,(11):16-16,18
淡水小龙虾又称克氏螯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它具有生命力强,迁移迅速,食性杂,生长快,繁殖率高,病害少等特点.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既能利用稻田的自然资源而获得虾产量,又能利用虾捕食昆虫,减少稻田虫害,促进水稻生长.该虾市场火爆,价格攀升,供不应求,开发前景广阔.稻田养殖小龙虾投资小,见效快,产量高,风险低,是一条富民的新门路.  相似文献   

3.
1生物学特征和习性全世界共有龙虾400多种,我国是螯虾科龙虾分布最少的国家之一,仅有四个种:克氏原螯虾,东北螯虾(Cambaroidesdauricus),史氏拟螯虾(C.schrenkii)  相似文献   

4.
1概述1.1分类地位和养殖历史"小龙虾"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俗称,英文名Red swamp crayfish,又称红色沼泽螯虾或淡水龙虾等,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科。小龙虾原产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水域,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由日本移殖到我国,刚开始在江苏、安徽等  相似文献   

5.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消费者青睐.作者简要概述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i)与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消费者青睐。作者简要概述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i)与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内陆水产》2008,33(11)
小龙虾(Crayfish)学名克氏原螯虾,也叫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1918年,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自2004年以来,湖北省替代江苏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和出口加工基地,产量和出口创汇总额位居全国第一。而武汉城市圈的小龙虾产量占全省总量80%以上。近两年,小龙虾以其诱人的外表和火辣的个性逐渐取代曾红火一时的香辣蟹,成为市民餐桌上物色的头号对象。大到酒店小至街头巷尾平价排档,可谓出尽了风头。一场红色风暴正火速席卷大江南北。笔者作为一名养殖技术人员,对小龙虾的养殖、市场销售到市民消费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和研究,现就笔者熟悉的湖北省小龙虾养殖和销售现状做一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克氏原螯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原螯虾属,俗称龙虾、小龙虾、克氏螯虾,具有虾的明显特征,它的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所以被称为龙虾。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与日俱增,现已成为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任城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濒临微山湖,地势低洼,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克氏原螯虾养殖。2018年实施了任城区新旧动能转换计划项目“滨湖涝洼地池塘生态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充分利用了当地低洼低产草型涝洼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稻田龙虾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淡水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用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风味独特并具有药用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具有生长快、适应水域广等特点,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经济虾类。安徽省繁昌县属江南水网地带,利用稻田养殖龙虾,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增产稻谷,又可收获龙虾,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小龙虾,大产业",稻田养殖龙虾已成为本地农民增收、增加就业、推动渔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克氏原螯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课题组在南昌市民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3号池塘(面积268×667m2),采用牛粪培育水质、种草、微生态制剂调水等综合生态养殖技术开展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试验,投放规格为4.6g/尾的自育虾苗10400kg(226万尾),结果共捕获商品虾63754.6kg(158.2万尾),平均规格达到40克,成活率为70%,平均亩产237.9kg;实现产值138.85万元,利润64.3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8637。  相似文献   

11.
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森 《内陆水产》2006,31(10):4-6
1淡水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淡水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淡水螯虾属,为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的品种。该虾原产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传入我国南京,经过60多年的繁衍扩张,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淡水虾类,年产量达到8万t ̄10万t。1.1栖息环境淡水小龙虾栖息、生长、繁衍的水域十分广泛,江、河、湖、池塘、稻田、水生作物田等都是他们良好的栖息场所,且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浅水深水,肥水瘦水皆能生存,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自然越冬。冬季枯水期,小龙虾可钻入底泥洞中,只留一个小洞眼供呼吸即可,其适…  相似文献   

12.
张英  张兴国  张建石 《齐鲁渔业》2008,25(12):25-26
近年来,我们运用河蟹与克氏原螯虾互利共生的原理,在河蟹养殖池塘尝试混养小龙虾,增效显著。试验的13-3hm^2(200亩)池塘,平均每667m^2产125g以上的河蟹75kg,小龙虾71kg,鱼53kg,每667m^2平均产值5580元,利润2858元,极大地挖掘了池塘的生产潜力。现将主要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原螯虾属.又名克氏螯虾、克氏原螯虾或淡水小龙虾,属中小型淡水螯虾类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李林春 《科学养鱼》2004,(12):24-25
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具有适应性广、食性杂、繁殖力强、容易饲养等特点,人工养殖可采用水泥池、土池和稻田进行养殖,效果都很好。我们自2000年以来开展了克氏螯虾成虾的规模化养殖,平均亩产达到450千克。现将养殖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一、养殖设施池塘选择在水源充足、地面开阔、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鱼范村渔业科技示范户李仁顺,通过创新,探索了蟹池套养龙虾(克氏原螯虾)、鳜鱼高效生态养殖新模式。2008年,22亩水面收获大规格河蟹1500千克、龙虾2500千克、鳜鱼231千克,总收入8.793万元,扣除各种成本获纯利5.27万元,高于当地养殖户效益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杨立平  刘寅初 《内陆水产》2006,31(12):27-28
淡水龙虾,学名淡水克氏螯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原螯虾属。原产美国,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日本传入我国,而现今广布于长江中下游,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有龙虾生存,该种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能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  相似文献   

17.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小龙虾或克氏螯虾,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螫虾属,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生长迅速、食性杂、抗病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水产科技情报》2007,34(4):186-187
眼下已是“小龙虾”(克氏原螯虾)赴沪入市高峰期,盱眙小龙虾协会常务副会长成兆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龙虾”的生长特点是“丰水丰产”,眼下运抵沪市的盱眙“小龙虾”数量每天约20~30t,今年夏天的3个月可逾千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成。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认为,不同产地的“小龙虾”口味并无明显差异,市民食用“小龙虾”不要买流动小贩兜售的熟龙虾,因为这些虾在烧煮前很有可能是变了质的死虾。  相似文献   

19.
李应森  刘其根  陈蓝荪 《水产科技情报》2008,35(5):233-235, 240
近年来,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发展迅猛,已在全国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前面介绍的池塘生态养殖和稻田生态养殖只是众多模式中的一部分,下面介绍其它几种养殖模式,供广大养殖户借鉴。  相似文献   

20.
淡水龙虾的稻田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都有龙虾生存,该种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能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不会死亡。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脂肪含量较低,可食部分达40%以上。鉴于近几年野生龙虾遭到酷捕滥捞,数量急剧下降,为解决这一状况,从2005年开始。我站进行了稻田养殖龙虾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实验,我总结了稻田养殖龙虾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现就这几个问题将养殖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