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滇中地区昆明西山、昆明野鸭湖、嵩明大哨和楚雄紫溪山分布的蛹虫草居群,进行调查和采样,调查分析了蛹虫草的生境,比较研究了蛹虫草不同居群有性型及无性型形态差异,对蛹虫草无性型的产孢结构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蛹虫草子囊壳着生方式及其大小、子囊大小、无性型,随生境不同而发生差异。在云南松常绿阔叶混交林下的子囊壳及子囊较大,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拟青霉型(Paecilomyces-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在华山松林和田埂草丛生境中的子囊壳及其子囊较小,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轮枝孢型(Verticillium-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陈珣  肇莹  肖军 《北方园艺》2021,(21):117-122
以10个蛹虫草品种为试材,进行虫草生齿梗孢菌和蛹虫草菌拮抗作用的测定,并对2种菌丝接触位置菌丝进行显微镜观察,同时测定接种虫草生齿梗孢前后的不同蛹虫草品种抗病相关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期为蛹虫草白毛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野生蛹虫草品种01(4)-4F1、D01-1对白毛病具有较好抗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继代培养正常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CmHY-1(双交配型)获得不同继代次数菌株CmHY-2~CmHY-9并栽培,测定菌株CmHY-1、CmHY-7和CmHY-9液体培养时的腺苷和虫草素含量;制备菌株CmHY-1、CmHY-5、CmHY-7和CmHY-9分生孢子单孢分离菌株并鉴定交配型;...  相似文献   

4.
从2种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子实体上分离子囊单孢子,将单孢子单独培养和两两配对培养来诱导产生子实体,以研究蛹虫草有性生殖机理。结果表明:蛹虫草有性生殖方式存在多样化,除了具有典型的二极异宗配合外,还存在可孕单孢子。将单孢子对峙培养结果发现在两单孢子间有扇形杂交区的配对培养产生子实体的能力强,没有扇形杂交区的两单孢子配对培养产生子实体的能力弱。  相似文献   

5.
对蛹虫草有性生殖性亲和性类型、子囊壳生长发育过程,人工培养有性子实体形成与蛹虫草无性型产孢结构、培养基、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报道,以便为进一步产业化生产蛹虫草有性子实体(子囊壳子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采自长春净月潭的野生蛹虫草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蛹虫草菌株进行驯化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配方1上菌丝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对来自辽宁、上海地区的6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纤溶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蛹虫草纤溶酶活性差异较大,最高的比活力可达134.8IU/mg(鲜LN-2),最低的比活力仅有3.4IU/mg(鲜LN-3);经PCR鉴定首次发现,就纤溶酶活性而言,双交配型的蛹虫草明显高于单交配型的蛹虫草;本研究还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蛹虫草(C.militaris)与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等11种食药用菌的纤溶酶活性;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1种食药用菌中,纤溶酶比活力最高的是冬虫夏草(C.sinensis)(149.5IU/mg),其次是蛹虫草(65.6IU/mg)和秀珍菇(30.6IU/mg),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桑黄(Phellinus spp.)、灵芝(Ganoderma lucidum)和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的子实体中未检测到纤溶酶。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尖头及圆头蛹虫草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选育方法,分离的不同部位、酒精消毒等对蛹虫草菌株的性状影响;通过直接观察法、镜检法、出草试验等对分离筛选优良菌株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观察了野生和栽培蛹虫草菌株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蛹虫草的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为菌丝生长速率逐渐下降,菌落颜色逐渐变淡并有角突变出现,产孢量明显减少,子实体形成能力也逐渐减弱甚至不能产生。为防止蛹虫草菌株的退化,应尽量减少在人工培养基上的培养代数。  相似文献   

10.
人工栽培蛹虫草时,往往遇到出草率下降的情况。着重阐述野生蛹虫草菌株的分离和高产菌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