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较好的造林模式,以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混交类型幼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中各树种生长量存在差异,其中混交林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杉木、栾树、刺槐混交林在4种林分类型中生长最好;混交林在绝大多数林分土壤物理性质方面与杉木纯林存在显著差异,各混交林之间土壤物理性质也存在差异;杉木、栾树、刺槐混交林保持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最好,其次为杉木、栾树、麻栎混交林,再次为杉木、栾树、枫香混交林,杉木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2.
对杉木拟赤杨混交造林与杉木纯林造林的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杉木纯林和混交林生长影响较大,对不同树种的生长影响也很大,林分类型对杉木树种生长影响较小。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有很高的生长优势,增产效果明显,是一种较好的混交模式,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挖掘本地乡土树种,发展阔叶树种造林,通过营造不同混交模式的酸枣杉木混交林,进行不同混交模式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的酸枣杉木混交林群落特征和林分生长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蓄积量大小排序为:酸枣纯林>酸枣×杉木(1∶3)混交林>酸枣×杉木(1∶2)混交林>酸枣×杉木(1∶1)混交林>杉木纯林,其中杉木×酸枣(3∶1)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具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杉木蓝果树混交林林分生产力及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林分结构、生物量、群落特征、生产力、培肥土壤、涵养水源及林内小气候等方面对不同混交模式的杉木蓝果树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木蓝果树是具有较高生产力和协调种间关系能力的针阔混交树种。7年生3︰1杉木蓝果树带状混交林蓄积量和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7.24%和18.22%,同时混交林还表现出比杉木纯林更好的培肥土壤、涵养水源、改善林内小气候等生态功能。结果表明:3︰1杉木蓝果树带状模式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杉阔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5.
毛竹混交林林分生长状况和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桂明 《世界竹藤通讯》2012,10(2):18-22,26
对福建省建阳交溪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6种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生长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交林毛竹个体生物量、毛竹胸径和竹高较大,不同模式林分间的胸径、竹高、冠幅等生长因子均达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较有利于竹鞭孕芽发笋;各模式竹林结构综合评判为一般经营竹林;竹林竹鞭长、鞭径、鞭节生长以竹阔比例为5:5林分竹鞭较好。  相似文献   

6.
韦赤桉与杉木、马尾松混交造林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单一树种经营的弊端,提高林分生产力,开展韦赤桉纯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韦赤桉×杉木混交林、韦赤桉×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马尾松混交林6种模式造林试验,对其7年生林分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种造林模式的保存率均超过87%;与3种纯林造林模式相比,林分密度为2505株/hm-2,韦赤桉与杉木1∶3比例混交和杉木×马尾松1∶1比例混交的两种造林模式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在这两种混交造林模式下,韦赤桉、马尾松、杉木的生长状况均较纯林造林模式好,其中韦赤桉与杉木混交林的韦赤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较韦赤桉纯林高出9.96%、19.82%和40.05%,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较杉木纯林提高了24.89%、10.73%和69.23%.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境、造林模式闽楠人工林生长及林分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福建省三明市和建瓯市不同生境、造林模式闽楠人工林的24块代表性样地材料,对其生长及林分分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45龄闽楠人工纯林北坡、东坡林分树高均值明显高于西坡、南坡,而南坡、东坡林分平均胸径显著较北坡、西坡大,中坡、下坡生长明显优于上坡;45龄不同混交类型闽楠人工林中,与杉木混交效果较好,显著优于分别与福建柏、毛竹、木荷混交的林分;8 10龄弱光环境下闽楠林分在马尾松冠下和杉萌套种模式时生长较好,其树高、胸径显著大于杉木冠下闽楠林分;相同坡向、坡位、混交林及马尾松冠下闽楠人工林树高、胸径变异较小,而冠幅变异较大。不同微环境和造林模式的闽楠人工林径阶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效果较好,各坡向、坡位闽楠人工纯林、与毛竹混交的林分及弱光条件下闽楠幼林均为倒"J"型分布,即其林分结构相对稳定、竞争较合理,而分别与杉木、福建柏和木荷混交的林分径阶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表明其处于竞争的自然稀疏后期;不同生境、造林模式闽楠林分林木分级显示,除杉萌套种和杉木冠下林分各级林木所占比例相对分散外,其他调查林分Ⅱ级木、Ⅲ级木占主导地位。因此,营建闽楠人工林应依据不同培育目标进行立地、混交模式及微环境选择,其人工林分宜选偏阳、半阳坡、中下坡,造林时尽可能选庇荫微环境,至中龄期可逐步移除冠层树种;杉木为其较理想伴生树种,与杉木混交林分的生长后期或杉萌套种闽楠林分郁闭期,建议间伐伴生树种;而弱光微环境应首选立地较好的马尾松冠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阔叶树种和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阔叶树种和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阔叶树种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表现为南酸枣 >马褂木 >杂种马褂木 >桤木 >观光木 >木荷。不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存在明显差异 ,以杜英刺楸混交林模式的生长状况最好 ;在 3种杉阔混交林模式中 ,桤木与杉木混交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 ,种间关系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9.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和马尾松在皖南山区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在1990年至1995年的“五八”造林绿化工程中,安徽省旌德县蔡家桥林场营造了99公顷的杉木、马毛松混交林。为了充分了解杉松混交林林木生长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笔者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此杉松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结合目前的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采伐情况,以现木材市场行情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杉松混交林可充分利用林地,提升林地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经济效益。1杉木、马尾松的生物学特性杉木为裸子植物门杉科杉木属,乔木,喜气候温暖,空气湿度较大的丘陵山地,最适宜生长在夏无酷暑…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毛竹混交林竹林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浦城县古楼乡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4种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混交林毛竹个体生物量、毛竹胸径和竹高较大,不同模式林分的胸径、竹高、冠幅等生长因子有显著差异;竹阔混交林较有利于竹鞭孕芽发笋;各模式竹林结构综合评判为一般经营竹林;竹林竹鞭长、鞭径、鞭节生长以竹阔比例为5∶5林分竹鞭较好。  相似文献   

11.
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福建柏杉木混交林、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福建柏纯林、杉木纯林、湿地松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福建柏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相比具有较大的林分生物量 (福建柏杉木混交林为 2 33 6 6t·hm-2 ,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为 2 19 4 5t·hm-2 ,而杉木纯林、福建柏纯林、湿地松纯林分别为 188 78t·hm-2 、178 37t·hm-2 、181 4 4t·hm-2 )和较合理的林分结构 ,可以把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作为用材林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杉木纯林为对照,对同林龄楠木+杉木、鹅掌楸+杉木混交林的生长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造林9年后,鹅掌楸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均高于楠木,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差异不大,但胸径和材积显著小于纯林;2种混交林的经济产出均高于纯林,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不同营林模式对杉木林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作者以不同林龄的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枫香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了其乔木层生物量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在22年生杉木林下套种马尾松和枫香,经18年培育之后,与40年生杉木纯林相比,林分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但林分净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以林下套种阔叶树种枫香的样地提高更为明显,不同营林模式乔木层生物量的空间分配皆表现为千〉根〉枝〉叶,干器官的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占较大比重,并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混交林可有效提高林分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改善其生物量分配格局,提高森林对空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对2011年福建省尤溪县的竹类造林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尤溪县总造林面积378.4hm2,涉及小班294个;宜林荒山荒地是造林前主要地类,占52.0%,采伐迹地、非林地次之;面积小于0.5hm2的造林地计数最多,占51.4%,1~5hm2的造林地面积最大,占48.8%;林地的清理方式主要是人工劈杂和炼山,分别占造林总面积的60.8%和35.3%;造林方式以荒山造林占主要,其次为疏林地补植,坡耕地在2011年造林中得到了较好的实施;造林树种以毛竹、绿竹为主,两者合计占总面积的91.7%;毛竹造林以混交林为主,绿竹以纯林为主,毛竹的混交林大部分是毛竹+杉木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对11 a生光皮桦不同混交模式造林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种混交模式中,光皮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及高径比、造林保存率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位面积蓄积生长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以光皮桦×杉木混交林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光皮桦×福建柏、光皮桦×木荷、光皮桦×马尾松。在混交林分总蓄积量上,光皮桦×杉木光皮桦×福建柏光皮桦×马尾松光皮桦×木荷,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火力楠不同混交模式生长效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清堤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3):73-76,80
对20 a生火力楠不同混交模式生长效应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不同模式混交造林效果优于纯林,混交林产量比增6.2%~46.4%.火力楠作为主要树种与马尾松、杉木混交宜采用行间混交,混交比例按2∶1;火力楠作为伴生树种与杉木、马尾松混交宜采用插花式混交,混交比例按1∶3,种间关系较为协调.火力楠混交林与纯林比较,林分结构比较复杂,能充分利用光照条件,枯落物多且成分复杂,有利于改善林内小气候及土壤状况,林分结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毛竹杉木混交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95—2008年国内毛竹杉木混交林的研究成果,从竹杉混交林造林效果,土壤肥力影响,混交林地上、地下部分生长,水文效应,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CO_2互补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具有CO2 互补作用机制所产生的正效应 ,根据杉木马尾松需光特性的差异 ,采用合理的混交林结构 ,能有效地调节混交林间CO2 的能力 ,可以相互促进 ,有利于群体光合积累 ,能够改善林分生态条件 ,维护地力 ,减少种间和种内矛盾 ,有利于杉木生长 ,利用CO2 互补施肥 ,解决杉木连栽地力衰退和林地持续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造林地坡形和坡位对厚朴纯林和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不同坡形、坡位以及不同混交比例的厚朴混交林和厚朴纯林,研究了立地因子对厚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立地因子对厚朴和杉木的胸径、树高均产生了极显著影响,相同坡形的下坡位生长量优于上坡位;相同混交比例上,凹形坡生长量均优于凸形坡。实际造林中,应根据培育目标合理选择立地类型和混交比例。  相似文献   

20.
红豆树杉木混交林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三明莘口教学林场的 33年生红豆树和 31年生的杉木混交试验林的研究结果表明 :先种生长较慢的红豆树 ,后种杉木 ,缓和了种间关系 ,长期生长稳定 ,取得良好的效果。混交林平均蓄积量高达 474 5 4m3 ·hm-2 ,是红豆树纯林的 2 3倍。3种混交比例 ,以红豆树∶杉木为 1∶2的林分蓄积量最高 ;2∶1的林分蓄积量最低 ,但红豆树的蓄积量却最高。混交林中的红豆树平均树高、胸径明显大于红豆树纯林 ,而冠幅小于纯林 ,树干分叉高度大于纯林 ,说明红豆树杉木混交林能明显促进红豆树生长 ,并长成优质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