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进程日益加快,农民生活水平较从前得到极大改善.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还十分淡薄,农民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强化农民法律意识,对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意义重大.本研究就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的法律意识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有效强化农民法律意识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2.
赵金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25-20726
阐述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新农村法制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最有效的途径是有针对性的实施普法活动,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法制宣传、教育手段,以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建设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主导力量,认真分析和审视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提出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并加以正确引导,才能更好的创造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法治化。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法律意识是农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对新农村建设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民的法律意识比较落后,主要是农民的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情感淡漠,法律信仰危机。我们应该通过增强立法的亲和力,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开展普法教育来培养农民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5.
王欣堂  黄瑛 《广西农学报》2009,24(2):69-71,90
为了实现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小康农民的目标,我们必须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就是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重要举措之一。但当前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分析其原因并探索其解决途径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必须面临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根据中央农村工作的部署和依法治国战略的要求,农村地区法制建设已经展开,农民对法律的认识和意识正在逐步提高,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法律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导致农民法律意识的深度还不够、法律知识面还不够广,很多农民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而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是加强法治建设、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任务之一。促进乡村振兴,必须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农村法律教育宣传工作、落实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开展法律培训活动、增加农村法治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法律监督和农村农民维权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综合治理工作等对策,以期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法律意识是农村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精神因素,它与农村社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对于提高全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快立法进程、开展普法宣教活动、净化农村执法环境、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建设步伐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周忠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89-5190,5523
阐述了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以及迁户并村给农民法律意识提高带来的契机,最后指明今后农民法律意识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存在着法律认知浅薄、权利意识不强、情优先于法、畏法等法律思想;迁户并村发展了经济、打破了地缘、改变了生活方式,为农民法律意识提高提供了机遇;农民在完善农村立法、改善司法环境和坚持普法的情况下提高了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农村。农民的法律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新农村和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电影《秋菊打官司》的事例出发,分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民的培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而当前,中国的农民教育素质不高、科技素质落后、经营理念陈旧,且农村现有的农民精华流失现象普遍,这与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民的数量和素质要求相差都较大,需要从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加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等角度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为例,通过对海南农民科技信息意识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海南农民科技信息意识普遍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不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针对这几个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海南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法治意识     
法治秩序与境界的确立,有赖于法治意识、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三个层面的一体椎进与彼此互动,其中公民法治意识,是公民对法律有充分认知、信任、依赖且以法律信仰为最高境界的国民精神状态,它作为法治主休内在的素质和精神动力,在中国传统人治社会转型现代法治社会的历史性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之,加快培植口民的法治意识,是决定法治国家能否实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常士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09-10110,10120
利用静态博弈理论,建立了乡村社区农民维权投入的函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民受到权益侵害时的理性选择,验证和解释了当前我国农民无法有效维护其基本权益的原因及现实约束,讨论了在外部干预条件下农民维权的行为选择,为解决我国农民的维权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两年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栏目的编辑实践认为:“三农”问题研究栏目的编辑意识包括编辑不仅要有比较娴熟的业务技能、光荣的社会责任感、超前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综合导向能力,表现在编辑策划栏目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上,还要有不断学习研究的精神和正确处理创新与风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全国10所农业高校的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表明,农科大学生法律认知不差,法律情感不够,法律意志不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范式存在问题,直接原因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关键原因是现实社会存在司法腐败,深层原因是传统道德及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应当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农科大学生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关键是素质问题。大力加强农民技术教育工作 ,对于推动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全国农民技术教育的基本思路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技术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唐珂 《古今农业》2011,(2):1-10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对农民问题解决的探索道路.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即早期关注农民问题并适时提出政策主张,早期领导人充分认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解决途径,早期研究解决农民问题取得的实际效果,从而认识到农民与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首要的核心的问题,而通过农民问题的早期探索和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河北省农民因失地而引起的生活状况变化,为城镇化政策决策提供参考,对河北省失地农民进行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引起失地农民生活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失地后农民的就业结构、收入水平、生活消费水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失地农民内部出现分异化态势.造成分异的原因主要是农民自身素质、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征地补偿安置状况、区位...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繁昌峨桥茶叶发批市场为例,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该批发市场形成的机理,阐述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最后指出了该市场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