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视农村文化治理基础的区情差异,是提升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能力的基本前提。以经济发展水平、村庄结构差异与农村文化市场双重属性相互交织为背景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应在现有理论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更要充分考虑其阶段特征,因地制宜,重视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内在关联,确立村民主体意识的发挥要以政府的有效引导为前提的施策理念。  相似文献   

2.
瞿贤芸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10-10,78
近年来农村文化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对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生华 《河南农业》2014,(24):19-20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村文化市场,必然会成为我国未来文化市场发展的一块极为重要的领地。由于文化机制不活、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薄弱、经费紧张等原因,导致农村文化市场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路宁  朱晶晶 《农业考古》2007,(3):168-170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管理中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违法违规经营现象时有发生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农村文化管理的法律和制度、加强农村文化管理的干部队伍建设、依法管理、标本兼治,以保障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文化市场管理不断强化,管理措施日益规范的同时,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娱乐活动,大量涌向农村,给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就山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趋势作初浅探讨。以高度计划经济为特征的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文化生活方式被约束在一定的政治观念的范畴内,以规范了的比较单一的文化内容提供给农民,使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受到抑制。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山区农民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从起点很低的文化需求——先是从地方戏剧、杂耍说唱和电影需求开始,而后是电视录像、棋牌娱乐。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农村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为讨论主题,指出农村旅游市场面临的营销模式单一、旅游项目缺乏文化特色、旅游市场营销缺乏统筹规划的营销问题,提出革新营销模式、树立市场营销新观念;丰富文化元素、突出农村旅游文化主题;科学规划农村旅游市场的开发与管理的相关策略,促进农村旅游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简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文化专业人员缺乏、文化设施落后、文化活动贫乏单调、文化市场管理不善等主要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形成与完善的基本要求,是农村“两个文明”共同建设的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文化市场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就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规范性管理。  相似文献   

9.
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力对落实"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农村文化消费力不高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消费不高、水平低下、有效供给不足等三个方面。原因在于农民文化消费观念落后、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缺乏均等性和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滞后、品味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以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力为着眼点,激发农民的文化消费热情,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建立统筹城乡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培养农村本土的文化人才、培育并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地仍存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农村当地文化市场狭小等问题.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具有科学技术发展、外来文化丰富自身文化内容、文化产业资本市场完善等发展机遇.要有效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投融资体系、培养文化人才、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管理意识等.  相似文献   

11.
本书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管理,从农村信息化基本概念、内涵和技术基础出发,详细介绍了农业生产、农村事务管理、企业管理、农产品市场、农村文化生活、农村信息服务、农村社区管理和数字化村镇建设等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域中主要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建设内容和构建技术,并对农村信息化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马海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22-872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无疑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关键是解决农村文化。当前我国农村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还不够重视,农村文化过于单调。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地方特色文化,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农村文化载体;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加快建立艺术院团常下乡的长效机制;加强依法管理,健全和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公益性文化市场是基层文化站的职责,也是服务基层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公共文化场所。本文就基层文化站如何服务群众文化活动,提升服务质量提出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巴琳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858-1860
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视角观察河北省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认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五千年文化的主要承载地是农村。因此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融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显著增长,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对保证整个和谐社会主义大家庭平安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文化建设应当顺从其发展规律,走农民参与管理和认同的途径。即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创新发展农村文化产品与特色服务;拉动地方农业旅游业,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健全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体系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使农村文化产业朝着健康、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完成我国城市化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是党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6.
浅议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缺失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政府主体、农民主体和市场建设主体的缺失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之一,论述了构建政府、农民、市场多主体参与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晓军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45-2745,2752
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逐渐深入,农村文化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繁荣.但同时,农民收入的减少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广大农民对文化消费的投入极少,加之不良文化不断向农村侵袭,封建落后文化不断滋长蔓延,使得农村文化市场良莠不齐,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待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王刚  姜晨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7049-7050
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缺乏,农村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农村文化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时农村文化建设也出现了新变化,包括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力度逐渐增加,农村居民对农村文化需求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市场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丰富资源,农村地区企业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等。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加大对文化薄弱地区的投入力度,发挥农民在农村地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利用社会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源,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三十多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比如农民的价值观念更新,农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体制不顺,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对此,应该从农村文化体制,农村文化投入,文化市场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村闭塞的文化与经济格局随着市场 经济的出现而打破,相应的农民收入与职业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当前农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 善,但是农民对于精神文化表现出迫切的需求。让农民参与文化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 务,同时也保障农民享受娱乐文化的权利。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及新媒体深刻影响农村文化建 设,如何让农村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农村文化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