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猪生产的工艺技术是实现猪群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关键措施.生物安全体系能否建立,能否有安全的保障效果,决定工艺技术实施.如小单元饲养,全进全出,早期断奶隔离饲养,母猪分段饲养及母猪分胎次饲养等等.  相似文献   

2.
1健康 肉种鸡经常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作为管理者,应该时刻关注种鸡的健康状况,并努力为种鸡群建立生物安全体系,这将是成功饲养肉种鸡的根本保障。经过国内外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目前,有效的方法是全进全出制。即在同个鸡场只饲养相同日龄的鸡群,从育雏、育成直至产蛋的整个生产周期都能够做到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3.
<正>(接第十九期)三、防治措施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猪场必须做到:(1)养猪的各生产阶段实行全进全出制,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从而减少接触感染病原的机会。(2)建立猪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内病原  相似文献   

4.
健康养殖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全进全出、多点生产、分段饲养和早期断奶技术,安全生产的疾病控制体系,健康养殖的饲料生产体系和生物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5.
构建规模猪场单元化管理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现代规模猪场里,面对均衡批量生产、生物安全、全进全出和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等诸多问题,传统饲养管理方式已无能为力,而上世纪90年代推行养猪工厂所采用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也已显示功能不完善,问题多多.为了进一步提高现代规模猪场综合解决诸多复杂问题的效率,必须在构建生物安全体系的同时,构建单元化管理体系.本文拟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分胎次饲养     
养猪业在过去的20年内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象早期隔离断奶、三点式生产等在20年前都是不存在的,然而现在,在北美已经成为养猪生产的标准模式。最初运用早期隔离断奶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疾病,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该技术更多的用于控制疾病而不是消除疾病。生产效率的提高可能源自完整地采用了全进全出的原则,并且进行职工和场地的专业化管理。分胎次饲养是为了将全进全出和专业化更进一步,以提高整个体系的生产率。一、什么是分胎次饲养分胎次饲养基本上包括两个部分:母猪群和其后代群猪群。对于母猪群,分胎次饲养就是将后备母猪和第一胎母猪(P…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从传统的家庭副业养猪、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分散饲养 ,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并朝着工厂化方向发展。现代的集约化、工厂化养猪场多采用种猪限位饲养、母猪高床生产、仔猪网上保育、育肥猪全进全出一条龙饲养的生产方式。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将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母猪进行定位饲养 ,虽然有很多好处 ,但也有许多弊病。现将笔者几年来 ,通过集约化养猪场母猪使用定位栏限位饲养过程中的利弊与克服措施浅述如下 ,供同行参考。1 母猪采用定位饲养的好处  1.1 方便饲养管理 ,有利机械化操…  相似文献   

8.
1 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做到全进全出 规模猪场和养殖小区都要自己饲养公、母猪,做到自繁自养,这样既可避免买猪时带进传染病,又可降低养猪成本.引进种猪时尽量从非疫区购入,并经兽医部门检疫,经隔离观察14d无病时方可入场.各阶段育肥猪舍以小单元为好,有利于全进全出和彻底清扫消毒.  相似文献   

9.
小规模猪场生产系统里的猪密度较高,全进全出的管理、停产期和消毒措施通常难于实现,按日龄分阶段隔离不彻底,病原体在猪群中传播风险较大.针对小规模猪场的自身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王延武 《养猪》2014,(1):82-86
筹建一家上规模上档次的猪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寻找一个适宜养猪的场地,还要跟国土、环保、工商、防疫等国家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继而进入建设、引种、饲养等环节,好不容易形成了规模,生产慢慢扩大,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如何规避饲养风险,建立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不断推进,猪场生物安全越来越重要。全进全出是猪场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批次化生产作为全进全出的基础,在现代养猪场中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连续生产模式下1 000头基础母猪猪场栋舍和栏位情况,结合猪场消毒程序,进行批次化生产设计,旨在通过改变生产模式,达到生产平衡,提高养猪场生物安全和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怀孕母猪实行单圈饲养。在规模化猪场,母猪实行单元式“全进全出”制,这样小猪感染本病只能来自本窝母猪或本单元母猪。检查母猪是否为带菌母猪或病母猪,逐步建立无本病的健康母猪群和无本病的健康猪场。兽医和饲养员平时加强对猪群观察.从猪群中检出早期病猪。一是听咳嗽,特别注意在夜间,清晨打扫猪舍,喂食和猪只运动时,有无咳嗽、喷嚏现象;二是查呼吸,在猪群休息时注意呼吸次数和呼吸深度。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鸡群发挥最优的生产性能,需要为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要求养殖小区、鸡舍有良好的生物安全,即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做好鸡群周转后的空舍管理,为下一批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实施两段式“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的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后备鸡舍和产蛋鸡舍空舍期管理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猪场周间管理制度对于猪场生物安全、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猪场需从猪舍设计、种猪选育及分群、同期发情、后备种猪培育、猪场记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调整。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健康状况 ,人们应用了诸如全群淘汰再复群、部分淘汰、早期断奶隔离、多位点生产、全进全出、阶段饲养、分性别饲养等多种不同的技术。大多数这些技术目的是为提高幼猪及肥育猪的生产性能 ,但在提高繁殖母猪性能方面 ,除了隔离和驯化新进后备母猪外还没有其它重大的技术措施。隔离和驯化虽已得到常规应用 ,但也没有一个标准可供养猪业参考。最近 ,一种创新技术———“分胎次生产技术”已应用到养猪行业中以提高生产率 ,该技术的核心是对母猪按胎次的不同而分开饲养 ,即按胎次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饲养管理人员、设备…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产性能,进而影响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营效益。妊娠母猪由于体重、胎次、受孕时的体况、妊娠期不同阶段以及环境与管理条件的不同有不同的营养需要与管理要求,要在深刻理解母猪妊娠期不同阶段的保胎、生理营养规律的前提下,以个体为生产单元,做到有针对性的精细化饲养管理。本文简要阐述了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标,并且对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操作规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保证猪场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冬季,昼夜温差较大,猪群抵抗力普遍较低,极易滋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果生物安全防控意识薄弱,饲喂管理措施不当,易引起猪病的发生,从而严重制约着母猪繁殖性能和猪场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对猪场冬季哺乳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安全体系是一种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范措施———包括良好饲养方式和管理在内的预防疫病发生的良好的生产体系,是疫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降低和消除鸡场内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散养户的退出和规模化猪场的增加,我国养猪业已迈入规模化饲养时代。长期以来猪场实行的连续式繁殖生产模式,造成了不同繁殖状态的母猪混养,不同时间断奶的仔猪同舍混养,保育舍与生长育肥舍无法实现猪群的全进全出。不同日龄猪的混养会增加疫病交叉感染风险,猪舍不能彻底消毒,严重影响猪场内部的疫病防控效果。通过研究母猪对不同生殖激素调控的应答效应及其机制,优化母猪定时输精程序,结合同期分娩等技术,建立了母猪批次化生产工艺,制定了相应生产技术规范和生物安全水平,本文重点解说了生产效率最高的四周批次化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猪场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人们应用了诸如全群淘汰再复群、部分淘汰、早期断奶隔离、多位点生产、全进全出、阶段育肥、分性别饲养等多种不同的技术。这些技术目的是提高幼猪及肥育猪的生产性能,但对提高繁殖母猪性能方面,除了隔离和驯化新进后备母猪外还没有其他重大的技术措施,也没有一个标准可供养猪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