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67-168,211
依据国家对生态土地整治的要求,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村庄整治工程五大工程的设计。同时,分析了生态土地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四大问题:生态整治项目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费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后期维护费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生态景观工程设计规定欠缺,生态整治项目相关费用调整无依据。最后,提出了土地整治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农村土地整治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林业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应该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概念进行掌握,形成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深入和科学认知,从政策、认知和制度上形成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体系,更好地促进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状况、环境压力、工程管理和社会影响4个方面分析、筛选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非常理想.该评价结果可为滨海植被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为今后建立相关修复工程评价体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林业工程在我国已有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该工程的建设主要目的就是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生态恶化、控制水土流失、预防土壤贫瘠等问题发生。主要应用功能在于林业建设对其生态环境的改造与影响。经过多年对生态林业工程一路发展来分析,生态林业工程在水土保持方面作用非常突出,只是因为很少有人对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进行研究,导致生态林业工程所发挥的贡献很少有人知道。下面就其生态林业该工程水土保持效益计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能够全面及时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的修复效果,有助于滚动调整生态工程实施方案、保障工程实施效果。针对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提出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路径,明确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的工作内容、工作思路和方法,构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动态监测、实现森林生态工程修复效果的定量评价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清水河实践     
《中国农村科技》2008,(3):41-41
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牧区社会改造工程,也是关乎三江源流域和全国生态安全的大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称多县清水河镇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2003年立项,2004年实施,2005年10月全面通过省级联查验收,共有项目户1256户、5956人。  相似文献   

7.
采用工程沿线现场勘察、社会调查、访谈以及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问题及原因,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13项指标体系,科学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进行了量化评价,并作了生态安全风险因子分析,进而提出了生态安全预警控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系统结合林区"廉租房"、"危旧房改造"等工程,采取多种方式,改善了林区职工的居住条件,生态移民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林业生态移民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全面实施县域内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针对地方林场经营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保护区内居民对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严重破坏了保护区各生态系统和关键物种繁衍地的环境,给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带来巨大压力等林业生态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相关的生态移民政策,把生态移民工程与国家扶贫攻坚等重大工程结合起来,把生态移民工程与加快城市化进程及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宁夏彭阳县草畜产业特别是生态牛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依靠项目、政策、投资整合、科技和行政等“五个支撑,”认真实施“百万亩人工种草工程”、“生态牛设施化基础建设工程”、“小规模大群体补栏扩量工程”、“生态牛提质增效工程”和“责任追究管理工程”等“五大工程”。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维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不仅有利于美化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林业工程是现阶段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有效地改变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加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建立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寻求科学的发展方式,以生态平衡为目标,实现生态林业工程的最终目标。1生态林业工程建设1.1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通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建设。采取多部门参与,多元化投入机制,大力实施国家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三大工程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以工程为依托,加大林业投入,着力打造绿色通道、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等绿化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8.1%,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某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主要阐述的对象时生态护坡关键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三种生态护坡技术,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态稳定护坡技术,通过对这三种技术的使用,还对工程的进行了三年的生态监测,同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工程护坡植物生长比较好,起到比较好的护坡作用,该护坡工程减少了河岸土壤的侵蚀,提高了河岸的稳定性,而且对提高河岸的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加强了生物多样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生态公益林业工程也渐渐的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中。林业局作为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在生态公益林工程保护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公益林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但是因为很多地方缺乏林业站的管理,很多生态公益林被病虫害和人为损害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满明俊  罗剑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35-4737
运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原理,以效益费用分析法为基础,结合陕西省退耕还林规划和各退耕还林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总价值达1 123.6亿元,水源涵养和维持大气是工程生态效益的主要部分,陕北和陕南地区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受益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的资源消耗量越发庞大,资源短缺愈加严重,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推广,林业工程在建设时应当重视工程生态收益,提高生态收益以确保林业工程转向绿色发展模式,使林业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本文就新形势下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展开探讨,以促使林业工程获得经济、生态双收益。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各实施地区提供经验参考,从造林和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介绍高台县实施祁连山黑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基本成效,并从工程规范、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验收等方面总结其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依据"近自然林业"理论和森林生态演替规律,阐述了实施森林生态修复工程的必要性,认为:森林生态修复,是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必经之路、是推进林区经济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是保民生保稳定的必要措施。以吉林省湾沟林业局森林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按实验结果测算,采取森林生态修复措施,目前的森林生态系统正向演替至顶级群落至少提前100 a。通过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增加林内珍贵树种比例,中幼龄林蓄积生长量可达10 m~3·hm~(-2)·a~(-1)以上,是没有经过生态修复林分生长量的2~3倍;吉林省森工林区,按照森林生态修复进行森林资源经营,以红松为主要目的树种的森林资源蓄积将达到300 m~3·hm~(-2)以上。实施森林生态修复工程,红松、胡桃楸结实期可提前5~10 a;湾沟林业局经过5~10 a的生态修复,红松、胡桃楸果仁年总产值可达到近亿元。针对吉林省森工林区现状与特点,提出了吉林省森工林区实施森林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赢生态     
《中国农村科技》2015,(3):80-81
<正>双赢生态 造福后代 2013年8月双赢集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承接双赢集团化工板块整体业务,专注于生态肥料的推广。下辖内蒙古双赢化工有限公司、甘肃双赢化工有限公司、中国农科院·双赢集团生态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生态肥料工程技术中心(省级资质工程技术中心)等。现已形成生态肥料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产、供、销一条龙的集团式现代化生态肥料企业,各类肥料年产能达60万吨。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区为例,研究农业流域的河流生态护坡技术。针对农业流域的生态环境特征,重点研究土壤生物工程这一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在机场镇生态河道示范区内尝试应用多种土壤生物工程护坡技术。2004年春季示范区的河流生态护坡工程全部竣工后,对生态护坡工程的生态效果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工程护坡技术非常适用于农业流域的河流坡岸,河岸植被群落得到了良好恢复,河流的坡岸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其本质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主要是:实行绿色植保、沃土工程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建设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加快农村清洁工程减少环境污染;加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庭院经济工程,努力建设好生态家园和生态旅游,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