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药物蔬菜——枸杞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 ,茄科枸杞属灌木。有宁夏枸杞和枸杞两种。前者主要采集果实和根皮药用 ,后者又叫枸杞菜。1 药用价值  枸杞菜的嫩枝叶可养肝明目、补肾益精 ,可提高肝、脑等器官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具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此外 ,枸杞中的锗含量丰富 ,还具防癌抗癌作用。2 种类2 .1 大叶枸杞 株高 70厘米左右 ,开展度 50厘米左右。叶互生、宽大 ,长约 8厘米、宽约 5厘米 ,叶肉较薄 ,叶绿色 ,略带刺。从定植到采收约 6 0天 ,可连续采收 5个月左右。2 .2 细叶枸杞 株高约 90厘米 ,开展度 55厘米。叶互生 ,卵状披针型 ,长约 5厘米、宽约…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宁县、新疆精河县和青海诺木洪农场是枸杞种植的典型生态区。以不同产区"宁杞1号"和"宁杞7号"2个宁夏枸杞品种的果实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结合发育期气象因子指标,通过分析宁夏枸杞果实形态特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确定影响枸杞果实形态特征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宁夏中宁县和青海诺木洪2个产区的宁夏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发育可以分为3个明显阶段,而新疆精河县纵径发育只有2个明显阶段,枸杞果实发育期时长由长到短依次为青海诺木洪>宁夏中宁县>新疆精河县;同时,除新疆精河县外,其它2个产区的"宁杞1号"枸杞果实的发育期都明显长于相同产区"宁杞7号"枸杞果实的发育期,但3个产区"宁杞1号"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平均日增长量均小于相同产区"宁杞7号"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平均日增长量。3个产区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平均土壤温度是影响宁夏枸杞果实形态特征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枸杞果实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质谱(ICP-MS)检测法,对全国6个宁夏枸杞主产区的土壤和果实中10种重金属元素(Pb、Cd、Cr、As、Ni、Sr、Li、Y、La、Co)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6个主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新疆产区的Cd、Cr、As、Li、Ni、Co、Sr和Y,宁夏产区的Pb和La,河北产区的Pb和La含量相对较高。6个主产区枸杞果实中Pb、As、Ni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它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宁夏产区果实的Cd和Sr,内蒙古和青海产区果实的Cr,甘肃产区果实的Li,河北和青海产区果实的La、Co和Y含量相对较高。果实中Cd和Sr含量分别与土壤中Pb、La、Li和Li、La呈显著正相关;果实中Y和La的积累分别与果实Co之间的积累具有一定协同作用。总体来看,不同产区土壤均适宜种植宁夏枸杞,枸杞中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出国家药材标准。  相似文献   

4.
余锦钦 《广西园艺》2006,17(3):47-48
枸杞属茄科枸杞属多年生灌木,原产我国,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东南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各国.我国人工栽培较多的地方主要有宁夏和广西、广东.以嫩茎、绿叶供鲜食菜用,枸杞果实、根皮可入药,具有滋肾养精、养肝明目、清热解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宁夏枸杞种子性状对果实大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枸杞种子为试材,对不同产地的宁夏枸杞种子和果实的性状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种子性状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宁夏枸杞果实单粒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种子宽、种子长差异较大,而种子个数和种子重量的差异较小,种子重量与枸杞果实横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6;种子长度与宽度均与果实的纵径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73和0.593。果实的单粒重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65。说明宁夏枸杞种子的重量、种子的长度和宽度对果实的大小发育影响较大,而种子数量对枸杞果实大小发育影响不大,这可能与枸杞果实内种子个数差异不显著有关。  相似文献   

6.
保健特菜枸杞及其开发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立新 《蔬菜》2000,(5):13-13
枸杞为茄科拘杞属植物,我国有2个栽培种:一个是宁夏枸杞(LyciumchinenseMill),以果实供食用或药用,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河西走廊以及华北、天津、山东、河南等地;另一个种就是枸杞(L,barbarumL),以嫩茎叶供菜用,别名枸杞菜、枸杞头、枸杞尖、牛吉力等,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一、枸杞的特征特性1.植物学特征 菜用枸杞主要有2个栽培品种:(1)大叶枸杞:株高70cm,开展度50cm。叶互生,宽大,卵形,长8cm,宽5cm。叶肉较薄,叶面绿色,味较淡,产量高,近无刺。(2)细叶…  相似文献   

7.
以5a生“宁杞1号”为试材,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黄酮的含量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宁夏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芦丁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黄酮及其组分芦丁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总黄酮含量在花后9d时达到最高,之后随果实的发育逐渐下降;青果期黄酮含量下降较快,至色变期下降趋势减缓,成熟期含量趋于稳定.花后9~19 d时,芦丁含量急剧下降,而花后19~37 d期间,降至最低点0.012 mg/g,其后变化不大,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7个黄果枸杞品种(系)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种质黄果枸杞14个数量性状及其颜色的差异性,对其色度及与颜色有关的营养成分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黄果枸杞优质育种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宁农杞4号”和‘W-13-26’聚为一类,表现为花冠直径大、果型大、叶片大;其它5个黄果枸杞品种(系)聚为一类,表现为花冠直径小、果型小、叶片小。2)14个数量性状中叶片的变异程度高于果实和花性状。3)7个黄果枸杞品种(系)的果实颜色互相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W-11-14’的亮度L、色度角h最大,红度a最小;“宁夏黄果”的红度a、黄度b、饱和度c最大;‘HZ-13-01’除红度a以外其它色度指标均为最小。4)黄果枸杞果实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果实红度a、黄度b、饱和度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黄酮含量与果实红度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饱和度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9.
宁夏枸杞采后呼吸强度和水分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宁夏枸杞浆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以4 a生的宁杞-1号品种的夏果为试材,研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失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宁杞-1号枸杞是一种呼吸强度极高的浆果;绿色幼果的呼吸强度最高,达CO2407.05~420.34 mg·kg-1·h-1;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呼吸强度逐渐降低;鲜红果的呼吸强度最低,达CO2139.99 mg·kg-1·h-1;初步证明宁杞-1号属于一种呼吸非跃变型的果实.在(5±1)℃的低温下,桔红色浆果极易失水,失水率和贮藏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996,第3天时失水率已达6.8%;保鲜膜包装能极显著抑制浆果失水,贮藏至22 d时失水率仅达3.74%.  相似文献   

10.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枸杞在宁夏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是宁夏久负盛名的特产,深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被誉称为"红宝",是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滋补品.2003年宁夏枸杞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   1 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并趋于集中   宁夏枸杞大规模发展始于1997年,政府通过项目带动,使全区枸杞面积由当时的1 333.3 hm2猛增到2007年的3.33万hm2,产量亦由1 060 t猛增到7万t,产值由不足2 000万元提高到20亿元,产业总产值(包括加工转化)达40亿元.3年生以上枸杞666.7 m2纯收入4000元以上,是传统农业的3~6倍.现已形成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枸杞产业带,以枸杞为地方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在2 000 hm2以上的产业大县5个.近两年,随着枸杞在国际市场上的热销,绿色和有机枸杞出口基地的打造也已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1.
贺兰山紫蘑菇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宁夏境内贺兰山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以贺兰山紫蘑菇的主要代表种—紫色丝膜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为材料,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的活性最好,在0.5 mg/mL的浓度下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88.3%和96.8%;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可显著保护自由基诱导的DNA断裂;在0.05 mg/mL时对叔丁基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有极显著降低作用,在0.15mg/mL时可将细胞内升高的活性氧降低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宁杞1号"枸杞提纯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宁杞1号"枸杞是宁夏农林科学院于1987年培育出的枸杞新品种,该品种在促进宁夏枸杞快速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宁夏现在种植的枸杞中"宁杞1号"占到70%以上。但随着枸杞栽培年限的增加,导致"宁杞1号"产区茨园不同程度的品种退化和混杂,所以开展"宁杞1号"枸杞提纯复壮是宁夏枸杞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崔海 《中国园艺文摘》2012,(12):183-185
根据我国设施园艺的技术特点,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利好区情下,在高职设施园艺课程的教学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模块教学、现场教学、理论结合实践等,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操作能力,为社会提供实用的专业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我国苹果生产的现状 苹果是建国以来发展面积最大、产量增长最快的一种果树,也是我国水果市场上最重要的一种水果,它几乎可以周年供应市场,在解决我国人民所需水果方面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据统计,1984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达1135.3万亩,相当于全国果树栽培面积的1/3左右,较1952年的苹果栽培面积  相似文献   

15.
北京、河北和宁夏番茄穴盘商品苗质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样采集北京、河北和宁夏地区集约化育苗场生产的番茄穴盘商品苗样品85份,对株高、茎粗、干鲜质量和壮苗指数等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番茄早疫病和TYLCV带菌情况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采集的65份样品平均壮苗指数为0.156,早疫病检出率67.69%,TYLCV检出率7.69%;河北地区采集的15份样品平均壮苗指数0.165,早疫病检出率86.67%,TYLCV检出率为0;宁夏地区采集的5份样品平均壮苗指数0.069,早疫病和TYLCV检出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6.
宁夏酿酒葡萄不同埋土方式越冬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北方传统埋土方式和其他不同埋土方式下葡萄根部及藤蔓部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保温效果,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冬季酿酒葡萄不同埋土方式下保温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土覆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膜的保温效果最好,翌年葡萄品质、产量最佳,产量高出传统埋土方式30%。2)传统埋土方式下葡萄冻害依然存在,虽埋土带下根部受冻较轻,但埋土区域外的侧根严重受冻。3)土覆EVA膜为推荐使用的北方冬季埋土越冬方式,其他推荐的方式依次是土覆聚氯乙烯(PVC)膜、土覆聚乙烯(PE)膜、PVC膜覆土及沟埋。  相似文献   

17.
枸杞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60份枸杞品种(种质)资源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度、果柄长等6项数量性状指标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项指标均存在18%以上的变异系数,其次数分布图均为正态分布。根据分布状况,提出5级分级指标和参照品种,其中3级作为中间级,是概率分布最高的范围。每个性状的每个等级有1~2个参照品种,一般选择育种者公认或广泛栽培的品种。该项研究为枸杞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运用改良石蜡切片法制备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切片,观察其菌褶和菌柄的细胞结构。结果表明,以柠檬烯为透明剂,金针菇子实体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无皱缩。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金针菇子实体组织切片发现,金针菇原基内部有呈菌丝无规则扭结状态的菌盖结构,随着子实体不断发育,菌盖下端有菌褶结构分化,随后菌柄结构随菌盖发育而进一步分化,菌柄组织细胞状纵向紧密排列,横切面有维管束状细胞呈外紧密内疏松状排列且其间有孔洞出现,菌褶菌髓部呈菌丝与球泡状细胞共同存在的异型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19.
探讨玉米芯含量不同对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培养料中木质素酶和纤维素酶以及子实体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设置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分别为10%、30%、50%和70%,在菌丝生长满袋后(菌丝期)和子实体期(第4潮耳出菇期)分别从菌袋的上中下3个部位取培养料混合,测定酶活及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采收子实体统计4潮菇的产量并测定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5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在菌丝期,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70%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当玉米芯含量为50%时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漆酶活性随玉米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在4个配方中活性均较高,其中当玉米芯含量为30%时酶活性最高;随玉米芯含量的增加,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升高,β-1,3-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玉米芯含量为50%时酶活性达到最高。在子实体期,除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外,其余几种酶随玉米芯含量的增加,活性的变化规律均与菌丝期不同。在菌丝期,随玉米芯含量增加,培养料中的木质素含量逐渐减少,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在子实体期,随玉米芯含量增加,培养料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先减少后增加,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50%时含量最低。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50%时子实体每袋总单产和总产量均最高;当玉米芯含量为30%时,子实体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因此培养料中添加玉米芯可以提高与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活性,但是不同的酶在不同含量玉米芯的培养料中分泌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